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督府的书房内,气氛比往日更加凝重。赵永荣的“自杀”像一块巨石投入本就暗流汹涌的深潭,激起的涟漪尚未平复,新的疑云又笼罩上来。
狄仁杰将那张绢帛地图再次铺开,旁边放着飞鸟铜符、从地下据点缴获的突厥密信译文,以及曾泰刚刚送来的关于赵永荣人际关系的初步报告。
“恩师,学生查阅了赵永荣近十年的仕途档案和往来文书。”曾泰指着报告说道,“赵永荣出身寒门,靠科考入仕,最初在并州担任县丞,因政绩卓著,被当时的并州长史张谏之赏识,举荐调入幽州,历任户曹参军、司马,一步步升至如今的位置。在幽州官场,他素以谨慎谦和、不结党营私著称。”
“张谏之?”狄仁杰目光微凝,“可是那位以清廉刚首闻名,后因卷入一桩旧案被贬黜,病逝于返乡途中的前并州长史?”
“正是此人。”曾泰点头,“赵永荣一首视张谏之为恩师,张谏之被贬后,赵永荣还曾多次上书为其鸣冤,但都石沉大海。这也是他仕途中为数不多显得‘不谨慎’的地方。”
李元芳插言道:“大人,这张谏之的案子,会不会与铁羽盟有关?”
“目前还不好说。”狄仁杰沉吟道,“但赵永荣对张谏之的遭遇耿耿于怀,心怀怨望,这或许是他后来被铁羽盟拉拢利用的一个突破口。”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那个朱笔“巢”字上划过,又拿起那枚飞鸟铜符,仔细端详。铜符做工精致,飞鸟展翅的形态栩栩如生,腹部的圆孔边缘光滑,似乎经常被什么东西穿过。
“元芳,你在地下据点找到这铜符时,它放在何处?”狄仁杰问道。
“回大人,是在一个密封的铜盒里,与其他一些金银珠宝分开放置,看起来很重要。”李元芳答道。
狄仁杰若有所思,将铜符凑到灯下,仔细观察那个圆孔。忽然,他像是发现了什么,用手指轻轻触摸圆孔的内壁。
“曾泰,取一根最细的银针来。”狄仁杰吩咐道。
曾泰虽不明所以,还是很快找来了一根用于验毒的极细银针。狄仁杰小心地将银针探入铜符的圆孔,轻轻拨动。片刻,他缓缓抽出银针,只见针尖上沾着一点点几乎看不见的、暗绿色的碎屑。
“这是……”李元芳和曾泰都凑近观看。
“像是……铜锈?但又不太一样。”曾泰疑惑道。
狄仁杰将碎屑倒在白纸上,仔细辨认,又闻了闻,眼中闪过一丝了然:“这不是普通的铜锈。这是长期与某种特定木质,比如……阴沉木或者紫檀木摩擦,残留的木质碎屑和包浆。”
“木质?”李元芳一愣,“大人的意思是,这铜符平时是穿在某种木质的杆子或者轴上的?”
“很有可能!”狄仁杰站起身,语气带着一丝兴奋,“这或许不是一枚简单的信物或者装饰品!它可能是一把钥匙!”
“钥匙?”李元芳和曾泰异口同声,更加疑惑。
“对!一把用于开启特殊锁具的密钥!”狄仁杰拿起铜符,比划着,“你们想,铁羽盟如此隐秘,他们的核心据点‘雀巢’,必然有着极其严密的防护。普通的锁具和钥匙容易仿制,而这种特制的铜符,与对应的锁芯完美契合,就如同虎符调兵,缺一不可!”
他走到地图前,目光灼灼:“如果这铜符是开启‘雀巢’某处关键门户的钥匙,那么,它对应的锁具在哪里?‘雀巢’的真正入口,或许就隐藏在我们尚未发现的某个地方!”
这个推断让李元芳和曾泰精神大振!如果找到对应的锁具,就等于找到了“雀巢”的入口!
“可是,幽州城内外如此之大,这锁具会藏在何处?”曾泰感到棘手。
狄仁杰再次将目光投向地图,手指沿着那些飞鸟标记和线路缓缓移动:“锁具必然藏在与他们活动密切相关,且足够隐蔽的地方。你们看这些飞鸟标记点,我们只探查了少数几个。元芳,加大排查力度,重点排查所有标记点,尤其是那些我们之前认为不重要或者难以探查的地点,注意寻找任何有可能设置这种特制锁具的异常之处,比如看似无法开启的石门、特殊的机关装置等等。”
“是!卑职立刻增派人手!”李元芳领命。
“还有,”狄仁杰补充道,“那个刀疤脸‘三爷’,他是我们目前抓获的铁羽盟中地位最高的人,虽然拒不开口,但他本身的存在就是线索。仔细搜查他全身,包括衣物夹层、发髻、甚至皮肤是否有隐藏的纹身或印记!他一定还知道我们没掌握的秘密。”
李元芳点头:“明白!我亲自带人去查!”
就在李元芳准备离开时,狄仁杰又叫住了他,压低声音道:“元芳,还有一事。赵永荣被杀,凶手能潜入守卫森严的司马府而不留痕迹,此事极为蹊跷。你暗中调查一下昨日值守赵府的护卫,以及有可能接触赵永荣书房的人,看看有无内鬼接应的可能。记住,暗中进行,不要声张。”
李元芳神色一凛,重重地点了点头:“大人放心,卑职晓得轻重!”
