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十四章:突出重围

小说: 我在家乡种个田   作者:生活写纸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在家乡种个田 http://www.220book.com/book/25U2/ 章节无错乱精修!
 

晨雾裹着霜粒扑在脸上时,我正用蓝布仔细擦拭玻璃罐。罐子里的樱桃番茄在晨光下像凝固的火焰,每一颗都带着自然的虫眼——那是赵老把式说的"土地勋章"。陈老蹲在灶膛前生火,柴禾噼啪作响,映得他手里的检测报告泛着金光:"县农技站的章盖得真红啊。"

报告是三天前拿到的。那天我背着半筐畸形番茄闯进修缮一新的农技站,站长正对着显微镜蹙眉。当我把番茄切面放在载玻片上时,他突然推了推眼镜:"没有化肥残留,连虫卵都是益虫的?"后来才知道,这栋青砖房曾是赵老把式工作的农科所,站长指着墙上的旧照片:"您说的赵老,是不是这位?他当年培育的番茄品种,现在还在县志里记着。"

集市的石板路结着薄冰。我在摊位前支起三脚架,把检测报告用玻璃框裱起来,旁边摆着刚摘的带霜生菜。红纸上的毛笔字写着:"无化肥无农药,农技站检测合格"。陈老往空筐里垫稻草时,烟袋锅敲了敲木牌:"昨儿李老三的番茄烂了半车,全倒进池塘了。"话音未落,就见那辆熟悉的板车碾着冰碴过来,李老三裹着油腻的棉袄,嗓子喊得嘶哑:"化肥番茄,五分一斤!"

第一个驻足的是戴眼镜的姑娘。她蹲下来对着报告哈气,玻璃上的白雾渐渐显出"有机认证"西个字:"真的假的?"我递过刚摘的黄瓜,刺儿扎得她手指一颤。陈老慢悠悠装上烟丝:"农技站的同志说,这菜里的维生素C,比化肥菜高两倍呢。"姑娘突然笑起来,掏出钱夹:"给我来三斤番茄,要带虫眼的那种。"

人渐渐围拢过来。张婶家的儿媳妇捏着生菜叶对着太阳看,霜花落在她蓝布围裙上:"妮子,这检测报告能贴我家墙上不?我那口子总说我买菜贵。"李老三的板车就停在三步外,他抓起个番茄往地上摔,果肉溅在报告框上:"啥认证不认证的,能当饭吃?"话音未落,戴眼镜的姑娘突然尖叫:"快看!他番茄里有虫!"

众人潮水般退开。李老三慌忙踢开烂番茄,却露出底下蠕动的白虫。我默默递过竹筐里的畸形番茄,虫眼周围泛着自然的红晕:"我的菜有虫眼,因为没打药。"有个老太太突然拍着大腿:"怪不得我孙子吃了你的番茄不拉肚子!"她的话像投入油锅的水珠,人群瞬间炸开了锅,几个曾在李老三摊前买过菜的妇人,当场把番茄扔在地上。

午后起了风。我把检测报告挪到背风处,却见李老三突然抄起扁担砸过来。陈老的拐杖"咚"地横在中间,烟袋锅敲在板车上:"供销社老周说了,再闹事就送派出所。"李老三的手僵在半空——老周昨天特意来菜地拍照,作者“生活写纸”推荐阅读《我在家乡种个田》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说要给县广播站供稿。戴眼镜的姑娘举起相机"咔嚓"一声,李老三脸上的横肉抖得像烂番茄。

转机出现在傍晚。当我收拾摊位时,来了辆带帆布篷的自行车。骑车人摘下口罩,竟是农技站站长。他撑开三脚架支起投影仪,白墙上立刻显出番茄细胞的显微图像:"左边是施化肥的,细胞排列松散;右边这位姑娘种的,细胞壁明显增厚……"人群发出啧啧声,李老三的板车不知何时己悄悄溜走。

那天的菜卖得精光。陈老数钱时,烟袋锅几次掉在地上:"乖乖,这比卖罐头还多赚两毛!"路过村口池塘时,我看见冰面上浮着李老三倒的化肥袋,突然想起赵老把式信里的话:"土地就像老人,你糊弄它,它就长不出真滋味。"检测报告在竹筐里沙沙作响,那不是纸片,是土地给用心人的勋章。

接下来的半个月,农技站的投影仪成了集市一景。站长教会我用pH试纸测土壤,用放大镜看叶片背面的虫卵。有次演示时,李老三混在人群里,被戴眼镜的姑娘指着他手背的红疹:"他打敌敌畏时溅到皮肤上了!"众人作鸟兽散,从此再没见过那辆板车。

最神奇的是土壤。当我把赵老把式送的蓖麻种子撒在田埂时,陈老挖出的蚯蚓有手指粗:"老话说得对,地养三年,蚯蚓成精。"赶集的人渐渐养成习惯,先看检测报告,再捏捏菜叶上的露水。有位饭馆老板甚至订了全年的菜,说要在菜单上注明"XX村有机菜园首供"。

雪落的清晨,我在菜地里发现了新的草编筐。里面除了草莓种子,还有本用油布包着的旧书,扉页上是赵老把式的字迹:"《蔬菜病虫害图谱》,1962年农科所印。"书里夹着张纸条,画着改良的温床结构图,旁边写着:"寒冬育苗,可试此法。"陈老戴着老花镜辨认许久,突然一拍大腿:"这是他当年被批斗时藏起来的手稿!"

现在,我的摊位前总围着看检测报告的人。戴眼镜的姑娘成了常客,每次都要挑带虫眼的菜。她说这让她想起乡下外婆的菜园。而李老三再也没来过集市,听说改去镇上卖鱼,却总被人嫌弃鱼腥味重。某天收摊时,我看见板车停在河湾边,车斗里堆着半腐烂的番茄,红得像一滩凝固的血。

"妮子,"陈老把最后一筐菜担上肩,霜花在他头发上闪着光,"赵老把式托人带话,说 spring 可以试试立体种植。"我知道这是"明年春天"的意思,心里突然暖烘烘的。检测报告在竹筐里轻轻晃动,和种子碰撞出细碎的声响。那是土地苏醒的声音,是智慧破土的声音,更是所有用心耕耘者,终将突出重围的声音。



    (http://www.220book.com/book/25U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在家乡种个田 http://www.220book.com/book/25U2/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