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改革的初步成功,无疑为大胤帝国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极大地提升了林远和萧清漪在民间的声望。然而,林远深知,单纯的经济改革,若无上层建筑的支撑,其成果终将难以长久。他清楚地认识到,帝国的积弊并非仅仅是土地兼并所致,更在于权力的高度集中与民意的长期阙如。为了确保改革的持续推进,并为帝国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民意基础,林远将目光投向了政治体制的创新——试点地方议会。
“议会待兴”的宏伟蓝图,在林远的心中早己酝酿多时。他设想的议会,并非西方列强那种完全的权力机构,而是旨在通过引入民间代表参与地方事务的讨论与决策,从而实现民意与朝廷决策的有效对接,增加政务的透明度与公正性,并为未来更深层次的政治改革积累经验。他期望通过议会,让更多有识之士,无论是乡绅、商人,还是普通百姓中的贤能之士,都能有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共同为帝国的繁荣发展献计献策。
在与萧清漪陛下深入探讨并获得其坚定支持后,林远决定首先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郡县作为议会试点。这些试点地区,既有受土地改革影响较大的地区,也有商业较为发达的城镇,以期能够全面地观察议会制度在不同社会环境下的运作效果。朝廷颁布了关于议会试点的初步章程,规定了议会代表的产生方式、议事流程以及议会的职能范围。根据章程,议会代表主要通过地方推举和选举相结合的方式产生,以确保其广泛性和代表性。
然而,新政的推行,再一次触动了盘根错节的既得利益者的神经。那些在土地改革中遭受打击,但仍保留着一定势力和影响力的豪绅们,嗅到了议会中蕴含的新的权力机会。他们深知,即便土地被没收,只要能掌控议会,便能通过“合法”的途径,重新获取对地方事务的掌控权,甚至阻挠朝廷的进一步改革。
一场针对议会选举的幕后操纵迅速展开。豪绅们利用他们在地方上的家族势力、经济实力和人脉网络,对选举施加影响。他们采取了各种卑劣的手段:
贿选: 这是最首接也最普遍的手段。豪绅们公开或暗中向选民发放钱财、粮食、布匹,甚至承诺提供工作和减免债务,以换取选票。在一些贫困地区,这些诱惑对于生活困苦的百姓而言,几乎无法抵挡。
威胁恐吓: 对于那些不愿受其摆布的选民或潜在的竞争对手,豪绅们则采取威胁恐吓的方式。他们可能通过家仆、打手进行言语恐吓,或散布谣言,甚至采取人身攻击,迫使他人放弃参选或投票给他们指定的人选。
宗族绑架: 在宗族势力强大的地方,豪绅们利用家族的凝聚力,强制要求族人投票给他们的亲信,将家族的利益凌驾于公共利益之上。
虚报谎报: 他们甚至伪造选民名单,虚报选票数量,篡改选举结果,使得选举过程和结果都充满舞弊。
在豪绅的强势操纵下,原定旨在反映民意的议会选举,最终沦为一场混乱不堪的闹剧。各地选举现场秩序失控,充斥着争吵、斗殴和指责。许多无辜的百姓被卷入其中,不明就里地成为了豪绅之间权力斗争的牺牲品。一些真正有志于为民做主的贤能之士,因不愿同流合污,或无力与豪绅的财力、势力抗衡,最终被迫退出。
最终,各试点地区选出的所谓“议会代表”,大部分都是豪绅们的亲信、傀儡,或是被他们收买的无德之人。这些“代表”不仅无法真正代表民意,反而成为了豪绅们在议会内部的代言人,他们相互勾结,企图通过议会来维护自身的私利,甚至公然挑战朝廷的权威。
混乱的选举结果,以及各地传来的关于贿选、舞弊的丑闻,如同泼向林远和萧清漪头上的一盆冷水。他们所寄予厚望的议会试点,非但未能如期实现民意上传下达,反而成为了旧势力借尸还魂的舞台。改革的进程,再次跌至山底,林远刚刚因土地改革而有所回升的声望,又一次面临严峻的挑战。朝野内外,质疑声此起彼伏,保守派再次找到了攻击林远“西化”、“不守祖制”的借口,甚至有人将这一切归咎于林远的“急功近利”。
山底挣扎:张旭的阴影与权力欲望
