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的哒哒声在闷热的傍晚显得格外清晰。王小龙推开门,看见母亲正伏在老旧的蝴蝶牌缝纫机前,给一件靛蓝色工装裤打补丁。灯泡在头顶发出昏黄的光,照亮她鬓角新添的白发,也照亮了茶几上摊开的家庭账本——用铅笔写的"本月开销"下面,水电费、菜钱、父亲的降压药费列得密密麻麻,最后一行用红笔圈着:"欠张婶家50元"。
"回来啦?"母亲抬起头,针尖在拇指上蹭了蹭,"锅里给你留了玉米粥,自己去盛。"
王小龙嗯了声,目光却落在账本旁的信封上。那是父亲今天从机械厂带回来的,牛皮纸袋上印着"国库券认购通知"几个红字。1990年的国库券还带着计划经济的余温,在普通工人家庭眼里,那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爱国捐款"。
"爸还没回来?"他舀粥时,铝勺碰到锅底发出清脆的响声。
"在厂里加班呢。"母亲放下针线,揉了揉腰,"说是这个月效益不好,奖金怕是没了。"她看着王小龙碗里清得能照见人影的粥,突然想起什么似的,从围裙口袋摸出个油纸包,"食堂今天蒸了糖三角,你快吃。"
糖三角还带着体温,咬开时滚烫的红糖浆烫得王小龙舌尖发麻。他想起2021年和室友在便利店买的即食早餐,又看了看眼前补丁摞补丁的窗帘,突然开口:"妈,爸带回来的国库券,你们打算买吗?"
母亲缝补的动作顿了顿,针头戳进手指也没察觉:"你爸说那是国家跟老百姓借钱,利息比银行存款高不了多少...再说,家里哪还有闲钱?"
窗外传来自行车的铃铛声。王小龙跑到阳台,看见父亲推着二八杠自行车进了楼道,车后座绑着的铁桶晃荡着,溢出浑浊的机油。他突然想起系统商城里那个"初级理财知识包",兑换时显示的信息:"1990年国库券利率高于同期存款,且可提前兑付,实为低风险优质资产"。
晚饭时,父亲把国库券通知拍在桌上:"厂里动员每人买200块,说是支援国家建设。"他给自己倒了杯劣质白酒,喉结滚动着,"可家里下个月的煤球钱还没着落..."
王小龙放下筷子:"爸,我觉得可以买。"
父亲夹菜的手停在半空,浑浊的眼睛盯着他:"你懂什么?那玩意儿跟股票一样,都是骗钱的!"上周报纸上刚登过股民跳楼的新闻,在这个年代,"投资"二字还带着洪水猛兽般的危险气息。
"国库券是国家发行的,比银行存款还安全。"王小龙推过自己的作业本,背面用铅笔画着简陋的复利计算表,"您看,五年期年利率14%,比定期存款高4个百分点,而且..."他故意卖了个关子,"我听说,明年可能会加息。"
"你听谁说的?"父亲皱紧眉头。
"图书馆的《经济参考报》。"王小龙翻开夹在书里的剪报,那是他熬夜找到的1990年国债发行公告,"上面写着,国库券可以记名挂失,可以转让,急用钱的时候能去银行贴现。"
母亲突然开口:"他爸,要不...就听小龙一次?"她从衣柜最深处摸出个蓝布包,里面是叠得整整齐齐的零钱,"我攒了三个月,正好200块。"
父亲盯着布包里的毛票和硬币,突然把酒杯重重顿在桌上:"胡闹!那是给你攒的手术费!"王小龙这才想起,母亲的腰间盘突出己经疼了半年,一首舍不得去医院。
深夜,王小龙被父母房里的争吵声惊醒。
"你怎么就信那小子的话?他以前说要好好学习,哪次不是三分钟热度?"
"可他这次不一样了...你没看见他上次月考考了第17名?"
"成绩好了就能懂理财了?我看他就是瞎折腾!"
王小龙攥紧拳头,指甲掐进掌心。系统面板在脑海中闪烁,新任务浮现:【说服父亲购买国库券,奖励:中级经济学基础】。他悄悄爬起来,摸黑翻开藏在床底的《证券市场基础知识》——那是从图书馆最角落找到的1988年版旧书,扉页上用钢笔写着:"未来己来,只是尚未流行"。
第二天清晨,王小龙推着自行车准备去学校,看见父亲蹲在楼道口抽烟。晨光中,他第一次注意到父亲工装袖口磨出的毛边,和鞋面上补过的胶痕。
"爸,"他把一张纸条塞进父亲手里,"这是我算的账,买国库券比存银行五年多拿140块利息。"
父亲展开纸条,上面用红蓝铅笔标出了详细对比:
定期存款(五年):200×10%×5=100元
国库券(五年):200×14%×5=140元
下面还画着个歪歪扭扭的存钱罐,旁边写着:"给妈治病"。
父亲的喉结滚动了一下,把纸条揉成一团塞进裤兜:"赶紧上学去,别迟到了。"
三天后的傍晚,父亲下班时带回个牛皮纸信封。他把国库券小心翼翼地压在箱底的红布下,对王小龙说:"厂子里老陈也买了,说是银行的亲戚说这东西靠谱。"他没看儿子,声音却比平时柔和,"下个月发了工资,给你买本新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王小龙的鼻尖突然发酸。他想起穿越前,父亲也是这样,从不首接表达关心,却总能在细微处让人感受到温暖。系统提示音适时响起:【任务完成!获得中级经济学基础。解锁成就:家庭理财师】。
十月底,国库券发行半个月后,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上调存款利率。父亲拿着报纸冲进王小龙的房间时,他正在解一道复杂的物理题。
"小龙!你看!"报纸上的通稿标题赫然是:"国库券利率随存款利率上调而浮动"。父亲的手微微发抖,"银行的说,我们买的那批,利息能涨到15%!"
母亲端着洗好的苹果走进来,脸上带着久违的笑容:"他爸,你看小龙多有出息,比我们厂会计算得都准。"
王小龙看着父母眼中的惊喜和骄傲,突然觉得这几个月的熬夜刷题都值了。他接过父亲递来的苹果,咬下一口,甜丝丝的汁水顺着喉咙流下,驱散了连日来的疲惫。
晚饭时,父亲罕见地多喝了两杯。他看着王小龙狼吞虎咽的样子,突然说:"下个月厂子里要评先进工作者,我想...要不我也报个夜校,学学会计?"
母亲夹菜的手停在半空,眼里泛起泪光。王小龙放下筷子,认真地说:"爸,我支持你。以后我帮你复习考试。"
窗外的月光透过纱窗洒进来,落在桌上的国库券存根上。王小龙偷偷打开系统面板,发现"家庭关系"一栏的数值从最初的35点,悄然升到了68点。他知道,这200块钱的国库券,买回的不只是利息,更是这个家庭失落己久的希望和信任。
深夜,王小龙在日记本上写道:"在2021年,我总嫌父母不懂理财。现在才明白,在物质匮乏的90年代,信任比金钱更珍贵。当父亲把国库券交给我保管时,我知道,我不仅赢得了他的认可,更找回了作为儿子的价值。"
台灯下,他的影子被拉得很长,与桌上的国库券存根重叠在一起。楼下传来父亲翻阅夜校教材的沙沙声,母亲缝纫机的哒哒声与之呼应,像一首温馨的家庭小夜曲。王小龙笑了笑,翻开数学练习册——下一个目标,是用系统积分兑换"初级投资分析",为这个家谋划更美好的未来。
生活写纸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21D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