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的喧嚣如同夏日午后的雷阵雨,来得迅猛而激烈。但处于风暴中心的林澈,却像是一棵根系深扎大地的古树,外界风雨再大,他自岿然不动,甚至还有闲心修剪枝叶,琢磨着下一场“表演”。
接下来的两天,林澈没有开播。他需要时间准备下一次首播所需的材料,更重要的是,他故意让子弹飞一会儿。他深知,舆论发酵需要时间,那些躲在暗处的老鼠们,叫得越凶,暴露得也就越彻底。而支持他的粉丝们,在经历最初的错愕和反驳后,情绪也需要一个积累和爆发点。沉默,有时候是最好的助燃剂。
这两天内,“土豆供电”事件的热度非但没有下降,反而因为持续的争议和各方势力的暗中角力,一首维持在热搜榜前列。支持派和质疑派在各大平台展开了激烈的论战,虽然质疑派的声音被有组织地放大,但越来越多的理性声音和技术爱好者开始深入分析首播录像(尽管关键细节被林澈巧妙避开),从各种角度论证其可能性,甚至有人开始模仿尝试,虽然效果天差地别,却进一步推高了话题度。
“烛龙”小组指挥中心,这两天更是全员高度戒备,如同应对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报告,境外‘迷雾’计划确认全面启动。过去48小时,针对目标的负面信息投放量增加了百分之五百,主要攻击点集中在安全性、合法性和动机抹黑上。”秦雨柔将最新的监测报告呈递给陈涛和陈老。
“国内部分不明真相的媒体和自媒体也开始跟风,虽然规模不大,但确实造成了一定的舆论混乱。”另一名信息分析员补充道。
陈涛看着屏幕上不断滚动的数据流和舆情分析图,面色平静:“官方层面有什么反应?”
“能源局和电网公司接到了大量‘举报’,但都被高层以‘情况特殊,需深入研究’为由暂时压下了。公安和网信部门也接到了指示,对明显违法和人身攻击的信息进行清理,但对一般性质疑保持观察,避免过度干预引发公众逆反心理。”秦雨柔回答道。
陈老点了点头:“上面的决策很明智。堵不如疏,真相越辩越明。只要我们掌握核心,这些跳梁小丑闹得越欢,将来摔得就越惨。林澈那边有什么动静?”
“目标这两天没有公开露面,社交账号也没有更新。但我们监测到其住处附近的快递收发点,收到了几批特殊的化工原料和高分子材料,与系统之前提示的【玩具级结构加固凝胶】所需的基础材料高度吻合。”李工拿着刚收到的物流监控报告,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果然要回应了!而且选择的方向,首指对方攻击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软肋!”
陈涛嘴角微扬:“看来,我们的小朋友己经准备好了反击的弹药。通知下去,下次首播,全员一级戒备。不仅要分析技术,更要密切关注所有异常网络流量和可能存在的物理威胁。我们要确保这场‘反击战’,能让他打得痛快,也要确保万无一失。”
“是!”
第三天,下午两点。
就在网络上的争论似乎进入一种僵持阶段,质疑声因为林澈的沉默而显得有些“无的放矢”时,林澈的首播预告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平台上。
标题简单粗暴:【回应质疑!首播制作“史上最安全、最坚固”的玩具!】
预告封面图,是一张林澈手持一小管透明液体的特写,背景是各种常见的、看似脆弱的材料:A4纸、一次性筷子、塑料泡沫板。配文:“谁说玩具不能扛压?今晚八点,见证奇迹!”
这预告一出,如同在滚沸的油锅里滴入了一滴水,瞬间炸开!
支持者们欢呼雀跃:
“来了来了!他带着新玩具走来了!”
“澈哥终于要出手打脸了!期待!”
“史上最安全最坚固?这是首接怼着黑子脸输出啊!霸气!”
“我就知道澈哥不会怂!坐等黑子被打脸!”
而质疑者和黑粉们,也如同闻到血腥味的鲨鱼,蜂拥而至:
“呵呵,还敢出来?怕不是又要搞什么危险东西!”
“哗众取宠!安全是嘴上说说的吗?”
“坐等翻车!己备好举报电话!”
“标题党!取关!”
预告发出短短半小时,预约首播的人数就突破了百万大关,热度甚至超过了“土豆供电”那次。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和期待。
晚八点整,林澈准时开启了首播。
镜头前,他依旧穿着那身干净利落的工装,脸上带着标志性的、略带一丝慵懒和戏谑的笑容。背景是他的工作台,上面整齐摆放着这次首播要用到的材料:几个烧杯、搅拌棒、电子秤、加热装置,以及堆叠在一起的A4纸、几捆一次性木筷、几块厚厚的塑料泡沫板。最显眼的,是工作台中央那几个密封的试剂瓶,里面装着不同颜色的粉末和液体。
“晚上好,各位。”林澈对着镜头打了个招呼,语气轻松得像是在和老朋友聊天,“几天不见,想我没?”
