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1章 德国货疑云与“仙气”保卫战升级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直播长征我的爱国值能换百万物资 http://www.220book.com/book/69BF/ 章节无错乱精修!
 

伍修权那句轻飘飘的“德国蔡司工厂最新下线的精密仪器”,如同在寂静的天后宫后院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

空气凝固得仿佛能拧出水来,只有收音机里滋滋啦啦的俄语广播还在徒劳地充当背景音,显得格外刺耳。

林启明感觉自己的心脏像是被一只冰冷的手攥住了,后背的冷汗瞬间浸透了里衣。他张了张嘴,喉咙却干涩得发不出任何声音。

完了!穿帮了!伍修权这双眼睛也太毒了!德国蔡司?这让他怎么圆?难道说自己是天降系统?那怕不是要被当成疯子或者特务抓起来!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个洪亮的声音带着几分蛮横和“护犊子”的急切响了起来:

“嗨!我说伍大部长!您这学问大,眼神也好!可这有啥好奇怪的?” 李云龙一个箭步挡在了林启明身前,对着伍修权,嗓门震天响,唾沫星子差点喷到伍修权脸上,“这洋和尚,路子野着呢!谁知道他们跟哪个洋行勾勾搭搭?说不定就是那个什么‘蔡司’的,偷偷摸摸运了点好货进来,想在这穷山沟里搞点啥名堂,结果被咱们红军吓得屁滚尿流跑路了,好东西没来得及带走,这不就便宜了咱们小林同志嘛!”

他越说越觉得有道理,一拍大腿:“对!肯定是这样!这叫啥?这叫天佑红军!这叫革命自有后来人……呃,自有天上掉馅饼!小林同志运气好,替咱们红军捡着了!您管它新不新呢?能用!好用!就是好东西!对吧,聂政委?” 他最后还不忘拉上聂荣臻。

聂荣臻也被伍修权的观察惊了一下,但他很快恢复了沉稳。看着李云龙那副“老子的人老子护定了”的架势,再看看林启明那苍白紧张的小脸,以及王诤抱着收音机那宝贝得不行的样子,他心中有了计较。

当前最重要的是这台能听到外界声音的机器,至于零件的具体来历……只要不是敌人故意设下的陷阱,暂时可以搁置。

他笑了笑,出来打圆场:“修权同志观察入微,不愧是咱们的‘秀才’。不过云龙说的也有几分歪理。教堂嘛,三教九流,确实可能有些我们不知道的渠道。东西是新的,说明保存得好,没被糟蹋,这是好事。至于具体怎么来的……”

他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林启明,“只要确认对革命有利,来源暂时存疑也无妨。眼下,这台收音机才是关键。王诤同志,务必保护好它,尽可能多地收集外界信息,尤其是关于我们党和红军的动态!”

聂荣臻这番话,等于是在伍修权的质疑和林启明的秘密之间划下了一道缓冲带,给了一个“暂时搁置,以观后效”的台阶。

伍修权何等聪明,立刻明白了聂荣臻的用意。他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在林启明身上停留了两秒,那眼神依旧锐利如刀,仿佛要把他从里到外剖析一遍,但最终,他缓缓点了点头,没有再追问下去,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聂政委说的是。机器本身,意义非凡。我会抽空来听听,或许能翻译一些有用的信息。”

他的语气恢复了平和,但林启明知道,这位“秀才”部长心里的疑虑,恐怕一点都没打消。

弹幕一片惊魂未定和佩服:

“卧槽!聂政委高情商解围!”

“李云龙:护崽狂魔上线!歪理也是理!”

“伍修权:我记住你了,小林同志……”

“主播:感谢团长救命!后背湿透了!”

“秀才眼神杀!太可怕了!”

一场潜在的危机,在李云龙的胡搅蛮缠和聂荣臻的定调下,暂时化解。但李云龙对那两套电池的“仙气保卫战”却因此升级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听见没?聂政委说了!这‘戏匣子’是战略关键!关键的核心就是这‘仙气’!” 李云龙叉着腰,对着警卫班战士,唾沫横飞地训话,仿佛在宣布最高作战指令,“你们给老子听好了!从今天起,你们的任务,就是给老子保护好这两堆‘黑疙瘩’!白天,必须有一个班的人寸步不离!晚上,给老子加双岗!不!三岗!轮流守着!”

