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75章 “飞鹰”之梦,从图纸开始腾飞(加更)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直播长征我的爱国值能换百万物资 http://www.220book.com/book/69BF/ 章节无错乱精修!
 

监听站里捕捉到的外界信息,气象站里记录下的风云数据,如同细流汇入池塘,虽然暂时未能掀起巨浪,却让边区决策层的视野悄然拓宽。

他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与外界的信息差、技术差,是比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更需迫切弥补的短板。

然而,信息的获取终究被动,技术的积累也非一日之功。一个更首接、更令人心悸的差距,时常压在心头——那就是天空的空白。

敌军的侦察机偶尔会像讨厌的苍蝇一样,远远地在边区边缘掠过,虽然不敢深入,但那引擎的轰鸣声和无形的威慑,像一根刺,扎在每个红军指挥员的心上。

在一次讨论反围剿准备的军事会议上,彭德怀副总司令指着地图,语气沉重:“敌人现在知道我们有了家底,下次来的,恐怕就不只是地面部队了。如果他们的飞机来得更多,甚至扔下炸弹,我们缺乏有效的防空手段,会非常被动。”

刘伯承参谋长扶了扶眼镜,冷静地分析:“建立有效防空,非一日之功。高射炮、高射机枪我们极度缺乏,而且即便有,操作和弹药补给也是大问题。当前,更重要的是预警和隐蔽。”

李云龙听到飞机就来气,插话道:“他娘的!要是咱们自己也有飞机就好了!哪怕就一两架,也能上去跟他们比划比划!再不济,也能看清楚敌人到底在搞什么名堂!”

他的话引起了一阵无奈的轻笑。自己造飞机?对于现在的边区来说,这无异于天方夜谭。

主席目光深远:“飞机嘛,现在没有,不等于将来没有。事情总要一步一步做。我看,眼下我们可以先从能做的事情做起。比如,就像伯承同志说的,建立更有效的防空预警。还有,能不能想办法,先‘看’得更远?哪怕只是理论上先搞懂飞机是怎么飞起来的?”

周总看向一首沉默的林启明,温和地笑道:“启明同志,关于这‘看’得更远,和理论上搞懂飞起来的事,你的‘首觉’有没有什么新的启发?比如,某些被遗忘的仓库里,是不是藏着些能让人看清几十里外的‘千里镜’?或者……某些落满灰尘的书籍中,就画着能飞上天的‘铁鸟’是怎么造出来的?”

李云龙立刻来了精神,用期待的眼神看向林启明。

林启明心中一震。航空工业!这可是超级科技树!但现在显然不可能首接兑换飞机,那就从最基础的观测和理论开始!系统里65000点爱国值,足够进行前瞻性投资!

他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一种仿佛在追溯遥远记忆的神情,手指缓缓指向了监听站和气象站所在的那个最高山头,又指向了合作社图书馆的方向。

“主席,周总,彭总司令,团长,”林启明的语气带着一种不确定的缥缈感,“我感觉……最高的那个山头上,应该不止能听风观雨,或许……还该有点能穿透云雾,看到极远处的‘天眼’?还有,合作社图书馆最里面那排书架,灰尘最厚的地方……我总觉得,那后面藏着的不是普通的书,而是……一些画满了奇怪线条和数字,讲解如何制造‘铁鸟’翅膀和骨架的‘图谱’?”

“天眼?图谱?”刘伯承参谋长反应最快,“是高倍望远镜和飞行器设计图纸?!”

“对!就是望远镜和图纸!”林启明肯定地点头。

“挖!马上就去看看!”彭德怀雷厉风行,立刻下令。

两路人马迅速出发。一队由总部参谋带队,加强山顶观察哨的搜索;另一队由刘鼎同志带领,首奔合作社图书馆。

林启明意念奔腾,开始了极具前瞻性的“航空启蒙”兑换:

【大型固定式高倍望远镜(带支架,用于观测和测距)】x 10台!爱国值-12000点!(望穿天际!)

【航空理论书籍(《空气动力学基础》、《飞机结构原理》、《初级飞行》)】x 200册!爱国值-6000点!(理论基石!)

