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胡同那时就瞧见家门口依旧站着那个熟悉的瘦弱身影,赵小鱼眼一亮,让瞎牛啪嗒快些。
“婴娘~~看,退了哦,这是钱。”回到家赵小鱼忙不迭地从包袱里掏出两张一百文的银票,以及哗啦啦的一大堆铜钱,是自己抄书和找楼宇凑出来的五百文,呼~还怪沉的,赵小鱼擦了擦汗,还把卖竹制品还剩的七十六个铜板给河婴。
“总共卖了九十三,中午吃了小份馄炖,花了七文,回来时喝了五文钱一碗的绿豆汤,还请楼宇喝了碗,所以现在还剩七十六文。”
这个钱是赵小鱼从放在包袱里的荷包中倒出来的,听着他事无巨细地报备着,婴娘突然眼红了,没看钱,上前拍了拍他的背,语音温软还含着数不清的愧疚,
“对不起小鱼,对不起……”
赵小鱼一愣,扭过身子就见未来媳妇儿满眼是泪了,慌的他赶紧踮脚伸手擦,嘴里喋喋不休的,“不哭不哭……不用说对不起,又没打到我,就算打了我也是该打,不用说对不起的。”
他越是这么通情达理,婴娘就越愧疚,眼泪越汹涌,赵小鱼赶紧让她坐下,手忙脚乱给她擦眼泪,瞧着未来媳妇儿一双晶莹明亮的眼眸哭得猩红,薄弱纤瘦的脊背佝着,肩狎骨和竖脊肌清晰的隆起,摸起来有些硌人。
这三年来比前两年明显吃的丰盛了许多,有蛋有肉的,怎么婴娘只见脸上长了些肉,身子骨却还这么的纤细呀!赵小鱼心疼的抿嘴,要不是这次能触摸到她的身子,恐怕自己还没发现她瘦得硌人呢。
“婴娘~~别总说对不起,你就算真揍了我也是应该的,更何况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觉得我挣钱不易,不想让我给你乱花钱,我都明白的,我、我都听你的。”赵小鱼顺着她硌人的竖脊肌轻轻拂着,手下的颤栗清晰可感。
婴娘闻言,眼泪更是止不住了,赵小鱼不再说话无声地蹲在她旁边陪伴她,首到她情绪恢复平静,其实哭出来也挺好的,就怕有啥婴娘都憋着不发泄,长久堆积在心里,日子一久肯定会有情绪问题的,万一有了啥抑郁症就。。。
尤其是婴娘这样从小吃苦长大的孩子,被父母遗弃还身有残疾,在五岁这个幼儿园都没毕业的年纪她就失去了所有依靠,学着像大人一样照料着刚出生的婴儿和挣钱,还要时不时地承受赌场催债的上门要钱,打砸抢吼!
这、这该是怎样凄苦,辛酸,又充满眼泪和动荡的心理路程呀!赵小鱼眼前己经了,也就是她家婴娘坚韧乐观,善良温柔能咬牙熬过去,换做旁人,不轻生也得重度抑郁!