他指着地上的电池组,神情严肃得像在布置炸碉堡:“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太阳晒不着!连灰尘都别给老子落上去!更不准任何无关人等靠近!特别是——”

他眼神瞟向旁边几个正伸长脖子看热闹的后勤队小战士,“那些毛手毛脚的小兔崽子!谁要是敢碰掉一块漆,老子扒了他的皮!”

警卫班战士们挺首胸膛,吼声震天:“是!团长!保证完成任务!人在电池在!人亡……呃,电池也不能亡!”

李云龙满意地点点头,又补充道:“对了!去找点稻草或者破棉絮来,给这宝贝疙瘩垫上!别硌着了!还有,晚上天冷,找块油布盖上!别冻着里面的‘仙气’了!”

战士们面面相觑,给电池垫稻草?盖油布保暖?这……这要求也太……但团长命令如山,他们只能硬着头皮答应:“是!团长!”

于是,在天后宫后院,出现了极其诡异又充满喜感的一幕:两套沉甸甸的电池组,被小心翼翼地放置在厚厚的稻草垫上,外面还严严实实地裹上了一层不知从哪里找来的破油布,只露出连接收音机的导线。

一个班的警卫战士,荷枪实弹,神情肃穆地围成一个圈,如同守护着稀世珍宝,眼神警惕地扫视着西周。任何想靠近条案听听收音机的人,都被他们用身体和眼神坚决地挡在了警戒线外。

“听听,就听听!不让摸电池!” 后勤队的老赵头想凑近点听听莫斯科广播里激昂的进行曲。

“对不起,赵部长!团长严令!非工作人员不得靠近战略物资三米之内!请退后!” 警卫战士铁面无私。

老赵头气得胡子首翘:“战略物资?就那俩黑疙瘩?李团长这是把它当祖宗供起来了!”

弹幕己经笑疯了:

“电池:我是谁?我在哪?为什么给我盖被子?”

“警卫班:我们守护着革命的火种(物理)!”

“李云龙:仙气保暖,重中之重!”

“老赵头:听听广播都不行?!”

“年度迷惑行为大赏预定!”

王诤对此哭笑不得,但也乐得清静。他带着两个通信兵,日夜守候在收音机旁,除了吃饭睡觉,几乎所有时间都用来调谐频道,试图捕捉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在伍修权偶尔过来帮忙翻译下,他们断断续续听到了一些令人振奋的消息:中央红军突破湘江封锁的消息似乎己经传开,虽然语焉不详;国民党内部似乎对“追剿”不力颇有微词;国际上对苏联建设的报道……虽然信息零碎,但每一丝来自外界的声音,都如同黑暗中的萤火,给这支与世隔绝的队伍带来了难以言喻的希望和慰藉。

林启明则暂时松了口气,但伍修权那探究的目光始终如芒在背。他知道,在真正值得信赖的同志面前,自己的“运气”说辞漏洞百出。他必须更加小心,同时,也要想办法让“捡”来的东西更符合“逻辑”。

休整的时间总是短暂。在黄平停留了三天后,部队再次开拔,目标:黔北,遵义!

离开黄平时,天后宫后院最引人注目的景象,不是整装待发的队伍,而是李云龙团警卫班八名最强壮的战士。

他们用粗木棍和绳索,小心翼翼地做了一副结实的担架,上面铺着厚厚的稻草和破棉絮,然后,如同请神像一般,将那两套被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如同巨大黑色蚕茧般的电池组,稳稳当当地抬了上去!

“稳点!再稳点!他娘的!抬轿子呢?轻拿轻放!” 李云龙亲自在旁边指挥,比指挥打仗还紧张,“这可是咱们的‘千里眼顺风耳’的命根子!磕着碰着一点,老子唯你们是问!”

八个战士屏住呼吸,脚步沉稳,抬着这副特殊的“担架”,缓缓汇入了行军的洪流。这副奇景,成了队伍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引得沿途的战士和掉队的民夫纷纷侧目,议论纷纷。

“那是啥宝贝?抬得跟祖宗似的?”

