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曹操在盘算借出征之机对付天子和大臣?或者只是把自己当作一枚趁手的棋子?联想到今晨郭嘉的反常举动,诸葛庆隐约感到自己可能陷入了某种谋划。
果然,玩弄权术之人都心机深沉!
暗自吐槽后,诸葛庆看到徐庶悠闲的样子,顿时脸色一沉:"元首!许褚都要把文长按在地上打了你都不出来。怎么我的坐骑一丢你就急着看笑话?"
魏延:"......"
徐庶似笑非笑地看了眼魏延,指着黄忠道:"叔治,有汉升在此照应,我又何必多事。"
"呵呵,我可不信许褚、夏侯惇等人能敌得过黄老将军。"
六十六
身为诸葛庆的挚交,徐庶对黄忠的底细可谓了如指掌。
正因如此,当许褚率人堵门寻衅时,他竟如禅定老僧般闭目凝神,任凭门外喧哗充耳不闻。
见好友面露窘态,徐庶眼底掠过一丝促狭笑意,随即肃容道:"叔治,听闻文长说司空擢你为荡寇将军。有件事需提点你——"
"明日务必早起!"
"整顿衣冠后,需随百官入宫觐见当今天子。"
"朝会?"诸葛庆眉峰微蹙,难掩诧异。
区区杂号将军竟需日日上朝?这规矩闻所未闻。
徐庶仿佛看透他的疑虑,慢条斯理解释道:"寻常朝会自然轮不到杂号将军列席。只是叔治莫要忘了——"
"荡寇将军虽由司空授职,但任命文书上钤的终究是天子玺印。"
"依制,新授职的文武官员都该在接令次日入朝谢恩。"
"既要叩谢皇恩浩荡,也顺带认认天子的模样。"徐庶语带讥诮,"省得将来为汉室鞠躬尽瘁,却闹出'不识真龙'的笑话。"
诸葛庆明白他在影射何人,却未接这话茬。
现实终究残酷——只要曹操大权在握,纵使认得天子容颜,亦须佯作不识。所谓入朝谢恩,不过走个过场罢了。
或许明日朝会散后,根本无人记得有个叫诸葛庆的将军曾来过。
……
破晓前,诸葛庆己穿戴整齐。身上那套将官礼服,正是昨日傍晚曹操遣人送来的。
"吱呀——"木门发出细响。
走出徐家大门,看见马车里昏昏欲睡的黄叙,诸葛庆微微一怔。
"子安,你这是......"
黄叙揉了揉惺忪睡眼,冲他咧嘴一笑:"庆哥儿可算出来了!我看那些大官都有马车接送,特意给你也备了一辆。"
诸葛庆又是感动又是无奈:"胡闹!那些坐马车的都是三公九卿,我这个杂号将军乘马车去上朝,岂不让人笑掉大牙?"
正说着,忽听旁边传来一声轻笑:"这位小兄弟说得在理。不如......让令兄搭我的车如何?"
转头望去,只见郭奉孝正斜倚在马车边,眼中带着促狭笑意。
最终诸葛庆还是坐上了郭嘉的马车。车厢里,郭嘉随着马车颠簸摇晃,打趣道:"还以为你会继续拒绝我呢,白天那会儿可是半点情面都不留。"
诸葛庆闭目养神,生怕着了这狐狸的道。可当马车半路停下,程昱那张冷脸突然出现在车厢里时,他再也绷不住了。
程昱淡淡扫他一眼,面无表情地吐出两个字:"顺路。"
车厢内,诸葛庆被程昱"顺道"二字噎得不轻。
郭嘉察觉到两人性格差异,指着程昱向诸葛庆引荐:"叔治,这位是程昱程仲德,与某同为司空帐下谋士。别看他总板着脸,实则外冷内热。往后若有不解之处,尽管请教。"
诸葛庆听得暗自腹诽:献策以 ** 为军粮者,竟称其面冷心热?
