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3章 笔墨反击

小说: 庶女谋生   作者:蜜糖釉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庶女谋生 http://www.220book.com/book/69EI/ 章节无错乱精修!
 

她缓缓地、坚定地站起身。她没有去看太子那张因愤怒和难以置信而扭曲的脸,

“陛下。”

“太子殿下所言,句句诛心,臣无从辩驳。”

苏砚卿微微躬身,姿态恭顺到了极点,仿佛一个认罪的臣子。然而,她吐出的字句,却如金石相击,铿锵有力,回荡在每一个人的耳畔。

“欺君之罪,十恶不赦;牝鸡司晨,更是动摇国本。若臣当真犯下此等滔天大罪,万死难辞其咎。”

她顿了顿,太子的嘴角,果然不由自主地勾起一丝冷笑,那笑容里充满了胜利者的傲慢与轻蔑。他以为,苏砚卿终于被他的权势与“大义”所压垮,要跪地求饶,任他处置了。他甚至能想象出她接下来会说出怎样可怜巴巴的求饶之词。

然而,就在这股自满的情绪达到顶峰时,苏砚卿话锋一转,声音陡然拔高,如同平地惊雷,在所有人的头顶炸响!

“然!”

“臣今日所为,非为私利,非为权柄,更非为一己之身!”

她的声音不再是个人的辩白,而是汇聚成一股洪流,充满了悲天悯人的情怀与不容置疑的坚定。

“臣所为者,是北疆三万将士的口粮!是千千万万寒门学子的出路!是这大周江山的根基!”

那些方才还对“女流之见”嗤之以鼻的世家子弟,此刻也不由自主地挺首了脊背。他们中,或许有人出身寒门,或许有人也曾感受过门第之见的压迫。苏砚卿的话,无意中触动了他们内心最深处的那根弦。

“太子殿下,您说臣欺君?”苏砚卿的目光,如寒星般转向太子,毫无畏惧,甚至带着一丝悲悯,“臣问您,‘金玉薯’救活了多少北疆军民?那些在冰天雪地里饿得啃树皮的士兵,那些因饥荒而骨瘦如柴的百姓,他们吃下的每一口薯,是不是‘欺君’所得?”

她不给太子回答的机会,紧接着又问:“您说臣通敌?臣问您,与藩王的密信,可曾有一字一句,损害我大周分毫?还是说,在您眼中,避免一场不必要的边境流血,维护边疆的稳定,也成了‘通敌’的罪证?”

她的声音陡然变得悲愤而激昂:“臣一介罪臣之女,流放北疆,本该是草芥尘泥,无声无息地了此残生!是霍将军不弃,给了臣一个执笔的机会!臣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将现代管理之法,用于军中账目,以求物尽其用,不让一粒米、一寸布被贪墨!不过是将科学之理,用于疫病防治,以求人尽其生,不让一个无辜的百姓因病而亡!”

她的质问,一句比一句犀利,一句比一句首指人心。

“这,便是‘欺君’?”

“这,便是‘妖言’?”

她猛地向前一步,目光如电,扫视全场,声音响彻云霄:

“若这便是‘欺君’,臣愿一欺到底!若这便是‘妖言’,臣愿言尽此生!”

话音未落,她猛地转身,面向御座,不再是躬身,而是单膝跪地,双手高举向天,仿佛在向天地神明立下最沉重的誓言!

“陛下!臣今日斗胆,再为陛下赋一文,名曰——《辩诬赋》!”

无需笔墨,无需纸砚。苏砚卿的声音,便是她最锋利的刀,最磅礴的笔!

“赋曰:”

“天有常道,地有常理。然朝堂之上,规矩森严,以出身定贵贱,以性别判贤愚!”

她的声音,带着一种古老的韵律,仿佛不是在说话,而是在吟唱一首时代的悲歌。

“寒门子弟,十年寒窗,埋首苦读,才华横溢,却因无门无路,终老于山野,一生抱负,尽付东流!女子聪慧,饱读诗书,经天纬地之才,却因裙钗之身,不得立于朝堂,空有报国之志,无处施展!此非天道不公,实乃人祸之极!”

她的话语,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地剖开了大周王朝光鲜外表下的脓疮。

“臣,一介女流,罪臣之女,本无资格论道。然,臣见‘金玉薯’可活万民,不敢藏私,唯恐一人之私,断绝万人之生路!臣见科举之弊,蠹虫横行,不敢缄默,唯恐一时之默,寒尽天下士子之心!”

“臣之所为,非为颠覆,实为补天!”

“补那被‘祖训’二字遮蔽的朗朗青天!补那被‘规矩’二字压垮的巍巍江山!”

她的声音达到了顶峰,充满了撕裂一切的悲壮与力量。

“若陛下与太子殿下,认为让万民有饭吃是‘欺君’,让寒门有路走是‘妖言’,让女子有言说是‘牝鸡司晨’……”

她停顿了一下,用尽全身力气,发出了最后的呐喊:

“那么,臣今日,便以这‘欺君’之身,行这‘妖言’之事,做这‘牝鸡’!”

“只愿,有朝一日,我大周之天,朗朗乾坤,再无寒门之泪,再无女子之悲!”

最后一个字落下,苏砚卿的胸膛剧烈地起伏,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顺着苍白的脸颊滑落。但她的眼神,却亮得惊人,如同两颗在黑夜中燃烧的星辰,璀璨、炽热,充满了不屈的生命力。

整个御花园,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落针可闻。

没有人说话,没有人动弹。所有人都被这篇《辩诬赋》所震撼,所洗礼。它不再是简单的自辩,而是一篇对整个腐朽制度的檄文,是对所有被压迫者的呐喊,是一声划破时代黑夜的惊雷。那些老成持重的文官,那些久经沙场的武将,那些养尊处优的世家子弟,此刻都呆立当场,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永昌帝的指尖,停止了敲击龙椅的扶手。他紧紧地盯着苏砚卿,那双深邃的眼眸中,第一次露出了毫不掩饰的、震惊与激赏的光芒。他看到的,不再是一个小小的“陈先生”,而是一个拥有着超越时代思想与格局的灵魂。那“补天”二字,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他心中某个尘封己久的角落。

太子萧景睿的脸色,由铁青转为惨白,再由惨白转为死灰。他引以为傲的、用以攻击苏砚卿的“大义”,在她这番掷地有声、关乎天下苍生的“大义”面前,显得如此苍白、狭隘,甚至可笑。他感觉自己像一个跳梁小丑,用尽全身力气,却被对方用更高尚的“道”彻底击溃,体无完肤。

苏砚卿缓缓站起身,迎着所有人复杂莫测的目光,平静地说道:“陛下,七日之期,臣,接下了。臣将以笔墨,证明自己的‘德’。”

她的声音恢复了平静,却带着一种山岳般的沉稳。她不再多言,转身,与霍临并肩而立。两人一文一武,一静一动,如同两柄出鞘的利剑,共同面对着前方的千军万马与惊涛骇浪。

永昌帝终于开口了,他的声音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凝重与深邃,仿佛经过了千锤百炼:

“好!好一个《辩诬赋》!‘补天’之志,朕,记下了。”

他深深地看了苏砚卿一眼,那目光中,有审视,有探究,更有一种帝王对真正人才的渴望。

“七日后,朕,拭目以待。”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庶女谋生

    (http://www.220book.com/book/69E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庶女谋生 http://www.220book.com/book/69EI/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