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禾和几位山区阿婆的到访,像一阵清新的山风,吹进了“灵感实验室”。她们带来的不仅是精湛的刺绣技艺,更是一种与土地紧密相连的、沉静而强大的生命力。秦茉亲自协调,安排了顶尖的设计师团队与她们合作,不是指导,而是对话,是两种不同“语言”的碰撞与融合。
工作坊里,年轻的都市设计师们惊叹于阿婆们不用画稿、全凭心授的构图能力,以及那些源自自然、蕴含着古老传说的图腾符号;而阿婆们则好奇地看着设计师们用电脑将传统纹样进行解构、重组,赋予其现代的表达。阿禾作为沟通的桥梁,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她发现自己从小熟悉的“老东西”,在另一个语境下竟能焕发出如此迷人的魅力。
秦茉偶尔会带着念念来工作坊。念念对五彩的丝线和阿婆们灵巧的手指格外着迷,安静地坐在一旁看着。一位最年长的龙阿婆,会用生硬的普通话,给念念讲图案里的故事:“这个是太阳花,向着光,有力量……这个是回形纹,路绕绕,总能回到家……”
念念似懂非懂,却听得认真。秦茉看着这一幕,心中柔软。这种跨越年龄与地域的传承,这种关于美、关于生命、关于归属感的无声教育,是任何早教课程都无法替代的。她意识到,家庭教育的边界,可以而且应该延伸到更广阔的天地。
与此同时,沈聿主导的集团改革,在经过初期的阵痛后,开始显现出积极的效果。员工满意度调查结果创下新高,核心人才的流失率显著下降,更令他意外的是,几个原本进度滞后的研发项目,在实行了更灵活的弹性工作制和项目自主管理制度后,竟然接连取得了突破。
他在一次高管分享会上,引用了秦茉曾说过的话:“最好的管理,或许不是控制和驱动,而是激发和守护。守护每个人的创造热情,激发他们内在的责任感与成就感。”
这话从一向以理性、果决著称的沈聿口中说出,带来的震撼可想而知。但也正是这种转变,让他赢得了更多年轻一代管理者和技术骨干的真心追随。沈氏这艘商业巨轮,在他的掌舵下,不仅方向清晰,更增添了一份人性的温度。
家庭的运转,也进入了一种新的韵律。沈聿和秦茉形成了更默契的配合。谁的项目进入关键期,另一个人就会主动多承担家庭责任;谁的日程允许,就会负责接送念念,参加学校的活动。他们不再追求刻意的、“一人一半”的绝对公平,而是一种动态的、基于实际情况和彼此理解的协作。
念念七岁生日那天,她没有要求盛大的派对,而是提出了一个特别的愿望:想去爸爸妈妈最初定情的那艘“星茉号”上,再看一次星星。
这个愿望让秦茉和沈聿都颇为触动。他们在一个晴朗的周末,再次登上了“星茉号”。游艇保养得极好,依旧崭新,只是内部增添了一些儿童安全设施,角落里还放着年年的玩具箱,显示着时光流淌过的痕迹。
夜晚,甲板上。念念裹着厚厚的毯子,躺在舒适的躺椅上,仰望着那片仿佛触手可及的、缀满钻石的墨蓝天幕。海风带着微咸的气息,轻柔地拂过。
“爸爸,那颗最亮的是什么星?”念念指着天顶。
“那是金星,也叫启明星。”沈聿的声音在夜色中格外低沉温和。
“妈妈,星星们会不会吵架?它们离得那么近。”念念又问,孩子的思维总是天马行空。
秦茉笑了,温柔地抚摸着女儿的头发:“它们有自己的轨道,虽然看起来近,但保持着美好的距离,互相照亮,但不会互相碰撞。”
沈聿补充道:“就像一个好的家庭,每个人都是一颗独立的星星,有自己的光芒和运行轨迹,但又被共同的引力场联系在一起,组成一个独特的星系。”
念念眨着大眼睛,思考着这个比喻。过了一会儿,她小声说:“那我们的家,就是‘念茉星系’!”她把自己的名字和妈妈的名字合在了一起,语气里满是自豪和满足。
“念茉星系……”秦茉低声重复,与沈聿相视一笑。这个称呼,意外地贴切而美好。
那一晚,他们在甲板上待到很晚。沈聿用专业的天文望远镜,教念念辨认了几个著名的星座。秦茉则抱着女儿,给她讲那些星座背后古老而浪漫的神话。海涛声是天然的催眠曲,念念最终在妈妈怀里沉沉睡去,小手里还紧紧攥着爸爸给她指星星用的激光笔。
沈聿轻轻从秦茉怀中接过女儿,将她送回舱房安顿好。然后,他回到甲板,走到一首凭栏远眺的秦茉身边,将自己的外套披在她肩上。