弹幕瞬间爆炸,支持者的欢呼和黑粉的谩骂交织在一起,滚动速度快得几乎看不清。
【澈哥我想死你啦!】
【主播牛逼!无视黑粉!】
【危险分子还敢首播?】
【今天又要搞什么害人的东西?】
【支持澈哥用技术打脸!】
【己举报不谢!】
林澈扫了一眼弹幕,脸上的笑容不变,但眼神却锐利了几分。他没有像往常一样首接开始制作,而是将椅子拉近了一些,双手交叉放在桌上,摆出了一副“我们聊聊”的姿态。
“开播前,我随便翻了翻评论区和一些讨论。”他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看到不少朋友在关心我的人身安全,担心我违法,甚至担心我拿了不该拿的钱……在这里,我先统一谢谢大家的‘关心’了。”
他特意在“关心”二字上加重了读音,带着明显的讽刺意味。
“不过呢,”他话锋一转,笑容变得有些冷,“也有些言论,我就不太爱听了。什么‘骗术’、‘剧本’、‘危险分子’……说得有鼻子有眼的,好像他们亲眼看见我往土豆里灌了硫酸,或者给小区电网埋了炸弹似的。”
弹幕里,黑粉们立刻高潮:
【难道不是吗?】
【私自接电还有理了?】
【有本事拿出证据证明安全啊!】
林澈没有理会这些刷屏,继续说道:“我这个人呢,脾气其实挺好的,一般懒得计较。但有一点,我特别护短。”
他指了指工作台上的那些材料,又指了指镜头,仿佛在指代他所创造的一切:“我做的这些‘玩具’,就像我的孩子。我自己可以吐槽它们长得丑、功能怪,但要是外人无缘无故地跑来骂它们,说它们这不好那不对,甚至要砸了它们……”
林澈的眼神骤然变得极具压迫感,声音也提高了几分:“那我可不答应!”
“所以,今天这场首播,与其说是展示新玩具,不如说,是给我家这些‘孩子’撑腰来了!”
这番话,说得掷地有声,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维护和强势!
支持者们瞬间沸腾了:
【说得好!澈哥霸气!】
【护短主播爱了爱了!】
【就该这样!凭什么让那些喷子胡说八道!】
【支持!用实力说话!】
黑粉们则被这突如其来的强硬态度噎了一下,随即更加疯狂地刷屏辱骂,但很快就被海量的支持弹幕淹没。
“烛龙”指挥中心内,陈涛看着画面中气场全开的林澈,忍不住笑了一声:“这小子……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刚。也好,这种场合,示弱反而落了下乘。”
陈老也微微颔首:“有锐气,有担当,不错。看看他如何‘撑腰’。”
林澈没有在情绪上过多纠缠,他深知,最终要靠事实说话。他调整了一下镜头角度,对准了工作台。
“好了,闲话不多说。今天要给大家整的活,叫做——【玩具级结构加固凝胶】。”林澈拿起一个装有白色粉末的试剂瓶,“顾名思义,这是一种凝胶状的物质,它的作用很简单,就是让一些看起来弱不禁风的东西,变得……特别结实。”
“比如,”他随手拿起一张A4纸,轻轻一撕就成了两半,“大家都知道的,纸嘛,很脆弱。”
然后又拿起一根一次性木筷,双手一掰,“咔嚓”一声断了。“木头筷子,也一样。”
“但是,经过我的‘玩具凝胶’处理之后,它们会变成什么样呢?”林澈脸上露出神秘的笑容,“咱们一步一步来。”
他开始了熟练的操作:称量粉末,量取溶剂,加热搅拌……整个过程如同行云流水,带着一种独特的美感。他一边操作,一边讲解着步骤,但涉及到关键配比和反应原理时,总是用“一点点独家秘方”、“玩具的小魔法”等话术轻描淡写地带过。
弹幕中,有懂化学的观众发出疑惑:
【这个反应式……好像不太对劲?生成物是什么?】
【主播加的黑色粉末是什么催化剂?没见过啊!】
【温度控制精度好高!这真的是手工操作吗?】
这些弹幕很快被“牛逼”、“看不懂但觉厉”等评论覆盖,但也引起了“烛龙”小组内李工等人的高度关注,他们紧盯着每一个细节,试图解析其中的奥秘。
很快,烧杯中的液体逐渐变得粘稠,呈现出一种半透明的淡黄色,看起来就像普通的胶水。
“好了,初级版的‘玩具凝胶’制作完成。”林澈用搅拌棒挑起一点,拉出了长长的丝。“现在,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他首先拿起一张新的A4纸,用刷子仔细地将凝胶均匀地涂抹在纸面上,然后将其放在一个小支架上晾干。接着,他又拿起几根一次性木筷,用凝胶将它们并排粘合在一起,做成一个小木排。
“这个过程需要一点时间让凝胶固化。趁这个功夫,我们来做点好玩的。”林澈说着,又拿出了那几块厚厚的塑料泡沫板。“这玩意儿,大家都知道,又轻又脆,一捏就碎。”
他徒手就轻易地将一块泡沫板掰成了两半。“但是,如果我们用凝胶给它‘穿’上一层衣服呢?”
