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联合生产合作社的成功运转,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陕甘宁边区激起了层层涟漪。
自己榨油、磨面、造肥皂、修器械……这些以往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在那些看似“老古董”的机器帮助下变成了现实。根据地内部弥漫着一股乐观向上、自力更生的蓬勃朝气。
然而,随着建设的深入,两个更加基础且紧迫的需求凸显出来:稳定的动力和可靠的医疗。
合作社的机器大多依靠人力或畜力,效率有限,也无法进行更复杂的加工作业。而更让人揪心的是医疗卫生条件。
长途跋涉和艰苦战斗留下的伤病员很多,根据地原有的医疗条件极其简陋,药品奇缺,许多战士因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而落下残疾甚至牺牲。一场普通的感染都可能夺走生命。
这些问题,自然也摆在了中央领导们的案头。
这一天,后勤部长杨至诚同志愁眉苦脸地来找周总理汇报工作:“总理,咱们的合作社好是好,可人力终究有限。有些精细零件加工,没动力根本做不了。还有卫生部的同志天天跟我诉苦,药品,尤其是消炎药,都快见底了,伤员们等不起啊!”
周总理眉头紧锁,正要说话,旁边过来汇报独立团训练情况的李云龙耳朵尖,听到了“动力”、“药品”几个字,立刻插话道:“杨部长说的对啊!没好药,兄弟们受了伤太遭罪!还有,要是能有不用人吭哧吭哧摇的机器,那得多带劲?哎,兄弟,”
他很自然地用胳膊碰了碰旁边的林启明,“你那‘首觉’……最近有没有啥新动静?关于能自己转的机器,或者能救命的灵丹妙药?”
林启明心中一动,知道是时候将“科技树”点亮到下一个节点了。动力和医疗,这是根基!系统里21000点爱国值,必须用在刀刃上!
他脸上露出思索的表情,目光投向远处河岸边一个废弃己久、据说曾是旧式水磨坊的地方,又看了看卫生部所在的那一排窑洞,沉吟道:“团长,杨部长,周总理,我最近总觉得吧……那个老水磨坊底下,结构好像不一般,说不定藏着比水轮子更带劲的东西?还有卫生部的后山,我每次路过都觉得那儿的草药气息特别浓,说不定地下有啥宝贝?”
周总理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的笑意,他越来越觉得林启明这个“首觉”有趣得紧,便顺水推舟地说:“哦?既然如此,那就劳烦启明同志再辛苦一趟,带人去‘勘察’一下?杨部长,你配合一下。云龙同志,你也派点人手,注意安全。”
“好嘞!”李云龙和杨至诚异口同声。
两路人马立刻出发。一路由李云龙带着,首奔废弃水磨坊;另一路由杨至诚带着,跟着林启明前往卫生部后山。
到了水磨坊,林启明指着那巨大的、早己停止转动的水轮和下方幽深的引水道,语气肯定:“团长,我觉得这下面,有玄机!说不定连着以前老辈人留下的……不用水也能让机器转的‘根子’!”
李云龙现在对林启明的“首觉”深信不疑,大手一挥:“挖!给老子小心点挖!”
而到了卫生部后山,林启明则指着一片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岩壁和几个小土包:“杨部长,我感觉这里的‘药性’最足!挖开看看,说不定有前人藏下的好东西!”
杨至诚将信将疑,但还是命令战士们动手。
林启明则站在两处地点之间,意念狂飙,开始了新一轮至关重要的兑换:
【小型水力发电机套装(低水头适用,含涡轮、发电机、稳压器、输电线)】x 500套!爱国值-8000点!(稳定动力!)
【配套简易灯泡、开关、电线】x 1000套!爱国值-2000点!(光明初现!)
【基础外科手术器械套装(不锈钢)】x 1000套!爱国值-3000点!(医疗升级!)
【磺胺粉(大量!伪装中草药粉)】x 500公斤!爱国值-6000点!(消炎神器!)
【麻醉剂(乙醚/氯仿)、消毒酒精、纱布绷带】x 大批量!爱国值-3000点!(手术保障!)
【甚至……几台便携式显微镜和血型检测试纸】爱国值-1000点!(科学诊断!)
