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循环解除后第6天。
一场秋雨刚过,天空被洗得透蓝,像一块被擦亮的蓝宝石。启明基地的训练场边,几棵枫树的叶子染上了浅红,被风一吹,簌簌地往下落,在泥泞的地面上铺了薄薄一层。监测站的窗户敞开着,里面传来打印机工作的“滋滋”声,与外面孩子们追逐落叶的笑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种奇异的安宁——仿佛那些关于“首播”“观众”的惊悚发现,都被这场秋雨冲淡了。
周明远端坐在临时会议室的长桌主位上,他的面前摆放着一叠厚厚的资料,这些资料堆积如山,仿佛承载着无尽的秘密和信息。
这间会议室原本是一个废弃的集装箱,经过简单的改造后,成为了他们临时的工作场所。集装箱的内壁贴着防潮纸,虽然有些破旧,但也能起到一定的防潮作用。墙角堆放着几箱压缩饼干,散发出淡淡的麦香,这是他们在紧急情况下的备用食物。
长桌是用木板拼凑而成的,边缘还带着些许毛刺,显得有些粗糙。然而,这张简陋的长桌上却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来自各个渠道,包括信号波动记录、观众留言打印稿、历史异常事件的时间线,以及林小鹿手绘的遗迹符号对照表。
这些资料密密麻麻地铺满了整张桌子,上面的标注和注释几乎覆盖了每一个角落,让人眼花缭乱。这些信息都是他们在探索过程中收集到的重要线索,每一条都可能是解开谜题的关键。
“大家先看看这个。”周明远拿起一份打印纸,上面用红笔圈出了几条关键的观众留言,“‘主角团不能死太早’‘没冲突的剧情没人看’‘打赏的积分兑换成钥匙了’——这些话里藏着平台的运行规律。”
坐在他左手边的唐雨晴推了推眼镜,拿起打印纸仔细看着。她今天穿了件浅灰色的衬衫,袖口挽到小臂,露出白皙的手腕,上面还沾着点碘酒的痕迹——早上刚给一个训练时擦伤的队员处理过伤口。“‘主角团’应该指的是我们几个核心成员。”她指着“不能死太早”那条,“之前好几次遭遇危险都能化险为夷,不是运气,是平台不允许关键人物提前退场。”
“我同意。”林小鹿接过话头,她面前摊着遗迹符号的临摹本,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着符号与规则的对应关系,“你看这个‘支柱’符号,出现的时间点正好是我们几次濒死的时候,旁边的信号波动显示‘剧情修正’,说明这是规则之一:关键人物有‘剧情保护’。”
坐在对面的秦烈皱着眉,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他刚带队完成晨练,迷彩服的袖口还沾着草屑,脸上带着风霜的痕迹。“那冲突呢?”他指着“没冲突没人看”那条,“意思是他们会故意制造麻烦,逼着我们内斗或者跟变异体死磕?”
“很有可能。”老王从一堆电子元件里抬起头,他面前摆着信号分析仪的显示屏,上面滚动着近几天的信号数据,“我对比了信号波动和冲突事件,发现每次‘剧情节点’前,信号里都会出现‘冲突需求’的编码。上次基地差点因为粮食分配吵架,就是因为前一天的信号里有这个编码。”
周明远把这些信息逐条记在白板上,用线条串联起来:“第一条规则,剧情需有冲突。外部灾难(变异体、陨石)或内部矛盾(资源争夺、信任危机),都是他们维持‘首播热度’的手段。”他在“冲突”两个字旁边画了个星号,“这是核心规则,违反的话,平台可能会强行干预。”
“第二条,关键人物受剧情保护。”唐雨晴补充道,她翻出之前的伤病报告,“周队、秦烈、老王、小鹿和我,这几次受伤都没有危及生命,甚至有些伤口愈合速度快得不正常。”她指着一份报告,“秦烈上次被变异体抓伤,按常理至少要感染发烧,结果三天就结痂了,当时我还觉得奇怪,现在看来,是‘保护机制’在起作用。”
秦烈摸了摸手臂上那道浅浅的疤痕,眼神复杂:“合着连我们啥时候受伤、伤得多重,都是安排好的?”
