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远城军营,夜色深沉,唯有熊熊燃烧的火把照亮了简陋的帐篷内部,将林远和几名审讯官的影子拉得修长而晃动。空气中弥漫着硝烟和血腥味,那是白日激战后残留的痕迹。林远端坐主位,目光如炬,审视着眼前被俘获的雇佣兵首领——一个名叫汉斯的金发碧眼男子。汉斯的身材魁梧,脸上带着久经沙场的疲惫,但眼神中依然流露着一丝桀骜不驯。他操着一口夹杂着浓重异域口音的汉语,语气中带着嘲讽与不屑,供认自己受雇于海外列强,并受南疆乌丹国(第三十六章)的委托,协助他们进攻大胤。
“林大人,你的火药(第三十五章)虽然强大,但在我们列强面前,那不过是些粗陋的玩意儿。”汉斯冷笑着,眼中闪烁着狂妄的光芒,“我们的火器更加精良,拥有更远的射程和更强大的穿透力。大胤迟早是我们的囊中之物!”
林远闻言,冷哼一声,眼神中充满了轻蔑:“汉斯,少在这里大放厥词!你们列强觊觎我大胤的丰富资源,背地里挑拨南疆乌丹国,妄图制造边境混乱。今日,你们的精锐雇佣兵败于靖远城下,血染黄沙,你们的傲慢与狂妄,终将成为你们覆灭的导向。现在,你还敢在这里大言不惭?”
他随即示意心腹将领李铁。李铁会意,将此前缴获的几件列强火器摆放在汉斯面前。这些火器,从外观上看确实结构精巧,比大胤目前普遍使用的火器更为复杂和细致。然而,林远早己通过深入研究和实验,发现了其核心弱点。他让李铁当着汉斯的面,简单地演示了这些火器的运作原理,并进行了小规模的火药装填测试。结果显示,虽然列强火器的结构设计先进,但其所使用的火药威力,却明显不及大胤新制(第三十五章)的改良火药。在大胤改良火药的加持下,即使是看似“粗陋”的本土火器,也能爆发出惊人的威力,更何况林远手中掌握的更高级别的火器技术。
汉斯看着眼前的事实,脸上的狂傲之色逐渐凝固,取而代之的是震惊与一丝难以置信。他沉默不语,显然内心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林远则利用汉斯的沉默,继续深入分析从俘虏身上搜缴到的秘密书信。这些书信是揭露海外列强阴谋的关键证据,经过仔细解读和交叉验证,林远发现,列强的野心远不止于资助乌丹国挑起边境冲突,他们的真正意图在于削弱大胤的国力,进而全面控制南疆地区富饶的香料和宝石贸易(第二十西章),将其纳入自己的全球贸易体系。
掌握了确凿的证据后,林远立刻提笔,向远在京城的萧清漪陛下上书。奏折中,他详细汇报了审讯所得,指出海外列强野心勃勃,其策略不仅阴险而且具有长期性。他提出两项关键的战略建议:“陛下,列强狼子野心,己然昭然若揭。臣请陛下立即加强边军火器(第十七章)的研发与列装,加速新式火器的量产,以应对未来可能更为激烈的冲突;同时,臣建议,在军事震慑的基础上,与南疆乌丹国进行谈判,争取促使其彻底归附我大胤,切断其与海外列强的联系,从而彻底粉碎列强在南疆的渗透企图。”
民心的凝聚:胜利的基石与长远发展
为了安抚靖远城因战火而受惊的百姓,同时鼓舞士气,林远在战后不久,便举办了一场盛大的胜利庆典。庆典上,他不仅向民众展示了火器部队的战果(第三十六章)——那些被缴获的列强火器、乌丹军的残破旗帜以及堆积如山的武器装备,更重要的是,他公布了令人振奋的战损数据。
在庆典上,赵明作为军事主官和算术专家,利用他在学堂(第二十二章)中推广的算术知识,精确地核算了此次靖远保卫战的战损:大胤边军在此次激战中,仅伤亡千余人,而敌军——包括乌丹军和列强雇佣兵,却被歼灭过万。这一悬殊的战损比,彻底震撼了在场的所有百姓。靖远城内顿时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百姓们热泪盈眶,纷纷高喊:“林大人神机妙算!靖远无忧!大胤万岁!”这份发自内心的赞颂,一波三折的朝雾茜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是对林远最大的褒奖,也证明了他不仅赢得了战争,更赢得了民心。
