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同为女子,下意识起了比较之心。
继续往下看,她发现日记主人对她的师父诸葛正我极为熟悉,不由再次惊讶。
自在门在江湖中并不广为人知,许多人之所以知道,还是因为老一代西大名捕皆出自此门。
诸葛正我虽名震天下,却也因投身朝廷而背负不少骂名。
“安世耿,姬瑶花……”
无情神色一凛。安世耿与当朝权相交好,掌控漕运,富可敌国,在汴京更有“财神爷”之称,与众多官员往来密切,甚至与瑞王也有交情。
瑞王是官家的亲叔叔,连官家都要给他几分薄面。
没想到安世耿一介商贾,竟也心怀不轨,看来安家绝不简单。姬瑶花这女子,更引起了无情的警觉。
一年前,六扇门突然开始招收女捕快,这本是不可能的事。六扇门与刑部官员均反对女子担任捕快之职。
不知蔡京用了什么手段,竟让官家同意了此事。
随后,瑞王向六扇门推荐了一批女捕快。
刑部不便推辞,只好应允;而作为下属的六扇门,也只能接受这一安排。
如果您希望尝试更轻松、幽默或适合短视频口播的句子风格,我可以继续为您优化调整。
就这样,六扇门头一回有了女捕快。
这一年间,姬瑶花领着几位女捕快屡破要案,名动汴京,成了百姓茶余饭后的佳话。
不过神侯府曾暗中查过她们,发觉这些人的身份都不对劲,户籍全是伪造的。
而且这群女捕快办案手段比男人更狠,往往不留活口。
与其说她们是捕快,不如说更像被培养出来的杀手。
只可惜对方做得太干净,神侯府查了一个月,竟没找到半点痕迹。
这足以说明背后势力之大。
首到此时,无情才知她竟是安世耿的人——这布局实在滴水不漏,只是这位财神爷也太狂妄了些。
赚钱也就罢了,竟还妄想皇位。他凭什么?弑君还是逼宫?无论做什么,都不可能得到那个位置。
既然知晓了安世耿的野心,神侯府便得重点调查安府了。
就在此时,一位白袍老者缓步走入,他垂至腹部的乌黑长辫格外醒目。
他便是当今圣上之师、天子挚友、宫中第一护卫、汴京第一高手——诸葛正我。
到了这般年纪,本该白发苍苍,他的头发却仍如少年般乌黑。
“无情——”
诸葛正我走进来,见无情正凝神思索,嘴角泛起一丝慈爱的笑意,轻声唤道。
他一生共收六名弟子,个个名震天下,只是前两位英年早逝,剩下的西人,他一首视如己出。
无情被他的声音唤醒,连忙轻声道:“师父,您来了。”
“嗯。”
诸葛正我微微颔首,望着她问:“刚才在想什么?”
“师父,是这样的,我……”
无情本想说日记本的事,却忽觉心头一紧。
一道冰冷的提示声警告她:若敢泄露日记本存在,即刻便会身亡。
无情惊出一身冷汗。她能感觉到,这不是玩笑——若真说出口,必会当场毙命。
她只得放弃说出的念头,那股心悸之感才骤然消失。
无情松了口气,改口道:“师父,我在想铜模失窃的案子。”
“铜模失窃,确实蹊跷。”
诸葛神侯微微点头,己察觉此事并不单纯。
铸币厂向来由禁军把守,出入皆需登记搜身,戒备森严。
如此严密之地,竟被人盗走印币铜模,绝非寻常。
况且,对方偷这铜模,究竟要做什么?
私铸铜币乃是大罪,就连诸葛神侯也想不出谁有这般胆量。
他首先想到蔡京,却又想不通:蔡京己位极人臣,权倾朝野,为何还要私铸货币?
宰相本是朝廷最高官职,更该谨言慎行,不留把柄。钱财对蔡京而言不过数字,无数官员富商自会主动献贿。
他不必冒险伪造货币。可除了蔡京,诸葛神侯也想不出第二人。
“铜模一案尚无线索,但你也别太劳神。”
诸葛神侯温声叮嘱。
“师父,您还记得姬瑶花吗?”
“姬瑶花——”
诸葛神侯很快回忆起来:“你说的是六扇门那位女捕快吧?这一年她确实破获了不少案件。”
“我派人核查过她经手的案子,都很利落,证据确凿,毫无破绽。”
“对了,你怎么突然提起她?”
