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内瓦,万国宫。
穹顶之上,象征着人类和平与进步的壁画庄严肃穆,俯瞰着下方这个汇聚了全球最顶尖智慧的殿堂。
这里是世界的十字路口,是无数国际公约的诞生地,它的每一个角落都浸透着历史的厚重感与秩序的威严。
而今天,这里将见证一场前所未有的、关乎文明走向的“审判”。
来自全球上百个国家与地区的代表、学者,以及数千家媒体的长枪短炮,将每一个座位都填得满满当当。
闪光灯如同白昼的星辰,无声地宣告着这场大会的举世瞩目。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杂着期待、紧张与火药味的气息,每一个人的呼吸似乎都变得小心翼翼。
主席台上,一排长桌后,端坐着十数位白发苍苍的老者。
他们便是伊芙琳倾尽旧日霸主所有资源,召集而来的“诺奖天团”。
物理学奖得主阿尔贝·费恩,那个以发现巨磁阻效应而改变了现代信息存储方式的男人;
化学奖得主詹姆斯·沃里克,分子机器领域的开创者;
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艾莲娜·科瓦尔斯基,破解了人类衰老基因密码的女爵士……
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一座人类智慧的高峰。
他们是行走在世间的科学丰碑,是现代文明体系中最具公信力的“圣徒”。
此刻,他们神情肃穆,如同古代的审判官,眼神中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与一丝淡淡的、对于即将到来的挑战者的轻蔑。
伊芙琳·德·罗蒙诺夫并未坐在主席台上。
她选择了一个位于贵宾席二排的、不那么显眼却能将全场尽收眼底的位置。
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黛蓝色香奈儿套装,优雅地交叠着双腿,脸上带着一抹恰到好处的、矜持而自信的微笑。
像一个顶级的棋手,在棋盘己经布好之后,只需静静地欣赏对手如何一步步走进死局。
金融战场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尽,但她己经开辟了一个更高维度的战场。
在这里,金钱是无力的,资本是苍白的。
在这里,唯一的武器是知识,唯一的铠甲是真理——而她坚信,真理的最终解释权,牢牢掌握在自己身后那些老者的手中。
大会在庄重的古典乐中拉开了序幕。
泰拉联邦与欧罗巴联合体的代表团率先入场,他们昂首挺胸,步伐坚定,在闪光灯的簇拥下走向自己的席位,享受着主场作战的荣耀与拥戴。
随后,会场的大门再次打开。
所有人的目光,所有镜头,瞬间聚焦于那一道入口。
夏国代表团,来了。
为首的是一位年过花甲、两鬓斑白的老者。
夏国科学院的副院长,一位在材料学领域颇有建树的院士,在国际上享有一定的声誉。
他的步伐沉稳,面容平静,身后跟着一群同样神情肃穆的夏国顶尖科学家。
他们就像一群即将走上角斗场的战士,沉默而坚定。
然而,全世界的观众,尤其是主席台上的“诺奖天团”和贵宾席上的伊芙琳,都在他们中间搜寻着同一个身影。
那个创造了“昆仑”神话,以一己之力撼动了西方金融霸权的男人。
那个被东方世界誉为“在世神明”,被西方世界视为“最大异端”的青年。
林风。
一秒,两秒,十秒……
夏国代表团己经全部入席,那个万众期待的身影,始终没有出现。
人群开始骚动,窃窃私语声如潮水般蔓延开来。
“林风呢?他为什么没来?”
“难道他真的不敢面对这次质询吗?”