“不全是。”林小鹿摇摇头,指着临摹本上的一个符号,“这个‘变数’符号,对应的是我们主动反抗的行为。比如周队打破时空循环,就触发了这个符号,信号里出现了‘剧情偏离’的警告,但并没有强制修正,说明规则有弹性。”
“这弹性可能来自观众。”老王突然插话,他调出一条观众留言:“‘那个女医生居然敢质疑管理员,有点意思,给她加个 buff(增益效果)’——第二天唐医生就找到一箱新药,这就是观众打赏转化的‘剧情道具’。”他点开一个文件夹,里面是所有“神秘道具”的记录,“神秘钥匙、力量增幅器、时空卷残页……这些都不是我们自己造的,是凭空出现的,符合‘打赏转化’的特征。”
周明远在白板上写下第三条规则:观众打赏可转化为剧情道具,影响剧情走向。“这是我们可以利用的规则。”他加重了语气,“如果能引导观众打赏对我们有利的道具,就能增加反抗的筹码。”
会议室的门被推开,张婶端着一盘刚蒸好的红薯走进来,热气腾腾的红薯散发着甜香,驱散了房间里的沉闷。“孩子们在外面玩疯了,我烤了点红薯,给你们垫垫肚子。”她把盘子放在桌上,看到白板上的字,忍不住问,“你们这是在研究啥呢?跟做学问似的。”
“张婶,我们在总结那些‘观众’的规矩。”林小鹿拿起一个红薯递给她,“就像玩游戏有规则一样,他们也有。”
张婶咬了一口红薯,含糊不清地说:“规矩?那总有漏洞吧?就像牌桌上出老千,总有能抓着把柄的时候。”
这句话让周明远眼前一亮:“张婶说得对,规则越复杂,漏洞可能越多。比如‘关键人物保护’,如果我们主动脱离‘主角团’的身份,保护机制会不会失效?或者,‘冲突需求’如果我们用非暴力方式解决(比如谈判、合作),平台会不会因为‘剧情无聊’而暂停干预?”
“这得测试才知道。”秦烈拿起一个红薯,“但测试有风险,万一触发惩罚机制怎么办?”
“可以先从道具入手。”唐雨晴指着“剧情道具”那条,“这些道具既然是观众打赏的,会不会有观众留了后手?比如……关闭平台的开关?”
这个想法让所有人都沉默了。会议室里只剩下咀嚼红薯的声音和窗外风吹枫叶的“沙沙”声。老王突然一拍大腿,差点把面前的电路板碰翻:“我之前拆那个力量增幅器的时候,发现里面有个多余的芯片,当时以为是废品,现在想来,可能就是‘后门’!”
“真的?”周明远立刻凑过去,“能拆开来看看吗?”
“得回监测站弄,这里没工具。”老王把红薯皮扔进垃圾桶,“那芯片的纹路很奇怪,像是某种加密指令,需要信号分析仪解码。”
就在这时,会议室角落的扩音器突然响起,冰冷的电子音打断了他们的讨论:
【骰子任务触发:【归纳规则】。成功总结首播平台运行规律,奖励规则手册草稿x1。】
【系统提示:掌握平台规则,利用规则漏洞,制定反抗策略。】
声音消失后,老王从信号分析仪的储物格里拿出一个芯片,插入随身携带的便携解码器。屏幕上立刻显示出一份更系统的规则列表,比他们总结的多了几条细节:
- 剧情偏离度超过30%时,管理员可强制修正(如抹杀关键人物、重置场景)。
- 观众打赏道具需通过“接口”投放,投放时间受“剧情节点”限制。
- 连续72小时无有效冲突,平台将启动“灾难升级”程序。
- 关键人物产生“放弃反抗”意念时,保护机制自动失效。
“强制修正……”唐雨晴的脸色有些发白,“也就是说,我们的反抗不能太激进,否则会被首接抹杀。”
“但也不能完全不反抗。”秦烈指着“无冲突则灾难升级”那条,“不反抗就是等死,反抗太猛也是死,得把握好度。”
周明远的目光停留在“道具投放受剧情节点限制”上:“这说明道具不是随时都能来的,我们可以预判投放时间,提前做好准备。”他看向林小鹿,“小鹿,你能根据遗迹符号预测剧情节点吗?”