“婴娘~~好了吗?”见她不再流泪,赵小鱼忙用袖子给她揩泪,乖巧可爱的不像样,“以后我都听你的,你说啥我都听,好不好?以后我再也不惹你哭了,再也不乱花钱了。”
婴娘沾着晶莹泪水的纤睫眨了眨,流过泪的双眸跟下过雨的天空一样清澈透亮,就那样抬眸看他,见他黑白分明的大眼眸中满是认真和在意的样子,她忽而覆下长睫,心中又是感动又是羞窘的。
真奇怪,一对上这孩子,自己就变得好奇怪,又是哭又是笑的,一想到方才自己控制不住的在他眼前泪流不止,就、就羞窘的蜷缩了几下脚趾,自己可是一个大人呢,还、还让一个孩子这样像哄小孩一样哄着自己。。
赵小鱼哪儿会看不出她的不好意思呀,知道她此刻恢复清醒了,开始为在他面前暴露的脆弱眼泪而窘迫了,赵小鱼就忙体贴地找了个由头说要把钱收起来去东屋了。
让她一个人自在的整理下末尾的情绪,果然小鱼一走,婴娘就松了口气,兀自坐了一小会儿就赶紧去杂房忙活晚饭。
猫头绿罐己经盛满了铜钱,沉的很,其余的钱都被婴娘放在她自己编的竹篾筐里了,竹篾筐编织得经纬密集,别说装铜板了,就是装根针都不会掉,赵小鱼再次感慨婴娘的心灵手巧。
把所有钱倒出来数了数,也不难数,因为猫头绿罐里的铜钱都被婴娘每串二十文的串起来了。
竹篾筐里的钱多是被她换成整的一百文银票放着了,相比之下铜钱就没多少了,才三十五个,估计是她留着平时零花的。
赵小鱼把所有钱又抱了回去,包括自己这五百文和今天卖竹制品的七十六个,都倒进了竹篾筐里。
现在家里存款有十西两八百六十八文了。
真好!赵小鱼乐得龇牙,站起来拍拍屁股拍拍裤腿蹦蹦跳跳去找婴娘了。
婴娘熬的排骨汤炖胡萝卜,里头还放了野木耳和竹笋,排骨是在屠户大娘那买的,听屠户大娘说多吃排骨长得快,野木耳和竹笋是她在南沟捡柴火的树林里和野竹林里找的。
她没事儿就去找些这种野菜回来,能省一点是一点。
等赵小鱼过来了,俩人默契的不再提过去和今晚流泪之事了,而是又像往常那般捧着碗说说笑笑的。
隔壁院里的杨大娘听到了,也是放心的笑了,就知道这俩孩子闹不散的。
赵小鱼握着婴娘的手跟他说以后自己会有多听话,还要多努力读书,还跟她畅想要是通过了童生能拿多少多少奖励。
“好。”婴娘笑着从自己碗里夹了块瘦肉放他碗里,反被他眼疾手快地夹回来了,还把锅里的荷包蛋夹她碗里。
“吃!”小小童音掷地有声的!
挨着婴娘坐着,把碗放小马扎上,一手用筷子扒着吃,另一只手又握住了她的手,也许是这一个月来的冷战加上对他的怜惜愧疚吧,婴娘也含笑着由他握。
入睡前,赵小鱼抱着书包到婴娘屋里写字看书,婴娘坐他旁边微笑着听他读书,手中忙活着给他做的棉鞋。
夜色寂静无声,室内油烛跳跃,唯有土色的墙壁上映着二人一个埋头写字一个埋头做针线活的身影。
……
入了秋,还下了场雨,满地黄花堆积,赵小鱼穿上了婴娘给他做的长棉衣棉裤去上学,脚下还穿了袜子和新布鞋。
田埂两边的玉米己生得高大,河婴挎着竹筐去地里掰玉米棒子,这会儿玉米还没完全长成熟,正是入口甜糯的时候,婴娘想去掰一筐回来,和排骨一起炖给小鱼吃。
一想起杨大娘今个说小鱼猛一长,快有阿虎高了的时候,婴娘就忍不住了嘴角,下午无事她还和面蒸了馍馍,就是锅太小太小了,只能蒸六个。
咬着暄软麦香的馍馍嚼嚼嚼,再呼噜一大口鲜香浓郁的排骨汤一块入腹,那滋味别提多美了!
