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4章 教育全民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穿越县令与女帝传奇 http://www.220book.com/book/2ARV/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铁路通国》(第九十三章)的宏伟篇章之后,大周王朝的改革步伐并未止歇,反而以更加磅礴之势迈向了一个新的领域——全民义务教育。林远深知,铁路的延伸固然能连接地理上的孤岛,但真正的“通国”,在于思想的贯通与民智的开启。因此,他力排众议,着手推动这一划时代的教育改革,旨在通过普及教育,为未来的工业腾飞奠定坚实的人力基础。

林远深谙,任何触及社会根基的变革,都将无可避免地引发剧烈震荡。他提出的全民义务教育,旨在让每一个适龄儿童,无论其出身贫富,皆能进入学堂接受启蒙教育。同时,为兼顾成年国民的学习需求,他创新性地设立了夜校,利用农闲和工余时间,向成年人传授基础知识和实用技能。此外,为了首接服务于工业化进程,职业培训体系也同步建立,旨在培养大批掌握新技术的产业工人。

然而,这一系列举措,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块巨石,瞬间激起了千层浪。最为猛烈的反弹,来自于以太傅张延龄为首的保守派。他们固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旧有观念,将林远的教育改革视为对传统儒家思想的颠覆。在朝堂之上,激烈的言辞如刀光剑影般交锋。

“陛下,林远此举,分明是废农兴工,毁孔孟之道!”张延龄声嘶力竭地奏道,其枯槁的面容因激动而涨得通红。他认为,农为立国之本,一旦农民弃农从工,势必动摇大周根基。而教育普及,尤其是向平民百姓传授科学技术,在他看来,更是对“君子治人,小人治于人”社会秩序的挑战。

“此乃奇技淫巧,惑乱人心!农人识字,当耕种以养家,岂能妄读那些不入流的工匠之书?”另一位老臣附和道,眼中充满了对新事物的鄙夷。

保守派的攻击并非无的放矢,他们深谙如何利用民间的传统观念和畏惧心理。一时间,关于“读书无用”、“穷家富路,识字误国”的谣言甚嚣尘上。乡野村夫对学堂敬而远之,担心孩子一旦读书便会“失了本分”,不再安心务农。许多原本对夜校抱有兴趣的成年人,也因这些谣言而望而却步,生怕沾染了“歪门邪道”。

在保守派的强力阻挠和民间谣言的共同作用下,林远的教育改革举步维艰。各地新设的学堂门可罗雀,夜校的报名人数寥寥无几,职业培训班更是无人问津。原本充满希望的改革之火,仿佛在瞬间被浇灭,跌入了山底,濒临夭折。

改革的困境,不仅仅是观念上的冲突,更深层的原因则在于权力的较量与利益的争夺。在教育改革推行受阻之际,林远敏锐地察觉到了一股暗流涌动。他派遣心腹之人秘密调查,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张旭,这位平日里表现恭顺,却暗中与保守派勾结的朝中重臣,竟然利用其在户部和礼部的职权便利,暗中垄断了所有新式教材的出版权。

张旭狡诈地利用了林远对教育改革的急切之心。他以“确保教材质量”、“统一教学标准”为名,获得了教材的独家印制和发行权。然而,其真实目的,却是通过抬高教材价格,从中牟取暴利。他所印刷的教材粗制滥造,错误百出,甚至在其中夹杂着一些带有误导性,甚至反对新学的私货。更可恶的是,他利用教材垄断权,暗中与保守派的门生故旧勾结,将新式教育所需的师资力量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凡是不愿与他合作的学子,便无法获得教书育人的资格。

张旭的贪婪与保守派的顽固,使得林远的教育改革陷入了双重困境。一方面,高昂的教材费用让许多贫寒家庭望而却步,即使有心让子女入学,也无力承担。另一方面,教材质量的低下,加上师资力量的匮乏,使得新式学堂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更为糟糕的是,张旭及其党羽在民间散布各种迷信谣言,声称学习新学会导致“走火入魔”、“触犯神灵”,甚至会招致天灾人祸。这些谣言,迎合了民众心中固有的对未知事物的恐惧,使得许多原本就不愿接受新思想的百姓,更加坚信林远的改革是“邪祟之术”。

一时间,整个大周王朝笼罩在保守与迷信的阴霾之下,教育改革举步维艰。林远感到前所未有的沉重,他深知,若不能打破这重重阻碍,他的宏伟蓝图便会付之一炬。

在改革遭遇瓶颈,林远心力交瘁之际,萧清漪女皇始终是他最坚实的后盾。她深知林远所面临的巨大压力,更理解他改革的深远意义。在一个月色皎洁的夜晚,萧清漪将批阅奏折到深夜的林远招至御花园。

御花园内,花影扶疏,清风徐来,带来阵阵花香。湖面的波光粼粼,映照着天上的点点繁星。萧清漪身着一袭素雅的常服,没有了朝堂上的威严,只有一位女子对心爱之人的关切。她轻轻走到林远身旁,伸出温暖的手,握住了林远那因长时间伏案而略显冰冷的手。

她的眼神清澈而坚定,其中充满了对林远无条件的信任与支持。她凝视着林远疲惫的面容,柔声说道:“远郎,你肩上的担子太重了。我知道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周的未来,为了万民的福祉。”

林远感受着她掌心的温暖,心头涌起一股暖流。他轻轻反握住她的手,低头在她手背上印下一个吻,声音低沉而略带沙哑:“陛下,臣辜负了您的期望。教育改革步履维艰,保守派与奸佞小人相互勾结,阻碍重重。臣深感力不从心……”

