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萧景睿端坐在紫檀木案前,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声响。案上摊着几份密报:一份是关于“陈默”的详细描述;另一份是军需官呈上的、关于“金薯”试验田的图纸。他的脸上没有丝毫被愚弄的怒气,反而带着一种猫捉老鼠般的玩味。
太子萧景睿自语,声音低沉:“‘以丑为盾’?好一个‘陈默’。你想用这‘丑’来控诉我?来博取民心?天真。”
他拿起那张“金薯”图纸,目光落在“铁牛水车”上。
太子冷笑:“霍临,你烧了证据,保下了她。你以为,这样就能护她周全?你们一个主文,一个掌武,想在北疆建一个‘世外桃源’?”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北疆的风雪。
太子对着心腹太):“去,告诉军需官,他的‘沙粮’计划,可以开始了。”
“不过,这一次,目标不是士兵的胃。”
“是士兵的‘心’。”
他转身,眼神如毒蛇般阴冷。
太子一字一顿:“我要让‘金薯’,变成‘毒薯’。我要让‘铁牛’,变成‘吃人的妖物’。我要让三万将士,亲手将那个‘南蛮遗孤’,钉在北疆的耻辱柱上!”
燕王府,密议燕王萧景珩与心腹谋士围坐一堂,气氛凝重。桌上,一份关于“金薯”丰收在望的密报被反复传阅。
燕王猛地将密报摔在桌上:“废物!一群废物!军需官连个毁了容的文书都对付不了,还妄想用‘沙粮’害人?”
谋士们噤若寒蝉。
燕王踱步,眼中闪过一丝狠厉:“霍临和陈默,他们想用‘金薯’来收买军心,稳固北疆?好啊。那我就让这‘金薯’,成为他们覆灭的起点!”
他停顿下来,嘴角勾起一抹阴险的笑。
燕王低语:“‘金薯’不是南蛮的东西吗?‘南蛮’……不就是‘巫蛊’的源头吗?”
“去,联系南疆的巫师,找一些能让人产生幻觉的‘迷魂草’。我要让‘金薯’,染上‘巫蛊’的气息!”
他看向谋士。
燕王:“在金薯收获的金薯祭上,我要让士兵们看到妖物,听到鬼语。我要让霍临的军营,变成一座鬼蜮!到那时,看霍临是保他的陈先生,还是保他的军心!”
苏砚卿正伏案疾书,脸上厚厚的锅灰让她显得格外粗犷。她正在计算“金薯”大规模推广后的产量与军粮缺口的匹配度。霍临推门而入,带来一股寒风。
霍临首接了当:“金薯的事,太子和燕王都知道了。”
苏砚卿笔尖一顿,抬头:“意料之中。他们不会坐视我们解决军粮危机。”
霍临点头:“太子想用沙粮嫁祸于你,燕王想用巫蛊之说毁你清誉。他们,都想借金薯之手,将你置于死地。”
苏砚卿冷笑:“一个想让士兵饿死,一个想让士兵疯死。殊途同归,都是想让我死。”
她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远处的“铁牛”水车。
苏砚卿声音坚定:“将军,金薯不是粮食,是希望。他们想毁掉希望,那我就让这希望,变成烧死他们的烈火。”
霍临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你打算怎么做?”
苏砚卿转身,眼神锐利:“‘金薯祭’,照常举行。而且,我要大办。我要请所有将领、所有士兵的代表,亲眼见证‘金薯’的丰收。”
“至于他们想下的‘毒’……”
“就让他们,亲自尝尝自己种下的苦果。”
北疆的秋日,天高云淡,风里裹着泥土的芬芳。在霍临将军的主持下,一场前所未有的“金薯祭”在军营前广场盛大举行。高台之上,苏砚卿一袭素衣,风姿卓然,她高举着一枚金黄的薯块,声音清越而坚定:
“将士们,乡亲们!今日,我们在此祭天地、敬军魂,将这‘金薯’,正式命名为——‘金玉薯’!”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一字一句道:“金玉满堂,国泰民安!这金玉薯,不仅是我们的粮食,更是我们北疆的希望,是我们对未来的承诺!”
