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盐酥和小麻花做起来就要简单很多。
玉米油加糖和鸡蛋搅拌均匀,在加入盐,花椒粉,胡椒粉混合,最后加入面粉和熟芝麻。
醒发半刻钟,在捏出需要的形状,表面刷蛋液就可以送入烤箱了。
在吃了两种特别的点心后,两个小家伙对接下来的活动充满兴趣。
都洗干净爪爪来一起帮忙。
林纤纤也没阻止,给两人挽好袖子,一人给了一块面团捏。
“姐!看我的鸭子!”林彦武举着手里的四不像,兴冲冲的对着林纤纤展示。
“挺好的,就是有点不好看。”林纤纤看了看,煞有其事的点评。
林彦武小脸一垮,哼了一声,嘴里嘟囔着:“我觉得还挺好看的。”
“你要弄扁一点,不然烤不熟。”林纤纤看着他小鸭子比肚子还大的脑袋,忍不住劝道。
林彦武想了想,嘴上‘哈’了一声,一巴掌将鸭子拍扁。
林纤纤探头。
别说,这回看着像鸭子了。
就是得倒过来看。
林巧巧没有挑战自已,认认真真的捏出一朵小花来。
五瓣的简单样式,大小有些不均匀,但小脸上一派认真。
椒盐酥放进烤箱。
简娘的小麻花也扭的差不多了。
麻花准备了两种口味。咸口只要和面的时候加入胡椒粉和盐在定型下锅炸就可以了。
甜口的麻花面粉里加了少量的糖,出锅微微放凉,林纤纤在小锅里熬了糖浆,将麻花放进去翻滚一圈。
很快表面就裹满了亮晶晶的糖液。
将麻花夹出来,平铺在盘子里放凉。
一口一个甜甜蜜蜜嘎嘣脆。
除了家里吃的,林纤纤每样都准备了两份。
卫家为了林彦文的前程颇为费心,给银钱卫大成定不会收,林纤纤便和简娘商量多备了一份吃食。
情分记得,平日的走动也不能断。
林大伯做出来的四层食盒,原木色简约样式,每层放下一种点心。
给卫家的就没有这么多形式,放凉后每种装了一个油纸包。
看着普通但分量十足。
一切收拾好,将点心挂在梁上,一家人也终于要休息了。
第二天林彦文走的时候,林纤纤还没起床。
拎着两份点心,林彦文敲响了卫家的门。
“叔,这是我小妹和我娘做的点心,拿来给你和家里人尝尝。”林彦文将一串纸包递给卫大成。
卫大成眼睛一亮,嘴上说着:“这怎么好意思呢。”
手却没有丝毫犹豫的将点心接过来。
“进来坐,在等会咱们一起去镇上。”
林彦文应声走进屋里。
卫大成将点心放在桌上打开,随手拿了一个椒盐酥扔进嘴里。
咸香酥软的口感让他没忍住又拿了一个。
在打开其他包裹,每种点心都是他没见过的样式,不花哨却看着又有些别出心裁。
“你娘手艺愈发好了。”卫大成感叹开口。
林彦文笑笑:“是纤纤爱琢磨这些,她想出来就和我娘一起做了。”
卫大成又吃了一块鲜肉酥饼。
凉了之后的酥饼碰到有些许掉渣,但丝毫不影响它的美味。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左手鸡右手兔,种田养猪两不误又尝了一块蛋黄酥,林纤纤四口吃下去的点心,卫大成整个扔进嘴里也毫不费力,甚至能再吃一个。
“你妹妹倒是有心。”发现每种点心都不是大众化的甜口,在看到林彦文拎着的食盒,卫大成察觉到其中的意味。
林彦文摸摸鼻子,有些不好意思。
卫大成拿起桌子上的茶壶,倒在碗里:“放心,老魏人很好,他从不会拒绝肯虚心求学的人。”
林彦文微微一愣,意识到卫大成是在提点自已,立马端正神色:“谢谢卫叔,我会好好学的。”
卫大成饭量不小,动作看似随意却不显粗俗,动作带着肆意洒脱,只是脸上的络腮胡让这份肆意多了些匪气。
“彦文来了。”卫清秋从外面回来,见到林彦文点了点头。
随后看到桌上打开的油纸包,略一挑眉:“这是?”
卫大成喝了口凉水,抬头看了眼儿子:“彦文妹妹做的,尝尝?”
原本对点心没什么兴趣的卫清秋听到这话,不由走到桌前坐下。
拿起一块点心放到嘴里。
吃了早饭,林纤纤帮林彦武检查了下柯尔鸭的情况,又来到禽舍。
不知道是不是昨天吃了太多油盐,早上起来还是有些嗓子痛,林纤纤有些恹恹的看了新出壳的小鸡情况。
巡视一圈填好食水,又打扫了卫生,林纤纤去了纸坊。
纸坊现在已经正式开始运作。
每日都会有草纸产出,可能是工人不够熟练,品质并不算稳定。
不过刚开工两天,林纤纤也不急。
今天她来除了看成品情况,主要是找林彦盛研究新纸做法,再就是工具的改进。
林彦盛完整跟随了一遍造纸流程后,对造纸的兴趣愈发浓厚。
林纤纤用这个世界的语言尽可能通俗易懂的讲解了造纸的原理,林彦盛发散思维能力很强。
除了材料的变化,他不由开始研究起纸药的作用。
纸药除了能抄纸后方便揭纸,还有很大程度的影响纸张结实度和光滑度。
草纸颜色不够洁白,他也从林纤纤的思路里开始想办法提高纸张的美观性。
“石灰有漂白的作用,可以在抄纸之前用加了石灰的水泡泡纸浆试试看。”林纤纤仔细回忆着之前看过的造纸流程。
她隐隐记得古代是有好几种提高纸张洁白度的东西,只是她属于过目就忘型,根本没记住里面都有什么。
“石灰好弄,等会我就去找回来试试。”林彦盛没有丝毫怨言,林纤纤给出方向,他会立马去实验可行性。
在纸坊待了小半天,林纤纤回家的时候林彦文已经回来了。
他脸上带着笑意,凤眸弯起,一看今天的会面就很顺利。
结果如林纤纤所料。
“魏先生考教的问题我回答他还算满意,让我先跟他学习一段时间。”
林纤纤知道结果也很为他高兴,只是看着他刚从镇上回来风尘仆仆的样子,不由想到通勤的问题。
在这个时代不管是做工还是求学,每天走两三个时辰都是常有的事。
只是林纤纤对此并不是很赞同。
家里条件不好就算了,有条件何必每日耗费那么多时间在路上。虽然锻炼身体,可精神的疲惫是避免不了的。
加上冬天马上到了,来回走更加困难,大雪天还极容易发生危险。
考虑到种种问题,林纤纤有了在镇里租房的打算。
(http://www.220book.com/book/4AQ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