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周宴的风波,很快就成了宫里茶余饭后的美谈。
恒儿的“锅勺之志”,和念念的“账房之好”,都被传得神乎其神。
我的两个宝贝,也在众人的宠爱和关注下,一天天地长大。他们开始学走路,学说话,给这深宫,带来了无尽的欢声笑语。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入了冬,天气骤然变冷。一向活泼健康的念念,不知怎么的,就染上了风寒。
一开始,只是小小的咳嗽流鼻涕。我以为是普通感冒,并没太在意。
可没想到,念念的病,却一日比一日重。她开始发高烧,咳得小脸通红,整日里蔫蔫的,什么东西都吃不下,人也迅速地消瘦了下去。
太医们来了好几拨,各种名贵的药材,流水一样地往坤宁宫送。可念念的病,却反反复-复,总是不见好。
看着我那可怜的女儿,被病痛折磨得奄奄一息,我的心,都快碎了。
李昭和太后,更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怎么回事!你们这帮废物!”李昭对着太医院的院使,大发雷霆,“一个小小的风寒,你们治了半个月,都治不好!朕养着你们,是干什么吃的!”
太医们吓得跪了一地,一个个都面如死灰。
“陛下息怒!”院使颤声回道,“公主殿下……殿下她天生体弱,药石之力,难以吸收……臣等……臣等实在是尽力了……”
我听着他们这套推卸责任的说辞,心里又急又气。
我知道,这时代的医疗水平有限,很多病,他们确实无能为力。
但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我的女儿,就这么被他们耽误了!
我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仔细地回忆着前世的那些医学常识。
我发现,太医们在治疗的过程中,犯了几个致命的错误。
他们为了防止念念“再次受凉”,把寝殿的门窗,全都关得死死的,一点风都透不进来。
他们觉得念念体弱,就拼命地给她穿衣服,把她裹得像个粽子。
他们还觉得,生病了就该“忌口”,不让她吃任何有营养的东西,每天只喂一点点米汤。
这简首是在胡闹!
不通风,导致病菌滋生。穿太多,导致捂热,更不利于散热。不补充营养,哪来的抵抗力去对抗病毒?
我不能再让他们这么乱来了!
“都给本宫住手!”我冲了进去,厉声喝道。
所有人都被我吓了一跳。
“从今天起,公主的病,由本宫亲自来照料!”我看着他们,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宣布道,“所有人都听本宫的指挥!”
“皇后娘娘,这……这使不得啊!”院使急道,“您是万金之躯,这病气要是过了给您……”
“本宫说使得,就使得!”我打断了他,“要是念念有什么三长两短,本宫拿你们是问!”
李昭看着我坚定的眼神,最终,还是选择了相信我。
“都听皇后的!”他一锤定音。
从那天起,我便开始了我的“科学育儿”救女计划。
第一步,改善环境。
我下令,把寝殿所有的窗户,都打开一条缝,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我还让人,每天用煮沸的醋,在房间里熏蒸,进行空气消毒。
第二步,物理降温。
我不再给念念穿那么多衣服,而是让她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衣。
当她发高烧的时候,我就用温水浸湿的毛巾,不停地给她擦拭身体,帮助她物理降温。
第三步,补充营养。
我亲自下厨,给她做各种有营养、又易于消化的流食。比如,加了蛋黄的米糊,剁得极碎的鸡肉泥,还有用各种水果榨成的果汁。
我像个陀螺一样,连着三天三夜,几乎没有合眼,一步不离地守在念念的床边。
我的这些做法,在宫里那些老嬷嬷和太医们看来,简首是离经叛道,不可理喻。
但奇迹,真的发生了。
第西天早上,念念的高烧,终于退了。
她的咳嗽,也减轻了不少。她甚至还主动地,喝下了一小碗我做的蛋黄米糊。
看着女儿那渐渐恢复红润的小脸,我激动得,差点哭出来。
又过了几天,念念的病,竟然就这么,彻底好了!
她又能活蹦乱跳地,跟在她哥哥屁股后面,喊着“哥哥,等等我”了。
整个太医院,都为之震动。
那些之前还对我嗤之以鼻的太医们,现在看我的眼神,都充满了敬畏和好奇。
他们想不通,为什么我那些“乱来”的法子,竟然比他们用了几百年的药方,还要管用。
有几个思想开明的老太医,甚至还偷偷地,跑来向我请教。
“娘娘,您说的那个……‘通风’和‘消毒’,到底是什么道理?为何能治病?”
我看着他们那一脸求知若渴的样子,只能半真半假地,把现代的卫生观念,用他们能理解的“风水”、“气场”之说,包装了一下,解释给他们听。
虽然他们听得云里雾里,但都觉得,我说的,好有道理。
念念的病好了,最高兴的,莫过于太后了。
她看着自己那活蹦乱跳的小孙女,拉着我的手,后怕地说:“唐棠啊,这次,可真是多亏了你。要不是你,哀家这宝贝孙女,怕是……唉。”
她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忧虑:“不过,这孩子,终究是伤了元气。我看,还是得找个得道高人,来宫里做场法事,为念念祈祈福,去去邪气,哀家才能安心。”
祈福?法事?
我心里咯噔一下。
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http://www.220book.com/book/62F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