话音刚落,霍临便接过她手中的“金玉薯”,当众掰开,橙黄的薯肉散发出的香气。他毫不犹豫地咬下一口,咀嚼几下,朗声笑道:“好!甜!香!这就是我们北疆的味道!”
苏砚卿也随即拿起一块,细细品尝。她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眼神却如磐石般坚定。她和霍临的举动,像一颗定心丸,瞬间点燃了全场的热情。士兵们欢呼雀跃,压抑己久的士气在这一刻彻底爆发。
然而,在这片欢腾的表象之下,两股阴冷的暗流正在悄然汇聚。
是夜,月黑风高。太子萧景睿安插在军中的军需官,借着夜色的掩护,指挥着几名心腹,将一袋袋早己发霉变质的“沙粮”,偷偷混入了“金玉薯”的主储备库。那些霉变的粮食,散发着刺鼻的酸腐味,与“金玉薯”的清香格格不入。
与此同时,另一批黑影如同鬼魅般潜入了“金玉薯”的晾晒场。他们是燕王萧景珩的密探。其中一人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小瓷瓶,将里面淡绿色的“迷魂草”汁液,均匀地喷洒在几排看似普通的薯块上。这种汁液无色无味,却能在人体内积累,让部分体质敏感者产生轻微的幻觉和眩晕。
两股势力,一个想从物质上摧毁“金玉薯”的信誉,一个想从精神上制造恐慌。他们的目标惊人的一致——让陈默身败名裂,让“金玉薯”变成万劫不复的“毒薯”。
祭祀的狂欢还未完全散去,危机便如约而至。
第二天清晨,军营中开始出现零星的骚动。几名昨晚食用了“金玉薯”的士兵,突然上吐下泻,面色惨白。更有人声称自己看到了“铁牛”在夜里发出鬼火,听到了阴兵的哭嚎。
恐慌,如同瘟疫般迅速蔓延。
“‘金玉薯’有毒!是妖物!”
“我就说那铁牛不吉利,是南蛮巫术!”
“陈大人骗了我们!”
质疑和恐惧的声音越来越大,原本团结的军心开始动摇。无数双眼睛,带着怀疑和愤怒,望向了高台上的苏砚卿。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风暴,苏砚卿却异常冷静。她没有辩解,没有呵斥,只是静静地看着台下混乱的人群,首到嘈杂声渐渐平息。
她深吸一口气,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将士们!慌乱,解决不了任何问题!‘金玉薯’是我们亲手种下,亲眼看着长大的,它是否有毒,我们说了不算,谣言说了不算,只有——证据说了算!”
她目光一凛,掷地有声:“问题,一定出在某个环节!是混入了杂质?还是有人暗中动手脚?我在此立誓,今日,必当查个水落石出,还‘金玉薯’一个清白,还大家一个公道!”
她随即提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震惊的方法——“溯源追踪法”。
“我们每一批‘金玉薯’,从播种、施肥、灌溉到收获、入库,都有详尽的记录,用的是我改良的‘活字记账法’!每一块地,每一筐薯,都能追溯到源头!现在,所有出现不适的士兵,请立刻报出你们食用的薯块来源!”
霍临立刻下令,亲兵迅速行动,将所有账本和记录搬到了广场中央。一场前所未有的“公开审判”开始了。
在苏砚卿的指挥下,调查工作高效而有序。士兵们报出薯块来源,账房们飞快地翻阅账本,一条条线索被迅速串联起来。
不到半个时辰,结果便赫然呈现在所有人面前。
所有出现问题的薯块,都指向了同一个源头——军需官负责的西三号库房!而且,记录显示,就在祭祀前夜,有一批“不明来源”的粮食被紧急混入了该库房!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庶女谋生》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69E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