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涓涓细流,静默无声,却在不经意间雕刻出生命的轮廓。转眼间,念念己是三年级的学生,褪去了不少稚气,个子抽条,思维也愈发活跃,开始对世界形成自己初步却坚定的看法。
秦茉的“深耕者计划”稳步推进,首批入选的十个项目在经历了最初半年的密集辅导和资源注入后,开始展现出惊人的韧性。那个曾被质疑风险过高的AI医疗项目,成功获得了药监部门的创新器械认定,即将进入多中心临床试验;一位专注于农业废弃物料资源化利用的女科学家,在平台的帮助下,不仅解决了中试难题,更与沈氏集团旗下的农业板块达成了战略合作。这些深度的陪伴,让秦茉和团队更清晰地看到了赋能模式迭代的方向。
与此同时,沈聿的“未来探索基金”也投出了第一批项目。其中一个专注于新型电池材料的基础研究团队,在首次实验中就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数据,虽然距离商业化依旧遥远,却让所有参与其中的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沈聿在内部邮件中写道:“我们庆祝每一次微小的进展,因为它们代表着人类知识边界的又一次试探性拓展。这份价值,无法用金钱衡量。”
一个周五的傍晚,念念从学校带回一份特殊的作业——制作一份“家庭时光轴”。要求采访家庭成员,记录下过去几年里,每个人认为最重要的变化和成长,并配以照片或图画。
这个作业让一家三口围坐在书房的地毯上,展开了一场跨越时光的对话。
念念自告奋勇当小记者,拿着她的卡通笔记本和画笔,一本正经地开始提问。
“第一个问题,妈妈,你觉得这几年,你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秦茉看着女儿认真的小脸,思考了片刻,温柔地回答:“妈妈觉得,最大的变化是学会了‘慢下来’。”
念念歪着头,不太理解:“慢下来?妈妈不是一首很忙吗?”
“以前的忙,有时候是急着要看到结果,证明自己。”秦茉耐心解释,目光掠过坐在一旁、眼神含笑的沈聿,“现在的忙,更像是园丁在照料花园。我知道每一颗种子都有自己的生长节奏,我需要做的不是催促,而是提供合适的阳光、水分和养料,然后,耐心等待。这让我内心更平静,也看到了以前匆忙中可能会错过的风景。”
念念似懂非懂,但在她的“时光轴”上,画下了一个洒水壶和一颗破土而出的嫩芽,旁边写上:妈妈学会了耐心。
“那爸爸呢?”念念转向沈聿,“爸爸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沈聿沉吟了一下,目光变得深远:“爸爸学会了‘向外看’。”
“向外看?”
“嗯。”沈聿将女儿揽到身边,“以前,爸爸的目光大部分时间都集中在公司内部,想着怎么让这艘船行驶得更快更稳。现在,爸爸会花更多时间去看船外的海洋,去看远处的灯塔,甚至去关心海里其他的小船。爸爸明白了,企业的价值,不仅在于自身能航行多远,也在于它能否为这片海洋带来好的改变。”
念念眨着眼睛,在纸上画了一艘大船,船上的灯塔照射出光芒,周围还有许多小船,旁边标注:爸爸学会了分享光芒。
接着,轮到秦茉和沈聿问念念。
“那念念觉得自己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呢?”秦茉柔声问。
念念放下笔,很认真地想了想,说:“我学会了……提问。”
这个答案出乎夫妻二人的意料。
“以前,老师说什么,爸爸妈妈说什么,我就听什么。”念念组织着语言,“现在,我会想‘为什么是这样?作者“霸熊宗”推荐阅读《重生后,我靠吐槽前夫成了顶流》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能不能那样?’比如,为什么女孩子一定要喜欢粉色?为什么科学家大多是老爷爷的形象?我看到妈妈帮助的那些阿姨,她们就在做不一样的事情。我觉得,提问能让我看到更多可能。”
秦茉和沈聿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惊喜和欣慰。孩子开始拥有批判性思维和性别平等意识,这远比考多少个一百分更让他们自豪。
这场“时光对话”持续了很久。他们一起翻看旧照片,从念念嗷嗷待哺的婴儿时期,到第一次蹒跚学步,再到第一次登上“星茉号”看星星……每一张照片背后,都牵引出一段温暖的回忆。沈聿说起秦茉产后坚持工作时的倔强,秦茉谈起沈聿第一次独自给念念换尿布的手忙脚乱,念念则分享了许多他们都不知道的、她在学校的小小观察和感悟。
在这个过程中,秦茉和沈聿都惊讶地发现,许多他们以为孩子不会在意或者不懂的细节,其实都像种子一样,悄悄埋在了念念的心田,并在合适的时机,开始萌芽、生长。他们对事业的坚持、对他人的善意、面对困难的态度,都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女儿看待世界的方式。
周末,秦茉受邀参加一个教育论坛,主题是“面向未来的家庭教育”。她没有准备华丽的PPT,而是带着念念一起,分享了他们制作“家庭时光轴”的过程和感悟。
“我们总是在思考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灌输什么样的知识,”秦茉站在台上,念念就大大方方地站在她身边,“但或许,最好的教育就藏在日常的陪伴和对话里。是我们如何对待工作,如何面对挫折,如何与伴侣相处,如何理解这个世界的点点滴滴。孩子是敏锐的观察者和学习者,他们不仅在听我们说什么,更在看我们做什么。”
轮到念念分享时,她一点也不怯场,举起她的“时光轴”,用清脆的童声说:“我画了妈妈耐心的洒水壶,爸爸会发光的灯塔,还有我自己学会的很多问号。我觉得,我们家就像一个一首在学习、一首在变好的小星球。”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不仅为孩子的纯真可爱,更为这个家庭所呈现出的、充满尊重与成长的亲子关系。
论坛结束后,一位年轻的母亲找到秦茉,眼中带着泪光:“秦女士,谢谢您和您女儿的分享。我一首很焦虑,怕自己给孩子的不够多,怕耽误了她。今天我才明白,也许我不需要做一个完美的妈妈,只需要做一个真实的、在不断学习和成长的妈妈,和孩子保持真诚的对话,就足够了。”
这句话深深触动了秦茉。是啊,完美的模板并不存在,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独特的“时光轴”。重要的是,在这条轴线上,充满了爱的流动、智慧的启迪和共同的成长。
晚上,沈聿看着秦茉带回来的论坛录像,尤其是念念在台上自信分享的样子,沉默了许久。
“怎么了?”秦茉问。
“只是在想,”沈聿将她搂入怀中,声音低沉而感性,“我们曾经以为是我们塑造了她。但现在看来,她也在塑造着我们。是她,让我们不断反思,变得更有耐心,更有责任感,更愿意去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秦茉靠在他胸前,听着他沉稳的心跳,轻声应和:“这就是生命最奇妙的地方。父母与子女,从来不是单向的给予,而是最深层次的相互滋养和彼此成就。”
窗外,月色如水,静静地流淌过城市的夜空,也流淌过这个正在进行着无声“时光对话”的家。
他们的“念茉星系”,在时光的引力下,运行得愈发稳定而璀璨。每一颗星都在自己的轨道上发光,却又彼此照亮,共同描绘着一幅动态生长、充满无限可能的家庭星图。
这对话,永无止境。
(http://www.220book.com/book/XX3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