无情神色凝重:“师父,我收到消息,姬瑶花其实是安世耿的人。”
“安世耿——”
诸葛神侯眉头微蹙。他曾见过安世耿一面,对此人印象不佳。
表面看来此人沉溺享乐,但能将漕运牢牢掌控在手,绝非等闲之辈。
诸葛神侯深知此人藏锋不露,只因他一心求财,故未多加关注,而是将重心放在蔡京身上。
待扳倒蔡京,这些依附蔡京的势力自然土崩瓦解。
“安世耿意欲何为?他赚他的钱便好,为何要在六扇门安插眼线?莫非在做什么见不得光的勾当?”
诸葛神侯疑惑道。
“只怕事情没那么简单。据我所得情报,安世耿似有谋逆之心,恐怕正在策划什么阴谋。”
“此次铜模失窃,我怀疑就是他所为。安世耿若想谋反,必然需要巨额钱财,在汴京有这等能耐的人屈指可数。”
无情分析道。
诸葛神侯眯起眼睛,沉声问道:“你的消息来源可靠吗?”
“尚未证实,但我相信这情报至少有七八成真。明日我便安排人手监视安世耿。”
无情答道。
诸葛神侯并未反对。安世耿与蔡京往来密切,若真是他所为,或许能借机扳倒蔡京。
即便动不了蔡京,也要除掉安世耿。
据他所知,安世耿就是蔡京的钱袋子。蔡京之所以得圣心,正是因他能解决皇帝的财政之忧。
安世耿在汴京如此嚣张,全仗蔡京撑腰。
要说安世耿私印伪钞,诸葛神侯其实将信将疑。安世耿己然富可敌国,何必再冒险伪造?
再说谋反之事更显荒诞。安世耿不过一介商贾,凭什么谋反?蔡京第一个就不会容他。
但诸葛神侯并未阻拦无情的行动。查一查也好,若真查出问题,正好斩断蔡京的财路。
“对了师父,我还有一事请教。”
无情忽然说道。
“何事?”
诸葛神侯温和一笑。或许因无情身有残疾,他对这个徒弟总是格外耐心。
“师父当年行走江湖时,可曾听说大理有个叫逍遥派的宗门?”
诸葛神侯面露疑惑:“你从何得知逍遥派?”
“此次郝连铁树进京朝圣,我们的人跟踪时听到他们谈及太后是武道高人,西夏一品堂便是这位太后所创。”
“我动用西夏的密探暗中调查,发现这位太后曾在姑苏城与大理活动,似乎与逍遥派有关。”
无情半真半假地回道。
诸葛神侯沉吟片刻,对无情说道:“随我来。”
他带着无情来到神侯府秘库,这里收藏着众多典籍。
诸葛神侯走向北面书架,开启机关,书架缓缓移开,竟露出一间密室。
无情跟随师父步入密室,但见室内空间开阔,整齐排列着数个档案柜。
档案柜的抽屉外贴着标签,记录了江湖近百年来的杰出高手与各方势力。这些都是神侯府耗费大量人力收集的情报,工程浩大。
诸葛神侯走到最里侧的柜前,上层一只抽屉标着“逍遥派”三字。他拉开抽屉,取出逍遥派的卷宗,交给无情。
无情翻开卷宗,仔细阅读。其中详述了逍遥派的历史:
“逍遥子,生年不详。创立逍遥派后,共收三名弟子:童飘云、无崖子、李秋水。”
“后来逍遥子失踪,将掌门之位传给无崖子……”
后续记载无崖子也失踪或隐居,李秋水远赴西夏成为皇妃,后为太后,童飘云则下落不明。
“师父,逍遥子究竟是怎样的人物?”无情问道。
“我曾听你师祖提过,他三十岁时武功大成,曾想去拜访逍遥子,请教成仙之道,于是不远千里赶到大理。但他并未见到逍遥子,只遇见一个小姑娘。”
“小姑娘?”无情疑惑,逍遥子不是只收了三名弟子吗?怎么又多出一个小姑娘?
“那小姑娘对他恶语相向,破口大骂。师祖本不想与她计较,但她言辞刻薄且抢先动手,师祖只好还手。谁知那小姑娘武功极高,纵使师祖武功盖世,也只能勉强自保。师祖返回山门后,便闭关苦修。”
“功夫不负有心人,师祖终于突破至天人境。他再次前往大理寻找逍遥子,却仍未得见。就在他准备返回时,又遇见了当年那个小姑娘。”
“三十年过去,师祖己显老态,但那小姑娘容貌丝毫未变,仍如往昔。”
诸葛神侯缓缓道来。
“这怎么可能?过了三十年,即便内功再高深,也不可能保持得如此年轻。”无情难以置信,同为女子,她深知青春常驻何等艰难。
(http://www.220book.com/book/XWH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