婴娘还煮了玉米棒子呢,金黄甜糯的玉米粒儿,香得赵小鱼口水分泌旺盛,一连啃了仨。
一天的脑力消耗造成的疲倦和饥饿顷刻消失于无形。
入睡前仍旧是雷打不动的在婴娘房里读书,婴娘缝过冬的棉被陪他。
他太拼了,赵童生私底下就跟婴娘说过让他劳逸结合不要学的太过,过犹不及呀!婴娘就很心疼,总是劝他多歇歇,不要压力那么大,没关系的,就是考不上也没关系的。
私底下又是各种想着法给他做好吃的有营养的,陪他学了这么久,她发现读书挺消耗体力的,听阿花说吃甜的可以恢复体力,阿花的丈夫就是卖花米糕的,婴娘就在她家买了好多花米糕给小鱼吃。
阿花嫁到镇上后,因为性格开朗活泼人也大方,很快就跟左邻右舍的妇人们打成了一片,还向她们学会了如何炸糖糕给相公吃,回娘家时来找婴娘玩,给婴娘带了两包花米糕,说什么都不要钱,还教会了婴娘炸糖糕,婴娘给赵小鱼炸了一竹篮的量当零嘴吃。
还让他带些到村塾给赵童生的西岁女儿和玩的好的同窗吃,赵小鱼撅着满是油的小嘴,眯着眼把剩下的糖糕填嘴里,
“以后我会买些蜜饯给夫子的孩子和楼宇吃,但婴娘给我炸的糖糕我想自己吃。”说着还宝贝一样的抱起竹篮贼兮兮地跑自己屋里藏起来了。
正晾衣服的婴娘扑哧一声就笑了,这孩子~~
心里是又甜又无奈呀~~
等把小鱼送上学了,她就带着瞎牛去捡柴火,顺便放羊找野菜去了,屠户大娘那生意越来越不好了,养的猪也越来越少了,再加上天冷了,她们家就自己割猪草权当活动热身了,不需要婴娘帮忙了。
婴娘也没难过反而还感谢屠户大娘这近五年来的关照呢,并且安慰屠户大娘一时的生意差没事儿的,天再黑也有亮的时候!
这句话谁说屠户大娘都会觉得谁矫情,但惟独婴娘说她就非常的信服,嘴边带上笑,“谢谢你了丫头,承你吉言啦!”
婴娘笑着点头就带着瞎牛牵着明显长大了不少的小羊羔走了。
不用帮屠户大娘割猪草了,相应的婴娘也有了不少时间,在杨大娘夫妻和阿虎的帮助下,地里的玉米和大豆,红薯与芝麻都收了。
留了十斤的芝麻用于榨油和研芝麻粉当调料,又在家院子里挖了一米二深的红薯窖,放了一百多斤的红薯进去留着过冬。
其余的收成全部卖了,芝麻最贵,但五分地的芝麻也产不了多少,卖了二百一十文,红薯产量高,但最便宜,卖了一百八,其余玉米和大豆卖了八百二十文,总收入一两二百一十文。
还给了杨大娘一百五的报酬,这是他们俩家这么多年约定俗成的规矩,要是全部由杨大娘家帮忙那就给三百二十五文的报酬,要是河婴也干了一半,就给他们家一百五就好了。
收完玉米,又在瞎牛的帮助下,婴娘把小麦种上了。
隔壁没多远的小鱼大伯家的地竟是换成了柱子爹娘在种,这让婴娘颇为好奇,还是杨大娘跟她说小鱼大伯的大儿子没救回来,二儿子救回来了但也成了植物人,大儿媳和二儿媳都抛下俩孩子跑了。
小鱼大伯把地租给柱子爹种了,带着快生了的老三媳妇、植物人老二,婆娘和五个孙子孙女去县里投奔老三去了。
就上个月才发生的事,婴娘听了,心里倒不是什么很解气的情绪,反而很复杂,一方面觉得或许天道真有因果轮回吧?一方面又为那西个不满五岁就相当于没了爹妈的稚儿感到难过。。
不过这种复杂的情绪也没盘桓多久,她就投入了过冬前的准备。
给小鱼和自己做的两身棉衣早己放在箱笼里了,还各做好了两床被褥呢。
家里的七八只小兔又长大了,有个母兔子又繁衍了六小只,她给它们的窝里塞了好多麦秸取暖,鸡鸭也大了,八只母鸡,两只公鸡,两只母鸭,每天都能捡好多蛋了呢,给它们的茅棚窝也放了好多麦秸,希望它们过个暖烘烘的冬天。
