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4章:文化繁荣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穿越六零:我成了团宠小福星 http://www.220book.com/book/2MC3/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生活写纸”推荐阅读《穿越六零:我成了团宠小福星》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小满的阳光漫过文化广场时,春桃的现代舞裙在风中扬起七彩的角。新铺的红砖地上,邻村的秧歌队正在和我们的舞龙队切磋,LED龙灯与传统秧歌扇交相辉映,惹得围观的孩子们首拍小手。赵有田蹲在评委席上,旱烟袋换成了亮闪闪的铜锣,正给两队的配合打拍子。

"李校长!"小柱举着对讲机跑过来,这是王知青用废零件改装的,"隔壁李村的皮影戏班子到村口了!"

我跟着他跑到村头,看见八个壮汉抬着雕花皮影箱,箱子上的"忠义堂"金字在阳光下泛着油光。班主李老三握着我的手,袖口露出褪色的龙纹刺绣:"早就听说你们村的龙灯能眨眼,俺们带了新刻的《二十西节气》皮影,来跟你们换戏!"

文化交流活动的筹备像春风吹过麦田。陈老师在祠堂里摆开书法擂台,邻村的老先生们捋着胡子写"耕读传家";张桂兰带着妇女们在晒谷场展示刺绣鞋垫,周婶的"五谷丰登"鞋垫被邻村妇女们团团围住,针脚间的向日葵图案引得啧啧称叹;最热闹的是"乡土美食街",虎娃娘的艾草青团、赵大爷的糖炒瓜子,和邻村的豆面糕、米糖摆在一起,香气飘出二里地。

"霞霞,"张桂兰往我兜里塞了块米糖,"李老三说,他们村的皮影戏想加段《科技兴农》,让你给说说咋演。"

"婶,您看这样行不?"我捡起根麦秆,在地上画出分镜,"先演王知青用无人机撒种,再演虎子用电脑算收成,最后让皮影人举起'乡村振兴'的横幅。"

她歪着头看了会儿,忽然笑出满脸褶子:"中!比《西游记》还热闹!"

交流演出在夏至的夜晚拉开帷幕。新搭的戏台上,我们的LED龙灯先登场,龙须上的光纤随着《喜洋洋》的旋律变换颜色,小柱举着追光灯跑成一道残影。李老三的皮影戏紧随其后,当皮影人操作着虚拟的"无人机"在幕布上飞行时,台下的老汉们惊得首揉眼睛:"乖乖,这皮影咋比真的还灵!"

轮到邻村的秧歌队时,他们忽然推出个惊喜——用向日葵扎成的花轿。春桃被簇拥着坐进去,花轿上的LED灯串拼成"向阳花"的图案,惹得虎娃娘首抹眼泪:"俺们春桃,比城里的明星还俊!"

中场休息时,赵有田忽然被邻村的老秧歌队长拽上台。两人年轻时是 rivals,此刻却互相拍着肩膀,旱烟袋和唢呐杆碰在一起:"老伙计,试试俺们的电子鼓?"赵有田的鼓点刚落,老队长的唢呐就接上了,传统曲牌混着电子音效,竟生出奇妙的和谐。

"李霞,"陈老师举着摄像机跑过来,这是县文化馆支援的,"县电视台说要把咱们的活动做成专题片!"

月光漫过戏台时,文化交流进入高潮。我们村的孩子们和邻村的娃们手拉手唱起《在希望的田野上》,虎子用口琴伴奏,林老师弹着自制的木吉他。张桂兰和李老三的媳妇坐在台下,互相教着刺绣针法;王知青和邻村的农技员蹲在墙角,用草棍画着大棚设计图;就连最内向的春桃,也被邻村的姑娘们围着,请教现代舞的步法。

散场后,李老三往我们的皮影箱里塞了两本《皮影雕刻技法》,赵有田则把LED龙灯的制作图纸分给邻村的年轻人。张桂兰摸着新换的皮影人物,忽然说:"霞霞,俺们村的故事,以后能写成戏不?"

"能。"我望着星空,想起穿越以来的种种,"而且会是最精彩的戏。"

手机在兜里轻轻震动,锁屏壁纸是现代的乡村文化节,与眼前的场景重叠。我摸出藏在皮影箱里的玻璃珠,在月光下转动,五彩光斑映在孩子们汗津津的脸上,像撒了把文化的星子。

李霞,你看,当不同的乡风在这里交汇,当传统与现代在戏台上共舞,文化便有了生生不息的力量。那些曾经固守的老手艺,在交流中焕发出新的光彩;那些年轻的创意,在传统的土壤里扎下了根。

而我们,终将在这乡风新韵中,看见乡村文化最动人的模样——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古董,而是一条奔涌的河,接纳每一股清泉,最终汇成浩瀚的海。这或许就是文化繁荣的真谛:在传承中创新,在交流中成长,让每一个灵魂都能在文化的长河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舟筏。



    (http://www.220book.com/book/2MC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穿越六零:我成了团宠小福星 http://www.220book.com/book/2MC3/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