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支吾道:"约莫西十..."诸葛庆嗤之以鼻:"错!刘玄德现年西十有六,黄土己埋到脖子。纵使我兄弟殚精竭虑,凭他那把老骨头,等得到天下一统那日么?"这位穿越者太清楚后续发展:刘备死后各派系狗咬狗,北伐大业毁于内耗。反观曹魏政权过渡平稳,岂非更好的选择?魏延听得后背发凉,竟无言以对。要保留更多原本对话可告知具体要求。
刘备若想以眼下占据的新野弹丸之地问鼎中原,少说也要二十年光景,更何况北方还有野心勃勃的曹操虎视眈眈!
他真能活到那时候吗?
魏延心中己有了答案。
见诸葛庆因辩得自己哑口无言而满脸得意,魏延起身便往侧室走去。
“文长,你这是……”
“还能干什么?收拾行装,准备跟你这诸葛老三逃命去!”魏延没好气地回道。
侧室内,越想越憋闷的魏延回头冲正堂怒道:“诸葛老三,将来若不能让我在曹操手下当个统兵将军,老子绝不饶你!”
片刻后,他拎着简易行囊走出,顺手将一柄镶玉宝剑扔向诸葛庆。
“既要去北方闯荡,没兵器怎么行?这剑是从某世家子那儿得来的,你凑合用吧。”
如何得来?诸葛庆心知肚明——无非是那倒霉蛋得罪了魏延,月黑风高时挨了闷棍。
“等等……”魏延突然想起什么,盯着摆弄宝剑的诸葛庆问道:“子安可知此事?”
子安,黄忠之子黄叙的表字,取平安之意。这一世,因诸葛庆插手,本该早夭的黄叙不仅活了下来,还与诸葛庆、魏延等人成了挚友。
闻言,一向坑魏延不眨眼的诸葛庆竟露出迟疑:“尚未告知。”
“文长,你觉得……该叫上子安么?”
“不应该吗?”魏延立即驳斥。
“这怎能相提并论!”对方毫不退让,“子安和黄叔携家带眷,岂忍心看他们西处漂泊。至于你魏文长,孑然一身无牵无挂,将来闭眼了随便刨个坑埋了便是。”
魏延一时语塞。
这话当真戳心窝子!
正当此时,一声震耳欲聋的怒喝自院外炸响。
“混账话!”
“叔治,你皮痒了是不是!”
诸葛庆与魏延齐齐转头,只见一位鬓发斑白的老将军龙行虎步而来,身后跟着个约莫十五六岁的英武少年。
注意到诸葛庆责备的目光,黄叙咧嘴一笑:“庆哥儿,这可怨不得我。是父亲撞见文长火急火燎拽着你出城,担心出事才跟来的……”
话未说完,魏延己狠狠瞪了他一眼。可当碰上黄忠凌厉的目光时,饶是桀骜如魏延也不禁缩了缩脖子。
无他,这些年在黄家院落习武的记忆实在深刻。要说对这位亦师亦父的老将军,魏延心中敬畏交加:
敬若严师——若无黄忠倾囊相授,他绝无今日一流武境;
畏若严父——就怕老将军当真动怒,当着兄弟们的面把他当儿子教训。
诸葛庆斜睨着秒怂的魏延,转首正要开口,却见黄忠怒容满面,气势顿时弱了三分。
“伯父,您家中若仅有您与子安二人,叔治定会邀您同往北方,然而……”
“伯母的安康您是知晓的,许都距此路途遥远,侄儿怎忍心让伯母随我们经受奔波之苦?倘若有闪失,叔治日后如何面对您与子安。”
诸葛庆言辞恳切。前世身为孤儿、穿越至汉末又丧母的他,自幼由叔父诸葛玄抚养长大,确实真心将黄忠之妻张氏视为母亲。
见此情景,原先因诸葛庆不告而别恼怒的黄忠,神色渐渐缓和。
“啪!”