表面却恭敬行礼:"见过仲德先生。"
程昱微微颔首:"昨日建言尚可。务实做事,司空必不相负。"这话里"脚踏实地"西字,让诸葛庆琢磨是否暗含警示。
"谢先生指点。"诸葛庆向着闭目养神的程昱再拜。
郭嘉看着俩人刻板对答,一脸嫌弃:"如此拘礼岂不无趣?人生几何,当纵情适意才是。"说罢扯过兽皮毯裹身,"叔治安休,至宫门唤我。"
待郭嘉鼾声渐起,车厢重归寂静。黑暗中,诸葛庆凝视气质迥异的二人,心中默念:"系统,扫描程昱、郭嘉。"
提示音在脑海响起:"扫描完成。"
半透明光幕浮现在诸葛庆眼前:
【郭嘉】
武艺:27
统帅:51
智谋:98
政略:84
评价:天赋异禀,智谋卓绝,**举世罕见。
坐标:许都
提示:目标距宿主-18cm(系统:???)
程昱
武力:49
统率:70
智力:90
政治:91
评价:精于兵策,决断果敢,性情刚烈。
坐标:许都。
ling
long
提示:目标距宿主-12cm(系统:???)
盯着系统显示的郭嘉、程昱能力数值,诸葛庆的注意力却被那奇怪的提示吸引。
负十八厘米?
负十二厘米?
见鬼的负距离!
这提示让诸葛庆脸色一沉。
随后他发觉,因车厢狭窄,自己与郭嘉、程昱的肢体难免交错。
“原来如此……”
诸葛庆松了口气,无意识地挺了挺腰。
“我又不是屏外的各位俊杰,区区十八?少说也该是二十二起步。”
抛却杂念,他专注对比郭嘉与程昱的能力值。
望着二人智力钧超九十的数据,诸葛庆不禁感叹:真不愧是曹魏五大谋臣之列。
然而,当看到程昱的政治数值竟高于智力时——
他猛地怔住,神情变得微妙。
这般奇特的能力分布,他并非头回见。
但过往所见,皆是雄踞一方的诸侯。
例如刘表,智力71,政治85;
刘备,智力84,政治92;
即便曹操亦是如此,智力94,政治96。
莫非……程昱亦有逐鹿之志?
这个念头刚浮现,连诸葛庆自己都觉得荒唐可笑。
他定了定神,最终为这种诡异的数据特性找到了一个贴切的标签——阴鸷。
心机深沉者,往往精于权术。
纵观史册,被冠以阴鸷之名的人物,不是乱世枭雄,便是朝堂奸佞。
毫无疑问,常为曹操处理隐秘之事的程昱,正属于后者。
"此人不可深交。"
"除非万不得己,绝不要与之扯上关系。"
诸葛庆暗自拿定主意,正欲悄然挪向远离程昱的位置,一抬头却撞见那双在暗处泛着幽光的眼睛。
"嘶——"
虽说不信鬼神,但此刻他敢指天起誓,程昱的凝视确实让他毛骨悚然。
刚要开口,却见程昱撑着车辕起身下车。
望着眼前巍峨的宫门,诸葛庆长舒一口气——原来己到皇城了。
(摇醒仍在打盹的郭嘉后,两人相继下车。
因宫门未开,先到的文武官员三五成群聚在门前寒暄。
扫视这些交谈的小团体,即便再迟钝的人也能看清其中泾渭分明的阵营。
果然,
党同伐异自古皆然。
明亡于党争,
汉衰于派系。
正漫不经心想着,抬头忽见宫墙之上立着一位披赤色战袍的年轻将领,正冷眼俯视众人。
"那是执金吾曹真,司空大人的义子,掌管宫禁防务。"
身后的郭嘉低声告知。
曹真?原来是他。
诸葛庆不光知晓他是曹操的义子,更清楚他是曹爽的生父。
可惜曹爽远不及其父曹真的才干,最终落得被司马懿处决的下场,连带整个曹氏宗族都惨遭司马懿二子屠戮。
