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远力推之下,大夏的工业化进程如同脱缰的野马,疾驰向前。自第九十西章全民教育的普及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力基础,蒸汽机的轰鸣声响彻北境,钢铁厂的炉火昼夜不息,造船厂的龙骨在海风中巍然耸立。短短数年,大夏的工业产值便实现了惊人的翻倍,然而,这份辉煌的背后,却隐藏着危机西伏的暗流。
列强们,这些盘踞在国际贸易链条顶端的掠食者,绝不会坐视大夏的崛起。他们深知工业实力的增长意味着国力此消彼长,因此,一场无形的经济战争悄然打响。大量廉价且粗劣的钢铁产品,如同决堤的洪水一般,通过各种隐蔽的渠道被走私到大夏市场。这些走私钢材,以其低廉的价格,迅速冲击着本土钢铁产业,使得大夏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钢铁厂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许多工厂订单锐减,甚至被迫停产,大量工人面临失业的威胁,这不仅是对大夏经济的打击,更是对社会稳定的严峻考验。
与此同时,潜藏在暗处的破坏势力也蠢蠢欲动。林远通过缜密调查,发现了一股股针对大夏工业基础设施的破坏活动。这些破坏行为,绝非简单的个人泄愤,而是有组织、有预谋的。一些新建的蒸汽机被蓄意损毁,重要部件被盗窃;关键的生产线在夜间被人恶意破坏,导致工厂停工;甚至有新式战舰的图纸被窃取,企图泄露给敌国。这些破坏行为如同跗骨之蛆,不断侵蚀着大夏工业的根基。林远在调查过程中,敏锐地察觉到这些破坏活动的背后,隐约浮现出前朝权臣李浩然旧部的身影。这些人并非简单的作乱者,他们的目的远不止于破坏,而是妄图借此机会,分裂大夏的工业体系,从而进一步动摇国本,实现其复辟旧朝的野心。工业改革的步伐,在内忧外患的夹击下,犹如跌入深不见底的山谷,举步维艰。
工业危机所引发的连锁反应,迅速波及到大夏朝堂。一方面,列强走私的廉价钢材,如同毒瘤般侵蚀着大夏经济的肌体。朝廷内部对此争议不断,一些保守派官员主张放弃新兴工业,回归传统的农业模式,认为工业化进程带来的问题过于复杂,远超大夏当前的承受能力。他们将工业的困境归咎于林远的激进政策,甚至有人提出罢黜林远,以平息工业风波。另一方面,李浩然旧部的破坏活动愈演愈烈,他们利用各种手段煽动民众,散布谣言,将工业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无限放大,指责林远推行的工业化政策是“劳民伤财,祸国殃民”。这些旧部甚至勾结地方势力,试图在工业重镇制造骚乱,企图以此瘫痪大夏的工业命脉,为他们的复辟计划铺路。
在朝堂之上,围绕工业改革的争论达到了白热化。许多官员出于自身利益考量,或因短视而无法理解工业化的深远意义,对林远提出的应对措施持怀疑态度。他们质疑林远通过调整关税来打击走私的有效性,认为这会进一步激化与列强的矛盾。同时,对于李浩然旧部的渗透和破坏,一些官员主张采取怀柔政策,避免事态扩大,以免引发更大的社会动荡。甚至有人认为,只要工业发展放缓,这些破坏行为便会自然平息。这种绥靖主义的论调,无疑为李浩然旧部的嚣张气焰添油加醋。
林远深知,此刻大夏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外部列强的经济压迫与内部旧部的政治阴谋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张巨大的网,试图将大夏工业化进程彻底扼杀。他力排众议,坚持认为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化,才能使大夏真正强大起来。面对朝堂上此起彼伏的质疑声,以及旧部制造的种种事端,林远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常常夜不能寐,反复推敲应对之策,既要化解眼前的危机,又要为大夏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林远承受巨大压力的时刻,皇后萧清漪始终是他最坚定的支持者。她深知林远肩上的重担,更清楚大夏工业化对于国家未来的重要性。在御书房内,萧清漪常常陪伴在林远身旁,为他研墨,为他沏茶,默默地支持着他。当林远因朝堂上的阻力而感到沮丧时,萧清漪会轻声细语地开导他,给予他力量。她不仅在情感上给予林远慰藉,更在政治上展现出卓越的洞察力和坚定的立场。
在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林远批阅完堆积如山的奏折,疲惫地揉了揉眉心。萧清漪从殿外款步而入,手中端着一盏热茶。她将茶盏轻轻放在林远手边,然后走到他身后,温柔地为他揉捏着肩膀。
“远郎,工业兴,盛世近。”萧清漪的声音如同潺潺溪水,抚慰着林远疲惫的心绪。她的话语不仅是对林远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大夏未来宏图的憧憬。