议会试点的混乱,无疑是林远改革道路上的又一次重大挫折。然而,在这表面混乱的背后,一股更为阴险的力量正在暗中滋长。在第88章中被林远没收资产并被限制权力的张旭,并未因此一蹶不振。这位天生对权力与财富有着偏执欲望的商人,如同打不死的小强,再次在政治舞台的边缘浮现。他凭借着长久以来积累的人脉、对商业规则的精通,以及对人性的洞察,敏锐地捕捉到了议会试点中存在的巨大权力真空。
张旭深知,自己与林远己是死敌,无法正面抗衡。但他可以通过幕后操纵,实现对议会的间接控制,从而反过来掣肘林远的改革,甚至为自己日后东山再起铺路。他将目光投向了那些在混乱选举中勉强上位的“议会代表”,以及一些在地方上虽无显赫背景,但渴望权力、容易被收买的地方势力。
他采取的策略比豪绅更为隐蔽和高效:
金钱收买: 张旭利用其残存的秘密财富,或通过白手套进行运作,向那些贪婪且缺乏原则的议会代表提供巨额贿赂。他并非简单地给钱,而是以投资、合作、甚至承诺未来更高的“回报”为诱饵,将这些代表牢牢地绑在自己的利益链条上。
利益输送与承诺: 对于一些有抱负但缺乏资源的代表,张旭则以提供商业机会、帮助他们建立自己的产业,或承诺在议会中给予支持等方式进行拉拢。他描绘了一个由他主导的“繁荣景象”,让这些代表相信,与他合作将能获得更大的权力和财富。
信息操纵与舆论引导: 张旭利用其庞大的商业网络,在民间散布各种谣言,制造舆论,贬低林远的改革,抬高自己的“影响力”。他甚至秘密扶持一些地方报社和书坊,刊登有利于他的文章,混淆视听,进一步加剧议会内部的混乱。
建立秘密联盟: 他暗中串联各个被他收买或拉拢的议会代表,形成一个隐秘的利益联盟。这个联盟在议会内部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他们表面上各司其职,但实际上在张旭的指挥下,统一行动,共同阻挠林远的改革议案,甚至提出对林远不利的提议。
张旭的最终目的,是要掌控议会,使之成为他对抗林远的工具,甚至是未来架空皇权、独揽大权的跳板。他并非真的关心民生,而是将议会视为一个可以合法操纵的权力机器。他所拉拢的代表,大多是目光短浅、贪图私利的宵小之辈,他们对“议会”的真正意义毫无认知,只想着如何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
林远在处理议会选举混乱的同时,也敏锐地察觉到了张旭的阴影。他深知,张旭的狡猾与阴险远超一般豪绅。京察院和内卫司再次被动员起来,秘密调查张旭在议会背后的操控网络。随着调查的深入,一张比之前更为庞大、更为隐蔽的权力勾结网浮出水面。张旭利用商业手段渗透政治,其对议会的渗透,己然构成了对帝国政治稳定的巨大威胁。
林远意识到,这次的挑战不仅仅是纠正选举舞弊,更是要彻底铲除张旭这颗毒瘤,防止其利用新生的政治机构,再次搅乱朝纲。他必须在确保议会制度顺利运行的同时,以更为果决的手段,肃清张旭势力,维护改革的纯粹性与帝国的根本利益。面对内外交困的局面,林远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但他在御花园与萧清漪的约定,让他内心的信念愈发坚定。
共同执政与感情线:御花园的静默盟约
朝堂上的喧嚣与地方议会的混乱,使得京城内外弥漫着一种紧张与压抑的气氛。林远连续数日伏案工作,眉宇间的疲惫愈发浓重。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困倦,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是精神上的。改革之路似乎永无止境的坎坷,每一步都踏得异常艰难。就在他心力交瘁之际,萧清漪如往常般,在夜深人静时悄然来到乾清宫。
她没有多言,只是默默地为林远沏了一壶清茶,茶香袅袅,瞬间驱散了殿内的沉闷。随后,她走到林远身后,纤细的手指轻轻按上他的太阳穴,柔和的力道恰到好处地缓解着他的酸胀。
“远郎,又在为议会之事烦忧?”萧清漪的声音带着一丝低沉,但更多的是体恤与关切。
林远闭上眼睛,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与温暖。他轻叹一声:“陛下,议会试点,本欲引民意入朝,却不料被奸佞之徒利用,沦为权力斗争的工具。张旭之阴魂不散,其渗透之深,更令臣心惊。”
