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院的炉火从清晨烧到晌午,墨家老匠墨渊正蹲在熔炉边,盯着里面泛着红光的铁块皱眉。旁边几个弟子手里攥着小锤,大气不敢喘——这己经是今日第三次淬炼钢材,可韧性还是差了些,用来做新弩的弩臂都嫌勉强。
“师父,要不咱再加点木炭?”一个瘦高弟子小声提议。
墨渊没回头,指尖敲了敲熔炉壁:“木炭火力不够,烧不透铁里的杂滓,加再多也没用。”
正说着,外面传来脚步声,李承乾带着陈默走了进来,身上还沾着点学院工地的尘土。“墨老,忙着呢?”
墨渊连忙起身行礼:“见过太子殿下!殿下今日怎么有空来格物院?”
李承乾摆摆手,目光扫过案上的废铁,笑道:“孤听说你们在琢磨钢材,正好有件事要跟你们说——格物院第一个重大课题,就定在改进炼钢法上。”
这话一出,不仅墨渊愣了,连旁边的弟子都停下了手里的活。墨渊搓着手,语气里带着急切:“殿下是说...要改如今的炼钢法子?可现在用的‘灌钢法’,己经是前朝传下来最好的法子了,要改...难啊!”
“难才要做。”李承乾走到案边,拿起炭笔在纸上画了起来,“孤要的不是小修小补,是彻底改。你们看,现在的熔炉太矮,柴火在底下烧,热量上不去,铁水炼不匀;还有,光用木炭不行,孤知道有种‘石炭’,火力比木炭强三倍,就是得处理掉里面的硫黄,不然会脆。”
他画得快,线条虽简却清楚——一个带夹层的高炉,下面留了出火口,旁边还画了个小炉子,标注着“除硫用”。墨渊凑过去,眼神越看越亮,手指在纸上戳了戳:“殿下,这夹层是干啥用的?还有这石炭,真有那么大火力?”
“夹层是用来通风的,让火能烧得更旺。”李承乾解释道,“至于石炭,长安西边的山里就有,孤己经让陈默让人去采了,回头送些来你们试试。另外,炼的时候要分两步,先把铁矿石烧成铁水,撇掉上面的渣子,再加精铁进去一起炼,这样出来的钢又韧又硬,做横刀、做甲片都够格。”
旁边一个圆脸弟子忍不住问:“殿下,要是按您这法子,炼出来的钢能比现在的好多少?”
李承乾看了他一眼,笑道:“至少能让你们打的横刀,砍断普通铁刀不卷刃,你说好不好?”
那弟子眼睛一下子就亮了,攥着小锤的手都紧了紧。
墨渊摸着纸上的草图,作者“玩里漉”推荐阅读《大唐:八岁太子,开局挨揍变强》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声音都有些发颤:“殿下这法子...要是成了,那可不是小事!以后军中的兵器、农具,都能换一遍,大唐的根基都能稳不少!”
“正是这个理。”李承乾点头,语气沉了些,“孤知道这不容易,可能要试几十次、上百次,还可能有人说闲话——比如某些世家,他们手里握着老铁矿,肯定不希望咱改法子,断他们的利路。”
墨渊立刻道:“殿下放心!老奴这辈子就跟铁器打交道,只要能炼出好钢,别说试百次,就是试千次也愿意!谁敢来捣乱,老奴第一个跟他们理论!”
“有墨老这句话,孤就放心了。”李承乾拍了拍他的肩膀,“孤给你们拨五十两银子做经费,需要人手就跟陈默说,学院里的学子,愿意来帮忙的,都可以调过来。三个月,孤要看到第一炉新钢出炉,能不能成?”
“能!”墨渊挺首了腰板,声音响亮,“老奴以墨家祖师的名义发誓,三个月内,定让殿下看到新钢!”
旁边的弟子们也都跟着喊:“愿随师父一起炼钢!”
李承乾看着他们眼里的劲,心里也热乎。他知道,这新炼钢法不只是个课题,更是大唐变强的第一步——有了好钢,才能有好兵器,才能在将来跟突厥打仗时占上风,才能让百姓用上好农具,多打粮食。
正准备再说几句,陈默凑过来低声道:“殿下,崔家派人来问,能不能让他们的铁匠来格物院‘学习’,说是想帮着一起炼钢。”
李承乾眼神冷了冷,嘴角勾起一抹笑:“学习?他们是想偷法子吧。告诉他们,格物院的课题是皇家项目,外人不许进。要是他们真有本事,就让他们自己炼,孤倒要看看,没有孤的法子,他们能不能炼出好钢。”
“属下明白。”陈默躬身应下。
墨渊听得清楚,心里更佩服——殿下不仅有好法子,还能看透那些世家的心思,比朝堂上的老臣都精明。他连忙道:“殿下放心,老奴会看好炉子,绝不让外人偷学去!”
“嗯。”李承乾点点头,又叮嘱了几句注意安全,才转身离开。
走到格物院门口,还能听到里面传来墨渊的声音:“你们几个,现在就去收拾炉子,把殿下画的高炉图纸描清楚,下午就开始搭架子!还有,去跟厨房说,中午多蒸两笼馒头,咱得加把劲!”
李承乾笑了笑,抬头看向远处的军事院——那里,李靖正带着学员们练长枪,枪尖映着日光,闪着冷光。他知道,等新钢炼出来,那些长枪、横刀都会换成新的,到时候,大唐的军威,只会更盛。
(http://www.220book.com/book/6F4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