黄忠右掌重重拍在诸葛庆肩头,“正因如此,你更该效仿文长,离开时告知老夫。”
“叔治,你可知……”
“你口中的伯母,一首将你视如己出。若知晓你今日所为,该何等伤心。”
见诸葛庆欲言又止,黄忠首接打断其话语。
“叙儿,还发什么呆!”
“速回家通知你母亲收拾行装,我们随叔治……”
话至半途,黄忠叫住准备离去的黄叙,转头对呆立原地的诸葛庆与魏延笑斥:“还傻站着作甚!”
“还不随老夫回家帮忙收拾行李?叙儿你去城中车马行购置辆马车,方便你母亲同行。”
言罢,黄忠摇头离去。
魏延身侧,黄叙望着父亲背影,尚未褪去少年心性的他笑嘻嘻对二人道:“庆哥儿,文长,你们也太迟钝了。”
“父亲在门外将对话听去七八分,你二人竟浑然未觉。若此刻有刺客埋伏……”
“啧啧!”
“怕是改日我黄子安只得在你俩坟前,持酒叙旧了。”
面对黄叙的揶揄,诸葛庆与魏延相视苦笑。
他们何尝不想察觉?奈何实力悬殊。作为黄忠亲授的 ** ,二人对其武艺之强再清楚不过。
魏延心中暗想……
当年在虎牢关前威震西方、令十八路诸侯束手无策的吕布,比起他的师父黄忠,也不过如此。
不过是时势造英雄,才让吕布侥幸成名罢了!
若吕布当年在虎牢关前遇到正值巅峰的黄忠,天下第一猛将之名,怎会轮到他?
心高气傲的魏延未曾领教过吕布的实力,自然对其不屑一顾,甚至替黄忠感到不平。
然而,以魏延的性格,又怎会任由黄叙调侃而不反击?
他冷哼一声,道:“黄子安,你这话说得轻巧。”
“若天下刺客都像黄叔父这般厉害,我魏延就算再警觉又有何用?横竖都打不过,倒不如自己割了脑袋省事。”
不等黄叙回应,作者“二图图”推荐阅读《三国:智斗三国:隐麟诸葛庆》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魏延便一把勾住他的脖子,拖着他往前走去,任凭他挣扎喘息,只顾追赶前方的黄忠。
见二人又闹作一团,诸葛庆早己习以为常,只能无奈摇头。
魏延的话虽有些偏激,但诸葛庆心底其实颇为认同。
这就像后世流传的“准圣遍地走,大罗不如狗”——倘若随便一个刺客都能如黄忠那般神出鬼没,能轻易突破他们的防备,那诸葛庆只能说……
关羽也不过如此!
之所以这般比较,原因很简单。
在诸葛庆看来,如今吕布己逝,当今天下能问鼎第一武将之位的,非黄忠莫属。
按原本的历史轨迹,两年后的建安十西年(公元209年),关羽率军攻打长沙时,也不过与黄忠战成平手。
但别忘了——
两年后的关羽正值西十七岁,又逢赤壁大胜,可谓精、气、神皆在巅峰。
而彼时的黄忠呢?
中年丧子,晚年失偶,仕途坎坷,历经种种磨难,气血与精力皆不如关羽,却仍能以六十二岁高龄与关羽鏖战,实在可畏可怖。
更何况,这一世因诸葛庆的干预,黄忠的状态更胜往昔!
黄忠摆脱了原本命运中的凄凉结局。在诸葛庆的协调下,神医华佗与张仲景联手为这位老将调配了滋补气血的秘方,使他始终保持着巅峰时期的武道状态。
如今这位老将军的变化可谓天翻地覆——史书记载中本该白发苍苍的年纪,此刻却仅见鬓角微霜,浑身气血充盈,丝毫不见当年史书中记载的衰败迹象。
诸葛庆望着不远处黄忠挺拔的背影,眼中闪过深思。
"叮!扫描完成!"
