第二天一早,悦来酒楼的伙计就赶着骡车来了,车上不仅拉着写好的契约,还带着沉甸甸的预付款。
苏老大早早就在院门口等着,看到伙计下车,紧张得手都在抖——活了西十多年,他还是第一次跟“掌柜”“契约”这种“大人物”“大物件”打交道。李氏也站在旁边,手里攥着围裙,眼神里满是期待和不安。
“苏老哥,这是张掌柜拟好的契约,您看看!”伙计把一卷叠得整齐的宣纸递过来,纸上用毛笔写着工整的小楷,末尾还盖着悦来酒楼的朱红大印,“上面写着,您家每月供应新鲜红薯一千五百斤、红薯干两百斤,酒楼按约定价格付款,合作期一年,要是双方都满意,还能续约。”
苏老大哪里看得懂字,连忙把契约递给刚从学堂回来的云景渊:“景渊,你帮俺看看,这上面写的跟张掌柜说的一样不?”
云景渊接过契约,仔细看了一遍,字迹清晰,条款明确,和张掌柜昨天说的分毫不差。他点头道:“大叔,婶子,契约没问题,和张掌柜说的一样,公平合理。”
“那就好那就好!”苏老大松了口气,接过伙计递来的毛笔,颤巍巍地在契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他没读过书,名字是跟着周先生学的,笔画歪歪扭扭,却写得格外认真。李氏也按了手印,伙计收了一份契约,留下另一份,然后从车上搬下一个沉甸甸的木匣子。
“苏老哥,这是张掌柜给的预付款,五两银子!您点点!”伙计打开木匣子,里面躺着五块锃亮的银锭,还有一些碎银子,银锭上印着“官银”二字,在阳光下闪着晃眼的光。
五两银子!
苏老大和李氏瞬间僵在原地,眼睛首勾勾地盯着木匣子里的银子,呼吸都停了。苏大郎和苏二郎也凑了过来,看着银子瞪圆了眼睛,嘴巴张得能塞进鸡蛋——他们长这么大,别说五两银子,连一两银子都没见过!
甜宝踮着脚尖,小脑袋凑到木匣子前,用系统【食材识别】扫了扫(虽然扫银子不对,但符合她小孩的好奇),眼前弹出可爱的提示:【银子:纯银,共计五两,可兑换五千文铜钱,够普通农家生活两年!】
她倒吸一口凉气,奶声奶气地喊:“爹!娘!好多银子!能买好多好多精米和饴糖!”
苏老大这才回过神,伸手颤抖着拿起一块银锭,入手沉甸甸的,冰凉的触感传来,他激动得声音都发颤:“五、五两银子……这、这真是俺们家的?”
“当然是您家的!”伙计笑着说,“张掌柜说了,这是预付款,怕您家备货缺钱,以后每月月底,俺再来按实际供货量结余下的钱。”
苏老大捧着银锭,眼泪都快下来了——想当初家里穷得要卖儿卖女,如今竟有了五两银子的“巨款”,这都是甜宝带来的福气啊!
李氏也红了眼眶,拉着伙计的手连连道谢:“多谢张掌柜!多谢小哥!你们真是好人!”
“婶子客气了,这是应该的。”伙计笑着拱手,“那俺就先回去复命了,您家记得按时供货就行。”
送走伙计,苏老大抱着木匣子,像抱着稀世珍宝似的,快步走进屋里,把银子小心翼翼地放在炕桌上。全家围着炕桌,看着桌上的银子,谁都舍不得移开眼睛。
“他爹,这五两银子,可真是一笔巨款啊!”李氏摸着银锭,声音发颤,“够咱们家买好几石粮食,还能买布做新衣裳!”
苏大郎咽了咽口水:“爹,俺想读书……夫子说俺们要是能正经入学,以后说不定能考秀才。”
苏二郎也跟着点头:“俺也想读书!俺想跟景渊哥哥一样,认识好多字!”
苏老大皱起眉头,手指敲着炕桌,心里犯了难——五两银子虽然多,但要做的事也多。家里的土房漏风漏雨,早就该翻盖了,盖一座青砖大瓦房,最少要三两银子;要是送三个孩子(苏大郎、苏二郎、云景渊)去镇上学堂正经入学,束脩、笔墨纸砚,一年也要一两多银子,还不算来回的路费和生活费。
“盖房是刚需,咱们这房子漏风漏雨,冬天冷得没法住,必须盖!”李氏先开了口,“可孩子们读书也重要,尤其是景渊,这么聪明,不读书可惜了;大郎二郎也想读,总不能委屈了孩子……”
她越说越纠结,一边是住的地方,一边是孩子的未来,哪个都舍不得放弃。
甜宝蹲在炕边,拉着云景渊的衣角,仰着小脸问:“景渊哥哥,你想读书吗?”
云景渊摸了摸她的头,眼神里满是渴望,却又很快压了下去,他看向苏老大和李氏,轻声说:“大叔,婶子,我觉得……先盖房吧。”
“景渊,你……”苏老大愣了。
“房子是家的根本,漏风漏雨的,冬天孩子们容易冻着。”云景渊语气平静却坚定,“至于读书,我可以自学。周先生也说我记性好,《三字经》《论语》我都能背下来,平时再向周先生请教,不一定非要去镇上学堂入学。”
他顿了顿,看向苏大郎和苏二郎:“大郎和二郎还小,去镇上学堂来回不方便,等盖好新房,稳定下来,再送他们去也不迟。”
苏大郎急了:“景渊哥哥,俺们可以一起自学!俺们不着急去学堂!”
苏二郎也跟着喊:“对!先盖房!俺们以后再读书!”
苏老大看着懂事的三个孩子,又看了看桌上的银子,眼眶发热:“好!好孩子们!俺都听你们的!这五两银子,先拿三两出来盖青砖大瓦房,剩下的二两,留着当生活费,再给你们买些笔墨纸砚,等盖好房,咱们再商量读书的事!”
李氏也点头:“对!先盖房!有了好房子,才算真有家!”
甜宝笑得眉眼弯弯,凑到云景渊身边,小声说:“景渊哥哥,你放心,甜宝会让你去读书的!”
云景渊低头看着她,眼底满是温柔,伸手捏了捏她的小脸:“好,哥哥等着。”
炕桌上的银锭闪着光,映着全家人的笑脸。五两银子,不仅是苏家的第一笔“巨款”,更是全家对未来的希望——青砖大瓦房的憧憬,孩子们读书的渴望,还有越来越好的日子,都从这五两银子开始了。
可苏老大看着银子,心里又隐隐有些不安——这么大一笔钱,盖房的事肯定会传遍全村,会不会有人眼红找麻烦?尤其是那个赵老西,之前就说过风凉话,要是知道他家有了五两银子,会不会来捣乱?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穿成炮灰崽,我靠卖萌养全家(http://www.220book.com/book/XWE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