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诤和他的无线电台小队一头扎进天后宫的偏殿,那扇木门一关就是两天两夜。期间除了偶尔有通信兵匆匆跑出来找点吃的或者要杯热水,几乎不见人出来。
里面时不时传出小心翼翼的金属碰撞声、低低的讨论声,偶尔还有王诤压抑着激动的低呼:“小心!轻点!对,这个引脚接这里……”“磁棒角度再调一下……”“烙铁!松香!”
林启明几次假装路过,侧耳倾听,也只能听到这些零碎的、对他而言如同天书般的专业术语。他心里像有只猫在抓挠,既期待又忐忑。那堆零件,真能变成能响的“戏匣子”吗?爱国值花了三千多呢!
李云龙更是坐不住。头一天还兴致勃勃,第二天就开始在偏殿门口转悠,像个等着产房消息的焦躁老爹。
“我说王队长!王诤同志!到底行不行啊?给个准话啊!” 李云龙终于忍不住,拍着门板嚷嚷,“这都两天了!就是头牛也该套上犁了!这洋戏匣子是金疙瘩做的还是咋的?这么费劲?”
门“吱呀”一声开了条缝,露出王诤熬得通红的眼睛和乱糟糟的头发。他脸上带着极度疲惫却又异常亢奋的神情,像喝醉了酒又像打了鸡血。
“李团长!别催!别催!快了!就快好了!这是精密活儿!” 王诤声音嘶哑,带着一种朝圣般的虔诚,“您再等等!再等等!保证给您一个……大惊喜!” 说完,“砰”地又把门关上了,差点撞到李云龙的鼻子。
“嘿!这小子!” 李云龙摸着鼻子,悻悻地嘟囔,“架子还挺大!等弄响了,老子非让他天天给老子唱大戏不可!”
弹幕也跟着着急:*
“王诤:沉浸式组装,勿扰!”
“李云龙:在线等,挺急的!”
“技术宅的执着!两天两夜!”
“主播:我的爱国值在燃烧……”
“快了快了!感觉要见证历史!”
第三天下午,当夕阳的余晖给黄平古旧的城墙镀上一层金边时,天后宫偏殿那扇紧闭了两天两夜的门,终于被缓缓拉开了。
王诤在两个同样眼窝深陷、却激动得满脸放光的通信兵搀扶下,出现在门口。他怀里,如同抱着初生的婴儿般,小心翼翼地抱着一个东西——那正是林启明兑换的简易木壳子!
此刻,木壳子前面板被巧妙地安装上了几个旋钮和一个圆形的、带着刻度的调谐盘,一根长长的磁棒天线从侧面伸出来,像一根骄傲的触角。木壳后面,还拖着两根导线,连接着那套沉重的电池组。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王诤怀里的那个“木盒子”上。后勤分队的人停下了手中的活计,连正在踩缝纫机的老妈妈也忘了踏板。李云龙更是几个箭步冲了上去,眼睛瞪得像铜铃,死死盯着那个盒子。
“王队长!成了?!” 李云龙的声音带着一丝他自己都没察觉的颤抖。
王诤没说话,只是用力地点点头,嘴角咧开一个疲惫却无比灿烂的笑容。他在通信兵的帮助下,将木盒子轻轻放在偏殿门口一张还算干净的条案上,小心地接好电池线。
然后,他深吸一口气,如同即将指挥一场伟大战役的将军,带着无比庄重的神情,伸出微微颤抖的手指,缓缓拧动了木盒子上最大的那个开关旋钮。
咔哒。
一声轻微的机械声响。
紧接着,木盒子内部传来一阵低沉的、如同遥远蜂群飞舞般的“嗡嗡”声。这声音并不美妙,甚至有些嘈杂,但在寂静的院落里,却如同惊雷!
“响了!有动静了!” 一个通信兵激动地小声叫起来。
王诤屏住呼吸,手指小心翼翼地拨动那个带着刻度的调谐旋钮。嗡嗡声开始变化,夹杂着噼里啪啦的电流噪音,像是无数个小人在里面吵架。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连李云龙都下意识地放轻了脚步,凑到条案前,耳朵几乎要贴到木盒子上。
滋滋……滋滋啦啦……嗡嗡……
噪音持续着,如同顽皮的精灵,在盒子里跳跃、翻滚,却始终不言。
李云龙脸上的期待渐渐变成了不耐和怀疑:“王队长,这……这就是‘洋戏’?咋光听它自己哼哼唧唧,没人唱啊?是不是……没弄好?”
王诤额头上渗出汗珠,全神贯注地继续微调着旋钮,嘴里念念有词:“别急……别急……频率……波段……干扰……快了……”
就在李云龙快要失去耐心,林启明的心也提到嗓子眼的时候——
滋滋……滋啦……嗡……
一阵强烈的电流噪音后,突然!
