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5章:经济增收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穿越六零:我成了团宠小福星 http://www.220book.com/book/2MC3/ 章节无错乱精修!
 

秋分的晨雾还没散尽,合作社的晒谷场上己经热闹得像过年。赵大爷推着独轮车,车上的南瓜堆成小山,每个南瓜都贴着椭圆形的标签,上面印着"向阳坡"的向日葵商标。他逢人就拍着南瓜喊:"咱村的'金满地'南瓜,甜过蜜糖!"

"李社长,"陈老师举着账本从办公室出来,眼镜片上沾着晨露,"首批订单己经装车,五百斤玉米、三百斤南瓜,还有春桃她们的刺绣手帕......"他的声音里带着颤抖,这是合作社成立以来的第一笔大生意。

我望着停在村口的蓝色货车,车身上"县供销社首供"的字样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王知青蹲在车尾,指导虎娃爹摆放水果玉米,每穗玉米都用保鲜膜裹着,黄白相间的籽粒透过薄膜看得清清楚楚。"轻点放,"他叮嘱着,"这些是要进县城超市的。"

文化活动带来的经济效益比想象中更早显现。上周的皮影戏交流会上,邻村的李老三随手发在县文化馆的照片,竟引来了县城旅行社的注意。此刻,春桃正在村口给首批游客当导游,她穿着绣着向日葵的蓝布衫,手里举着用麦秆编的小旗子:"各位看官,这是咱们的非遗皮影坊,等会儿能亲手刻皮影......"

"婶,"我帮张桂兰摆正"桂兰手作"的招牌,她的刺绣鞋垫整齐摆放在竹筐里,旁边是用艾草做的香囊,"今天能卖完吗?"

"悬。"她嘴上这么说,却忍不住往鞋垫上喷了点自制的香水——那是用野玫瑰泡的。话音刚落,几个城里姑娘就围过来,对着绣着"五谷丰登"的鞋垫惊呼:"太可爱了!这是手工的吗?"

最让人惊喜的是赵有田。他把自家的老窑洞改成了"乡村记忆馆",里面摆着旧纺车、粮票、军功章,还有他珍藏的龙灯鼓。游客花两毛钱就能参观,还能听他讲"三百年龙灯史"。此刻,他正蹲在窑洞前数票子,旱烟袋斜叼在嘴上,手指头沾着唾沫:"乖乖,一上午进账二十八块!"

午间休息时,我们在合作社食堂吃饭。虎娃娘端来新蒸的南瓜馒头,咬一口甜丝丝的,里面夹着自产的红豆沙。王知青晃着手机,上面是县电商平台的页面:"李霞,咱们的南瓜在网上卖爆了,好评率百分之百!"

"这算啥,生活写纸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张桂兰擦着手进来,围裙口袋里露出几张钞票,"俺的鞋垫卖了三十双,有个城里太太说要订一百双当伴手礼......"

笑声中,陈老师忽然放下筷子:"我算了算,咱们这月的人均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了百分之八十。"这个数字让食堂瞬间安静,虎娃爹忽然站起来,声音里带着哽咽:"俺活了西十年,头回知道,咱农民的东西能这么值钱......"

暮色浸透晒谷场时,最后一批游客坐着大巴离开。春桃数着导游费,眼睛亮得像星星;赵有田蹲在龙灯鼓旁,用赚来的钱给鼓面重新蒙了牛皮;张桂兰在油灯下记账,算盘珠子拨得噼啪响,账本上"文化活动收入"那一栏,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霞霞,"她忽然抬头,"俺想给学校捐点钱,给孩子们买新算盘......"

"好。"我望着窗外的合作社仓库,那里堆着待发的农产品,墙上挂着"下一步计划"的黑板:建冷库、办加工厂、开发研学课程。手机在兜里轻轻震动,锁屏壁纸是现代的农产品电商页面,与眼前的晒谷场重叠。

深夜的合作社办公室里,我摸着新到的合同,上面写着"向阳坡农产品首供协议"。王知青抱着新到的包装机说明书,陈老师在制定商标注册方案,虎子趴在桌上画"向日葵农庄"的规划图。窗外,晒谷场上的太阳能路灯次第亮起,照亮了写着"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标语。

李霞,你看,当土地的馈赠插上市场化的翅膀,当文化的魅力变成看得见的收益,乡村便有了造血的能力。那些曾经靠天吃饭的农民,如今成了会算成本、懂搞营销的"新农人";那些土里土气的农产品,如今成了城里人的"香饽饽"。

而这一切,都始于那个敢想敢干的姑娘,和一群愿意跟着她把梦想变成现实的乡亲。经济增收的密码,从来不是简单的买卖,而是对土地的热爱,对文化的自信,和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

月光漫过合作社的屋顶时,我摸出藏在账本里的玻璃珠,在台灯下转动,五彩光斑映在"向阳坡"的商标上,像撒了把金色的种子。我知道,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每一颗种子都在等待开花结果,每一份努力都在等待收获回报,而我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书写最精彩的篇章。



    (http://www.220book.com/book/2MC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穿越六零:我成了团宠小福星 http://www.220book.com/book/2MC3/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