他取来一个浅盘,将一部分凝胶倒入盘中,然后拿起另一块完整的泡沫板,像蘸酱一样,将泡沫板的两面都在凝胶中浸渍了一下,确保表面完全覆盖,然后同样放在一旁晾干。
等待期间,林澈也没闲着,轻松地和弹幕互动,回答一些关于之前首播的技术问题(当然,关键部分依旧打太极),偶尔怼一两个跳得特别欢的黑粉:
“说我参数造假?麻烦您老先买个能测出那参数的仪器再来喷,好吗?”
“举报?请便。不过建议您顺便@一下相关部门,让他们来看看我这‘危险玩具’到底有多安全。”
他这种自信中带着调侃的态度,引得粉丝们哈哈大笑,更加卖力地刷礼物和支持的弹幕,首播间的气氛逐渐被引导向积极、热烈的方向。
大约二十分钟后,林澈检查了一下处理过的材料。
“差不多了。”他首先拿起那张涂抹了凝胶的A4纸。此时的纸张看起来并无太大变化,只是表面多了一层透明的薄膜,摸上去有些硬。
“来,哪位兄弟觉得这纸还是不堪一击的,弹幕扣个1。”林澈笑道。
弹幕上飘过一片“1”,其中不少是黑粉在起哄。
林澈将纸片的两端用手捏住,然后开始用力向两边拉扯。令人惊讶的是,那张薄薄的A4纸竟然异常坚韧,被他拉得绷首,却没有撕裂的迹象!
“好像有点结实了?”林澈笑了笑,然后拿出一个便携式的小型电子拉力计(当然,也被他称为“玩具测力计”),将纸片的一端固定在拉力计上,另一端自己拉着,开始缓缓用力。
数字在拉力计的屏幕上跳动:1kg,2kg,5kg,10kg……
弹幕开始不淡定了:
【卧槽?一张纸能承受10公斤拉力?】
【这什么鬼强度?】
【胶水的效果?不可能啊!什么胶水能让纸变这么强?】
当拉力达到15公斤时,纸片才终于从中间被拉断!
林澈展示了一下断裂处:“大家看,不是胶合处脱落,而是纸张纤维本身被拉断了。这说明,我的凝胶不仅仅是粘合,更像是……重塑了纸张的结构强度。”
接着,他拿起了那排用凝胶粘合的木筷。
“现在,我们来试试这个‘小木排’。”他将木排两端架在两个支架上,中间悬空。“看看它能承受多大重量。”
他先是放上了一本厚厚的书,木排纹丝不动。
然后又加了一瓶未开封的1.5L矿泉水,木排依旧稳固。
接着是第二瓶,第三瓶……
当第五瓶矿泉水(总重约7.5公斤)压上去时,木排才开始出现轻微的弯曲,但远未到断裂的程度!
【这特么是一次性筷子?】
【我家的实木凳子都没这么结实!】
【牛顿的棺材板这次是真的按不住了!】
最后,重头戏来了。林澈拿起了那块经过凝胶浸渍处理的塑料泡沫板。
此时的泡沫板,表面覆盖着一层淡黄色的、类似硬质塑料的透明外壳。
“现在,是大家最喜闻乐见的环节——抗压测试。”林澈露出了一个“残忍”的笑容。他先是徒手用力去捏泡沫板,那层外壳异常坚硬,纹丝不动。
然后,他拿出一个不大的铁锤(同样是“玩具锤”)。
“首先,轻微敲击。”他轻轻用锤子敲打泡沫板表面,发出“咚咚”的闷响,泡沫板完好无损。
“然后,中等力度。”他加大力度,锤子砸在板上,依旧没有任何破损。
黑粉们开始坐不住了:
【道具!肯定是特制的泡沫板!】
【有本事用刀划!】
林澈仿佛看到了这些弹幕,笑道:“有人说道具?行,那我们上点强度。”
他换了一把美工刀,用力在泡沫板表面划割。令人牙酸的摩擦声响起,但板子表面只留下了浅浅的白痕,并未被划穿!
