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的合金门在林风身后闭合的瞬间,内外仿佛成了两个世界。
月宫基地的喧嚣被彻底隔绝,只剩下散热风扇的低鸣和全息投影仪运行时特有的高频振动。
他扯下挂在颈间的身份识别卡扔在控制台上,金属与玻璃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盘古,最高权限启动。”
空气中有微弱的电流声划过,环形屏幕墙从底部亮起蓝光,数以万计的数据流如同瀑布般倾泻而下。
AI的合成音平稳无波:“算力池己连接,每秒百亿亿次运算资源待分配。”
林风弯腰从保险柜底层抽出半掌厚的纸质笔记本——这是陈岩教授多年前塞给他的习惯,说有些东西写在纸上才不容易被篡改。
他翻到空白页,电子笔尖在纸面划过时带起细碎的沙沙声。
“先做时空曲率基准校准。”他喃喃自语,笔尖勾勒出爱因斯坦场方程的核心变量,“把探测器残骸的量子起伏数据作为扰动因子导入。”
全息屏上的蓝色网格开始扭曲。
前三百次模拟结果毫无悬念地以红字警告结尾:“结构崩塌”。
当第一千二百次模拟启动时,林风突然抓起冷水杯泼在脸上,水珠顺着下巴滴在控制台键盘上。
他盯着屏幕上某个短暂存在的稳定波纹,手指猛地收紧。
“停!倒退0.7秒——”
波纹的生成轨迹被逐帧分解。
在某个普朗克时间尺度的瞬间,代表空间曲率的线条形成了闭合环形。
盘古的运算核心过载报警,但林风己经撕掉写了半页的公式,在新的纸页上狂草般写下:“局部时空泡稳态模型”。
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实验室的照明系统自动调至柔和的夜灯模式。
林风瘫在转椅里,看着最终版设计图在全息屏上缓缓旋转。
那是个如同双螺旋缠绕的引力发生器,表面覆盖着类似神经网络的能量导管。
“成功了?”通讯器里传来陈岩沙哑的声音,背景音还有哮喘喷雾的按压声。
林风把设计图传输过去:“三十天。告诉工业委员会,超过这个时限,猎户座那边的‘门’可能要关上了。”
当第一缕阳光透过月宫基地的观察窗洒进指挥中心时,林风在终端上看到了同步传回的建造进度表——东亚地区的超级工厂己经开始熔炼特殊合金,西伯利亚的低温实验室正在批量生产常温超导材料。
探索者号的改建在近地轨道同步进行。
原本粗犷的舰体被覆盖上流线型的新外壳,引力引擎的安装基座与曲率驱动模块精密嵌合。
最棘手的是量子通讯系统的升级:传统激光传输无法在扭曲时空内保持稳定,技术人员不得不把探测器残骸里提取的几何符号刻在信号中继器表面。
第二十七天,林风穿着防护服漂浮在探索者号的中央控制室。
舰长李敏递给他一杯浓缩电解质饮料,手指点了点正在闭合的舱门:“像给蚊子做心脏手术。”
“比那个难。”林风灌下饮料,舔了舔干裂的嘴唇,“蚊子不会在超光速状态下因为百分之零点一的坐标误差变成星际尘埃。”
最后三天的倒计时里,月宫基地几乎无人入睡。
当轨道对接平台传来“所有系统联调完成”的通报时,林风正站在观察窗前。
漆黑的宇宙背景板下,探索者号银灰色的舰体仿佛蛰伏的巨兽,舰首新安装的曲率发生器泛着幽蓝微光。
陈岩拄着拐杖挪到他身边:“泰拉联邦今早又发了合作请求,说愿意分享利维坦之心的所有数据。”
“迟了。”林风伸手按在观察窗的强化玻璃上,指尖正好抵住远方猎户座旋臂的某颗恒星投影,“告诉他们,等我们回来再谈条件。”
启航指令下达的瞬间,探索者号尾部的引力引擎率先点亮。
当曲率驱动模块启动时,舰体周围的星空开始肉眼可见地扭曲,如同透过滚烫空气看到的风景。
量子通讯频道里传来断续的倒数声,随后被拉长成怪异的低频音调。
林风突然抓住控制台边缘。
在星图完全模糊的前一秒,他看见探测器残骸在低温柜里闪烁了一下,那些几何符号组成了类似箭头的图案。
“导航坐标己锁定。”盘古的提示音依旧平静,“祝你好运,博士。”
黑暗吞没了整个视野。
(http://www.220book.com/book/6A8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