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后的第一场雨落下来时,我正蹲在菜地里给草莓苗松土。雨滴顺着塑料拱棚的弧度滑下,在黑土地上砸出细密的坑洼,草莓叶尖凝着的水珠折射出彩虹色,像撒在绿毯上的碎钻。陈老披着蓑衣往垄间撒草木灰,竹篓摩擦塑料布发出沙沙声:"赵老把式信里说,这茬草莓得掐掉头茬花,果儿才甜。"
塑料拱棚是上个月搭的。县农技站站长带着薄膜来帮忙,说这叫"反季节栽培"。当城里来的戴眼镜姑娘看见拱棚里绽放的白色草莓花时,突然尖叫着掏出相机:"呀!这就是赵老师说的'白雪公主'品种?"她的喊声惊飞了檐下的燕子,也让正在田埂上踱步的西装男人停下了脚步。
男人姓周,是镇上"望山居"餐厅的老板。他第一次来菜地时,皮鞋陷进刚松过的泥土里。我正弯腰摘生菜,听见身后传来惊呼:"这菜叶上的虫眼,是真的?"回头看见他捏着片带豁口的生菜叶,指尖沾着露水。陈老慢悠悠装上烟丝:"打药的菜虫都不吃,人能吃?"
雨停时,周老板的皮鞋己经裹满泥浆。他蹲在番茄垄前,用手指蹭掉果实上的泥点,突然抬头:"姑娘,你这菜,我全要了。"话音未落,陈老的烟袋锅"咚"地敲在竹筐上:"亩产就这些,集市上还等着呢。"周老板从皮包里掏出名片,烫金的字印着"有机食材专供":"我出市价两倍,签全年合同,要求只有一个——"他指了指番茄蒂部的虫眼,"必须跟现在一样,带土带露水。"
合同是在农技站签的。站长摸着公章笑:"赵老把式当年培育的'紫霞'番茄,终于要进大饭店了。"我盯着合同上的"月供应量500斤",指尖被印泥染得通红。陈老在旁边数零:"乖乖,这订金够买十台水泵了。"窗外的除虫菊抽出新叶,嫩绿色的叶片上还沾着周老板皮鞋带进来的泥点。
麻烦是从第一车菜开始的。周老板派来的冷链车停在村口时,李二家的婆娘抱着孩子围观:"啧啧,这铁疙瘩能冻菜?"我往泡沫箱里垫稻草时,陈老突然拽住我:"妮子,你看这箱子缝——"阳光透过缝隙照在生菜上,叶边己经泛起微黄。后来才知道,冷链车的温控器坏了,半车菜捂得发蔫。
"没事没事。"周老板在电话里笑得爽朗,"第一次嘛,下次派双司机。"但当第二车菜送到时,厨师长指着黄瓜尖叫:"这刺儿都蔫了!周哥,你说的'带露水'呢?"我蹲在后厨地上捡菜,看见不锈钢操作台上摆着进口生菜,叶片绿得像塑料。周老板把我拉到一边,西装袖口蹭到我的围裙:"城里客人讲究卖相,你得学学怎么保鲜。"
保鲜课是戴眼镜的姑娘教的。她在农科院实习,带来个测温仪:"菜心温度超过10度就会变质。"我们蹲在菜地里研究泡沫箱,陈老把晒干的艾草垫在底层:"老辈子人运鲜笋,就用这法子吸湿。"当第三车菜送到时,周老板掀开泡沫箱突然鼓掌:"看这黄瓜刺儿,跟刚摘的一样!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我在家乡种个田》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厨师长捏着生菜叶点头:"纤维感强,是没打水的。"
但真正的考验在梅雨季。连续七天暴雨,菜地积水没了脚踝。我蹚水抢救番茄苗时,接到周老板的电话:"姑娘,明早的菜……"话音未落就被电流声打断。陈老拄着拐杖站在田埂上,看着漂浮的黄瓜藤叹气:"赵老把式早说了,洼地要起高垄,你看这……"当晚我打着手电筒挖排水沟,看见蚯蚓在泥水里翻滚,突然明白合同上的"不可抗力"西个字有多沉重。
周老板是带着锄头来的。他卷起西裤腿站在菜地里,皮鞋泡得发胀:"我老家也是菜农,知道天灾人祸。"我们在暴雨里忙活了三小时,给番茄垄垒起沙袋。临走时他从车里搬出台抽水机:"先应急,以后建个防雨棚。"柴油机的轰鸣惊飞了躲在丝瓜架下的麻雀,我突然发现,这个总穿西装的男人,后颈晒出了和陈老一样的古铜色。
赵老把式的信是在菜价暴涨时收到的。牛皮纸信封里除了抗涝的空心菜种子,还有张手绘的防雨棚结构图:"立柱用镀锌管,覆盖防虫网,可兼作温室。"陈老对着图纸眯眼:"这老头子,怕是在农科院画过大棚。"当周老板看见棚架上挂着的硫磺袋时,突然掏出手机拍照:"这叫'物理防虫',得给客人讲讲。"
现在,每周二和周五的清晨,冷链车都会准时停在竹篱笆外。戴眼镜的姑娘成了品控员,拿着检测笔在菜筐前扫码:"维生素C含量达标,硝酸盐未检出。"周老板会亲自来挑货,西装口袋里装着账本:"上礼拜那道番茄浓汤,客人点名要你家的'紫霞'。"有次他蹲在地里帮我摘草莓,皮鞋沾上泥点却笑得像个孩子:"我娘以前也爱种草莓,说带籽的才算真果。"
梅雨季留下的淤泥还在墙角。某天清晨我发现那里冒出了新苗,叶片像羽毛般分裂——是赵老把式送的除虫菊。周老板的餐厅最近推出了"菜地首供"套餐,菜单上印着我的照片:蹲在菜地里,手里捧着带虫眼的番茄。有客人指着图片问:"这虫眼……"厨师长会笑着解释:"这是土地勋章,打了药的菜,虫都嫌弃。"
合作第三个月时,周老板带来个新消息:"市里要办农产品博览会,你想去试试不?"他的公文包里掉出张照片,是年轻时的他站在农科所试验田前,旁边站着穿白大褂的赵老把式。陈老接过照片时,烟袋锅半天没点着:"怪不得你总穿蓝布衫,原来是赵老的学生。"
博览会的展位申请摆在窗台上。我看着表格里的"种植规模"一项,突然想起被暴雨冲垮的洼地。陈老往烟斗里装烟丝:"赵老把式说,地要养,人要闯。"窗外的除虫菊开出了第一朵白花,花心是温暖的黄色,像极了周老板第一次来菜地时,皮鞋上沾着的那捧黑土。而我知道,这场与餐厅的合作,不仅是拓宽了销路,更是让土地的诚意,走进了更多人心里。至于未来的挑战——比如扩建时的资金,比如反季节种植的技术——都像埋在土里的种子,等着阳光和汗水,催生出新的希望。
(http://www.220book.com/book/25U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