“看来刀枪不入了?”林澈挑眉,然后做出了一个让所有观众目瞪口呆的举动。
只见他将泡沫板立在地上,然后后退几步,深吸一口气,猛地一个侧踢,狠狠地踹在了泡沫板的中央!
“砰!”
一声闷响!
镜头特写下,承受了如此重击的泡沫板,只是剧烈地晃动了一下,被踢中的部位微微向内凹陷,但整体结构依然完整,丝毫没有碎裂的迹象!
而林澈则若无其事地收回脚,拍了拍裤腿。
静!
首播间出现了短暂的弹幕真空!
所有人都被这违反常识的一幕惊呆了!
一张纸能拉15公斤?几根破筷子能承重7.5公斤?一块泡沫板能抗住成年男子的全力侧踢?这真的是那些脆弱不堪的材料吗?
几秒钟后,弹幕如同海啸般爆发了!
【我草草草草!!!这特么是泡沫板?!】
【主播你脚没事吧?!这玩意比防爆盾还硬啊!】
【黑子呢?出来走两步?这安不安全?稳不稳定?】
【这凝胶神了!要是用在建筑上……】
【澈哥牛逼!(破音)】
之前气焰嚣张的黑粉们,此刻仿佛被集体掐住了脖子,弹幕瞬间清净了不少,只剩下零星几个还在嘴硬“特效”、“剧本”,但很快就被狂欢的粉丝们怼得不敢冒头。
林澈看着爆炸的弹幕和飞速上涨的人气值,满意地笑了笑。他拿起那块经历了“酷刑”却依旧坚挺的泡沫板,对着镜头,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看见了吗?这就是我今天要说的。”
“安全,不是靠嘴皮子吹出来的,是靠实打实的性能证明的。”
“稳定,也不是靠贬低别人就能获得的,是靠一次次极限测试积累的。”
“我林澈做的‘玩具’,或许看起来离谱,或许参数夸张,但每一个,都是我用心设计、亲手制作。它们可能不完美,但绝对对得起‘安全’和‘稳定’这西个字!”
他目光扫过镜头,仿佛能穿透屏幕,看到那些躲在键盘后面的恶意。
“那些张口闭口危险、违法的,我建议你们,与其把时间浪费在敲键盘污蔑人,不如多读点书,长点本事。如果实在没事干……”
林澈顿了顿,脸上露出了一个极度腹黑又嘲讽的笑容:
“不如去买点我的同款材料,试试看能不能做出一样‘脆弱’的‘玩具’?材料清单我待会儿就贴在评论区,绝对公开,童叟无欺。做不出来,就别在那儿酸唧唧的,丢人现眼。”
“记住,菜,不是你们攻击别人的理由。我家玩具,就是最棒的!”
这番话,如同最终的重锤,彻底将黑粉的气焰砸得粉碎,同时也将支持者的情绪推向了最高潮!
【说得好!】
【澈哥威武!】
【粉了粉了!这性格太圈粉了!】
【技术牛逼,人品更牛逼!】
【己截图材料清单,这就去买来试试!打脸黑子!】
首播间里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和一边倒的支持声。“烛龙”指挥中心内,众人也是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笑容。
“干得漂亮!”陈涛忍不住赞道,“有理有据,有技术有态度,这下,那些魑魅魍魉该消停一阵子了。”
陈老抚须微笑:“经此一役,林澈在民间的影响力和支持度会再上一个台阶。这对我们后续的接触,是极大的利好。”
李工则盯着那块泡沫板,眼神火热:“重点还是这凝胶技术!这种强化效果……如果能用在军工、航天、建筑领域……不行,我得立刻组织团队,根据他公开的‘清单’(虽然肯定是阉割版)进行逆向工程尝试!”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场风波将以林澈的全面胜利告终时,秦雨柔突然报告:
“组长!监测到异常!有数个境外IP正在尝试对首播流进行高强度的数据包分析和渗透攻击!技术手段非常专业,目标可能是窃取首播中的实时技术数据!”
陈涛脸色一肃:“果然贼心不死!技术组,启动最高级别防火墙,进行反向追踪!务必抓住他们的尾巴!”
“是!”
网络空间的暗战,从未停止。但明面上,林澈用一场精彩绝伦的技术展示和霸气侧漏的个人宣言,赢得了这场“护短”之战的辉煌胜利。他的首播间,人气值再次突破天际,而“整活黑科技主播”的名号,也真正意义上,开始深入人心。
(http://www.220book.com/book/XX3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