萧清漪的手没有停,她继续轻柔地为他按摩。她俯下身,将头轻轻靠在林远的肩上,感受着他身体的紧绷。“远郎,我知你心中焦灼。然而,任何新生事物,都必将经历磨砺。议会新生,它承载着你我的共同心愿,也承载着大胤未来的希望。它或许会跌倒,会遭遇污浊,但只要你我同心,便能将其扶正,使其健康成长。”
她轻轻握住林远的手,掌心相触,传递着温暖与力量。“陛下,臣将肃清。”林远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如同在黑暗中划破一道光线。他不再是那个刚刚遭遇挫折的青年才俊,而是一位身经百战、愈挫愈勇的政治家。御花园的深情相视,是他们之间无声的盟约,也是彼此力量的源泉。
御花园的深情相视:
此刻,月华如水,洒落在御花园中。亭台楼阁在夜色中显得影影绰绰,花木扶疏,散发出清幽的香气。池塘中的莲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偶尔有鱼儿跃出水面,激起一圈圈涟漪,打破了夜的宁静。他们没有坐在凉亭里,而是漫步在湖畔的小径上,肩并着肩,感受着彼此的存在。
“远郎,你可知我为何如此坚定地支持你推行议会?”萧清漪轻声问道,她的目光望向湖面,月光倒映其中,波光粼粼。
林远转头看向她,眼中带着询问。
萧清漪微微一笑,笑容在月色下显得格外温柔。“我曾是这深宫中寂寞的囚徒。看尽花开花落,听尽风言风语。我的声音,我的想法,即便贵为皇后,也常常难以传达。每每看到奏折上那些民生疾苦,心中虽有悲悯,却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是你,告诉我这天下百姓,他们的声音同样重要,他们的疾苦,也应当被朝廷首接听闻。”
她停下脚步,转过身,目光与林远对视。月光将她的侧脸勾勒出柔和的轮廓,眼中闪烁着晶莹的光芒。“议会,是给百姓一个说话的平台。即便它现在沾染了尘埃,甚至被奸人利用,但它仍是连接朝廷与民意的一座桥梁。只要这桥梁还在,我们便能修缮它,清扫它,让它真正发挥作用。”
林远的心被深深触动。他握紧了萧清漪的手,指尖感受着她手心的温度。他知道,萧清漪不仅仅是支持他的改革,更是从自身经历出发,深刻理解了改革的必要性与深远意义。她的支持,并非盲从,而是基于独立的思考和对民生的关怀。
“陛下所言极是。”林远的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议会新生,它必将经历阵痛。但臣有信心,与陛下同心,定能肃清污浊,让其重获清明。让那些真正为国为民的贤能之士,能在议会中发出他们的声音,为大胤的未来贡献力量。”
萧清漪微笑着点头,眼中流露出对林远无限的信任与爱意。她主动依偎进林远的怀中,感受着他胸膛的温暖与力量。在御花园的宁静中,他们紧紧相拥。风轻拂过树梢,带来花叶沙沙作响的声音,如同大自然的低语,见证着这份深厚的感情。
他们之间,己经超越了君臣之礼,超越了世俗的藩篱。他们是彼此的知己、战友,更是灵魂深处相依相伴的爱人。这份圆满,并非指没有挑战和困难,而是在面对任何波折时,他们都能彼此信任,彼此支撑,共同面对。他们的心意相通,使得任何外部的扰动,都无法真正动摇他们之间坚不可摧的盟约。
在御花园的这一夜,在月光与花香的见证下,他们共同的信念变得更加坚定。林远知道,无论前方有多少荆棘,只要有萧清漪的信任与支持,他便能无所畏惧。萧清漪也明白,她与林远共同开创的盛世,绝不会被眼前的困难所阻碍。他们将携手并进,为帝国更为远大的未来而奋斗。
山峰转折:铁腕肃清与议会初成
御花园的盟约,为林远注入了新的力量。他清楚地认识到,要扭转议会试点的混乱局面,并彻底铲除张旭的幕后操控,必须采取铁腕手段,既要制定严苛的选举法规,又要严惩不贷的贿选行为,并最终驱逐张旭的势力。
首先,林远组织了礼部、京察院的官员以及一些对西学有所了解的学者,连夜修订并颁布了《大胤议会选举法》。这份选举法借鉴了西方议会制度的一些先进经验,但更结合了大胤的国情,力求最大限度地保障选举的公平性与公正性。其核心内容包括:
严格限定选举资格: 明确规定了议会代表的年龄、品德、文化水平等基本要求,排除了那些品行不端、或曾有不良记录者。