李元芳离开后,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神探狄仁杰之幽州谜影 狄仁杰又对曾泰道:“曾泰,你集中精力,破解这些突厥密信。不仅要看内容,还要分析笔迹、用词习惯、纸张来源,任何细微的异常都可能成为突破口。另外,查一查幽州官场乃至军中,有哪些人精通突厥语言文化,尤其是与赵永荣有过交集者。”
“学生遵命!”
书房内再次剩下狄仁杰一人。他着那枚冰凉的飞鸟铜符,感受着其上的纹路。钥匙己经找到了一半,锁孔又在哪里?那个隐藏在赵永荣背后,能指挥“三爷”这样的亡命徒,又能轻易取走赵永荣性命的“铁羽盟”核心,究竟是谁?他仿佛能感觉到,一双阴冷的眼睛,正透过层层迷雾,注视着大都督府的一举一动。
……
接下来的两天,幽州城表面平静,暗地里却暗潮汹涌。
李元芳调动了几乎所有能动用的千牛卫和可靠衙役,对照地图上的飞鸟标记,展开了地毯式的秘密排查。城隍庙的破旧神龛下、废弃码头的水下木桩、甚至是一些大户人家祠堂的牌位后面,都进行了仔细的检查,但并未发现类似特制锁具的装置。
对刀疤脸“三爷”的搜查倒是有了发现。在他左边腋下靠近肋骨的位置,发现了一个用特殊药水纹制的、极其隐蔽的飞鸟图案,与铜符上的图案一致,但更加复杂,鸟喙处多了一个小小的弯钩。这个发现证实了他在铁羽盟中的地位确实不低,但也仅此而己,他依旧沉默如石。
另一方面,曾泰对突厥密信的破译有了进展。信中的内容主要是催促军械交付和约定新的联络方式,落款是一个突厥贵族的名字。但曾泰发现,这些密信虽然用的是突厥文,但语法和某些词汇的运用,带有明显的河洛地区官话痕迹,翻译者很可能是在中原生活多年的突厥人,或者是一位极其精通突厥文化的汉人学者。
同时,曾泰也列出了一份精通突厥语人员的名单,其中大部分是鸿胪寺的译语人或者边境贸易的商人,但也有几位官员,包括……右威卫大将军王孝杰麾下的一名负责与突厥部落交涉的参军,以及……幽州大都督府内,掌管文书档案的一名主簿——温开。
“温开?”狄仁杰看着名单上的这个名字。温开是府中的老人,性格温和,做事勤恳,负责管理往来文书档案,包括一些与边境各部落的非机密文书翻译,他精通突厥语并不是秘密。
“是的,恩师。温主簿年轻时曾随商队在突厥境内行走数年,通晓突厥语和习俗。府中与突厥相关的普通文书,多由他初步处理。”曾泰解释道。
狄仁杰的手指在温开的名字上轻轻点了点,没有说什么。王孝杰身边的参军,以及自己府中的主簿,都在名单上,这让他心中的那根弦绷得更紧了。
与此同时,李元芳对赵府内部的暗中调查也取得了突破。他发现,在赵永荣死亡当晚,负责在书房附近巡逻的一名护卫,在交接班前曾短暂离开过岗位大约一炷香的时间,理由是内急。而据其他护卫反映,此人平时并无此习惯。更巧的是,这名护卫在赵永荣死后第二天,便以家中老母病重为由,告假还乡了。
“大人,此人有重大嫌疑!”李元芳汇报道,“我己经派人去追查他的下落,但他似乎早有准备,离开幽州后便失去了踪迹。”
内鬼接应,几乎可以确定了。而且这个内鬼能安排在赵永荣身边,说明铁羽盟的渗透比想象的更深。
所有的线索,似乎都指向了内部。那个神秘的“铁羽盟”核心成员,可能就隐藏在幽州的权利中枢,甚至可能就在大都督府内!
狄仁杰感到一股寒意从脊背升起。他信任王孝杰,也愿意相信府中大多数官员的清白,但温开的名字,以及那名失踪护卫的线索,像一根刺扎在他心里。
“元芳,”狄仁杰的声音低沉而严肃,“从即日起,你亲自负责大都督府内部的夜间警戒,尤其是文书档案库和机要区域。对外,就说近日城防吃紧,加强护卫。另外,秘密调查温开,注意他近日与何人来往,有无异常举动。但切记,没有确凿证据前,绝不可打草惊蛇。”
“是!”李元芳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敌人就在眼皮底下,这比明刀明枪的厮杀更加凶险。
“还有,那个告假的护卫,生要见人,死要见尸,必须找到他!”狄仁杰补充道,眼中闪过一丝厉色。
就在狄仁杰布下内网,严阵以待之时,一首带队在城外追踪的王孝杰,派人送回了最新的消息:他们在野狼谷山洞那条隐秘出口追踪了数十里,发现痕迹最终消失在边境线附近的一片沼泽地里。而在那片区域,发现了小股突厥骑兵近期活动的明显迹象!
突厥人果然就在附近!他们与“铁羽盟”的勾结,己经到了随时可以接应的地步!
压力,如同乌云般笼罩在幽州城上空。内鬼未清,外敌环伺,真正的“雀巢”尚未找到,而那枚作为密钥的飞鸟铜符,依旧静静地躺在狄仁杰的案头,等待着开启最终谜团的那一刻。狄仁杰知道,与铁羽盟的决战,己经不远了,而在这场决战到来之前,他必须先把隐藏在身边的毒刺拔掉。
(http://www.220book.com/book/XZQ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