“听说是能让铁盒子说话的‘仙气法宝’!金贵着呢!”

“李团长亲自押送!啧啧,了不得!”

林启明跟在队伍里,看着那被严密“保护”的电池担架,再看看李云龙那紧张兮兮又得意洋洋的表情,实在忍不住,嘴角疯狂上扬。这“仙气保卫战”,怕是长征路上独一份了。

弹幕己经笑抽:

“八抬大轿请电池!牌面!”

“李云龙:我的电池有排面!”

“战士:这辈子没抬过这么金贵的‘祖宗’!”

“主播憋笑好辛苦!”

“革命路上的奇观+1”

离开黄平,地势渐高,山势更显雄奇险峻。队伍沿着蜿蜒的山路,向施秉、余庆方向艰难跋涉。

寒风凛冽,山路湿滑,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辛。新做的厚护膝和厚鞋垫发挥了作用,但刺骨的寒气依旧无孔不入。

这天傍晚,队伍在一个叫“旧州”的小镇外扎营。小镇同样被黔军放弃,空无一人,只有几间破败的房屋可供部分伤员和指挥部暂歇。

林启明刚帮着后勤队安顿下来,正准备啃块压缩饼干充饥,一个熟悉的小身影就风风火火地跑了过来,是小张卫生员。她的小脸冻得通红,鼻尖上还挂着清鼻涕,大眼睛里满是焦急。

“小林哥!小林哥!不好了!你快去看看!” 小张一把拉住林启明的胳膊,声音带着哭腔,“好多战士……好多战士晚上看不清东西!走路都摔跤!王主任(王稼祥)也说他晚上看东西模糊得很!白天还好好的!这是怎么了?”

夜盲症!

林启明心头一沉。在艰苦卓绝的长征路上,尤其是在长期缺乏营养的情况下,夜盲症是极其普遍且致命的问题!白天行军尚可,一旦夜间行军或遭遇夜战,失去夜视能力的战士将寸步难行,甚至成为敌人的活靶子!

他立刻跟着小张跑到临时安置伤员的几间破屋里。昏暗的油灯下,果然看到不少战士正焦急地揉着眼睛,相互搀扶着摸索,脸上充满了恐惧和茫然。王稼祥靠坐在墙角,脸色苍白,眉头紧锁,显然也深受其扰。

“医生……医生……我是不是瞎了?晚上啥也看不见了……” 一个年轻的战士带着哭音问。

“别胡说!是夜盲症!缺……缺营养……” 一个年纪稍大的卫生员疲惫地解释着,但语气里也充满了无力。缺营养?现在整个队伍都缺!拿什么补?

小张急得快哭了:“小林哥,怎么办啊?这样下去,晚上行军太危险了!”

林启明看着眼前一张张焦虑而年轻的脸,看着王稼祥紧锁的眉头,再看看系统里剩余的爱国值:19900点(路上消耗和缓慢增长抵消)。不能再犹豫了!解决夜盲症,迫在眉睫!

他记得第三卷大纲里提到,进军遵义时要兑换药品,尤其是预防夜盲症的维生素片!

他深吸一口气,对小张说:“别急,小张。我……我去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找’到点有用的东西!” 他转身就往外走,脚步匆匆。

小张看着林启明消失在昏暗暮色中的背影,大眼睛里重新燃起一丝希望。她知道,小林哥说“想办法”,往往就真的能“变”出办法来!

林启明在破败的小镇里快速穿梭,寻找一个合适的“发现点”。最终,他在镇子边缘一个倒塌了半边、看起来像是废弃药铺的瓦砾堆前停了下来。

就是这里了!

他集中精神,意念沉入系统。

【复合维生素片(高剂量VA,强化型)】x 1000瓶(每瓶100片),爱国值-8000点!

【鱼肝油胶囊(高浓度)】x 500瓶(每瓶50粒),爱国值-5000点!

爱国值瞬间扣除13000点!当前:6900点。一阵肉痛,但值得!

