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清河,雨水像断了线的珠子,连下了七天七夜。东柳河的水位涨得飞快,新修的堤坝被泡得发胀,堤脚的防汛沙袋一天要加三次。林舟披着雨衣,踩着没过脚踝的泥浆,手里拿着测绳,正给水利局的人比划:“这里的水位离警戒值还差两米,但坝体渗水量增加了,必须再加一层防渗膜。”
水利局局长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声音发哑:“林市长,防渗膜库存不够了,周边几个县都在抢,厂家说至少要等三天。”
“不等。”林舟指着远处的纺织厂,“让黄志强把服装车间的防水帆布先调过来,先用着应急。告诉他,用多少算多少,回头政府照价补。”
小陈在旁边急了:“林市长,那帆布是进口的,专门做户外服装的,可贵了……”
“再贵也没人命贵。”林舟打断他,“现在就去办,让黄志强亲自押送过来,我在这儿等着。”
雨越下越大,打在雨衣上“啪啪”作响。堤坝上的村民们扛着沙袋,喊着号子往上堆,泥浆溅得满身都是。西湾村的老支书举着铁锹,嗓子喊得冒烟:“加把劲!保住堤坝,咱的地就保住了!”
林舟走过去,接过他手里的铁锹:“老书记,歇会儿,我来。”他抡起铁锹往沙袋上拍,动作虽然生涩,却透着股狠劲。汗水混着雨水顺着脸颊往下流,眼镜片上蒙着水汽,他索性摘下来揣进兜里。
“林市长,您这是……”老支书看着他满是泥点的衬衫,眼眶有点热。
“都是为了护家。”林舟喘着气笑,“您忘了?我也是农村出来的,扛过锄头,知道地有多金贵。”
正说着,黄志强带着卡车队来了,十几卷蓝色的防水帆布堆在车厢里,像一座座小山。“林市长,我把能调的都调来了!”他跳下车,雨衣都没穿,头发湿得像落汤鸡,“工人我也带来了,都是厂里的壮劳力,您尽管吩咐!”
“好样的!”林舟拍着他的肩膀,“赶紧铺,从渗水量最大的那段开始!”
工人们七手八脚地展开帆布,用钉子固定在坝体上,蓝色的帆布顺着堤坝铺开,像给河堤披了层铠甲。林舟跟着一起拉帆布,手心被绳子勒出了红印,却一点没觉得疼。
到了后半夜,雨势终于小了些。林舟坐在临时搭建的棚子里,就着马灯看汛情报表,手里捧着个搪瓷缸,里面的姜茶早就凉了。黄志强递过来个馒头:“林市长,垫垫肚子,您都一天没吃东西了。”
林舟接过来,咬了一口,干得咽不下去,就着凉姜茶往下冲。“服装厂的订单耽误了吧?”
“没事,外贸客户听说咱在防汛,主动把交货期延了半个月。”黄志强笑着说,“他们还说,等汛过了,要给咱的‘抗洪帆布’搞个专题报道呢。”
林舟也笑了:“这倒是个好广告。”
正说着,小陈跑进来,手里拿着卫星云图:“林市长,气象部门说,明天凌晨有特大暴雨,可能引发山洪,西湾村下游的几个自然村得紧急转移!”
林舟心里一沉。那几个村子在低洼处,住着三百多户人家,大多是老人孩子。“马上组织转移!”他站起身,“通知各乡镇,用大客车接,安置点设在县城的中学,让教育局赶紧腾空教室,备好食物和药品。”
“我去!”黄志强站起来,“厂里有十辆货车,正好派上用场,我亲自去接人!”
“我跟你一起去。”林舟抓起雨衣,“多带些手电筒和救生衣,路上注意安全。”
车子在雨夜里颠簸,车灯劈开雨幕,照亮了泥泞的村路。到了村口,村干部己经在组织村民集合,老人们背着包袱,孩子们抱着被褥,脸上带着惊慌。
“老乡们,别慌!”林舟跳下车,大声说,“洪水要来了,咱们先去县城避避,等水退了再回来!政府给大家准备了吃的住的,保证冻不着饿不着!”
一个老大娘攥着他的手:“林市长,俺家的鸡咋办?刚下蛋的母鸡……”
“鸡我们安排人喂,保证一只不少!”林舟帮她把包袱扛上车,“您放心,只要人安全,啥都能再有。”
转移工作一首持续到凌晨西点,三百多户人家全部安置妥当。林舟站在中学的操场上,看着教室里亮起的灯光,听着孩子们渐渐安稳的鼾声,心里的石头才落了地。黄志强递过来件干衣服:“林市长,换了吧,湿衣服穿久了要生病。”
林舟刚接过衣服,手机响了,是楚南的张望舒打来的:“小林,你们那儿汛情怎么样?楚南这边也下大雨,东河村的新桥没事吧?”
“桥没事,您放心。”林舟说,“倒是楚南的稻田养鱼,别让水给淹了,让农户赶紧挖排水沟。”
“己经安排了,你教的法子管用,去年就挖了备用渠。”张望舒笑着说,“赵总让我给你带个话,他在清河的店捐了两千箱方便面,己经送过去了,算楚南人给清河出份力。”
林舟的眼眶热了。楚南的大米,楚南的方便面,楚南人的心,隔着几百公里,却在雨夜里紧紧贴在了一起。
天亮时,特大暴雨如期而至,但因为转移及时,堤坝加固到位,没有出现人员伤亡。林舟站在堤坝上,看着洪水撞在帆布上溅起的浪花,心里忽然很踏实。这场防汛战,他们打赢了。
雨停后,阳光刺破云层,照在湿漉漉的田野上,闪着光。西湾村的老支书捧着新摘的黄瓜和西红柿,非要塞给林舟:“林市长,尝尝,刚从地里摘的,没被水淹着!”
林舟咬了一口黄瓜,脆生生的,带着泥土的清香。他想起楚南的稻田,想起清河的堤坝,想起那些一起扛过沙袋、一起守过雨夜的人,忽然明白:所谓答卷,从来不是写在纸上的漂亮话,而是在危难时刻,能站出来、顶上去,能让老百姓觉得“有他在,就踏实”。
他翻开笔记本,在沾了泥点的纸上写下:“防汛是场大考,考的是良心,是担当,是把老百姓的安危扛在肩上的重量。堤坝要筑牢,人心更要焐热,这才是合格的答卷。”
黄志强走过来,手里拿着件刚做的冲锋衣:“林市长,给您的,用咱防汛剩下的帆布做的,防水,结实。”
林舟接过来,摸了摸面料,厚实得很。他想起楚南纺织的老顾,想起兴旺粮业的赵总,想起西岭小学的孩子们,忽然觉得,无论在楚南还是清河,总有一些人和事,像这帆布一样,朴实,坚韧,能在风雨里给人依靠。
他穿上冲锋衣,拉链拉到顶,仿佛浑身都充满了力量。远处的东柳河,水渐渐退了,露出了坚实的河床,像大地敞开的怀抱。
(http://www.220book.com/book/61U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