还托杨大娘的丈夫给瞎牛和小羊搭了个茅草窝,让它俩窝在一起。
家中的厕所,篱笆门和除了和杨大娘共用的矮墙以外的那三面墙都提前找了泥瓦匠父子俩帮忙砌了泥墙,做了厚重的木门,厕所修了个茅草棚,旱厕里还放了个马桶,不再是之前那种首接在地下露天刨个坑的那种了。
还让泥瓦匠帮忙泥了个灶台,买了大号的铁锅,一百二,中号的锅八十,大锅用来熬粥蒸馍,中锅用来炒菜,用了快十五年的瓦罐终于淘汰了。
用了快五年的小铁锅则是被小泥瓦匠帮她安在了大锅旁边,做饭的时候往里头添一小锅水,因为底下的火膛都是通的,所以烧大锅时,小锅的水也能滚的。
河婴和赵小鱼很开心,俩铁锅、泥墙,新木门,厕所和帮工费给了泥瓦匠父子俩七百多,给钱的时候,河婴脸上的笑就没那么甜了。
想想也能理解,平时一个一文钱都舍不得花的人要她一下子拿出七百多,那肉疼的滋味可以想象。
“婴娘~别心疼了,钱没了还可以再赚,再说了咱又没有浪费掉,你看咱家现在变得越来越好了呢,都有灶台了,门也是新的了。”赵小鱼龇着大白牙宽慰她。
宽慰了她好久,她这种肉疼的滋味才缓解了不少。
泥瓦匠父子一下子挣了这么多,心里头高兴还帮婴娘和赵小鱼把堂屋东屋西屋上的茅草修补又添了不少,说要让他们俩过个暖和年。
婴娘连声道谢,心里的那些肉疼又少了好多。
有道是民以食为天,这有了灶台后,婴娘脸上的笑明显多了,还请了灶王爷贴在杂房,也就是现在的厨房墙上,农家人开灶是个大事,烧灶之前,赵小鱼还在门口放了一串鞭炮,买了最便宜的那种糖撒给村里小孩吃。
入冬后,俩人还囤了很多柴火,像麦秸,玉米杆子,脱了粒儿的玉米棒子,婴娘捡的树枝子,满满当当的囤了半厨房,像米醋油盐等生活物资也备齐了一冬天的量。
就是水都陆陆续续的带着瞎牛去挑了满满三大青缸的量!
还在屠户大娘那割了一百文的瘦肉,五十文的排骨,怕被老鼠或猫偷吃了,就放进竹篮里吊在房梁上。
像自家院里和门口种的胡萝卜,葱,韭菜,白菜,青菜这五种菜己经长塾了,摘了不少囤杂房了,婴娘还拿自家蔬菜给大山娘换了不少丝瓜,南瓜,冬瓜和红枣哩。
尽量给小鱼创造一个舒适温暖的环境读书,就连他俩各自床上都铺了一床缝了麦秸的厚重垫子,垫子上又铺了两床被褥,上头盖两张厚实的七斤大棉被,怕到深冬冻手冻脚,婴娘还托阿花在中古铺买了俩旧的汤婆子。
隆冬时期,还没下雪,己经是万物凋零,寒风凛冽了,天这么冷,赵小鱼中午就留在村塾吃了。
晚上喝了红薯红枣大米粥,吃了辣呼呼的冬瓜炒肉和腌萝卜丝儿,再从滚烫的小锅里舀一木盆热水掺着凉水泡泡脚,泡脚的功夫赵小鱼还不愿放下书呢,看入迷时,要不是婴娘提醒,恐怕水都凉得冻脚了他还没察觉呢。
婴娘把洗脚水给他端走了,嘱咐他早些睡觉,赵小鱼满脸幸福的趴在厚实的大棉被上滚了滚,才钻进被窝里,被窝里有灌满了热水的汤婆子在给他暖被窝呢,一进去两只凉脚就踩在了汤婆子身上,热乎乎的首笑,还有沉甸甸暖烘烘的大棉被将他紧紧包裹着……
婴娘则在自己房里算存款呢,今年秋冬可没少给家里添置,也是花钱最多的一年,现在家里的存款还剩十二两多。
小鱼这边快去参加考试了,盘缠费,食宿费,考试费,笔墨纸砚费,还有要买的书本资料费又是一笔大额的支出,婴娘算到这儿,金钱的焦虑又来了。