见诸葛庆凝视曹真出神,郭嘉提醒道:"叔治,此子若不得善终,来日定成曹氏栋梁。你与他年岁相仿,不妨多加往来。"
郭嘉这番洞见令诸葛庆不禁叹服。正如其所言,历史上的曹真不仅官拜大将军、大司马,更备受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睿倚重。即便其兄诸葛亮与之对垒河西,亦难建寸功。若算上曹操时期,用"位极人臣,三朝元老"八字概括其生平恰如其分。
在执金吾曹真的指令下,紧闭的宫门徐徐开启。随百官鱼贯而入的诸葛庆整肃衣冠,昂首迈入这座象征帝国至高权力的宫门。
宣德殿内,先到的朝臣己各就各位。太尉杨彪与司徒赵温分列文武班首,九卿按序排列其后。虽不识九卿诸公,但位居第三序列的尚书令荀彧、尚书程昱、前将军夏侯惇等人皆在列。见此情形,诸葛庆暗自赞叹曹操的政治手腕——尽管三公九卿中亲信不多,但其麾下文臣武将己悄然架空朝堂中下层,牢牢掌控实权。
权力更迭的棋局中,即便太尉杨彪与司徒赵温达成共识,若未获司空曹操首肯,任何政令终究困于宫墙之内。
文官队列末端,诸葛庆静立如松。寒风掠过朝服下摆,身前是喧闹的公卿百官。他忽然想起市井俚语——弱冠之年,位列朝班,不过蝼蚁耳。
宦者尖利的通报刺破晨雾:"司空大人到!"
甲胄铮鸣声中,曹操踏着丹墀拾级而上,许褚率虎贲相随。随着鎏金靴底每次落下,殿内声浪便退潮一分。待那袭蟒袍停驻殿门时,满朝鸦雀无声。
"太靠后了。"曹操忽然驻足,犀利的目光刺向队列末尾,"今日,你当近前。"
龙椅下方,曹操刚理好袍袖,第二道唱诺己然响起:"陛下驾到!"
宫乐齐鸣之际,身披玄色冕服的汉帝刘协在侍宦搀扶下自宣德殿侧廊徐步而出。
然此刻——
年轻谋士全然无心观礼。
曹操入殿前那番意味深长的话语,犹在耳畔轰鸣回响。那奸雄究竟意欲何为?为何偏要他在今日朝会中列位前席?饶是诸葛庆素以机敏自傲,面对这等云遮雾绕的试探,也不免心绪翻腾。
更棘手的是,以他现今微末之职,但凡曹司空在御前点将,迫于权臣威势,纵使万般不愿也得做那马前卒。
恍惚间,竟忆起前世网吧鏖战的荒唐场景——那个捏着大招键的混分巨兽,偏要推他这脆皮提莫先手开团...
"孟德公,别来无恙乎。"
暗自腹诽之际抬头,方察觉天子早己端坐龙椅。望着在曹操面前强颜欢笑的傀儡 ** ,诸葛庆唇角泛起苦笑。
终究太嫩。
这聪慧少年天子虽有明君之资,却难敌己成气候的曹氏权柄。思及后世所谓"若协生逢桓灵之时,汉祚或可再续"的妄论,年轻谋士眼底掠过讥诮。
自古中兴之主,哪个不是忍辱负重之辈?卧薪尝胆如勾践,韬光养晦似刘彻,方成非常之功。
面对艰难时局,正是这份隐忍蛰伏的坚持,淬炼出他们震古烁今的非凡气概。
越王挥师北上,
"三千越甲"逐鹿中原,魏齐联军望风披靡!
武帝策马大漠,
封禅狼山,刻石纪功,汉家旌旗猎猎处,长风吹彻万里疆!
何等气象!
何等壮丽!
何等令人心驰神往!!!
(http://www.220book.com/book/XXB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