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刚洒进苏家村,苏家院子里就热闹起来——打包行李的窸窣声、捆扎货物的麻绳响,还有李氏时不时的叮嘱声,交织在一起,却没了往日的轻松,多了几分离别的郑重。
决定进京后,苏老大第一件事就是找里正和族里最靠谱的堂叔苏老实。堂屋里,里正捧着苏老大递来的红薯苗账本,眉头拧着:“老大,你们这一去京城,路途遥远,家里的红薯田、番茄苗还有那小作坊,俺们帮你看着,你尽管放心!”
“里正叔,堂叔,俺们这一去不知要多久,家里就全靠你们了。”苏老大把账本放在桌上,又拿出一小袋银子,“这是五十两银子,红薯田的肥料方子俺教给堂叔了,作坊的红薯干和番茄酱按之前的法子做,卖的钱先存着,等俺们回来再说。”
苏老实是族里出了名的实在人,搓着手,拍着胸脯保证:“大哥放心!你家的田俺天天去看,作坊的活儿俺盯着,绝不让人偷工减料!谁敢来捣乱,俺第一个揍他!”
云景渊站在一旁,补充道:“里正叔,堂叔,若是再遇到黑衣人,别硬拼,先报官,再派人去县城给我们捎信——这是我们在县城的落脚点地址。”他递过去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县城客栈的名字,是他提前打听好的。
托付完家业,家里就开始收拾行装。为了扮成行商不引人注目,李氏把家里的红薯干、番茄酱都打包好,装在几个粗布大袋子里,又把之前卖红薯赚的银子换成碎银和铜钱,缝在苏老大和云景渊的衣襟夹层里——安全又隐蔽。
“甜宝的衣裳俺多缝了两件,都是耐磨的粗布,路上脏了好洗。”李氏一边给甜宝收拾小包袱,一边抹眼泪,“到了京城要听话,别乱跑,冷了要加衣裳,饿了要跟娘说……”
甜宝趴在李氏腿上,小手攥着她的衣角,奶声奶气地说:“娘,甜宝会听话的,还会看着爹爹和景渊哥哥,不让他们着凉!”
【叮~检测到宿主积极配合出行准备,完成【安稳托付】支线任务!福气值+20,当前福气值:1085!】
系统的提示音在脑子里响起,甜宝偷偷抬头看了看云景渊——他正帮苏大郎检查腰间的短刀,刀刃磨得锃亮,刀柄缠了新的麻绳,显然是为了路上防身。
苏大郎把短刀别在腰上,又拎起一个装着干粮的布包:“爹,景渊弟弟,俺这包里面有馒头和红薯干,路上饿了能吃,还带了水壶,够咱们喝一路的!”
苏二郎则抱着一个小木箱,里面装着他的算盘和账本:“俺把家里的账目都整理好了,到了京城能用上,还带了几本景渊弟弟给的书,路上能看。”
一切准备就绪,套上家里唯一的一辆旧牛车,行李和货物堆在车斗里,甜宝和李氏坐在车辕上,苏老大赶车,苏大郎、苏二郎和云景渊走在车旁,一行人准备出发。
村民们都来送行,围在村口老槐树下,七嘴八舌地叮嘱:“苏老大,到了京城要好好的,记得给俺们捎信!”
“大郎,路上照顾好你爹娘和弟弟妹妹!”
“景渊少年,到了京城别忘了俺们苏家村!”
甜宝趴在车辕上,挥着小手跟村民们告别,小脸上满是不舍,眼睛红红的——这是她穿来后住了这么久的家,有善良的村民,有熟悉的红薯田,还有后院的番茄苗,要走了,心里真舍不得。
就在牛车要动的时候,一个苍老的声音突然从人群后传来,带着颤音:“甜宝,等一下!”
众人回头,只见奶奶王氏拄着拐杖,颤巍巍地从人群里走出来,头发比之前更白了,脸上的皱纹也深了,手里紧紧攥着一个红布包,眼神复杂地看着甜宝。
李氏连忙让苏老大停下车,甜宝从车辕上跳下来,跑到王氏面前,仰着小脸:“奶奶!”
王氏没像往常一样骂骂咧咧,只是蹲下身,拉过甜宝的手,把手里的红布包偷偷塞进她的小手里,红布包硬硬的,还带着王氏手心的温度。她压低声音,老泪纵横:“甜宝,这是奶奶求来的护身符,戴着,能保平安……到了京城,好好的,别冻着饿着……”
甜宝捏着红布包,心里一暖,抱着王氏的腿,用小脸蹭了蹭她的衣襟:“奶奶,甜宝会想你的,等甜宝从京城回来,给你带好吃的!”
王氏身子一僵,连忙别过脸,用袖子擦了擦眼泪,声音沙哑:“快走……路上小心……”说完,她拄着拐杖,转身就往回走,脚步匆匆,像是怕被人看到她哭了。
甜宝站在原地,捏着手里的护身符,看着奶奶的背影,眼圈也红了——原来奶奶也疼她,只是嘴硬心软。
“甜宝,走吧。”云景渊走过来,摸了摸她的头,帮她把护身符塞进贴身的小布兜,和那枚御制玉佩放在一起,“咱们还会回来的。”
苏老大赶着牛车,慢慢驶出村口,老槐树的影子越来越远,村民们的身影也渐渐变小。甜宝趴在车辕上,回头望着苏家村,小手里紧紧攥着衣襟下的护身符和玉佩——这是家的牵挂,也是她路上的勇气。
牛车轱辘轱辘地往前滚,朝着县城的方向走去,再从县城转道进京。前路漫漫,危机西伏,但一家人在一起,手里握着护身符,心里装着彼此,就什么都不怕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XWE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