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用兵,向来如山岳般沉稳,亦如雷霆般迅疾。在济州府以“铁甲车”(一种实验性的蒸汽动力装甲车辆,装备小型火炮和多支火枪,对冷兵器时代军队拥有压倒性心理和物理优势)摧破叛军胆气后,他并未给宋江残部丝毫喘息之机。
大军分进合击,以战促降。精锐的华夏陆军在各州县“协从军”(由当地良家子及受新政惠顾者组成)的配合下,迅速清剿流窜的叛匪。对于负隅顽抗者,燧发枪的排枪和偶尔出现的“镇虏”炮便是最终的回答。但对于大多数被裹挟的盲从者,林冲严格执行陛下的旨意,以招抚、分化为主,甄别后遣散归农,只惩首恶。
不过旬月,宋江苦心拉起的“十万”乌合之众便烟消云散。其核心党羽,如戴宗、宋清(或其子侄辈)、施恩、孔明、孔亮等,或战死,或被捕,无一漏网。曾经喧嚣一时的“靖难”旗号,迅速被踩入齐鲁大地的泥泞之中。
郓城大牢,重兵把守。
昔日号称“及时雨”的宋江,此刻身着囚服,镣铐加身,坐在冰冷的草席上。牢门外火把闪烁,映照着他晦暗不明的脸色。没有了众星捧月,没有了“哥哥”的呼唤,只剩下死寂和即将到来的审判。
沉重的脚步声由远及近。牢门打开,一身戎装、披着玄色大氅的林冲,在亲卫的护卫下,走了进来。他目光平静,看着这个曾经的“公明哥哥”,如今帝国的阶下囚。
“宋公明。”林冲开口,声音平稳,不带丝毫感情。
宋江抬起头,努力想挤出一丝往日敦厚的笑容,却显得无比僵硬苦涩:“林……林教头……不,该称林都督了。别来无恙?”
林冲没有回应他的寒暄,首接道:“陛下有旨,命我主审尔等叛逆一案。你有何话说?”
宋江深吸一口气,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激动起来:“林冲兄弟!你我皆是梁山旧人,曾歃血为盟,同生共死!如今卢俊义……陛下,他虽雄才大略,然行事太过酷烈!新政之下,多少豪杰心寒?苛捐杂税虽免,然清丈土地,夺人祖产;严刑峻法,不恤人情;重用寒门,打压士绅!这岂是仁君所为?我……我此番起事,非为私利,实乃不忍看天下板荡,不忍看昔日兄弟用血换来的基业,走上暴秦之路啊!我是欲清君侧,匡扶社稷,迎还旧主,以全忠义之名!”
他声泪俱下,仿佛自己真是受了天大委屈的忠臣义士。
林冷静静听着,眼神却愈发锐利,如同看穿了对方的肺腑。他缓缓摇头,语气带着一丝嘲讽:“宋公明,事到如今,何必再演这‘忠义’戏码?迎还旧主?赵宋官家如今偏安临安,朝不保夕,你迎他回来,置他于何地?你又置于何地?”
他上前一步,声音压低,却更具压迫感:“你当真以为,皇城司对你暗中联络那些对新政怀恨在心的豪强、私下铸造兵器、囤积粮草之事一无所知?你打出的旗号是‘恢复大宋’,但你与心腹密议时,所说的可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待天下大乱,你登高一呼,扫平卢俊义和南边赵宋,这万里江山,姓宋的,为何不能是你宋江?”
宋江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嘴唇哆嗦着:“你……你血口喷人!我宋江一心为公,天地可鉴!”
“为公?”林冲冷笑,“梁山之上,你口口声声兄弟义气,却将多少兄弟当作你换取招安富贵的垫脚石?李逵对你忠心耿耿,你一杯毒酒断送了他!其他兄弟,在你眼中,不过是‘替天行道’这面大旗下的棋子!如今亦然,那些跟着你造反的愚夫、那些被你蛊惑的士绅,乃至你身边的戴宗、宋清,哪一个不是你实现野心的棋子?事成,你是开国皇帝;事败,他们便是你的陪葬!这便是你的‘忠义’?”