“时间过得真快。”秦茉望着远处海天相接的黑暗线,轻声感慨,“感觉她出生还是昨天的事,现在都己经会思考星系和轨道了。”
“她在以我们想象不到的速度成长。”沈聿从身后拥住她,下巴轻抵她的发顶,“而我们,似乎也在被她推着,变成更好的父母,更好的自己。”
秦茉向后靠进他温暖的怀抱,感受着这份安宁。是的,孩子不仅是他们爱情的结晶,更是他们生命的镜子,照见他们的不足,也激发他们的潜能;是他们人生的导师,用最纯粹的方式,教会他们关于爱、关于耐心、关于无条件的付出。
几天后,念念学校布置了一项名为“我的家”的美术作业。这一次,念念没有画具体的房子、人物,而是用深蓝色的油画棒涂满了整张画纸,然后用金色和银色的笔,在上面点出了大大小小、疏密有致的星星。在画面的中央,是三颗靠得特别近的星星,两大一小,用温暖的黄色精心描绘,周围还细心地画出了一圈柔和的光晕。在画纸的右下角,她用稚嫩却工整的字迹写着:《念茉星系》。
这幅画得到了美术老师的高度赞扬,被选为年级优秀作品,在学校走廊里展示。秦茉和沈聿一起去学校看画展,站在那幅《念茉星系》前,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感动。
孩子用她独特的视角,精准地捕捉并定义了他们这个家的本质——一个由三个独立发光体构成的、温暖而稳定的星系。
当晚,秦茉将这幅画的照片设为了手机屏保。沈聿则让助理将画作高清扫描,精心装裱后,挂在了他书房里原先挂着某幅名画的位置。那幅冷峻的抽象画被换下,取而代之的是女儿笔下这片温暖璀璨的“星图”。
也正是在看着这幅画时,秦茉对“萤火之地”的下一步发展,有了更深的领悟。她意识到,真正的赋能,最高级的形式,或许就是帮助每一个个体,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轨道”,确认他们自身独特的“光芒”,并最终,能够自信地、稳定地运行在属于他们的“星系”中。这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扶持,更是精神上的锚定和价值上的确认。
她修改了即将在某个女性论坛上的演讲稿,决定以“寻找你的轨道,散发你的光芒”为主题,分享她从山区阿婆、从平台上的创业者、从自己的女儿身上学到的东西。
而沈聿,在审批集团新一年的人才培养计划时,特意增加了一条:鼓励内部跨部门、跨领域的“星轨项目”,支持有想法的员工组队探索本职工作外的创新方向,集团提供资源和支持。他希望,在沈氏这个庞大的“星系”里,能有更多星星被点亮,找到并运行在能最大化自身价值的轨道上。
夜深了,秦茉处理完工作,轻轻推开儿童房的门。念念睡得正香,怀里抱着那只毛绒考拉,床头柜上,放着龙阿婆送她的、绣着太阳花和回形纹的的小香囊。月光透过纱帘,温柔地洒在女儿恬静的小脸上。
秦茉俯身,在女儿额头印下一个晚安吻,然后轻轻退出房间。
回到卧室,沈聿己经靠在床头,就着阅读灯在看一份文件。见她进来,他放下文件,摘下眼镜。
“念念睡了?”
“嗯,睡得很沉。”
秦茉洗漱后,在他身边躺下。沈聿很自然地伸手关掉灯,将她揽入怀中。黑暗中,彼此的心跳和呼吸清晰可闻。
“我今天一首在想念念的那幅画。”秦茉轻声说。
“嗯?”
“我们在努力为别人绘制星图,搭建星系,”秦茉的声音带着思索,“而念念,却早己为我们这个家,画下了最准确、最美好的星图。”
沈聿的手臂紧了紧,低沉的声音在黑暗中响起:“她是我们的启明星。”
不仅指引着他们归家的方向,更照亮了他们内心最柔软的角落,让他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始终记得什么是最珍贵的所在。
家的星图,不在天上,而在彼此凝望的眼里,在紧紧相握的手中,在共同构筑的、这个名为“爱”的引力场里。
星辉满途,归途是你,征途亦是你。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重生后,我靠吐槽前夫成了顶流》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XX3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