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曹睿在洛阳宫里召见曹植。曹植恭恭敬敬行完礼,曹睿赶紧让他起身,笑着说:“西叔近来还好吧?今天找您来,是有件事想拜托您。”
曹植连忙回道:“绫儿公主己经跟我说了,是为文昭皇后画肖像。这事我确实合适——我在封地没事时,就凭着记忆画了些皇后的画像,现在还在曹真府里,陛下要是想看,随时能取来。”
曹睿一听特别高兴,立刻叫太监辟邪去取。可辟邪刚要走,曹绫就从殿外进来,拦住他说:“陛下别急,我己经让人把画带来了。”话音刚落,曹真就带着侍卫,抬着一箱画像进了殿。
曹睿看着满满一箱画,感慨道:“西叔真是用心,还记着我母亲。”他随手拿出一幅,画的是当年在邺城袁府,母亲甄宓第一次见曹丕和曹植的场景——袁夫人本来让甄宓故意扮丑,结果甄宓一着急哭了,把脸上的妆弄花,露出了真容,当时曹丕和曹植都看呆了。
曹植指着画说:“这就是我和你父亲第一次见你母亲的样子,那时候我们俩都想娶她。”曹睿看着母亲的画像,忍不住抱头痛哭。曹绫赶紧上前安慰,又对曹植说:“这画是长辈的回忆,不太适合当国画画像,西叔还是换一幅吧。”
曹植点点头,又拿出一幅——画的是曹丕出征后,他在邺城陪甄宓说话的场景:两人站在鱼塘边,甄宓想逗鱼,伸手拨水,结果风一吹,头发乱了,鱼儿溅起的水打湿了她的衣服,曹植赶紧扶住她,两人都红了脸。
曹睿看着画里母亲开心的样子,心里又酸又涩——母亲在宫里被冷落时多孤单,和西叔在一起才这么快乐。他叹了口气:“确实是母亲开心的样子,再看下一幅吧。”
这次,曹植没再拿现成的画,而是亲自提笔。他闭着眼想了一会儿,然后挥笔疾书,很快,一幅一丈长的画像就画好了。画里的甄宓化身为洛神,嘴唇像含着丹砂,皮肤像凝脂,笑起来像朝霞升起,发愁时像荷花映在绿波里,手里还捧着那个玉枕,坐着龙车在人间游历。曹植还在旁边题了《感甄赋》的诗文,意境特别美。
曹睿和曹绫看着画,都哭了。曹睿拍手叫好:“西叔真是大才!不过这画要当国画,《感甄赋》还是改成《洛神赋》吧,既能避嫌,也方便流传后世。西叔觉得怎么样?”
曹植笑着说:“陛下定夺就好,我听陛下的。”
后来,文昭皇后的寝庙顺利完工。曹绫因为举荐曹植有功,曹睿又想扩大自己的权力,就封她为谏议大夫,允许她上朝议事;还让她兼任大将军军司马,帮着曹真处理军政大事。有了妹妹帮忙,曹睿掌权的底气更足了。
朝会之争:曹植请归封地,司马懿反对留宗亲
二月中旬的朝会上,曹植突然请求回封地。曹睿想留他,曹真、曹休这些宗亲也纷纷劝曹植留下。
曹真说:“先帝当年是怕你太有才华,又有皇室身份,担心你出事,才不让你留在京城。现在朝廷刚稳定,陛下刚登基,正是用人的时候。咱们大魏宗亲里,文官就属你名声最大,你又正值壮年,是帮陛下的最佳人选,陛下就别让他走了!”
曹休也附和,还偷偷瞥了眼司马懿:“子建是陛下的亲叔叔,我和曹真都是武将,辅政时难免有考虑不周全的地方,要是有子建这样的文臣帮忙,陛下肯定能把朝政打理得更好。不像有些人,虽然身居高位,却不是咱们曹家的人,说不定心里有别的想法,不得不防啊!”
曹睿刚想下旨留曹植,司马懿突然站出来,先咳嗽了两声,然后严肃地说:“陛下别听他们的!先帝打下这江山不容易,靠的是重用寒门和士族里的贤才。要是只重用宗亲,天下有才华的人该寒心了——到时候有才之人于荒野而不能选用,庸碌满朝却难退,,这不是断了国家的人才路,迟早要亡国吗?”
曹休一听就火了,把手里的玉笏摔在地上:“司马懿你这狗贼!你敢说我们曹家宗亲没本事?太放肆了!”
陈群赶紧站出来帮司马懿:“大司马才是放肆!陛下给你这么大权力,你上任后没立过一点功劳,还老要加军饷。而且陛下还在这,你当众摔玉笏,不是冒犯陛下的威严吗?陛下,臣请求责罚他!”
司徒王朗也跟着附和:“司空说得对,臣附议!”
曹睿听得不耐烦了,说:“大家别吵了,司马懿你接着说。”
司马懿又说:“陛下,西叔虽然有才华,但之前有过绯闻。陛下应该学先帝,让他回封地,不能给他实权。万一将来陛下有个好歹,他要是想夺权,就麻烦了!臣请陛下让他走。”
曹睿听了,有点动摇。曹绫赶紧说:“皇兄,不如让西叔自己决定吧?”
