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母笑着摸了摸她的头:
“咱们小晴啊,比我家心艳当年还贴心。”
“陈阿姨,”
苏晴脸一红:
“我……我帮您贴喜字吧,您昨天说二楼的窗户还没贴完。”
“好嘞,”
陈母拉着她的手:
“走,我带你去拿浆糊。”
看着苏晴蹦蹦跳跳跑向厨房,陈小川转头对蒋心艳说:
“你看,咱们这婚礼,连小晴都这么上心。”
“那是,”
蒋心艳靠在他肩上:
“大家都把咱们的事儿当自家的喜事办。”
午后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进来,照在桌上的请柬上。
陈小川拿起一张,翻到背面,那里有他和蒋心艳亲手写的请柬词:
“谨定于十月十八,良辰吉时,于龙城锦绣酒店,备薄宴,邀君共贺。陈小川 蒋心艳 敬邀。”
“你说,”
蒋心艳指着请柬上的“薄宴”二字:
“咱们是不是该改改?黄叔说要送龙虾,李阿姨说要带海鲜,我妈说要做满汉全席……”
“改什么,”
陈小川笑着刮了刮她的鼻子:
“就写‘粗茶淡饭’,才显得咱们实在。”
蒋心艳被逗得哈哈大笑,伸手捶了他一下:
“你啊,就会哄我开心。”
这时,手机响了,是市电视台的记者打来的。
原来,黄承祥联系了电视台,说要做一个“龙城最美婚礼”的专题报道。
记者在电话里说:
“陈医生,蒋小姐,听说你们的婚礼融合了中医文化、传统民俗,还有很多爱心元素,我们想来做一期特别节目,记录下这些温暖的瞬间。”
陈小川想了想:
“可以,但咱们得说清楚,婚礼是私人的,重点要放在感谢亲友上。”
“明白明白,”
记者连忙应下:
“我们会以‘平凡中的幸福’为主题,绝对不炒作。”
挂了电话,蒋心艳皱了皱眉:
“会不会太麻烦了?”
“不麻烦,”
陈小川握住她的手:
“让更多人看到咱们的幸福,也挺好的。”
傍晚,两人去锦绣酒店看场地。
酒店经理是个五十来岁的中年男人,姓王,见到他们立刻迎上来:
“陈医生,蒋小姐,房间我都收拾好了,主厅的舞台己经搭好。
灯光师说可以用‘星空顶’,和你们医馆的多肉植物搭配起来,效果肯定好。”
蒋心艳指着窗外的花园:
“那边的草坪呢?我想办个户外仪式。”
“没问题,”
王经理点头:
“草坪我己经让人撒了百合种子,明天就能发芽。晚上还可以点星星灯,浪漫得很。”
陈小川看着眼前的场地,忽然想起第一次带蒋心艳来这里的场景——
那时他们刚确定关系,蒋心艳穿着白衬衫。
站在酒店门口等他,阳光照在她发梢,像落了一层金粉。
“小川,”
蒋心艳的声音打断他的回忆:
“你看,这儿的落地窗正对着龙河,婚礼那天,河水会映着灯光,多好看。”
“嗯,”
陈小川点头:
“到时候,我会在仪式上说段话。”
“说什么?”
蒋心艳好奇地问。
“就说,”
陈小川看着她的眼睛:
“感谢命运让我在最好的年纪遇到你,感谢所有亲友的祝福,更感谢咱们一起走过的每段路。”
蒋心艳的眼眶微微发红,踮起脚在他脸上亲了一下:
“傻瓜,我才是最幸运的。”
晚上,两人在医馆后院的葡萄架下整理宾客名单。
蒋心艳拿着红笔,在“陈其、林秀兰”后面写下“陈小川、蒋心艳”,又仔细核对了每个名字:
“张董、黄紫薇、苏晴、周医生、林峰……”
她突然停下,抬头问:
“小川,刘勇的父母来吗?”
“来,”
陈小川说:
“刘叔昨天给我发消息,说要带刘勇的奶奶来——老人家听说咱们要结婚,非要亲自送红包。”
蒋心艳笑了:
“刘奶奶人那么好,我得给她准备个特别的礼物。”
“我己经准备好了,”
陈小川从抽屉里拿出个红布包:
“这是我亲手写的‘寿’字,用的是爷爷留下的墨汁,你帮我绣在帕子上,给刘奶奶当礼物。”
蒋心艳接过红布包,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是个苍劲有力的“寿”字:
“小川,你写的字真好看。”
“那是,”
陈小川得意地扬起下巴。
深夜,两人躺在床上,蒋心艳摸着微微隆起的小腹:
“小川,你说婚礼那天,咱们的孩子会不会在肚子里踢我?”
“肯定会,”
陈小川握住她的手:
“说不定还会跟着音乐跳舞呢。”
“那我得提前跟医生说,”
蒋心艳笑了:
“让他准备好相机,记录下这难得的一幕。”
窗外,月亮升到了中天,洒下银白的光。
回阳医馆的灯还亮着,牌匾上的“回阳”二字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温暖。
陈小川听着身边蒋心艳均匀的呼吸声,心里满是踏实。
他知道,明天的婚礼会是龙城的盛事——
商界精英、政界要员、亲朋好友都会到场,为他送上最真挚的祝福。
但他更清楚,这场婚礼最珍贵的,不是那些鲜花和掌声。
而是身边这个愿意和他一起走过每一个清晨和黄昏的人,是他们共同经历的那些温暖和感动。
而当他在红毯尽头牵起她的手时,当所有宾客为他们鼓掌欢呼时。
当她戴着那顶香云纱头纱走向他时,他会再一次确认——
这是他这辈子,做过最正确的决定。
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混着蒋心艳均匀的呼吸声。
陈小川闭上眼睛,嘴角微微上扬。
明天,又将是全新的一天。
(http://www.220book.com/book/645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