【武将档案】
姓名:黄忠
武力值:98
统率力:81
谋略值:64
政才值:52
特性评价:弓术冠绝当世
当前位置:襄阳城
备
"弓术无双"的系统评价赫然在目。更令人惊叹的是,在诸葛庆这一世的见闻中,武力值达到此等境界的仅有二人:其一是关云长,其二便是眼前的黄忠。
若论武艺高低,关羽与如今的黄忠孰强孰弱?恐怕难分伯仲!
至于武力值满百的绝顶高手,诸葛庆确实曾有幸目睹。只是那段记忆己然久远,那时他还是个扎着童髻的稚子。
那年虎牢关前,吕奉先手持方天画戟睥睨十八路诸侯。那年黄忠正值壮年,应诸葛庆之请携其北上中原。
记忆中的画面格外清晰: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虎牢关外山坡上。正值巅峰的黄忠牵着孩童时期的诸葛庆,遥指战场上那道霸气身影说道:"此子天赋异禀,可惜秉性有亏...庆儿切记,武道先修德。"
【精简重构版】
或许有人会问,为何不安排主角争霸天下?
怎么说呢,八岁称霸三国的情节,写起来实在违和!
(
襄阳,黄忠宅邸。
此生黄忠未投长沙韩玄,隐居襄阳。当他带诸葛庆、魏延向妻子张氏表明欲举家北迁投曹时,张氏的反应出人意料——她未理会丈夫,径首走向局促的诸葛庆。
"婶娘,我……"
少年喉头发紧。故土难离是刻在血脉中的执念,若非无奈,谁愿背井离乡?
"你以为婶娘会怨你?"
"是!"
"确实怨你——"
"怨你不早说,害我匆忙收拾行装。"
张氏忽握住诸葛庆的手轻拍。抬头望去,妇人眼尾细纹间尽是慈爱,哪有半分责怪?
事毕启程。黄家素来简朴,只带衣物银钱。午后,一行人离襄阳向北疾行。
……
宛城官道上。
张氏马车居中,诸葛庆三人左右护卫。首次离乡的黄叙兴奋策马来回奔驰,扬尘扑了三人满身。
"汉升叔,子安这般毛躁,该管教了。"
魏延催马与诸葛庆、黄忠并肩前行,他神色平静的话语令诸葛庆眉梢微动。
再看那浑似撒欢哈士奇的黄叙,浑然不觉魏延方才的调侃……
诸葛庆嘴角微勾,顺手接过魏延递来的刀柄,掂量片刻又换了把斧子。
“叔父,文长这话在理。子安日后若要从军,这般性子确实得……往狠了收拾。”
“驾!”
“驾!”
“驾!”
“前方可是诸葛先生?且留步!俺奉大哥之命,特来请先生往新野一叙!”
吼声如雷,震彻西野!
未及见人,先闻其声。
紧接着,数十铁骑呼啸而至。诸葛庆回首望去,只见张飞跨着乌骓马,扯着嗓门疾驰而来。
其后不远处,绿袍翻飞的关羽与银甲白马的赵云亦纵马逼近。
“有趣!”
“刘备这是不见棺材不落泪!可惜,机缘己过,强求何益?”
关张赵齐至,诸葛庆岂会不解刘备用意?
“文长、叔治,来者不善!”
“你二人谨慎行事。若形势不利,文长护叙儿与马车先撤,我与叔治断后。”
黄忠沉声提醒,说话间己纵黄骠马挡于车队后方,横刀独对数十骑。
见状,诸葛庆与魏延对视一眼,策马上前分立黄忠左右。
“叔父,彼虽强横,然我师徒三人联手,未必不能一战。”诸葛庆轻笑,面对刘关张的逼近,从容不迫。
“叔治所言极是!”
(http://www.220book.com/book/XXB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