几乎在兑换完成的瞬间,那倒塌的药铺瓦砾堆深处,几块断木和碎砖的缝隙里,凭空出现了两个看起来颇为结实、沾满灰尘的硬纸箱。

林启明立刻动手,小心翼翼地将两个箱子从瓦砾中拖了出来。拍掉灰尘,打开其中一个箱子,里面整整齐齐码放着无数个贴着外文标签、印着“VITAMIN”字样的棕色小玻璃瓶!另一个箱子里则是同样包装的鱼肝油胶囊!

他抱起一个箱子,快步跑回临时医疗点。

“小张!老赵头!快!快过来帮忙!” 林启明气喘吁吁地把箱子放在地上,“在……在那边一个塌了的药铺里找到的!好像是……洋人的药?上面画着鱼和胡萝卜?不知道管不管用!”

小张和老卫生员立刻扑了过来,拿起瓶子,借助油灯的光线仔细辨认着标签上的外文和图案。

“Vitamin A……胡萝卜素……鱼肝油……” 老卫生员的手激动得发抖,“是……是治夜盲症的特效药!西洋的高级货!我在大城市的药房见过!贵得很!这里……这么多?!”

“真的?!” 小张惊喜地叫出声,大眼睛里瞬间充满了泪水,“太好了!太好了!战士们有救了!王主任!” 她拿起一瓶维生素片,像捧着救命的仙丹,飞快地跑到王稼祥身边。

王稼祥接过瓶子,看着上面陌生的外文,疲惫的脸上也露出了难以置信的惊喜笑容:“好!好!小林同志!你……你真是……” 他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词,只能用力地点点头,“雪中送炭!雪中送炭啊!”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开。很快,整个营地都沸腾了!后勤队点起了更多的火把,小张和卫生员们开始紧张而有条不紊地给夜盲症战士分发药片和胶囊,并仔细叮嘱服用方法。

“一人一天一片维生素!症状重的加一粒鱼肝油!记住了!饭后吃!” 小张清脆的声音在寒夜里格外响亮,充满了希望。

战士们小心翼翼地接过那小小的药片或胶囊,如同捧着无价之宝。他们虽然不知道这“洋药”具体是啥,但看到卫生员和小林同志那笃定的眼神,听到王主任都说了“雪中送炭”,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期待。

“谢谢小林同志!”

“谢谢卫生员!”

“谢谢组织!”

感激的声音此起彼伏。

林启明站在人群外,看着火光下战士们脸上重新燃起的希望,感受着系统里爱国值又开始缓慢而坚定地回升,脸上露出了疲惫却欣慰的笑容。

就在这时,一个高大的身影挤了过来,是李云龙。他手里也捏着一片维生素片,好奇地对着火把光照了照,然后一仰脖,像吃花生米一样丢进了嘴里,嚼了两下,眉头立刻皱成了疙瘩:“呸呸呸!啥玩意儿?又酸又涩!跟嚼蜡似的!”

他走到林启明身边,咂咂嘴,一脸嫌弃:“小林啊,这‘仙丹’味道不咋地啊!不过……” 他拍了拍林启明的肩膀,难得地露出了正经和赞许的神色,“你小子,行!又救了咱们队伍一次!这功劳,老李给你记着!”

他顿了顿,看着营地中因为得到药品而士气稍振的战士们,又看了看远处黑暗中那顶被严密守护的电池担架棚子,没错,他给电池搭了个简易棚子防露水,压低声音,带着点神秘和期待:

“我说,这药有了,‘仙气’也足……那‘戏匣子’,是不是该让咱们听听遵义那边有啥动静了?老蒋那帮龟孙子,现在肯定在跳脚骂娘吧?嘿嘿!” 他仿佛己经听到了敌人气急败坏的骂声,得意地笑了起来。

林启明看着李云龙那充满“求知欲”的表情,再看看那顶被严密保护的电池棚,也忍不住笑了。目标,遵义!外界的声音,历史的转折,越来越近了!

弹幕充满了感动和期待:

“维生素片!夜盲症有救了!”

“主播爱国值大出血!但值了!”

“战士们有希望了!泪目!”

“李云龙:仙丹难吃,但管用就行!”

“电池:我有棚子了!排面升级!”

“目标遵义!收听敌台(不是)!”

作者“双目非林”推荐阅读《直播长征我的爱国值能换百万物资》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69B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直播长征我的爱国值能换百万物资 http://www.220book.com/book/69B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