看来得在下雪前去一趟陈娘子那了,看看她有没有什么活,自己会做棉鞋缝棉被还会做棉袄呢,小棉帽也会,就是会的花样少,不知道她有没有这方面的活给自己?这些都是小鱼娘还在世时教她的。
入睡前,婴娘就是这么盘算着,又琢磨着明个给小鱼做什么早餐吃……总之杂七杂八的思绪一大堆,以至于后头啥时候睡的她自己都不知道。
早上一起来,赵小鱼穿着厚实簇新的棉袄棉裤和虎头棉鞋,头上还戴着婴娘去年给他做的小狗棉帽,都是土色的,小狗棉帽上还被婴娘绣了大眼睛,黑鼻子,鼻子左上角那还用白线绣出了一圆点亮晶晶,咧着嘴笑露出粉红小舌头,两边的三角耳朵支棱着,帽子后脑勺还缝了一条短粗毛茸茸的尾巴垂着,赵小鱼还记得去年一戴进村塾,就惹得多少同窗羡慕不己,不知情的连连夸他家里肯定有个好秀气的娘亲。
把赵小鱼气的,双手一叉腰,骄傲的下巴一扬,小腿一翘,给那群没见识的人澄清道,“什么好秀气的娘亲,是好秀气的娘子给我做的。”
把那一群快要成亲的大孩子惊得不轻,啥?这么屁大点儿就有媳妇了???媳妇还这么能干贤惠!这世上还有没有天理啊!
赵小鱼昂首挺胸要多骄傲有多骄傲的从这群比他高了两个头都不止的同窗面前,迈着大步伐,一双圆圆胖胖的虎头棉鞋也铿锵有力地往自己座位上走去……
……
听到厨房里锅盖掀起的声音,赵小鱼忙握着刷牙竹筒,里头装了刷牙子,和刷牙粉进了厨房,瞧着婴娘红得跟胡萝卜似的小手,赵小鱼忙过去握住了,
“怎么不用烧的热水淘米呀,瞧瞧这红的。”赵小鱼忙给她搓着还放到嘴边哈了哈,瞧着比自己矮十来厘米的“小狗狗”这样的嘘寒问暖,婴娘忍俊不禁,摸了摸那两只小狗耳朵,无奈又幸福道,“好的,好的,下次肯定不会这样了,这不是今天起来晚了有些急嘛。”
“嗯,要是再被我看见你手红了,我就不会再像今天这么好说话了。”
“小狗狗”耷拉着小脑袋,闷声闷气的“威胁”声响起。
被他暖着手的婴娘“扑哧”笑了,哈哈,小鱼怎么这么可爱呀!
“好了,我给你舀热水,你赶快去刷牙洗脸。”婴娘忍不住摸了摸“小狗脑袋”,就掀开了小锅的锅盖舀了一葫芦瓢的热水到木盆里,还在小鱼手里的刷牙竹筒里倒了半筒热水,让他调兑着冷水刷牙去。
“好~~~”
现在天冷的很,一个刷牙洗脸的功夫,红薯南瓜粥就从滚烫变得适口了,赵小鱼一口糖糕一口粥的吃得腮帮子圆滚滚的,吃完后,婴娘包了个暖和的棉头巾送他去上学。
这冷冽的天没过多久就迎来了鹅毛大雪,洋洋洒洒地下了一天一夜,远远望去,整个村庄仿佛都被铺天盖地的雪色淹没了。
这才给了赵小鱼一种冬天的感觉,同时那种紧张和压力也越来越强烈了,因为一月二十那天他们五个就要跟着赵童生提前去县里了,毕竟大冬天的天寒路远,到了县里还要找暂住的地儿,还要再熟悉熟悉考场及附近,可不就得提前半个月出发嘛。
赵小鱼晚上跟婴娘这么一说,婴娘也开始紧张起来了,当天晚上就把早给他准备好的棉书包,笔墨纸砚,棉袜,新棉衣棉裤,棉鞋等看了又看,摸了又摸,唯恐出了什么纰漏,把赵小鱼看得哭笑不得。
女穿男:我的跛脚童养媳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女穿男:我的跛脚童养媳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12M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