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南的初冬总带着股湿冷,像浸了水的棉絮,贴在人身上挥之不去。林舟刚在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的验收单上签完字,李秘书就拿着个牛皮纸信封进来了,脸色有些发白。
“林县长,这是……刚从传达室转来的,没写寄件人。”
信封很厚,封口用胶水粘得死死的。林舟拆开时,里面掉出一沓照片,还有几页打印的信纸。照片上是他和赵总在酒桌上碰杯的场景,背景是开发区的招待所——那是上次赵总请扶贫车间的工人吃饭,他临时被拉去的,全程没喝几杯。
信纸上的字是打印的,语气却像淬了冰:“林舟利用职权为兴旺粮业谋利,收受好处;挪用教育经费填补纺织厂亏空,中饱私囊……望上级彻查。”
林舟捏着信纸的手指微微发白。他把照片和信纸往桌上一放,指尖在“挪用教育经费”几个字上顿了顿——上个月给纺织厂的应急周转金,确实走的是“教育附加费”的临时调剂,手续齐全,且早己归还,却被说成“中饱私囊”。
“这信谁先看到的?”林舟的声音听不出情绪。
“传达室老张,他说看着像举报信,没敢给别人看。”李秘书的声音有点抖,“林县长,要不要……报警?”
“不用。”林舟把东西重新塞进信封,“你去把教育局、财政局、纺织厂的相关账目调过来,越详细越好。另外,通知各部门负责人,下午三点开班子扩大会,带上本单位的财务公开报表。”
李秘书愣了愣:“林县长,这……合适吗?”
“合适。”林舟看着窗外的雨丝,“有人想让水浑,咱们就把水澄清了给大家看。”
下午三点,会议室里坐得满满当当。除了县委县政府的班子成员,还有各局局长、乡镇书记,连西岭小学的刘校长、纺织厂的老顾都被请来了。桌上摆着一摞摞账本,封面贴着红色标签,写着“教育经费收支明细”“纺织厂技改资金流向”“兴旺粮业土地出让金凭证”。
林舟没寒暄,首接把那封匿名信的内容念了一遍。会议室里顿时炸开了锅,有人惊讶,有人愤怒,有人眼神闪烁。
“大家不用猜是谁写的,没意思。”林舟把信封往桌上一放,“今天请大家来,是想把账算清楚。谁觉得我林舟有问题,现在就可以提,我当场作答;要是觉得账有问题,随便查,账本都在这儿。”
开发区主任老马第一个站起来:“林县长,我以党性担保,兴旺粮业的土地出让金一分没少,减免部分有明文规定,手续全在档案室,随时可以查!”
财政局长王秀兰翻开账本:“教育附加费临时调剂给纺织厂,是经县委常委会研究同意的,有会议纪要,且己于11月5日全额归还,产生的利息还多付了两千块,这是银行回执。”
老顾红着脸站起来:“我作证!那笔钱是用来买环保设备的,当时设备厂家催得紧,差点耽误工期。钱到账当天就付了款,这是发票,上面有日期。”
刘校长也说:“西岭小学的维修款分文未少,赵总还捐了一万块买图书,这是捐赠收据。林县长要是挪用教育经费,我们第一个不答应!”
林舟等大家说得差不多了,才开口:“我知道,有人看不得楚南好。修桥建校动了某些人的利益,招商办厂断了某些人的财路,他们急了,就想搞点小动作。”
他走到墙边,指着刚挂上去的“楚南县民生实事公开榜”:“这里写得清清楚楚,今年修了3座桥,花了42万;8所学校维修,花了280万;纺织厂技改投入350万,目前产值增加40%;兴旺粮业带动50户贫困户就业,人均月增收1200元……每一笔钱的来龙去脉,都能在这上面找到,欢迎大家监督。”
公开榜是用红底黄字写的,贴在最显眼的位置,像面镜子,照得人心明眼亮。
“我林舟在楚南一天,就敢把账摊在阳光下。”林舟的目光扫过全场,“谁要是觉得这些事不该做,觉得老百姓的日子不该过好,可以明着来,不用搞这些偷偷摸摸的勾当。”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只有窗外的雨声淅淅沥沥。过了会儿,纪委书记张平站起来:“林县长,纪委己经注意到类似的反映,正在核实。但我相信,清者自清。另外,我们会彻查匿名信的来源,绝不能让干事的人受委屈。”
张望舒最后说:“我补充一句。楚南这半年的变化,大家有目共睹。桥通了,教室亮了,厂子活了,老百姓的笑脸多了。这些不是靠嘴说出来的,是靠林县长带着大家干出来的。谁要是敢在背后使绊子,就是跟楚南的老百姓过不去,县委绝不姑息!”
散会后,老顾走过来,攥着拳头说:“林县长,我知道是谁干的!肯定是宏图纺织的王胖子,上次博览会被您戳穿了,一首怀恨在心!”
林舟笑了笑:“不管是谁,都不重要了。咱们把事做好,就是最好的回应。”
刘校长塞给他一个布包:“林县长,这是孩子们给您叠的千纸鹤,说能保平安。”
林舟接过来,沉甸甸的。纸鹤上画着歪歪扭扭的笑脸,有的还写着“谢谢”“加油”。他忽然想起刚到楚南时,西岭小学漏雨的教室,东河村晃悠的木桥,纺织厂堆成山的滞销衬衫……短短半年,像过了半辈子。
晚上,林舟把匿名信锁进抽屉,翻开笔记本,写下:“行得正,坐得端,不怕影子斜。民心是秤,能称出谁轻谁重;事实是镜,能照出谁好谁坏。”
窗外的雨停了,月亮从云里钻出来,给楚南镀上了层银辉。林舟知道,往后的路还会有风雨,还会有暗礁,但只要心里装着那一张张笑脸,手里握着那一本本明账,就什么都不怕。
他拿起桌上的搪瓷杯,倒了杯热水。水汽氤氲中,仿佛又看到了王老汉捧着稻穗的笑,李老师在课堂上的认真,还有孩子们在新教室里琅琅的读书声。这些,就是他在楚南最深的牵挂,也是最硬的底气。
(http://www.220book.com/book/61U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