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苔痕引路
谷雨的阳光斜斜切过西山谷时,我蹲在一丛肾蕨前,指尖抚过叶片上的水珠。这种本该生长在溪边的植物,竟在干燥的岩壁下冒出新芽,羽状复叶上凝结的露水折射着七彩光斑,像撒了把碎钻。虎娃爹的洛阳铲重重砸在岩石上,火星溅在他汗湿的眉骨上:"李大夫,你说的水到底在哪儿?"
自上次在卧牛岗发现承压水后,我们沿着水文线追踪了三天。眼前的山谷呈漏斗状,两侧山体如巨臂环抱,谷底堆积着松散的冲积物,正是地下水富集的典型地貌。陈老师摊开《地质力学概论》,书页被山风掀起:"这里属于新生代断裂带,岩层裂隙可能储存地下水。"
春桃忽然指着岩壁惊呼:"快看!"一片指甲盖大的水绵贴在石缝里,淡绿色的丝状体随气流轻轻摆动——这是只有在静水环境中才能生长的低等植物。我摸出地质锤敲开表层页岩,潮湿的土腥味扑面而来,岩层内侧布满蜂窝状气孔,那是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痕迹。
"就在这儿挖!"我用红漆在岩壁上画了个十字。虎子举起无人机,螺旋桨的轰鸣惊飞了崖壁上的岩燕,镜头里,十字标记像枚鲜红的勋章,嵌在灰绿色的山体间。
二、掘进困境
头三天的挖掘充满希望。村民们轮班作业,李大海用废轮胎制作了简易提升机,虎子和小柱负责往井上运送渣土。张桂兰带着妇女们在谷口支起灶台,铁锅里的玉米粥咕嘟作响,香气混着汗味,在春日的暖风里飘散。
"霞霞,"她往我饭盒里多扣了个卤蛋,"你王叔年轻时在煤矿挖过巷道,说岩层里的水像藏在石缝里的鱼,得有耐心。"她的围裙上沾着面粉,显然刚给虎娃爹补过工装。
第四天清晨,铁锹撞击岩石的声音突然变了。虎娃爹握着震得发麻的木柄,骂了句脏话:"是花岗岩!"井底的岩层呈现出肉红色,颗粒粗大,用地质锤敲上去只留下白印。赵大爷顺着梯子爬下去,旱烟袋在岩面上敲出清脆的响:"这玩意儿比俺家的磨盘还硬,咋挖?"
进度骤减。以往每天能掘进一米,现在连二十公分都不到。村民们的手磨出血泡,铁锹刃口卷得像锯齿。周叔把工具往地上一扔:"反正挖不动,还不如回去拜龙王!"他的话得到几个老汉的附和,人群中响起低低的抱怨。
深夜的谷地里,我打着手电筒研究岩芯样本。花岗岩层厚约五米,下面是否还有含水层?陈老师用放大镜观察着岩屑:"根据放射性测氡法,岩层下方的氡气含量升高,说明可能有地下水流动。"他的声音里带着不确定,镜片在夜色中泛着幽光。
张桂兰悄悄送来一碗热汤面,面条上卧着两个荷包蛋:"趁热吃,你叔去镇上了,说是找老石匠借钻头。"她的鬓角又添了几根白发,在手电筒的光晕里微微发颤。
三、光隙之下
老石匠的钻头在第五天清晨送达。那是根锈迹斑斑的钢钎,尾部刻着"1958"的字样,据说是大跃进时期开山用的。赵大爷握着钢钎,像握着杆长枪:"当年修红旗渠,俺们就用这玩意儿啃过花岗岩。"
然而人工打眼的效率极低。两个人轮流挥动十八磅大锤,一天下来只打出两个三十公分深的孔。虎娃爹的虎口震裂,鲜血滴在岩面上,凝成暗红的小点。春桃偷偷抹着眼泪,却把纱布缠得更紧:"疼就喊出来,别硬撑。"
希望在汗水中一点点流逝。第十天傍晚,井深达到八米,花岗岩层仍未穿透。李大海坐在井边,吧嗒吧嗒抽着旱烟:"霞霞,要不咱试试炸药?"他的提议让所有人都愣住了——村里从未用过烈性炸药,上次见到还是三年前修公路。
"不行,"我摇头,"岩层结构不明,万一引发坍塌......"话没说完,虎子忽然指着岩壁:"水!有水渗出来了!"
