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晚上,夜深人静。
林枫带着张虎和几个最心腹的亲兵,悄悄来到了后花园那间半塌的杂物房。
“先生,咱们这是要干嘛?神神秘秘的。”张虎看着眼前这破败的景象,一头雾水。
“挖宝。”林枫言简意赅。
他指挥着士兵们,清理掉杂物房里的废墟,很快,一个被石板掩盖住的洞口,就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当石板被合力抬开,一股阴冷陈腐的空气扑面而来,下面是深不见底的台阶。
“都小心点,跟紧我。”林枫点燃一支火把,第一个走了下去。
地道很深,蜿蜒曲折。走了大约一炷香的时间,眼前豁然开朗。
一个巨大的地下石室,出现在众人面前。
当火把的光芒照亮整个石室时,所有人都惊得说不出话来。
石室里,堆满了小山一样的黑色石头。
“先生……这……这都是什么啊?”石头看着这些黑得发亮的石头,结结巴巴地问道。
“这是煤。”林枫拿起一块,在手里掂了掂,感受着那熟悉的分量和质感,心中狂喜,“一种比木炭还好用,还好烧的‘黑炭’!而且,是取之不尽的黑炭!”
看着这满屋子的优质烟煤,林枫知道,自己炼钢计划的最后一块短板,被补上了。
接下来的几天,林枫彻底沉浸在了军工坊和新府邸之间。
白天,他在军工坊,指挥着赵铁匠和数百名工匠,开始建造高炉。
有了李定国的全力支持,整个昆明大营的资源,都向他敞开了。
最好的耐火砖,从城里最好的窑厂运来。最结实的木料,从最好的林场砍来。数千名士兵被调来当劳工,负责挖掘地基,搬运材料。
林枫拿出了他作为地质勘探工程师的全部专业知识,亲自设计图纸,计算承重,规划结构。
赵铁匠则发挥了他作为顶级工匠的经验,带领着手下的师傅们,将林枫图纸上的每一个线条,都精准地变成了现实。
那座被林枫命名为“一号高炉”的建筑,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军工坊的中心空地上拔地而起。
它不像传统的矮胖地炉,而是像一座高达三丈的巨塔,下宽上窄,造型奇特而雄伟。
整个军工坊,乃至整个昆明大营的士兵和将领,都跑来看热闹。
他们看着那座一天比一天高的“怪塔”,议论纷纷。
“这就是林先生说的高炉?怎么长得跟个塔一样?”
“是啊,这么高,怎么往里面加料啊?”
“我看悬,这玩意儿要是塌了,得砸死多少人。”
面对质疑,林枫一概不理。
他知道,所有的质疑,都会在铁水奔流的那一刻,烟消云散。
赵铁匠,则成了林枫最坚定的拥护者。
他现在看林枫的眼神,己经不是简单的敬佩了,而是近乎于崇拜。
“先生,您这图纸画的,简首是神了!”他抚摸着高炉砌得严丝合缝的砖墙,由衷地感叹,“每一个角度,每一个尺寸,都算得刚刚好,多一分则多,少一分则少。老朽我打了一辈子铁,就没见过这么精妙的学问!”
他现在每天想的,不是这高炉能不能成,而是这高炉造出来之后,能炼出什么样的神仙铁料。
他己经彻底被林枫描绘的那个“铁水成河”的未来给征服了。
他甚至主动把自己压箱底的几个得意弟子,全都派给了林枫,让他们跟着林枫学习这种“格物致知”的新学问。
林枫对此自然是乐见其成,他正好需要培养自己的第一批技术班底。
高炉的建造,如火如荼。
而到了晚上,林枫则会带着张虎,悄悄地回到自己的府邸,指挥亲兵们,从地窖里,一车一车地往外运送煤炭。
这些煤炭,被秘密地运到军工坊一处偏僻的角落,堆放起来。
当赵铁匠第一次看到这些“黑石头”时,又被震惊了一次。
“先生,这……这就是您说的‘黑炭’?这山里挖出来的石头,也能烧?”
“不但能烧,而且比你想象的,要厉害得多。”林-枫笑了笑。
高炉的建造,持续了将近一个月。
当最后一块耐火砖被砌上,一座充满着原始工业美感的巨塔,终于完整地矗立在了所有人面前。
它就像一头蛰伏的钢铁巨兽,安静地等待着被唤醒的那一刻。
所有参与建造的工匠和士兵,看着眼前的这个杰作,都感到一种发自内心的震撼和自豪。
“成了!我们把它造出来了!”
赵铁匠抚摸着冰冷而坚实的炉壁,老泪纵横。
他转过身,对着身后成百上千的工匠和士兵们,用尽全身力气,嘶声力竭地吼道:
“这,就是林先生带给我们的神迹!”
“这高炉,就是神迹!”
作者“爱吃素胡辣汤的安民”推荐阅读《挽明:从追随李定国开始》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62A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