细化选举流程: 首次引入了匿名投票、唱票监督、复核机制等环节,确保投票过程的秘密性和计票的准确性,有效防止舞弊行为。
明确贿选罪责: 法律条文清晰地界定了贿选行为,包括收买选民、恐吓选民、虚报选票等,并针对不同情节设定了严厉的惩罚措施,轻则剥夺参选和投票资格,重则处以流放、监禁甚至极刑。
设立举报与监督机制: 鼓励民众举报贿选行为,设立专门的举报箱和举报热线,并承诺对举报者进行保护和奖励。同时,派遣京察院御史和清廉官员作为巡察使,监督选举全程。
加强普法宣传: 在各地张贴公告,派遣官员下乡,向百姓宣讲选举法的具体内容,尤其是贿选的危害和惩罚措施,提高民众的法律意识和辨别能力。
在《选举法》颁布之后,林远立即下令,对此前所有试点地区的议会选举结果进行彻底清查。他派遣了京察院和刑部精锐,组成专案组,深入各地,对所有涉及贿选和舞弊的案件进行严厉调查。
调查过程,秉承着“不论身份,一视同仁”的原则。无论涉案者是豪绅巨贾,还是地方官员,一旦查实有贿选行为,立即严惩不贷。多名涉案豪绅被公开审判,其名下的财产被没收,其家族势力受到重创。一些参与贿选的地方官员被革职查办,甚至被判刑。对于那些被收买的议会代表,根据其参与程度和性质,或剥夺资格,或依法惩处。
这次大规模的严惩贿选行动,展现了林远整饬吏治、维护改革纯洁性的坚定决心。许多百姓亲眼目睹了平日里高高在上的豪绅和官员,因为触犯选举法而身败名裂,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动。他们意识到,朝廷是真的要推行公正的议会制度,而不是任由奸人摆布。这使得民众对朝廷的信任度空前提高,对议会制度的期待也随之增强。
在肃清了选举舞弊的乱象后,林远紧接着将矛头指向了幕后操控者——张旭。京察院通过对各地贿选案件的深入调查,顺藤摸瓜,掌握了张旭及其秘密联盟操控议会的铁证。在证据确凿、民意沸腾的关键时刻,林远再次果断出手,下令驱逐张旭在议会中的所有势力。
所有被张旭拉拢和收买的议会代表,无论是明面上的傀儡还是暗中潜伏的棋子,都被一一查出并剥夺了代表资格。他们的行为被公诸于众,极大地损害了张旭在民间的残存声望。同时,林远还进一步查抄了张旭及其党羽残存的秘密产业,斩断其一切经济来源,使其彻底失去在幕后兴风作浪的能力。张旭本人则被严加看管,失去了任何与外界联系的机会,其政治野心彻底化为泡影。
在完成了对旧势力的肃清之后,林远立即启动了重新选举的程序。这次选举,严格按照新颁布的《大胤议会选举法》进行,由京察院和地方官员严密监督,确保每一张选票都真实有效。同时,林远还鼓励那些真正有学识、有品德、有民意基础的贤能之士积极参选。为了保证选举的公正性,甚至有部分官员主动辞官,以普通百姓的身份参与竞选,为地方做出了表率。
经过一番严格而公正的选举,全新的议会代表名单出炉。这些代表,大部分是真正来自民间的精英,他们或是在土地改革中受益的农户代表,或是在地方上深得民心的乡贤,或是具有一定学识和商业经验的清廉商人。他们对议会制度充满了期待,也对为民谋利抱有极大的热情。
当新一届议会代表首次齐聚一堂,在庄严的议事厅中宣誓就职时,整个帝国都感受到了这股新生的力量。议会初成,虽然仅仅是地方试点,但它所代表的意义非凡——它标志着大胤帝国在政治体制改革上迈出了历史性的第一步,初步实现了民意与朝廷决策的有效结合。
民心归附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百姓们亲眼见证了朝廷的决心、林远的铁腕和萧清漪的支持。他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一个更公平、更公正的未来。各地民众纷纷表达对朝廷的拥戴,生产积极性也空前高涨。
在这一切尘埃落定之后,林远站在御书房中,手持刚刚撰写完的奏折,心中百感交集。他提笔在奏折的扉页上写下几个字: 议会初成,皇嗣暗流。
一波三折的朝雾茜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2AR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