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的秋末裹着桂花香,回阳医馆的后院里,陈小川正蹲在石桌旁给多肉浇水。
叶片上的水珠折射着晨光,他抬头时,看见蒋心艳抱着个粉色礼盒从回廊走过来,发梢还沾着刚洗过的洗发水香气。
"小川,"
她把礼盒放在石桌上:
"我妈说这是她当年的陪嫁头纱,让我拿来给你看看。"
陈小川放下喷壶,掀开盒盖。
白色薄纱层层叠叠,边缘绣着极小的并蒂莲,针脚细密得几乎看不见。
他伸手轻轻抚过,纱料软得像云:"真好看。"
"我妈说,"
蒋心艳在他身边坐下:
"当年她嫁给我爸时,头纱也是这样的。那时候物资紧张,她翻遍了整条街的裁缝铺,才找到这块料子。"
她指尖蹭过纱面:
"后来我爸总说,这头纱比钻石还金贵。"
陈小川握住她的手:
"等婚礼那天,你戴这头纱,肯定比当年我妈还好看。"
蒋心艳的脸颊微微发红,刚要说话,手机响了。
是陈母发来的消息:
"小川,心艳,上午十点到老裁缝铺,王阿姨说给你们留了最后一匹香云纱。"
"妈催我们去看婚纱了。"
陈小川把手机递给她看。
蒋心艳眼睛一亮:
"香云纱!我上周在杂志上看到,现在很少有裁缝铺还做这种料子了。"
两人收拾好东西出门时,苏晴抱着个布包从医馆里跑出来:
"师母,陈医生!我给你们带了枣泥糕,路上饿了吃。"
她指了指布包:
"还有,周医生说他爸认识老裁缝铺的王阿姨,说可以帮我们砍价。"
"小晴越来越会疼人了。"
蒋心艳笑着接过布包:
"等婚礼结束,我教你做桂花酿。"
"真的?"
苏晴的眼睛亮得像星星:
"我奶奶以前总说,等我能嫁人的时候,要给她做二十坛。"
陈小川揉了揉她的头:
"那到时候,我们给你办个最风光的出嫁礼。"
老裁缝铺藏在一条青石板巷里,门楣上挂着块褪色的"锦绣坊"木牌。
推开门,王阿姨正戴着老花镜踩缝纫机,听见动静抬头,立刻放下手里的活:
"是小陈和小蒋吧?可算来了!"
屋里挂着几匹色彩鲜艳的布料,最里面挂着件红色旗袍,绣着金凤。
正是蒋心艳上周试的那件。
王阿姨招招手:"来,试试看。"
蒋心艳换好婚纱出来时,陈小川正倚在门框上看呆。
香云纱裹着她纤细的腰肢,裙裾垂到脚面,随着她的走动泛起温柔的涟漪。
头纱遮住半张脸,只露出小巧的下巴和微翘的鼻尖。
"好看吗?"
蒋心艳声音轻得像羽毛。
陈小川走过去,指尖轻轻碰了碰她的头纱:"好看得像画里的姑娘。"
王阿姨在旁边笑:
"小陈啊,你这话说得,我老婆子听了都跟着心颤。"
试完婚纱,两人在铺子里选喜糖。
蒋心艳蹲在玻璃柜前,指着里面的桂花糖:
"这个好,我妈最爱吃。"
又挑了水果糖:
"小朋友喜欢吃甜的。"
最后拿了包芝麻糖:
"我爸就爱这个。"
陈小川看着她认真的模样,忽然想起第一次见她时的场景。
那时她在纺织厂当会计,穿着蓝布工装,蹲在仓库门口核对账本。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她发梢,和现在选喜糖的模样重叠在一起。
"小川?"
蒋心艳抬头:
"你在想什么?"
"在想,"
陈小川握住她的手:
"能娶到你,是我这辈子最幸运的事。"
蒋心艳的脸一下子红了,轻轻捶了他一下:"油嘴滑舌。"
从裁缝铺出来,两人去了陈家。
陈其正坐在客厅看报纸,见他们进来,放下报纸:"婚纱选好了?"
"选了香云纱的。"
蒋心艳把头纱拿给陈母看:
"妈,您看这绣工。"
陈母摸着头纱,眼睛发亮:
"比你当年的那块还好。小川,把衣柜里那套西装拿出来,让心艳看看。"
陈小川从衣柜里取出深灰西装,熨得笔挺。
蒋心艳接过,在镜子前比划:"挺合适的。"
"明天让裁缝来改尺寸。"
陈母说:
"对了,黄紫薇昨天打电话来,说要送喜糖礼盒。"
"紫薇姐?"
蒋心艳有些惊讶。
"她说,"
陈其翻出手机消息:
"要送'百子千孙'糖,图个吉利。"
蒋心艳笑了:"紫薇姐还是这么贴心。"
下午,两人去了民政局。
工作人员递过结婚登记申请表时,蒋心艳的手微微发抖:
"小川,我有点紧张。"
陈小川握住她的手:"别怕,我在。"
工作人员接过表格,抬头笑了:
"小两口,结婚是好事,别慌。"
爱看书的雪妹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645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