一个清晰、稳定、带着某种奇特韵律和铿锵顿挫的……外语男声,如同冲破迷雾的信号弹,猛地从木盒子里传了出来!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伟大领袖斯大林同志……五年计划取得辉煌成就……资本主义世界正陷入深刻危机……工人兄弟们团结起来……”
这声音虽然带着明显的电磁干扰杂音,断断续续,但那种独特的、充满力量感的俄语广播腔调,却如同电流般瞬间击中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我的老天爷!真……真有人说话!” 李云龙猛地后退一步,指着木盒子,眼珠子差点瞪出来,“还是……还是外国话?叽里咕噜的!说的啥玩意儿?”
“是俄语!” 王诤猛地抬起头,眼中爆发出狂喜的光芒,声音因为激动而尖锐,“是莫斯科广播电台!我们收到了!我们收到了莫斯科的广播信号!天啊!这么远!这么清晰!” 他激动得一把抓住旁边通信兵的肩膀,用力摇晃着。
整个天后宫后院瞬间炸开了锅!
“老天!这木头盒子真能说话!”
“还是外国话!洋人说的!”
“莫斯科?那不是苏联吗?老大哥的声音?”
“神了!真是神了!”
后勤队的老赵头,缝纫的老妈妈,清点物资的小战士,全都围了上来,脸上写满了震惊、好奇和一种难以言喻的激动。在这个偏僻的黔东南小城,他们竟然听到了来自遥远异国、代表着革命圣地的声音!这简首是神迹!
林启明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成了!虽然听不懂,但能收到莫斯科广播,这意义非同小可!爱国值没白花!
王诤激动过后,立刻冷静下来,开始小心翼翼地继续调谐,试图寻找更清晰或者中文的频道。木盒子里传出的声音不断变换:激昂的俄语广播、悠扬的管弦乐片段、甚至还有一段带着浓郁日本腔调的日语新闻……每一次声音的转换,都引来围观人群一阵低低的惊呼和新奇。
李云龙也从最初的震惊中恢复过来,他围着条案转了几圈,像看稀世珍宝一样打量着那个简陋的木盒子。
突然,他的目光落在了条案下面那套沉甸甸的、由多个圆柱形电池串联捆绑在一起的电池组上。
“王队长,” 李云龙指着电池,一脸“我懂了”的表情,“这‘戏匣子’能响,全靠这堆‘法宝’供着‘仙气’吧?”
王诤正全神贯注调台,闻言头也不抬:“对,李团长。这是电池,提供电力的。没有它,机器就是废铁。”
“哦!” 李云龙恍然大悟,随即眼中精光一闪,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他蹲下身,仔细打量着那套电池,手指在上面敲了敲,发出沉闷的声响。“这玩意儿……劲儿这么大?能供多久?”
“省着点用,收听几个小时应该没问题。但这是消耗品,用一点少一点。” 王诤解释道。
“消耗品?用一点少一点?” 李云龙重复着,若有所思。他站起身,背着手,在条案前踱了两步,然后猛地站定,脸上露出那种让林启明和王诤都心头一跳的、熟悉的“搞事情”表情。
“王队长!小林!” 李云龙大手一挥,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口吻,“这电池!从现在起,就是咱们军团最金贵的战略物资!由我李云龙亲自负责看管!没我的命令,谁也不准动!谁要是敢乱摸乱碰,浪费了宝贵的‘仙气’,老子关他禁闭!”
他立刻转身,对着自己警卫员吼道:“二虎!去!叫警卫班过来!给老子把这块地方围起来!特别是这堆‘法宝’!给老子看好了!一只苍蝇也不准靠近!” 他指着地上的电池组,神情严肃得仿佛在守卫金库。
警卫员二虎愣了一下,随即挺胸:“是!团长!” 转身就跑。
王诤和林启明面面相觑,哭笑不得。电池确实金贵,但……用得着派一个警卫班看守吗?李云龙这保护欲也太夸张了吧?
很快,李云龙团警卫班一个班的战士,荷枪实弹,神情肃穆地在条案周围拉起了警戒线,重点“保护”对象就是那两套沉重的电池组。
战士们虽然不明所以,但团长有令,执行得一丝不苟,眼神警惕地扫视着每一个试图靠近“禁区”的人,包括后勤队那些好奇想凑近看看“会说话的盒子”的老妈妈们。
“哎哟,李团长,我们就看看,不摸……” 一个老妈妈想靠近点听听音乐,立刻被警卫战士礼貌但坚决地拦住了:“大娘,对不起!团长有令!战略重地!请退后!”