这番话如同冰冷的刀子,剥开了宋江层层伪饰,首刺他内心最隐秘的野心和虚伪。他猛地抬头,眼中闪过无法掩饰的惊惶和一丝被戳穿后的狰狞,嘶声道:“你……你懂什么!卢俊义不过一侥幸之徒,他岂能压过我?我宋江仗义疏财,名满山东,穿越之水浒卢俊义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穿越之水浒卢俊义最新章节随便看!合该……合该……”
“合该你坐天下?”林冲替他说了下去,语气冰冷,“陛下曾言,这天下,非一家一姓之天下,乃华夏万民之天下。陛下有系统之助,乃是天意,更因其心系华夏,欲挽天倾,救民于水火!其所行新政,或有阵痛,然利在千秋!而你,宋公明,你心念念的,不过是你个人的权位名利,你所谓的‘忠义’,不过是你收买人心、攫取权力的工具!你与那些被你斥为‘奸臣’的蔡京、高俅之流,有何本质区别?甚至更为不堪,因你更善伪装!”
“住口!”宋江彻底破防,歇斯底里地吼道,“成王败寇!今日我落入你手,要杀便杀,何必多言!”
林冲看着他失态的样子,眼中最后一丝旧情也化为乌有,只剩下彻底的鄙夷:“杀你,是国法如山。陛下要你活著到北京,并非念旧,而是要天下人看清,你这‘忠义’皮囊之下,究竟是怎样的野心与虚伪。你的罪状,会明颁天下。你以及你的同党,将成为新政最好的反面教材。”
说完,林冲不再看他,转身对狱卒下令:“严加看管,明日押赴北京,面圣听判。”
牢门重重关上,将宋江绝望的嘶吼隔绝在内。
借势东风,深化改革。
宋江叛乱的迅速平定,不仅没有动摇华夏帝国的根基,反而像一场恰到好处的“压力测试”,暴露了旧势力残余的顽固,也证明了新政军队和制度的有效性。
卢俊义在北京,接到林冲的捷报和审讯概要后,并未有丝毫喜悦,只有冷冽的决断。
他立刻召集内阁及六部重臣。
“宋江之乱,虽迅即扑灭,然其因不可不察。”卢俊义高踞御座,声音传遍大殿,“乃因新政触及豪强劣绅之根本,彼等不甘失其特权,故勾结宋江此类野心家,妄图复辟旧制,继续盘剥百姓!”
“此乱警示朕,改革不可止步,唯有彻底铲除滋生此类叛乱的土壤,华夏方能真正强盛,百姓方能永享太平!”
借此东风,卢俊义颁布了一系列更为深化的改革政令:
土地改革深化: 借清查宋江党羽勾结豪强之机,在山东及周边省份推行更为彻底的“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政策,严惩任何敢于阻挠清丈土地、隐匿田亩、转嫁赋税的行为。将抄没的逆产、官田更多地分予无地少地佃户,颁发“永初田契”,承认其所有权。
司法改革推进: 强调《永初大典》的权威,设立“巡回法庭”,由中央首接派遣法官至地方,审理积案、冤案,特别是处理与土地、赋税相关的纠纷,打破地方豪强对司法的影响。
教育科举强化: 进一步扩大“新政学堂”规模,强制要求地方士绅、富户子弟入学,学习格物、算学、律法、军事等新学。严格限制旧式私塾教授纯儒学内容,从思想上瓦解旧文人体系。下一次科举(或学堂毕业考)将更加侧重实用学科。
舆论控制与宣传: 将宋江等人的罪行、审判过程及口供(尤其是揭露其真实野心的部分)刊印成册,发往各州县,广为宣传。组织宣讲队,深入乡里,揭露旧统治的黑暗和新政的好处,将“忠君”概念从忠于一家一姓,转化为忠于华夏民族、忠于永初皇帝代表的进步力量。
军事部署调整: 鉴于国内叛乱显示出的薄弱环节,适度调整驻军部署,增强内陆重要节点城市的守备力量,并组建更多由新政受益农民子弟组成的“民兵乡勇”,协助维持地方治安,既节省兵力,又加深新政根基。
宋江的叛乱,如同一块投入水中的石头,未能阻挡洪流,反而激起了更大的浪花,推动着卢俊义和华夏帝国的改革巨轮,以更坚定、更彻底的速度,碾压过一切旧时代的阻碍,滚滚向前。
(宋江被押解进京,面对卢俊义,又将有何种场面?新政深化还会遇到哪些阻力?东瀛战事、北方金国、南方宋廷又将有何新动向?请关注我,持续更新)
(http://www.220book.com/book/685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