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水如决堤般涌出,顺着曹节白皙的脸颊滑落。
"娘亲的教诲,女儿谨记在心,往后不能侍奉左右,万望保重 ** 。"
曹节含泪跪倒在卞夫人面前,郑重叩首。
"好!好!好!"
卞夫人连声应道,满脸欣慰地扶起女儿。她牵着曹节的手,目光扫过站在一旁的曹植、曹彰、曹冲等人。
"你们这些做兄长的还愣着做什么?还不快送妹妹出门!"
曹冲年纪尚小,身量未足,自然背不动妹妹。曹植身形高大,却因沉湎酒色,早己掏空身子,生怕半路出差错。
"母亲,让孩儿来。"
关键时刻,素有"黄须儿"之称的曹彰挺身而出。
司空府门外,等候己久的诸葛庆正与未来郎舅曹丕寒暄。一旁的曹操面色阴沉,己派人催促多次。
他们哪里晓得,女儿家的离别愁绪,岂是三言两语能说完的?
终于,府内传来热闹的声响,三人相视一眼,如释重负。
"总算出来了!"
只见曹彰背着盛装打扮的曹节缓步而出,诸葛庆赶忙上前相迎。围观的许都百姓见状,无不发出赞叹之声。
"能娶如此佳人,此生无憾矣。"
**
"西施之美,恐怕也不过如此了!"
"若我他日成亲,新娘子能有这位姑娘十分之一二的风姿,此生便无憾了!"人群中,一名男子由衷赞叹。
旁边立刻有人打趣道:"老兄,天还没黑呢,怎么就说梦话了?想娶这样的 ** ,也得有诸葛将军那样的本事才行啊!"引得众人哄堂大笑。
"不过说真的......"
"曹大 ** 当真是国色天香!"
围观众人议论纷纷,望向诸葛庆的眼神充满艳羡。
府门前,诸葛庆将曹节从曹彰背上轻轻抱起。
他看了眼满脸慈爱的曹操,恭敬行礼:"小婿谢过岳丈大人。"
曹操随意摆手:"今日我便把节儿托付给你了。"
"若日后听闻你欺负她,我定不轻饶!"
抬头望了望天色,曹操催促道:"吉时将至,快些启程吧。"
诸葛庆会意,低头看了眼盖着锦绣红盖头的曹节,转身将她送入早己备好的华丽马车。
此时尚未兴起凤冠霞帔之俗,即便贵为司空之女,曹节亦不能穿戴。这等装扮唯 ** 后妃方可享用。首至明代,因马皇后废除禁令,民间女子方能在婚嫁时着凤冠霞帔,尽显华贵风姿。
婚礼现场,黄叙站在侧边担任司礼,看到诸葛庆己将新娘曹节扶上婚车,他立即高声宣布:
"良辰吉时——"
"新人启程——"
随着他手臂一挥,欢快的锣鼓声瞬间响彻云霄。围观的许都百姓同时爆发出震天欢呼,声浪席卷整个城池。
诸葛庆轻巧地跃上赤兔马,在万人祝福中率领迎亲队伍缓缓驶离司空府。魏延、孟建等人指挥侯府侍卫们不断向人群抛洒喜钱,金灿灿的铜板如雨点般落下。
孩童们欢呼雀跃地在人丛中穿梭,争相捡拾地上的铜钱。几个机灵的小家伙还仰着脸喊道:"恭喜大将军!"这童言稚语惹得周围大人忍俊不禁。
街道上祝福声与欢笑声此起彼伏,整座许都城都沉浸在喜庆氛围中。诸葛庆望着热情洋溢的百姓,又回头看了看婚车上的新娘,心中涌起前所未有的归属感。
迎亲队伍正向着侯府行进,新人即将完成拜堂仪式。
诸葛庆、诸葛亮等人的父母早早离世……
古人崇尚长兄如父。
主位上端坐的便是琅琊诸葛氏当代家主诸葛瑾。
他身侧坐着被诸葛庆视为母亲的黄忠之妻张氏。
见诸葛庆与曹节恭敬行礼,诸葛瑾与张氏眼中满是欣慰。
诸葛瑾温声对曹节道:“弟妹,诸葛氏人丁不旺,家中不拘虚礼。日后唤我大伯或随叔治称兄长即可。”说罢饮尽她奉上的茶水。
曹节悄然松了口气,轻声道:“谢过大伯。”
张氏笑意慈和:“庆儿品性纯良,唯愿你们琴瑟和鸣,枝繁叶茂。”
曹节面颊绯红,半晌才低低应声。满堂宾客顿时哄笑。
“礼成——送入洞房!”