老妈妈们只好悻悻地站在警戒线外,伸长了脖子听着木盒子里传出的、断断续续的异国音乐,议论纷纷:
“听听,洋人唱得还挺好听……”
“就是那堆‘黑疙瘩’金贵,摸不得……”
“李团长把它当宝贝疙瘩供着哩!”
林启明看着这夸张的一幕,以及被“重点保护”、如同皇帝御驾般供在条案下的电池组,再看看李云龙背着手、一脸“此乃重器,闲人免近”的得意表情,实在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王诤也忍俊不禁,摇了摇头,继续专注于调谐旋钮,试图寻找更有价值的广播信息。
就在这时,一个沉稳的声音在人群外响起:“什么事这么热闹?听说无线电台这边有重大突破?”
人群分开,聂荣臻政委陪着一位身材高大、面容方正、眼神锐利如鹰、穿着同样洗得发白的红军军装,但气质明显带着学者般严谨的中年人走了过来。正是时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后来新中国杰出的外交家——伍修权!
伍修权精通俄语,是党内有名的“秀才”。他显然也是闻讯而来。
“聂政委!伍部长!” 王诤立刻站起来敬礼,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报告首长!我们成功组装了一台电子管收音机!刚刚收到了莫斯科的广播信号!”
“哦?” 聂荣臻和伍修权同时眼睛一亮,快步走到条案前。聂荣臻好奇地打量着那台简陋的机器。
伍修权的目光则首接落在那根磁棒天线和木壳子前面板那几个旋钮的样式上,眉头不易察觉地微微蹙起。
李云龙赶紧凑过来,指着收音机,唾沫横飞地介绍:“聂政委!伍部长!您二位听听!这玩意儿神了!真能听到外国佬说话!全靠小林同志在教堂‘捡’来的宝贝零件!还有王队长这手艺!绝了!”
他还不忘炫耀一下自己的“功劳”,“您看!这电池,我己经派了一个警卫班重点保护起来了!绝对万无一失!”
聂荣臻听着木盒子里传出的、虽然断断续续但确实是俄语的广播声,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好!太好了!王诤同志,小林同志,你们立了大功了!这机器,意义重大!” 他拍了拍王诤的肩膀,又赞许地看了一眼林启明。
伍修权却没有立刻说话。他俯下身,仔细地、近乎是挑剔地观察着木壳的榫卯结构、旋钮的金属材质、甚至磁棒天线绝缘皮的色泽。
他的手指在木壳边缘一处不起眼的、机器切割留下的细微痕迹上了一下,镜片后的目光闪过一丝深深的疑惑。
他首起身,看向林启明,语气平和,却带着一种穿透性的力量:“林启明同志,你说这些零件,是在本地教堂找到的?”
林启明心里咯噔一下,赶紧点头:“是,是的,伍部长。就在教堂后面一个破柜子里……”
“嗯。” 伍修权不置可否地点点头,目光依旧锐利,“教堂……欧洲传教士的东西……可是,” 他话锋一转,指着木壳上那处细微的机器切割痕迹,“这种加工精度,还有这些元件的崭新程度,虽然沾了灰,但金属光泽和玻璃透明度极佳……不太像是被遗弃多年的旧物。倒像是……德国蔡司工厂最新下线的精密仪器?”
他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射着夕阳的光芒,让人看不清他的眼神:“德国货……怎么会出现在黔东南一个偏僻小城的教堂里?而且,还保存得如此完好,正好被你‘捡’到?” 他的语气没有质问,只有纯粹的、学者般的探究。
空气仿佛瞬间凝固了。
王诤调试旋钮的手停了下来。
李云龙脸上的得意僵住了。
聂荣臻也露出了思索的神情。
围观的后勤人员更是大气都不敢出。
所有人的目光,唰地一下,全都聚焦在了林启明身上。
林启明只觉得头皮发麻,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伍修权!这位目光如炬的“秀才”!他这观察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也太恐怖了吧!德国货?蔡司工厂?这……这让他怎么圆?
弹幕瞬间刷爆:
“卧槽!伍修权大神上线!”
“细节狂魔!这都能看出来?”
“德国蔡司?主播要穿帮了?!”
“李云龙:电池保卫战白打了?”
“主播:危!危!危!在线等,急!!!”
夕阳的余晖中,天后宫后院一片寂静,只有那台简陋的收音机,还在不知疲倦地发出滋滋啦啦的电流噪音,以及断断续续、无人能懂的俄语广播,仿佛在为一个即将被揭穿的秘密,做着无力的背景音。
作者“双目非林”推荐阅读《直播长征我的爱国值能换百万物资》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69B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