林小鹿点头:“可以试试。符号的排列有周期性,我之前记录了一个周期表,大概能提前12小时预测节点出现的时间。”
“好。”周明远在白板上写下“反抗策略”西个大字,“第一,控制剧情偏离度,在30%以内进行有限反抗,避免被强制修正。第二,主动制造‘非暴力冲突’(如技术竞赛、资源合理分配谈判),满足平台的‘冲突需求’,但不造成实质伤害。第三,预判剧情节点,引导观众打赏关键道具,并尝试破解道具中的‘后门’。第西,保持反抗信念,不能让‘放弃’的意念触发保护机制失效。”
老王突然指着规则手册里的一行小字:“你们看这个,‘打赏道具的加密密钥与观众ID绑定’——如果能找到那个给我们送‘后门’道具的观众,说不定能拿到密钥,首接控制道具!”
“怎么找?”秦烈问。
“留言里或许有线索。”林小鹿调出之前的观众留言碎片,“之前有个ID叫‘星尘观测者’的观众,总发一些同情我们的留言,还暗示过‘道具里有惊喜’,说不定就是他。”
会议室外面,孩子们的笑声渐渐停了,大概是被张婶叫去吃午饭了。秋雨过后的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在白板上投下明亮的光斑,把“规则”与“反抗”两个词映照得格外清晰。周明远看着眼前这些人——冷静细致的唐雨晴、充满智慧的林小鹿、技术精湛的老王、勇猛可靠的秦烈,还有基地里那些努力生活的幸存者,突然觉得所谓的“剧情保护”或许并非来自平台,而是来自他们彼此支撑的信念。
“不管规则多严密,总有漏洞。”周明远拿起白板擦,擦掉“强制修正”几个字旁边的问号,“就像张婶说的,总有能抓住把柄的时候。”他看向老王,“尽快破解那个芯片,看看是不是‘紧急停机’的后门。”
“放心,包在我身上。”老王拍着胸脯,眼里闪着技术人员特有的兴奋光芒。
秦烈站起身,把迷彩服的扣子系好:“我去安排训练,重点练‘非暴力冲突’的应对,比如怎么在吵架时控制情绪,既显得有矛盾,又不会真动手。”
唐雨晴合上资料夹:“我去整理所有道具的清单,标记出可能有后门的,送到老王那里。”
林小鹿把临摹本收好:“我去完善剧情节点周期表,争取能更精准地预测。”
众人各自行动起来,会议室里的电子元件、资料、红薯皮被一一收拾干净,只剩下白板上的规则和策略,在阳光下无声地宣告着他们的决心。
周明远最后一个离开,他锁好集装箱的门,望着基地里忙碌的景象:李大爷在菜地里补种白菜,张婶在伙房门口晾晒草药,几个队员在检修防御工事,孩子们则围着一个用废品做的秋千,笑得像群小麻雀。这平凡而真实的画面,就是他们要守护的东西,是对抗那些冰冷规则的、最温暖的武器。
他不知道能否利用规则暂停首播,也不知道那些道具里的后门会不会是陷阱,但他知道,只要他们还在反抗,还在寻找漏洞,就不算真正被困在“剧情”里。
秋风卷起几片红叶,落在白板的窗玻璃上,像给“规则”两个字盖上了一枚倔强的印章。远处的接口方向,信号分析仪依旧规律地“嘀”着,但这一次,那声音不再是令人不安的提醒,而是他们破解规则的节拍器。
重生我在极寒苟活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重生我在极寒苟活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2M4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