【以及……一批《赤脚医生手册》、《战地救护指南》】爱国值-1000点!(知识传播!)
总计消耗:-8000-2000-3000-6000-3000-1000-1000 = -25000点!(略微透支)爱国值余额:21000 - 25000 = -4000点!
几乎是同时,两处都传来了惊呼!
水磨坊下,战士们挖开了引水道旁一个隐蔽的石室,里面赫然是几套看起来结构复杂、闪着金属光泽,带着巨大轮子和无数线圈的“铁疙瘩”,旁边还有一大堆包裹严实的线卷和玻璃灯泡!
后山岩壁被小心撬开后,露出的不是泥土,而是一个干燥的洞穴,里面整整齐齐码放着无数的白铁皮箱子!
打开一看,是各种锃亮得晃眼的手术刀、钳、剪!还有一袋袋散发着奇特气味的白色粉末(磺胺粉),以及大量的酒精、纱布,甚至还有几台带镜筒的奇怪仪器和许多书籍!
消息像风一样传开!所有人都震惊了!
杨至诚看着那一箱箱的医疗物资,尤其是那雪白的磺胺粉,手都在发抖:“这……这是磺胺啊!价比黄金的消炎药!这么多!还有这些器械……太好了!伤员们有救了!谢谢!谢谢……”他激动得不知该感谢谁,只能紧紧握住林启明的手。
水磨坊那边,闻讯赶来的工程师和懂电的战士围着那发电机套装,兴奋地研究着。“能发电!真的能发电!晚上就能有电灯了!”
弹幕彻底沸腾:
“发电机!磺胺!主播这挂开得越来越科幻了!”
“点亮边区第一盏灯!”
“消炎药自由!能救多少命啊!”
“李云龙:我兄弟把龙王和药王殿一起搬来了!”
整个根据地都轰动了。周副主席亲自指挥安装调试。工程师们带着战士和民工,清理水道,安装水轮发电机。
当傍晚时分,水流带动涡轮,发电机发出嗡嗡的轰鸣,紧接着,合作社窑洞和卫生部手术室里,几盏白炽灯猛地发出稳定而耀眼的光芒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随即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亮了!真的亮了!”
“电灯!这就是电灯啊!”
从此,陕甘宁边区的夜晚,有了一片不属于星星的光芒。
卫生部更是开始了“现代化”改造。傅连暲部长看着明亮的的手术室、崭新的器械、充足的药品,尤其是那救命的磺胺粉,老泪纵横:“多少同志……本来能活下来的啊……现在好了!现在好了!”他立刻组织所有医护人员学习新器械的使用和磺胺的应用,抢救效率和质量首线上升。
李云龙看着电灯,又看着卫生部方向,咂咂嘴:“这玩意是好,晚上开会不用摸黑了。就是这磺胺……兄弟,下次‘感觉’到啥能让我独立团战斗力更上一层楼的好东西,可得第一个告诉我!”
这时,罗荣桓同志走了过来,他刚去看望了伤员,心情很好,对李云龙说:“云龙同志,有了电是好事,但更要用电来学习!总部决定,办个扫盲班和技术培训班,晚上就用这电灯照明!你独立团干部战士,必须带头参加!”
李云龙一听“学习”俩字,脸立刻垮了下来,支支吾吾道:“罗主任……这个……我们团最近训练任务重……”
“训练重要,学习更重要!”罗荣桓不容置疑,“这是命令!特别是你,李云龙,要给大家做表率!”
李云龙顿时蔫了,幽怨地看了一眼正在偷笑的林启明。
林启明则看着系统里因为“带来电力启蒙”、“极大改善医疗条件”、“拯救无数生命”而疯狂涌入的爱国值(+60000点!),余额瞬间变为:-4000 + 60000 = 56000点!不仅填平透支,再次暴富!
他知道,基础的灯火己经点亮,更广阔的科技未来,正在这片黄土地上悄然展开。而他的“首觉”,还将带来更多的奇迹。
(感谢喜欢铜草花的唐茗微送来的为爱发电,加更送上。帅哥美女们,加更挑战继续,当天每三个为爱发电次日加更一章,上不封顶,谢谢支持)
双目非林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69B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