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的雁荡山寸步难行。
汪茂年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山路上,哪怕鞋袜已经被雪水打湿,也没能使他放慢脚步。
这条路,他曾走过很多次。
第一次来这里时,他还是个年幼无知的孩童。转眼十几年的时间过去了,这里还是旧日的模样。
这山上的一草一木,他也都曾十分熟悉。
春日采桑枝,夏日摘青蒿,秋日晒连翘,冬日寻黄芪。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相比于国公府,这里更像是他的家,是他从小长大的地方。
后来讨伐前朝廷的战争结束,大炎建国。林彦文受邀带着妻女搬到了上元城定居,汪茂年也重新回到了国公府,再没回来过。
哪成想会有今日故地重游之时。
汪茂年拢紧身上的大氅,看着面前这扇虚掩着的木门,抬起的手却迟迟不肯落下。
他不敢敲响这扇门。
他怕自己进去后会触景生情,想起那位故人,想起从前的那些事来。
他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并未发现栖息在柏树上几只的团雀。
它们被这位突然到访的客人所惊动,纷纷扑腾着翅膀离开枝杈,任由积雪落在汪茂年的肩头。
“是谁在外面?”最先注意到异样的人是林彦文的妻子云氏。
而当她走出房门,看清来人后,云氏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反复问道:“茂年,真的是你吗?”
云氏出身镇江云氏,单名一个琴字。
镇江云氏与吴县林氏同为医学世家,云氏年轻时也爱四处云游,救济百姓。
在某次云游途中,二人相识。云氏与林彦文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后结为夫妻,在雁荡山定居。
“茂年?”听到屋外的声音后,林彦文也连忙跟了出来,“你怎么来了,莫不是上元城出了什么事?”
云氏说:“外面这么冷,孩子又一个人走了这么远的路,定是冻坏了。快别在外面站着了,进屋暖和暖和再说话。”
屋内燃着火盆,温暖地仿佛置身春日。
“茂年啊,这么多年,你终于肯再来看我了。”云氏拉着汪茂年的手,一见到他,连眼角的皱纹都淡了几分。
云氏一向是把汪茂年当做亲生儿子般对待的。
当年汪茂年与林彦文吵架后一走了之,最伤心的人就是云氏。甚至事后还抱怨林彦文话说得太重,同林彦文置气,连着好几日都没跟他说话。
汪茂年说:“本该早点回来看看师母的,只是……”
“饿了吧?来,吃点东西再说话。”林彦文端来两碟点心,都是以前汪茂年喜欢吃的。
“师母的手艺还是一如既往的好。”汪茂年看着桌上的糕点,夸赞道,“这些年来,我一直都想着。”
汪茂年还记得,自己刚来到这里的时候并不适应这里的环境,整日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的。不过几日的功夫,人就瘦了大一圈。
见他这样,云氏心中也是十分不忍。
为了让他能早日好起来,云氏便将药材同其他食材一起做成点心,为他调理身子。
眼下,汪茂年确实有些饿了,只是最重要的事还没做,他没有胃口。
想到这,他忽然跪在林彦文面前,恳求道:“求师父救我爹。”
“好孩子,这是做什么?快起来。”林彦文将他从地上扶起,问道,“到底是怎么了?”
汪茂年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讲给林彦文听。
“你们父子俩还真是一个脾气。”林彦文听后叹了口气,“看着不对付,实际上心里都很记挂着彼此。”
在林彦文离开离州的前一晚,忠国公特意来找过他。
忠国公说:“茂年这孩子从小不在我身边长大,难免有些任性,给您添麻烦了。”
“哪里的话,令郎聪敏伶俐,又有自己的主见。眼下不过是一时想不通,有些钻牛角尖。等他再长大些,自然会明白汪兄此番良苦用心的。”
林彦文此番在离州有些日子了,有关忠国公的事情自然也听了不少,对忠国公和天临帝的这番壮举是十分欣赏。
这也是他愿意收汪茂年为徒的原因之一。
不想忠国公听后摇摇头,眼神很是落寞:“说到底,还是我这个做父亲的没有尽到该尽的责任。若是我能早些回来带着她们母子一起走,也不会有这番事了。”
他何尝不想一直陪着王氏与汪茂年。
只是起义军那边他实在是走不开,又有前朝廷的追兵对起义军紧追不舍。为了她们母子的安危着想,忠国公不敢贸然回来。
“素来听闻丹心圣手医者仁心,如云中白鹤,令人敬仰。既然犬子愿意拜您为师,那汪某也不会阻拦,以后犬子的事就劳烦您多费心了。”说罢便要对林彦文作揖。
“汪兄何故行此大礼?”林彦文抢先一步拦住忠国公,“汪兄放心,从今日起,我定将令郎当做我的亲生儿子一般对待,绝不会让他受半分委屈。”
“有您这句话,汪某便没有什么不放心的。”
翌日清晨,林彦文带着汪茂年离开了离州。
王氏拉着汪茂年的手哭成了泪人,忠国公却一直没有出现。
或许是怕汪茂年不愿见他,又或是不愿再经历一次分离。
后来忠国公多次以照顾汪茂年的名义,托人给林彦文送了不少吃食和金银细软。
林彦文收到后只留下了吃食,其他的都按照原样送回到了忠国公的手中。
他明白忠国公的良苦用心。
也正是因为他明白,所以这些东西他更不能收。
直到有一天,林彦文收到忠国公的来信,请他带妻女到上元城中小住几日。
“我知道你心里着急。”林彦文对汪茂年说,“只是今日天色已晚,你这一路舟车劳顿也累了。休息一晚,我们明日出发。”
他虽归隐多年,却也不是铁石心肠的人,更不会见死不救。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夜里又下了一场雪,汪茂年被竹枝断裂的声音吵醒,睡不着,索性披上外衣准备出去走走。
不知不觉间就走到了林寿曾经的闺房。
尽管已经做足了思想准备,可看到房内摆放着的牌位时,汪茂年还是感到自己的心跳漏了一拍。
(http://www.220book.com/book/5PD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