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48章 盛世初歇:刀兵入库马放南山 精缮内政泽被苍生

小说: 穿越之水浒卢俊义   作者:刘三妖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穿越之水浒卢俊义 http://www.220book.com/book/685U/ 章节无错乱精修!
 

巨大的舆图上,象征着帝国疆域的赤色己然覆盖了从东海之滨至波罗的海、从北冰洋沿岸至印度洋北岸的广袤区域,其版图之辽阔,旷古未有。持续多年的征战烽火,为帝国带来了无上的荣耀与辽阔的疆土,但也消耗了海量的财富,积累了无数的疲惫。朝堂之上,卢俊义敏锐地察觉到,是时候让这架高速运转的战争机器暂歇,将帝国的重心,从开疆拓土,转向内政深耕了。

这一日的大朝会,气氛与以往征战时节截然不同。少了几分金戈铁马的杀伐之气,多了几分沉静与务实。

卢俊义端坐龙椅,目光扫过历经战火洗礼的文武群臣,声音沉稳而有力:

“众卿,自朕立国以来,赖将士用命,文武同心,北驱罗刹,南平天竺,拓土何止万里!如今,帝国疆域之广,前所未有,兵锋之盛,寰宇侧目!”

殿内群臣闻言,脸上皆露出自豪之色。

然而,卢俊义话锋一转:“然,朕近日览各州府奏报,常思一理: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连年征战,虽开疆拓土,然府库钱粮消耗甚巨,民间丁壮征调频仍,新附之地百废待兴,潜流暗涌。若不休养生息,夯实根基,则庞大帝国,犹如沙上筑塔,恐非长久之计。”

他顿了顿,声音清晰地传遍大殿:

“故,朕意己决!自即日起,帝国全面停战,转入休养生息!”

“陛下圣明!”这一次,不仅是文臣,连许多将领也由衷附和。连年征战,他们亦感疲惫,深知稳固后方、消化战果的重要性。

“旨意!”卢俊义开始颁布一系列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决策:

“一,全面停战,固守疆域! 传谕北海、岭西、黑北、天南西大都护府,及各边防军镇,停止一切主动进攻性军事行动!大军转入驻防、屯垦、操练状态。严防外敌窥伺,内平零星匪患即可。非奉朕命,不得越境启衅!”

“二,与民休息,轻徭薄赋! 着户部统筹,除必要的边防开支及官员俸禄,全国范围内,减税三成,为期三年! 尤其对新纳入版图之西大都护省,免税政策再延长两年!严禁地方官府擅兴徭役,加派捐税!让百姓得以喘息,恢复生产!”

“三,大兴农事,广积粮储! 工部、户部需全力推行‘永初新政’中农桑之策。推广新式农具、选育良种、兴修水利、鼓励垦荒。各州县府库,需常备足支三年之粮储,以应不时之需。屯田修渠,乃当前第一要务!”

“西,整顿治安,清剿匪患! 兵部、刑部联合督办,于全国范围内,尤其是新附之地,开展治安大整治! 清剿流寇山贼,打击豪强恶霸,整顿市井秩序。务使商旅畅行,夜不闭户!凡有趁战乱之余,祸害地方者,无论涉及何人,严惩不贷!”

“五,抚恤伤亡,安置退役! 兵部需尽快厘清历年征战阵亡、伤残将士名录,从优发放抚恤,其家眷由地方官府妥善照料。对自愿退役之老兵,优先授予新土田亩,或安排至地方担任巡检、里正等职,使其老有所养,贡献余热。”

一道道旨意,如同甘霖,预示着帝国政策的关键性转向。从对外征服,转向对内建设;从依赖军事,转向依赖治理。

南北疆域的响应与转变

圣旨迅速传遍帝国南北。

在北疆莫斯科,呼延灼、林冲、关胜接旨后,相视一笑,皆有如释重负之感。

林冲道:“陛下圣明,确是到了该休养生息的时候了。我军虽强,然连年转战万里,将士疲惫,补给线漫长,新土治理更是千头万绪。”

关胜抚髯:“正好借此机会,整训士卒,将新附的哥萨克骑兵、沙俄降卒择优编入我军辅兵体系,加以同化。同时,大力屯田,这黑土地,可是种粮的好地方。”

呼延灼下令:“传令各军,依险要扎营,分兵屯垦!巡逻哨探照旧,但无令不得西进一步!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穿越之水浒卢俊义》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协助地方官府,清剿溃兵形成的匪伙!”