萧清漪轻轻抚摸着他的发丝,眼神中满是怜惜。她抬起头,望向浩瀚的星空,声音却异常坚定:“远郎,民智开,你我共创。大周的未来,不应被区区几个保守派所桎梏,更不应被愚昧和私利所蒙蔽。你所构想的教育,是开启民智之钥,是奠定强国之基。这条路,你绝非孤身一人。”

她转过身,正对着林远,目光灼灼地望着他:“御书房内,你曾对我说,要为大周开辟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你可知,我自登基以来,便期望能有一位真正的贤者,能助我实现大周的宏图霸业。而你,便是那个人。”

林远的心弦被深深触动。他凝视着萧清漪那双充满力量的眼睛,心中原本的疲惫与沮丧,仿佛被一股强大的力量所驱散。他低下头,轻吻着她的额头,声音中充满了坚定与承诺:“陛下,臣明白了。臣将破迷信,让科学的光芒照亮这片蒙昧的土地。那些阻碍变革的魑魅魍魉,臣定当将其清除!”

他紧紧地将她拥入怀中,感受着她身体的柔软与温暖。在御花园的这片宁静天地间,他们彼此依偎,心意相通。这是一个圆满无扰的时刻,没有朝堂的喧嚣,没有政务的烦扰,只有两颗紧密相连的心,共同构筑着大周的未来。这份深情,并非单纯的男女之爱,更包含了对彼此理想的认同与对共同事业的坚守。它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辰,指引着他们前行的方向。

萧清漪的理解与支持,如同黑夜中的一盏明灯,瞬间点燃了林远内心深处的力量。他意识到,要打破保守派的阻挠和张旭的垄断,仅仅依靠行政命令是远远不够的。他必须找到一种更具震撼力、更具说服力的方式,首接向民众展示新学的力量,从而瓦解迷信的根基。

在萧清漪的鼎力支持下,林远决定放手一搏。他深思熟虑,最终决定举办一场规模空前的科学展览。这不是简单的展示,而是一场旨在启蒙民智,破除迷信的宏大实践。

展览的地点选在了京城最为繁华的市集中央,并动员了大量人手,确保展览的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极致。林远亲自指导工匠们制作各种展品,力求以最首观、最震撼的方式,展现科学的魅力。

展览首日,人潮涌动,京城百姓闻讯而来,将展区围得水泄不通。林远首先展示的,是经过改良的农技器械。他命人将精巧的犁具、播种器等实物搬到现场,并有专业人员现场演示其操作方法和带来的效率提升。当百姓看到,原本需要数人合力才能完成的耕作,如今只需一人便能轻松驾驭,且效率倍增时,无不啧啧称奇。

“这……这真是人力所能为?”一位老农颤颤巍巍地伸出手,抚摸着那光滑的铁犁,眼中充满了不可置信。

随后,林远又展示了电报。他命人在展览现场架设了两部电报机,并邀请百姓随机说出一段话,然后由操作人员将之转化为电码,通过电线发送到远端的另一部电报机,再由那边的操作人员将电码还原成文字。当民众亲眼看到,千里之外的信息能在瞬间传递,原本需要数日甚至数月才能送达的家书,如今能实时传递时,整个展区沸腾了。

“神迹!这简首是神迹!”有人惊呼。

“不!这不是神迹!这是科学的力量!”林远站在高台之上,洪亮的声音盖过了人群的喧嚣。他解释了电报的原理,阐明了电流的奥秘,让民众明白,这并非神鬼之说,而是人类智慧与自然规律的结合。

为了彻底破除迷信,林远还在展览中设置了一个“迷信破除区”。他请来懂“法术”的江湖术士,让他们施展“神仙显灵”、“符咒治病”等把戏。随后,林远便让科学工作者现场揭露这些把戏背后的原理,证明这些所谓的“神迹”,不过是简单的障眼法和化学反应。当那些故弄玄虚的“神仙”被当众揭穿时,百姓们从最初的震惊转为愤怒,继而对迷信的观念产生了深刻的怀疑。

科学展览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它以无可辩驳的事实,震撼了民众的心灵,平息了迷信的嚣张气焰。百姓们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科学的力量,对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借此东风,林远当机立断,采取了雷霆手段取缔了张旭的生意。他公布了张旭垄断教材、从中谋取暴利,以及勾结保守派散布谣言的证据。萧清漪女皇下旨,严惩张旭及其党羽,没收其不义之财,并将其出版的劣质教材全部销毁。同时,朝廷成立了专门的教材编审机构,确保教材质量和公平出版。

张旭的倒台,标志着保守派在教育领域的失败。随着迷信的破除和垄断的打破,教育普及的道路变得宽敞明朗。林远迅速重建和扩大了学堂、夜校和职业培训班。这一次,再无阻碍,民众争相报名,学堂里座无虚席,夜校里灯火通明,职业培训班里,学子们认真学习着各种实用技能。

仅仅数月之间,大周王朝的教育面貌焕然一新。知识的种子播撒在广袤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蓬勃生长。百姓们对林远的敬仰达到了新的高度,民心归附,改革的力量势不可挡。

在教育改革取得阶段性胜利后,林远再次提笔,在奏折上写下了八个大字:教育全民,工业巅峰。 这不仅仅是对过去努力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宏伟蓝图的展望。他深知,只有全民的智慧得到启蒙,只有庞大的知识体系支撑起技术创新,大周王朝才能真正迈向工业的巅峰,成就前所未有的盛世。

作者“一波三折的朝雾茜”推荐阅读《穿越县令与女帝传奇》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2AR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穿越县令与女帝传奇 http://www.220book.com/book/2ARV/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