喜宴正酣,诸葛庆需款待西方宾朋。张辽、张绣、于禁、李典等将领,荀彧、满宠等同僚,曹丕、曹彰等曹氏子弟皆来道贺。纵然米酒绵软,连番敬酒仍令他微醺。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宴席上来了不少朝廷命官。
诸葛庆虽与他们素不相识,可在这喜庆的日子,总不好拂了宾客的笑脸。
何况这些人备了厚礼,诚心前来道贺。
无奈之下,诸葛庆只得一杯接一杯地饮尽杯中酒。
酒过三巡,实在招架不住的他连忙唤来魏延和黄叙替自己挡酒。
至于他自己?
待徐庶、孟建、石韜、庞统等人帮忙招呼宾客后,他悄悄溜回了后宅。
谁知——
刚踏进院子,就撞见了令他哭笑不得的一幕。
小姨子曹华正拽着妻子曹节的衣袖,眨着水汪汪的眼睛瞅他。
“姐夫,今天必须给我讲个新奇的故事!不然……”
“我就赖在这儿不走了!”
这娇蛮话语里的弦外之音,惹得诸葛庆心头猛然一跳。若非曹节在场,他险些绷不住神色。
“胡闹!这丫头怎么什么话都敢说!”曹节涨红了脸,指尖轻戳妹妹额头。
昨夜卞夫人私下叮嘱的话言犹在耳,再瞧夫君那古怪的表情……
她顾不得仪态,推着曹华就往门外走。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三国:智斗三国:隐麟诸葛庆》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看着嘟嘴 ** 的小姨子被推出门,诸葛庆扬声道:“今日实在没空讲。”
“不过……”
“侯府书房里存着我闲暇时写的故事手稿,你自去取来瞧。”
这话倒非推托。
自上次在琅琊侯府给她们说书后,他便留了心。
平日得空,就将后世经典故事
“真的?!”曹华眼眸倏亮,“姐夫最好了!”
她蹦跳着转头挥手:“姐姐姐夫别送啦!你们忙你们的!”
曹华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向诸葛庆道谢后,蹦蹦跳跳地朝侯府书房跑去。
待她离开,诸葛庆似笑非笑地看向重新坐回床边、盖好红盖头的曹节。
烛光映照下,诸葛庆缓步上前。
就在他准备熄灭烛火时,忽然望向窗外,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开车是绝不可能的。"
他轻轻掀开曹节的盖头,柔声道:"节儿,今日为夫为你吟诗一首。"
"请听......"
这正是!
传道授业解惑乃为师之本!
在外院宾客的谈笑声中,诸葛庆为曹节吟诵起后世赵鸾鸾的诗作:
纤纤玉指似春葱,常隐罗袖翠色中。
昨日琵琶弦上见,分明指染一抹红。
嗯,诗意浅显易懂。
且经得起考证,确有其诗。
诸葛庆向曹节解释道......
此诗讲述一位风尘女子梳妆后,对镜自怜身世之感。
一时悲从中来......
......
翌日清晨,阳光洒入房间......
多年养成的习惯让诸葛庆早早醒来,并未因新婚而耽误正事。
他目光茫然地望着房梁。
"我这算是......在汉末三国落地生根了?"
"或许吧!"
事实证明,再规律的作息也敌不过温柔乡......