林远握住萧清漪的手,指尖感受着她掌心的温暖,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他转过身,深情地凝视着她,低声回应道:“陛下,臣将清算。”这“清算”二字,既是对李浩然旧部的决绝,也是对所有阻碍大夏工业化进程势力的宣战。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也充满了对萧清漪的信任与依赖。
萧清漪轻轻抚摸着林远的脸颊,眼中充满了柔情与鼓励。她知道,林远所说的“清算”意味着一场硬仗,但她相信他有能力打赢这场仗。她主动将自己的手放在林远的手中,十指紧扣,无言地传递着力量与支持。
“妾身与远郎共同面对,大夏的未来,就在我们手中。”萧清漪轻声说道,她的声音虽然轻柔,却充满了力量。
林远将她轻轻拥入怀中,那一刻,所有的疲惫、所有的压力都烟消云散。御书房内,烛光摇曳,将两人的身影拉得修长。他们紧紧相拥,深情流露,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下来,圆满而无扰。这份情感,超越了君臣的界限,更是灵魂深处的契合与共鸣。在御书房的静谧中,他们共同描绘着大夏的宏伟蓝图,也共同分担着改革的重担。
在朝堂上,萧清漪以她独有的智慧和影响力,支持林远推行的关税改革。她深知,关税是抵御列强经济入侵的有效武器。在她的力挺下,朝廷终于通过了新的关税法案,大幅提高了对进口钢材的关税,使得走私的利润空间被极大压缩,有效遏制了列强通过不正当竞争手段打击大夏工业的行为。
同时,林远也着手对李浩然旧部进行彻底清算。他组织了一支由忠诚可靠的官员和精锐力量组成的特别行动组,对那些暗中破坏工业设施、煽动民众的旧部势力进行严厉打击。在萧清漪的默许和支持下,林远拥有了更大的权限来处理这些复杂的内政问题。他果断出击,雷厉风行,将一批又一批潜藏在朝野各地的李浩然旧部连根拔起,有效维护了工业生产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宁。
林远和萧清漪的共同努力,如同拨开乌云的阳光,迅速扭转了大夏工业的颓势。新的关税政策如同坚实的壁垒,有效阻止了列强走私廉价钢材的行为。随着走私的锐减,大夏本土钢铁产业的订单量迅速回升,工厂重新开工,机器的轰鸣声再次响彻大地。那些一度停滞的生产线重新焕发了生机,失业的工人们也陆续回到了工作岗位,社会秩序逐渐恢复稳定。
与此同时,林远对李浩然旧部的清算也取得了显著成效。那些曾经嚣张跋扈的破坏者被绳之以法,他们的破坏活动也随之销声匿迹。工业区的治安状况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工人们可以安心生产,企业家们也敢于投入更多资金进行扩大再生产。大夏的工业体系,在经历了这场危机之后,反而变得更加坚韧和完善。
工业的腾飞,带来了国民经济的全面复苏和增长。随着钢铁产量的持续增加,大夏不仅能够满足自身的需求,甚至开始将高质量的钢铁产品出口到周边国家,赢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造船厂建造的新式船只,不仅提升了大夏的航海能力,也为远洋贸易提供了有力保障。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更是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得大夏的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工业的繁荣发展,也极大地提升了民众的生活水平。工厂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摆脱了贫困。随着工业生产的机械化和规模化,各种商品的价格也逐渐下降,寻常百姓也能享受到现代工业带来的便利。铁路的修建,使得物资运输更加便捷,促进了城乡交流;电力设施的建设,点亮了千家万户的灯火,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在林远和萧清漪的共同治理下,大夏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民心所向,万众归附。林远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和坚定不移的改革决心,带领大夏走出了危机,迈向了工业巅峰。他深知,工业的崛起,不仅是物质层面的飞跃,更是国家精神层面的升华。大夏,己经不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孱弱国度,而是成为了一个拥有强大工业实力和自强不息精神的民族。
林远提笔,在案牍上写下八个字:“工业巅峰,内乱再起。”他深知,工业的崛起只是一个阶段性的胜利,未来的道路上,依然会有新的挑战和危机等待着大夏。而此刻,他与萧清漪并肩而立,共同面对未来的风雨。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穿越县令与女帝传奇(http://www.220book.com/book/2AR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