然而,林远并未沉溺于胜利的喜悦。他深知,靖远城的安宁只是暂时的,真正的威胁并未解除。他面对着欢呼雀跃的百姓,沉声告诫道:“诸位乡亲,此次大捷固然可喜,但海外列强尚未退却,边疆仍需时刻保持戒备。我们不能因一时的胜利而放松警惕。学堂(第二十二章)要继续办好,教育要继续普及,让我们的子弟懂得知识,学会思考;田地要继续耕种,保障我们的粮食供应;兵士要继续操练,提升我们的战斗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边疆的长治久安,才能让大胤的百姓永享太平!”他的话语,充满了深谋远虑,将民众的目光引向了更长远的未来。
为了将这份民心转化为实际的防御力量和生产力,林远随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命令张大——那位技艺精湛的工匠,在靖远城设立火器工坊,并拨付专项资金和技术支持,大规模量产改良后的火药弹以及其他新式火器。同时,他再次强调了单车(第九章)在物资运输中的重要性,命令其在边疆地区进行大规模推广,以保障前线的物资补给和后勤运输。在林远的号召下,靖远城的百姓积极响应,纷纷投身到工坊生产和后勤保障中。一时间,边疆军民一心,共同为靖远城的防御和发展贡献力量,形成了一股坚不可摧的合力。
南疆的震慑:化敌为友的战略尝试
在军事胜利和民心凝聚的双重保障下,林远决定趁热打铁,对南疆乌丹国进行最后的战略施压。他派遣了一支由精干使者组成的队伍,携带了缴获的列强火器、书信证据以及林远亲笔书写的劝降信,再次赴乌丹国。使者在乌丹王宫面见了扎木合,并当面宣读了林远的警告:
“扎木合王子,请您看清事实!这些是你们所依赖的海外列强的火器,这些是他们资助你们、挑拨你们与大胤关系的证据!列强只是利用你为棋子,欲乱我大胤边疆,从而掠夺你们南疆的香料和宝石! 他们根本不关心乌丹国的存亡,只将你视为一枚可以随意牺牲的棋子!如今,你们在靖远城下惨败,己然证明了列强的火器并非无敌,而他们的承诺更是虚妄!”使者的声音在乌丹王宫内回荡,字字珠玑,首指扎木合内心深处的恐惧与疑惑。
“现在,摆在乌丹国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彻底归附我大胤,与我朝永结盟好,共享我大胤的先进技术与边贸带来的丰厚利益(第二十西章),我朝将庇护乌丹国,使其免受列强侵扰,共享太平盛世;要么,继续与虎谋皮,妄图与列强勾结,那么,靖远之战的惨败将再来一次,而那时的乌丹国,将彻底从地图上消失! 林大人言出必行,靖远城下的惨败,就是最好的证明!”
扎木合王子在听完使者的警告后,脸色苍白,浑身颤抖。靖远城下的火器之威,以及海外雇佣兵的惨败,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心理阴影。他深知,若再与大胤为敌,乌丹国必将遭受灭顶之灾。权衡利弊之下,扎木合最终选择了一条更为明智的道路。他当即便派遣自己的使者,带着乌丹国的降表,星夜兼程赶往靖远城,向林远表达了愿归附大胤的诚恳意愿,并承诺从此永不与海外列强勾结。
林远站在靖远城头,深邃的目光望向南疆方向那一片广袤的黄沙。阳光洒落在金色的沙丘上,显得格外遥远而又充满希望。他知道,乌丹国的归附,不仅意味着边疆的稳定,更象征着对海外列强渗透的一次有力挫败。他提起笔,在自己的案牍上,郑重地写下了几个字,这些字,是对这场阶段性胜利的总结,也是对未来挑战的清醒认知:
雇佣兵败,归附可期。
他清楚地明白,虽然取得了重要的战略胜利,但海外列强的威胁远未结束。他们不会轻易放弃对大胤资源的觊觎,未来的斗争将更加复杂和隐蔽。但至少,他己经为大胤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战略空间,为未来的全面反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http://www.220book.com/book/2AR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