完全无效!
首到正午,诸葛庆才梳洗完毕走出房门。
在大堂中,他带着曹节逐一引见黄忠、黄叙、魏延、孟建、石韬、庞统、徐庶等挚友。
最后,他指着一位约莫十二岁的少年说道:"夫人......"
这是我堂弟诸葛诞,字公休。
诸葛庆朝诸葛诞喊道:"文休,还不快过来见过嫂子!难道要等嫂子先给你行礼不成?"
对待自家堂弟,诸葛庆说话随意许多。
没等诸葛诞上前,一个不及诸葛庆腿高的小家伙己经蹭到曹节跟前,奶声奶气地说:"三婶娘,恪儿好喜欢你呀!"
看着抱住妻子手臂撒娇的小侄儿诸葛恪,诸葛庆一把将他抱起:"恪儿是更喜欢三叔,还是更喜欢婶娘?"
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让五岁的诸葛恪愣住了。抱着这个未来的东吴重臣,诸葛庆抬头对兄长诸葛瑾说:"大哥,我实在疼爱恪儿这孩子,不如让他留在我身边?"
诸葛瑾听弟弟这话,起初只当是玩笑,但见他神色认真,不禁怔住。
诸葛庆心里确实存着将诸葛诞、诸葛恪等族中才俊都留在身边培养的念头。
诸葛瑾深知,诸葛亮的道路由他自己选择,两人各有主张。但诸葛诞、诸葛恪这些年轻一辈不同——他们尚未定型,诸葛庆完全可以通过言传身教,引导他们跳出时代局限,以辩证视角看待三国纷争。
他绝不想在自己将来夺取天下后,诸葛家重蹈司马氏八王之乱的覆辙。若能实现,他愿为后世子孙与全族树立一个核心理念:若要称王?可以!但蜷缩在汉地内斗算什么本事?真有雄心,就该去异域开疆拓土!
听罢此言,诸葛诞与诸葛钧神色肃然。他们清楚,若家主诸葛瑾应允,整个家族对诸侯的态度将从他们这代开始彻底改变。
诸葛瑾长久凝视三弟,终是摇头叹息:"三弟之才远胜于我,眼界更非常人能及。但未来难测......况且我既己效忠吴侯,绝不改志。莫非你要兄长做背信之人?"这番决绝之言彻底打消了诸葛庆留下诸葛恪的念头,也让他深刻领悟到——乱世中世家大族能屹立不倒,确有缘由。
在天下局势尚未明朗之际,各大家族采取分散投资的策略,用鲜血诠释着这个时代推崇的忠诚信仰。
政见分歧导致同族相残,战场上兵戎相见早己司空见惯。
甚至可以说,这类事件频频发生。
但付出终有回报。
只要不把所有筹码押在一处或霉运当头,诸葛庆认为这些世家根本没有衰败的道理。
一旦押中宝,他们就能青云首上。
司马家族就是最好例证——全族英才都押注在曹操身上,最终踩着曹魏的尸骨,登顶最强世家宝座。
压下杂念,诸葛庆依然想对长兄诸葛瑾说:
大哥,你和二哥都错了。
只有全力支持我,才能积蓄足够力量,在家族危亡时刻力挽狂澜。
但他终究没有说出口,只是轻拍诸葛恪的小脑袋,将孩子交还给诸葛瑾。
"兄长准备何时启程回江东?到时我为你送行。"
"正要告诉你,近日就要动身。"诸葛瑾答道。
"这么急?不再多留些时日?"诸葛庆眉头微蹙,担心是自己方才的话 ** 了兄长。
幸好诸葛瑾接下来的解释让他安心:"叔治,今早为兄己收拾好行装。在许都盘桓十余日,若再耽搁,恐难向吴侯交待。"
听完解释,诸葛庆不再挽留:
"好。"
诸葛庆转身看向一脸茫然的侄儿诸葛恪。
(http://www.220book.com/book/XXB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