很快,北疆广袤的原野上,出现了大片大片的军屯田。士兵们放下刀枪,拿起锄头,在技术移民的指导下,耕作着肥沃的土地。一座座新的华夏式村庄围绕着军营和修缮一新的城堡建立起来,炊烟袅袅,孩童在新建的学堂外嬉戏,朗朗读书声开始取代过去的战马嘶鸣。

在南疆天南都护府首府(原德里),柴进、张青同样严格执行着休养生息的旨意。

武松、董平这类猛将,被赋予了新的任务——带领精锐小队,深入山林、沼泽,清剿那些依托复杂地形负隅顽抗的天竺残匪和盗贼团伙。这虽然也是战斗,但规模小,目标明确,更像是治安战。

杨志、徐宁则更多地参与到地方管理中,监督水利工程的修复,维护移民点的安全,打击囤积居奇、欺行霸市的行为。

张青统筹后勤,将从中原运来的粮种、农具分发下去,鼓励移民和部分被驯化的天竺奴工开垦恒河平原的沃土。都护府颁布严令,保护商路,公平交易,逐渐恢复南疆的经济活力。

帝国腹地的复苏与新气象

在帝国的核心区域——中原、江南、湖广等地,停战和减税的政策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乡村里,农夫们脸上的愁容少了,因为家中壮丁不再被频繁征调,赋税也减轻了。他们更加用心地侍弄田地,修缮沟渠,期盼着一个丰收的年景。

城市中,市集更加繁华。往来商旅不再担心战乱阻隔,南方的丝绸、瓷器,北方的皮毛、药材,西域的玉石,甚至通过海路而来的南洋香料、西洋钟表,都在市场上流通。工匠们安心打造器物,酒楼茶肆人声鼎沸。

官府的工作重心也发生了转移。州县官员不再将筹措军粮、征发民夫作为首要任务,而是开始大力整顿吏治,清理积压案件,丈量田亩,兴修学堂、医馆。卢俊义强调的“治安大整治”在全国展开,以往趁乱啸聚的土匪、欺压良善的地痞,遭到了官府的严厉打击,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紫宸殿的深谋与家国温情

数月后,各地关于休养生息初见成效的奏报陆续传来。户部汇报税赋虽因减税短期内有所减少,但民间复苏迹象明显,商税有所增长;工部汇报几条主要漕运、灌溉水渠的整修进展顺利;兵部汇报边境安宁,内部匪患大幅减少。

御书房内,卢俊义与吴用、公孙胜一边看着奏报,一边议事。

吴用欣慰道:“陛下,停战休养之策,实乃英明。如今民间活力渐复,府库虽暂不充盈,然根基渐固。假以时日,帝国底蕴将远超战前。”

公孙胜亦道:“贫道观各地气运,烽烟戾气渐散,祥和生气日增。此乃帝国由武转文,由乱入治之象。陛下此举,顺应天时民心。”

卢俊义放下奏报,目光深邃:“打天下易,治天下难。如今疆域辽阔,族群复杂,治理乃第一要务。休养生息,非是无所作为,而是为了积蓄更强大的力量。待内政稳固,仓廪充实,文化一统之时,方是帝国真正屹立于世界之巅,开创万世太平之基。”

他走到窗边,看着宫苑中嬉戏的皇子卢承业,脸上露出了温和的笑容。这个在征战中孕育、在和平初期降生的孩子,似乎象征着帝国的未来——在铁血奠基之后,迎来长久的繁荣与安宁。

“以后教育承业,一定要告诉他。他将来要继承的,不仅仅是一个庞大的帝国,更是一份需要精心治理的家业,天大地大领土大,永远是华夏人民最大。”卢俊义对身旁的内侍吩咐道。

帝国的战鼓声暂时停歇,取而代之的,是田间地头的劳作号子,是市集街巷的喧闹叫卖,是学堂传来的朗朗书声。一场以屯粮、修田、整治治安为核心的内部精缮大业,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展开。卢俊义和他的华夏帝国,正在从一位征服者,向着一位建设者与治理者,稳健地转型。这休养生息的十年,将成为帝国未来更加辉煌的基石。



    (http://www.220book.com/book/685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穿越之水浒卢俊义 http://www.220book.com/book/685U/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