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秋,印度汀江机场的红土跑道被暴雨泡得泥泞不堪。林砚之裹着美军发的卡其布雨衣,混在装卸物资的苦力队伍里,目光紧盯着停机坪角落那架编号"41-2378"的C-47运输机。机身上的星条旗被泥浆糊住半边,起落架旁的地勤人员正用帆布遮盖货舱,布料缝隙里露出半截印着樱花的木箱。
"让让!"沈知夏推着装满医疗箱的手推车挤过来,绷带缠裹的左臂还在渗血。她压低声音,防毒面具的金属扣在雨中泛着冷光:"情报核实了,这架飞机挂着'驼峰航线'的幌子,货舱夹层藏着'木菊计划'的变异菌株。"
林砚之弯腰系鞋带,趁机用指甲刮下木箱底部的蜡封。蜡屑里混着墨绿色颗粒,与保定瘟疫现场的病菌载体如出一辙。他刚要首起身,身后突然传来皮靴踩水的声响。
"闲杂人等退开!"美军宪兵的M1卡宾枪抵住他后背。林砚之抬头,看见宪兵领章上别着的樱花徽章——那是梅机关渗入盟军的标记。沈知夏猛地撞翻手推车,医疗箱散落一地,磺胺药粉在泥水中扬起白雾。
混乱中,林砚之滚到飞机起落架下。货舱门半开着,他听见里面传来日语对话:"这批菌株经过喜马拉雅山的低温,活性反而增强了..."话音未落,沈知夏的声音从远处传来:"林砚之!快撤!"
他刚要爬出,头顶的货舱突然传来金属碰撞声。三枚淬毒的苦无钉在他身侧,钉尾绑着的红绳上绣着"731"字样。林砚之翻身滚向油箱,从裤袋掏出用火柴头和磷粉自制的燃烧弹。
"点火!"沈知夏的信号枪响。林砚之砸碎燃烧弹,汽油混合着磷火瞬间吞没货舱。日军特工从舱门跳出,火焰中他看清对方手腕的刺青——与戴笠办公室保险柜上的菊花纹章完全重合。
爆炸气浪掀翻运输机时,林砚之抓住沈知夏的手滚进排水沟。燃烧的飞机残骸坠向停机坪,机尾的樱花标记在火海中扭曲变形。远处传来警报声,沈知夏从弹坑里摸出半截烧焦的胶片,上面隐约可见"陕北窑洞群"的字样。
"他们要把病毒投放到延安周边的水源。"沈知夏的防毒面具镜片蒙上雾气,"密电说日军在黄河河套部署了改装过的气象气球,能带着病菌飘到..."
她的话被突然响起的引擎声打断。三架零式战机从云层俯冲而下,机翼下挂载的不是炸弹,而是特殊设计的喷雾罐。林砚之拽着沈知夏躲进防空洞,洞壁上的弹孔还在渗着血水——这里三天前刚经历过轰炸。
"必须截获气球的遥控频率。"林砚之掏出从飞机残骸里捡到的电子元件,"这些零件上的樱花标记,和重庆歌乐山兵工厂的一模一样。"他突然顿住,注意到沈知夏防毒面具边缘渗出黑紫色液体——那是感染初期的症状。
深夜,两人在印度地下党的联络点破译密码。煤油灯下,沈知夏的手指开始浮肿,却仍在坚持敲击发报机:"频率锁定...延安方面己启动净水预案..."她突然剧烈咳嗽,掌心的血沫里带着细小的冰晶。
林砚之猛地扯开她的防毒面具,看见耳后浮现出樱花状的紫斑。"是低温变异株!"他想起飞机货舱里的对话,抓起从日军特工身上缴获的急救包,"这种病毒在低温下会加速繁殖,必须..."
爆炸声震碎窗玻璃。日军夜袭队包围了联络点,子弹穿透竹墙。林砚之将最后一支血清扎进沈知夏手臂,拽着她冲向地道。地道尽头是恒河支流,浑浊的河水卷着浮尸,远处传来日军搜捕的犬吠声。
沈知夏靠在河岸的榕树上,体温低得惊人:"别管我...去黄河河套..."她的话被咳嗽打断,手指颤抖着指向天空。林砚之抬头,看见夜空中漂浮着几个白色气球,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荧光——那是载着死亡的"木菊",正朝着延安的方向缓缓飘去。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孤影照山河:双面蝶变风云录》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2YO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