“看来昆仑的科技神话,果然是有问题的。真正的创造者,是不会畏惧同行检验的。”
主席台上,物理学巨擘阿尔贝·费恩与身旁的化学家詹姆斯·沃里克交换了一个眼神,两人嘴角同时浮现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
那是猎人看到猎物因为恐惧而自乱阵脚时的笑容。
伊芙琳端起面前的清水,轻轻抿了一口,镜片般澄澈的水面倒映出她眼底深处的讥讽。
怕了。
他果然是怕了。
这个结果,甚至比她预想中最好的情况还要完美。
一个缺席的被告,无论多么强大,都等于是在全世界面前不战而降。
他的沉默,就是最好的罪证。
这场审判,在开始之前,似乎就己经宣告了结局。
“看来,我们高估了他。”伊芙琳小姐的副手在她耳边低语,语气中充满了快意。
“不,”伊芙琳放下水杯,声音平稳如初,“我们没有高估他的技术,只是高估了他的胆量。不过这样也好,一个懦夫,远比一个殉道者更容易被世界遗忘。”
大会主持人,一位德高望重的瑞士科学院院士,走上发言台。
他清了清嗓子,试图用庄重的声音压下会场里的议论。
“首先,我代表世界科学联合会,欢迎各位嘉宾的到来。科学的进步,离不开交流与碰撞。今天,我们聚集于此,是为了探讨科技发展的前沿方向,厘清一些基础理论的边界问题。”
他的措辞非常官方,却掩饰不住那股针对性的锋芒。
在一段冗长的开场白后,他将目光投向了主席台。
“下面,有请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阿尔贝·费恩教授,为我们带来他的思考。”
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阿尔贝·费恩,一个年近八十,但精神矍铄、眼神锐利如鹰的老人,缓缓地从座位上站起。
没有走向发言台,而是首接走到了舞台的最中央,仿佛这里天生就该是他的领地。
他身上有一种源自百年科学传承的、不容置疑的傲慢。
先是向全场微微颔首,随后,目光如实质般,精准地落在了夏国代表团的席位上。
“女士们,先生们,我的同行们。”
他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全场,带着一种独特的、仿佛能与物理定律共鸣的磁性。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我们很荣幸地看到,建立在相对论与量子力学两大基石之上的现代科学大厦,拔地而起,并且日益宏伟。它指引着我们探索宇宙的起源,也改变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
突然话锋一转,变得凌厉起来。
“但是,当地基尚未完全夯实的时候,有人却宣称,他们己经在空中建造起了一座辉煌的浮空城。这很奇妙,不是吗?
它很壮观,令人惊叹,但作为一个毕生致力于为这栋大厦寻找和搬运基石的‘石匠’,我,以及我的同伴们,都抱有一个最朴素的疑问——它的根基,在哪里?”
话音未落,全场西方媒体区的闪光灯再次爆闪,他们精准地捕捉到了夏国代表团成员们脸上那一瞬间的凝重。
这番话,己经不是暗示,而是赤裸裸的宣战。
阿尔贝·费恩没有给任何人反应的时间,伸出一根手指,指向了身后的巨型屏幕。
屏幕上,瞬间出现了一个深邃、旋转的黑洞图像。
“我们都知道,现代物理学有两大尚未解决的终极乌云。其中之一,便是‘黑洞信息悖论’。”
他的声音变得高亢而富有激情,像一位布道者,正在向世人宣讲神谕的难解之处。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告诉我们,任何信息,都不可能从黑洞的视界之内逃逸。而量子力学的基础法则却告诉我们,信息是永恒不灭的。
那么,当一个物体,携带者它独一无二的量子信息,坠入黑洞之后,它的信息去哪里了?是被彻底摧毁,从而违背了量子力学的根基?还是以某种未知的方式逃逸出来,从而打破了相对论的铁律?”
他摊开双手,环视全场,眼神中充满了智识上的优越感。
“这个悖论,像一道无法逾越的天堑,横亘在所有物理学家的面前。它意味着,我们引以为傲的两大理论基石,在极端条件下是相互矛盾的。
在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之前,任何声称己经统一了宏观与微观,掌握了宇宙终极奥秘的理论,都是空中楼阁,都是无稽之谈!”
会场内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被他描述的这个物理学终极难题所震慑。
伊芙琳嘴角的微笑愈发冰冷。
这正是他们设计的数百个“理论陷阱”中,最堂皇、最宏大、也最无解的一个。
他们根本不指望夏国人能回答出来,他们要的,就是在全世界面前,将昆仑科技的理论基础,定义为“伪科学”。
阿尔贝·费恩的目光,最终停留在了夏国代表团领队,那位材料学院士的脸上。
他傲慢地扬起了下巴,用一种近乎审判的口吻,发出了世纪之问:
“昆仑集团的技术,展现出了对物质与能量超乎想象的掌控力。那么,我想请问夏国代表团的各位同仁,尤其是那位缺席的林风先生。在你们的理论体系中,黑洞里丢失的信息,究竟去了哪里?”
“我们,以及全世界,都在等待一个答案。”
话音落下,整个万国宫的空气仿佛都被抽空了。
所有的镜头,所有的目光,所有的压力,如同一座无形的大山,瞬间压在了夏国代表团每一个人的身上。
那位领队的老院士,脸色涨得通红,嘴唇微微颤抖,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羞辱。
这是当着全世界的面,一场极致的、无法回避的公开羞辱。
主席台上的诺奖天团露出了胜利者的微笑。
伊芙琳·德·罗蒙诺夫缓缓靠在椅背上,准备欣赏这场精心策划的、文明级别的围剿,迎来它高潮的第一个音符。
她知道,夏国输定了。
从林风不敢踏入这座殿堂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己经输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6A8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