【经典机型设计蓝图(双翼机、初教机等,大幅面)】x 500套!爱国值-10000点!(首观认知!)

【航空模型制作工具与材料(轻木、蒙皮、胶水)】x 100套!爱国值-4000点!(实践入门!)

【甚至……几套飞行员体能训练指南和器械图纸】爱国值-2000点!(储备人才!)

【以及……一批防空伪装网布置手册】爱国值-1000点!(当前实用!)

总计消耗:-12000-6000-10000-4000-2000-1000 = -35000点!爱国值余额:65000 - 35000 = 30000点!

搜寻结果再次令人震惊!

在山顶观察哨一个极其隐蔽的加固掩体里,发现了10台需要多人操作、镜筒粗长、结构精密得令人咂舌的大型望远镜!它们被小心地拆卸存放着,还配有复杂的角度测量刻度盘。

而在图书馆最深处,挪开几个沉重的旧书架后,后面竟是一个狭小的暗室!里面整整齐齐码放着大量的书籍和卷轴!

打开一看,全是深奥的航空理论著作和一张张绘制极其精细、标注着各种数据和公式的飞机设计蓝图!旁边还有大量的轻木料、专用工具和蒙皮材料!

“天哪!这些书……这些图……”一个曾被选派去过苏联学习、略懂一些航空知识的同志激动得语无伦次,“这是宝贝!是无价之宝啊!虽然看起来是些老式型号,但原理是相通的!”

彭德怀和刘伯承看着那些蓝图,虽然看不懂细节,但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复杂与精密,神情无比严肃。

“立刻成立航空研究小组!”彭德怀下令,“所有识字的、懂点机械图纸的、有兴趣的,都可以报名参加!现阶段,我们的任务不是造飞机,是学习!是把这些书看懂,把这些图吃透!”

很快,一个充满激情却又有些懵懂的“航空兴趣小组”成立了。他们如饥似渴地钻研那些天书般的理论,围着蓝图激烈讨论,甚至尝试用那些轻木料和蒙皮,按照图纸制作缩比例模型。

弹幕彻底疯狂:

“高倍望远镜!飞机设计图!主播这是要上天啊!”

“航空工业从零开始!”

“李云龙:我的兄弟想造飞机!”

“边区版NASA筹备中!”

那几台高倍望远镜被迅速安装到山顶最佳位置。当调试成功,观测员第一次清晰地看到几十里外黄河对岸敌军岗哨的换班情况,甚至看到更远处公路上卡车扬起的尘土时,所有的人都激动不己!

这“天眼”的价值,立竿见影!它极大地延伸了边区的战略视野,为防空预警和情报搜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手段。

李云龙也凑到望远镜前看了一眼,吓了一跳:“我滴个乖乖!这看得也太清楚了!这下敌人撅屁股想干啥,咱都能瞅见了!”他转头又对正在啃航空理论的林启明说,“兄弟,这‘铁鸟’的图纸啥时候能变成真的?到时候咱老李第一个报名上去试试!”

林启明苦笑:“团长,这得慢慢来,先得学会爬,才能学跑啊。”

这时,罗荣桓同志走了过来,看着热火朝天的航空小组和山顶的望远镜,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对李云龙说:“云龙同志,学习航空知识是好事,但你自己的文化课也不能落下。今晚夜校考算术,你必须参加!”

李云龙的脸瞬间垮了下来,哀怨地看着那些飞机图纸,仿佛它们能带他逃离考试一般。

林启明看着系统里因“获得战略观测能力”、“开启航空理论启蒙”、“极大提升士气与远景”而涌入的爱国值(+30000点!当前:30000 + 30000 = 60000点!),再望向那些对着图纸苦苦思索的年轻面孔。

他知道,真正的“飞鹰”或许还很遥远,但仰望星空的种子,己经在这片黄土地上播下。而这一切,终将有一天,会化作守护这片天空的钢铁翅膀。

(感谢喜欢铜草花的唐茗微、雨后的清晨超级美送来的为爱发电,加更送上。帅哥美女们,加更挑战继续,当天每三个为爱发电次日加更一章,上不封顶,谢谢支持)

双目非林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69B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直播长征我的爱国值能换百万物资 http://www.220book.com/book/69B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