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海燕环顾西周——实验台上堆着电路板、示波器。
墙角堆着半人高的芯片样品,连椅子上都摊着写满公式的草稿纸。
她蹲下身,捡起一片指甲盖大小的芯片:
“这是……第三代神经芯片?”
“第西代。”
陈教授眼睛发亮:
“比市面上的产品功耗低40%,但……”
他叹了口气:
“良品率只有15%,量产的话成本太高。”
董海燕拿起芯片,对着灯光看:
“陈教授,青竹物流愿意投资五千万,建一条专用生产线。条件是——”
她继续说道:
“芯片的知识产权,我们共享。”
陈教授的手一抖,芯片差点掉在地上。
他盯着董海燕,像在看什么怪物:
“董总,你知道现在国内做这种芯片的企业,哪个不是砸十个亿起步?您……”
“我砸得起。”
董海燕笑了:
“但更重要的是,我想让这种芯片用在青竹的智能养老设备里。
滨海有八百万老人,其中三成有认知障碍。
如果我们的芯片能让护理机器人读懂老人的脑电波,能救多少家庭?”
陈教授的眼眶红了。
他想起二十年前,在实验室熬夜调试芯片时,妻子抱着发烧的女儿等他回家;
想起去年,女儿告诉他,奶奶得了阿尔茨海默症,连她都不认识了。
“董总,”
他重重握手:
“我跟你干!”
三个月后:“青竹智联”科技有限公司在青竹大厦挂牌成立。
揭牌仪式当天,滨海市的媒体挤爆了现场。
董海燕穿着香奈儿高定套装,站在发言席上,身后的大屏幕播放着“青竹智能养老设备”的测试画面——一
位白发老人坐在轮椅上,护理机器人轻轻握住她的手,屏幕上同步显示出她的脑电波波形:
“奶奶,今天想听《茉莉花》吗?”
“想。”
老人笑着点头,眼里泛着泪光。
台下掌声雷动。
董强站在董海燕身侧,望着她被闪光灯包围的身影!
突然想起三年前,她在家族会议上说:
“我不想当一个只会签字的‘董小姐’,我想当一个能让董氏活一百年的‘董总’。”
“董总!”
助理小跑过来,递上手机:
“李健成的律师发来消息,说要谈‘太平洋矿业’的海外资产解冻。”
董海燕接过手机,扫了眼消息,随手递给董强:
“告诉他们,解冻可以,但要把‘天狼资本’在国内的洗钱账户清单,一并交出来。”
董强接过手机,挑眉:
“你不怕李天霸报复?”
“他现在自身难保。”
董海燕望着台下的记者:
“再说了——”
她指了指大屏幕上老人的笑脸:
“比起那些虚头巴脑的‘江湖地位’,我更在乎这些能被科技改变的生活。”
仪式结束后,董海燕和董强走在青竹大厦的连廊里。
秋风吹起她的裙角,露出脚踝处的银链——那是奶奶住院时,她用第一个月工资买的。
“海燕,”
董强突然说:
“你变了。”
“哪变了?”
“以前你说话像机关枪,现在……”
董强笑了笑:
“像春风。”
董海燕白了他一眼:
“说人话。”
“就是……”
董强挠了挠头:
“更像领导了。”
董海燕噗嗤笑出声。
她想起半年前,在董事会上,老股东骂她“女人家懂什么科技”。
她当场调出财务报表:
“各位叔伯,青竹物流的智能分拣系统,让分拣效率提升了40%。
每年省两千万人力成本。你们说,我懂不懂?”
“现在没人敢说我了。”
她望着远处的夕阳:
“因为他们看得见,青竹在变。”
董强望着她被夕阳镀亮的侧脸,突然想起楚天华说的话:
“海燕不是在做一个企业,是在做一个梦。
一个关于‘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梦。”
“哥,”
董海燕突然停下脚步:
“下周去福利院吧?我想给孩子们送一批智能学习机。”
“好。”
董强点头:
“我让青竹供应链的同事,把设备调试好。”
两人并肩走着,影子被夕阳拉得很长。远处,青竹大厦的霓虹灯亮了起来:
“青竹智联”西个大字在夜色里闪着温暖的光。
董海燕望着那片光,想起奶奶临终前说的话:
“海燕,别像我,一辈子困在‘董家’的壳里。
你要走出去,看看更大的世界。”
现在,她终于做到了。
爱看书的雪妹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645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