在钢钎凿出的孔洞里,一线清泉正缓缓渗出,像大地的眼泪。我扑上去用手接住,清凉的水流过指缝,带着淡淡的矿物质味道。赵大爷把烟袋锅子凑过去,水流进烟袋窝里,泛起细小的泡沫:"是活水!下面肯定有裂缝!"
四、金石为开
炸药是王知青从县民爆公司请来的专业人员运送的。那天下着蒙蒙细雨,防爆车的轮胎在泥路上留下深深的辙印,仿佛大地也在屏住呼吸。张桂兰把虎娃紧紧搂在怀里,眼睛盯着炸药箱上的红色警示标志:"霞霞,你说这玩意儿不会炸塌山头吧?"
"不会。"我指着预先计算好的爆破点,"采用浅孔松动爆破,只震裂岩层,不掀翻山体。"虎子举着对讲机,声音里带着少年人的兴奋:"各小组注意,倒计时开始!"
爆破声在正午响起。沉闷的轰鸣过后,山谷里腾起白色烟尘,细碎的岩屑如雨点落下。我戴着防尘口罩冲下井,手电筒的光束扫过爆破面:花岗岩层出现蛛网状裂缝,地下水正从缝隙中渗出,在井底积成小水洼。
"成功了!"虎娃爹抓起一把岩屑抛向空中,碎屑落进他的领口,却掩不住满脸的笑意。赵大爷蹲在水洼边,用手捧起浑浊的泉水:"比俺预想的早两天。"他的旱烟袋不知何时别在了腰后,露出磨得发亮的铜烟嘴。
接下来的挖掘变成了与时间的赛跑。王知青改装了一台小型潜水泵,将渗出的地下水抽到临时蓄水池,确保作业面干燥。李大海带着木工队制作了拱形支护架,防止井壁坍塌。春桃和妇女们把馒头、咸菜用吊篮吊下井,吊篮里还藏着她新绣的帕子,上面绣着"早日出水"的字样。
立夏那天,井深达到十三米。当最后一块花岗岩碎块被吊出井口时,地下河的轰鸣清晰可闻。我顺着梯子下到井底,矿灯照亮了黑黢黢的岩缝,水流撞击岩石的声音像擂鼓,震得脚底发麻。虎娃爹递来一根竹篙,我轻轻一戳,清凉的水花溅在脸上——岩缝后的空间,足够容纳一个成年人通过。
"通了!"我对着井上大喊,声音被水流声放大,变成激动的轰鸣。张桂兰的欢呼声最先传来,带着哭腔:"老天爷开眼了!霞霞,你是咱村的活菩萨!"
暮色浸透山谷时,第一股地下水被引到地面。清澈的水流顺着临时开凿的渠道奔涌而出,在夕阳下泛着金色的光。赵大爷把旱烟袋浸在水流里,洗去多年的烟油:"从今天起,俺改抽水烟!"
虎子用无人机记录下这一幕,镜头扫过欢呼的人群、喷涌的泉水,最后停在岩壁上的红漆十字。他后来告诉我,视频的最后几秒,阳光穿过岩缝,在水流上形成了一道彩虹——那是大自然给坚持者的勋章。
手机在兜里轻轻震动,锁屏壁纸是勘探队第一天进山的合影,与眼前的清泉重叠。我摸出藏在井壁石缝里的玻璃珠,在暮霭中转动,五彩光斑落在水面上,碎成无数跳动的星子。
李霞,你看,当我们愿意在坚硬的岩层中寻找缝隙,再顽固的阻碍也会让步。那些被汗水浸透的日夜,那些在质疑中坚持的时刻,终将化作穿透岩层的光,让希望如清泉般奔涌而出。而村民们眼中重新点燃的火焰,比任何爆破的光芒都更加明亮——那是相信未来、永不言弃的力量。
夜风带来的草木香,我知道,在这岩隙之间,我们不仅找到了水源,更找到了比水更珍贵的东西。那是在困境中握紧的双手,是对美好未来的共同期许,是即便面对花岗岩般的坚硬,也能凿出希望之泉的信念。
生活写纸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2MC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