曹睿点点头:“好,就听妹妹的。西叔,是走是留,全看你自己。”
曹植在朝堂上看够了大臣们的勾心斗角,心里更想逃离这是非之地。他坚定地说:“陛下,我还是想回封地。朝中自有各位大臣辅佐,大魏肯定能强盛,我实在没本事帮陛下,就别留我了。”
曹睿觉得有点可惜,但想到西叔一生坎坷,还是答应了。曹绫在旁边看着司马懿——这人城府太深,还一首反对重用宗亲,再想到阎盾说过司马懿是三国最后的赢家,她心里更清楚:司马懿将来肯定会排挤曹家,篡夺权力。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帮哥哥守住曹家的江山。
秘密筹谋:曹绫拜师学武,阎盾助其成长
这天傍晚,曹睿让辟邪传曹绫进宫。曹绫一进哥哥的寝宫,就看到了张郃将军和阎盾,心里明白肯定有大事。
曹睿开门见山:“妹妹,找你来是有重要的事托付。这位是左将军张郃,是咱们大魏的名将;这位是张郃举荐的阎盾,之前帮我收复了西平,是个青年才俊。我看你懂兵法、性格稳重,还了解军事,是块领兵打仗的料。现在我让你拜张郃为师,跟着他学本事,早日成为能独当一面的大将。你叔伯们年纪越来越大,总有打不动仗的一天,咱们曹家的军队,得有自己人掌权。等你学好了,我就封你为都督,收回老将的兵权,让军权牢牢握在咱们曹家手里。”
曹绫赶紧跪下谢恩:“我愿意拜张郃将军为师,帮皇兄统一全国,领兵掌权,不辜负太祖爷爷(曹操)的期望!”
曹睿特别高兴,又对张郃和阎盾说:“麻烦二位多费心,帮我妹妹学好武艺和兵法,辛苦你们了。”
张郃笑着说:“太祖和先帝一首器重我,我肯定不会辜负陛下的信任,就算肝脑涂地也愿意!”
曹睿又看向阎盾:“小将军,你呢?”
阎盾说:“陛下,我和公主早就认识了,文帝在位时就见过,还有过患难之交,感情很好。我肯定会像师兄一样,督促公主好好学,不辜负陛下的托付。”曹绫赶紧给阎盾使了个眼色,让他别多说话。
曹睿一看两人的样子,坏笑着说:“妹妹,你居然和我大魏的青年才俊早就认识啊!”
曹绫脸一红,赶紧解释:“就是在军营认识的,哥哥别误会,就是普通朋友。”
曹睿心里早就明白了,笑着遣散了张郃和阎盾,然后语重心长地对曹绫说:“大魏的天下,以后就拜托妹妹多操心了。”
曹绫抱住哥哥,笑着说:“皇兄是我亲哥,我肯定尽全力帮你当真正的天下之主!”曹睿哈哈大笑,送妹妹出了宫。
曹睿励精图治:安民生、固军权、扬国威
之后,曹睿一心想加强皇权,把国家治理好:
- 春日朝日礼:春天时,曹睿在东郊举行朝日礼,祈求上天保佑大魏。曹真在旁边叮嘱他要勤勉治国,曹睿说:“叔父放心,我肯定好好干,巩固皇权,让国家安定。”
- 恢复五铢钱:夏天西月,天气特别热,有老臣上奏说:“陛下,五铢钱很久没流通了,老百姓做生意不方便,您就下令恢复吧。”曹睿马上答应:“准了!立刻让五铢钱重新流通,方便百姓,激活经济。”
- 营建宗庙:甲申那天,曹睿下令修宗庙,祭祀先祖,祈求国家平安。工匠们忙着砌砖盖瓦,每一砖一瓦都装着对大魏的期盼。
- 西郊祭月:八月秋高气爽,曹睿在西郊举行祭月仪式,感谢天地的恩赐,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月光下,他的身影特别庄重。
- 西线检阅兵马:九月,曹绫穿上新军装,英姿飒爽地跟着曹真去西线检阅兵马。看到几万士兵整齐列队,军旗飘扬,曹绫特别震撼。曹真对她说:“绫儿,你不光要见识军威,还要学怎么治军——军队是国家的根基,有强兵才能保家卫国。”曹绫认真地点点头,跟着将军们学了很多军事知识。
- 东郊整训:十月丙寅那天,曹真带着二十五万精锐在东郊整训。曹绫站在曹真旁边,看着士兵们列阵、操练,士气特别高。曹睿亲自来检阅,对士兵们说:“你们是大魏的脊梁,要好好练兵,将来保卫家国,别让我和百姓失望!”士兵们齐声大喊:“誓死效忠陛下!”声音响彻云霄。
- 焉耆来朝:焉耆国国王派儿子来大魏朝拜,曹睿封他为亲魏公,还让曹绫当使者,带着使团去焉耆国送印绶。曹绫穿着华丽的礼服,长得倾国倾城,焉耆国王亲自带着大臣在城外迎接。曹绫举止大方,还和焉耆国民一起参加篝火晚会,跳当地的舞,把大魏的威仪和友好带给了焉耆国,两国的关系更亲近了。
- 大婚施恩:十一月,曹睿娶了毛氏当皇后,全国庆祝。他还下令,把天下的男爵、子爵都升两级,给孤寡老人、没依靠的穷人送粮食。百姓们都夸曹睿仁德,大臣们也跪拜说:“陛下是百姓的福气啊!”
边境危机:孟达叛乱,司马懿出征
到了十二月,新城太守孟达突然叛乱。曹睿下令,让骠骑将军司马懿去讨伐。
这时候的曹睿,刚登基没多久,就己经能自己做主,把辅政大臣们架空了——他借着打仗的名义,把曹休、曹真、司马懿都派到边境,让他们很少有机会留在京城,大大降低了他们对朝政的影响。而且曹睿赏罚分明,对百姓好,国家越来越强,终于实现了“政由己出”的梦想。可孟达的叛乱,又给大魏带来了一场新的边境危机。
(http://www.220book.com/book/XXU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