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书房的烛火燃到了戌时,李承乾揉了揉发酸的手腕,将手中的炭笔往砚台上一搁。案几上堆着厚厚一摞书,有《孙子兵法》《吴子》,还有几本用牛皮纸包着的册子,上面写着“少年军校操练记录”——那是他之前让人整理的实战笔记。
“殿下,该歇会儿了,厨房温了莲子羹。”内侍轻手轻脚走进来,刚把汤碗放下,就见程处默拎着个布包闯了进来,脸上还沾着点尘土。
“殿下!您看我给您带啥了?”程处默把布包往桌上一放,打开竟是几个热乎乎的肉包子,“我娘今儿做的,说您熬夜编东西,得垫垫肚子。”
李承乾拿起一个包子咬了口,笑道:“还是程伯母手艺好。你刚从军事院回来?李靖副院长没说你偷懒吧?”
程处默挠挠头,嘿嘿笑道:“哪能啊!卫公今儿教我们练长枪阵呢,说是将来对付突厥骑兵能用得上。就是...末将总觉得哪儿不对劲,明明枪都握稳了,可一跟队友配合就乱。”
李承乾指了指案上的书稿:“孤编的这教材,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你过来看看。”
程处默凑过去,只见纸上写着《步兵操典·小队战术篇》,下面画着一个个小人,有的举着长枪,有的握着横刀,旁边还标注着“前锋”“侧翼”“后卫”。他指着画问:“殿下,这小人站的位置有讲究?”
“当然有讲究。”李承乾拿起炭笔在纸上划了条线,“对付骑兵,不能扎堆儿,得排成三列阵。第一列半蹲,长枪斜指马腹;第二列首立,长枪对准骑手;第三列拿刀盾,防备漏网之鱼。你们之前练的是单人枪法,可战场不是单打独斗,得靠配合。”
他越说越顺,把现代小队战术拆成简单易懂的话:“比如你是前锋,枪要扎得又快又准,专挑马腿;李德謇在你右边,就得护住你的侧翼,别让突厥兵近身;尉迟宝琳那小子力气大,让他站后排,用长柄斧砍马脖子——这样分工明确,骑兵再凶也冲不破阵。”
程处默眼睛越听越亮,一拍大腿:“对啊!末将咋没想到呢!上次跟突厥游骑打,就是因为大伙儿挤在一起,枪都挥不开,差点被冲散。要是按殿下这法子,保管能把那些突厥兵捅成筛子!”
“小声点,生怕别人不知道孤在编好东西?”李承乾瞪了他一眼,又翻到另一页,“还有这个,行军扎营的规矩。你们之前扎营,帐篷乱搭,灶台离水源太远,万一遇袭连水都喝不上。孤这上面写了,作者“玩里漉”推荐阅读《大唐:八岁太子,开局挨揍变强》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营地得选高坡,灶台靠水源,外围要挖三道壕沟,派哨兵轮班值守——这些都是保命的学问。”
正说着,门外传来脚步声,李靖推门而入,手里还拿着一卷竹简:“殿下,末将把之前军中的《武经总要》带来了,您编撰教材时或许能用得上。”
他瞥见案上的书稿,凑过去一看,眼神顿时变了。等看完“长枪阵配合”那一页,忍不住道:“殿下这战术...真是神了!末将带兵这么多年,只知单打独斗要勇,却没想过小队配合能这么细。要是全军都按这法子练,战斗力至少能提三成!”
“卫公过奖了。”李承乾笑道,“孤也是结合了上次跟突厥打的经验,还有些...从古籍里看来的巧思。这教材不光要教怎么打,还要教怎么想——比如遇到敌人偷袭该怎么办,粮草不够了怎么应对,这些都得写进去。”
李靖点点头,语气郑重:“殿下考虑周全。现在军中的兵书,要么太晦涩,要么只讲大道理,底下的校尉都看不懂。您这教材通俗易懂,还有图,就算是大字不识的老兵,一看也明白。末将建议,先在少年军校试点,让学员们练熟了,再让他们回各自家族的军中推广——这样用不了多久,整个唐军的战术都能更新一遍!”
李承乾眼神微亮:“正合孤意。不过这事急不得,得一步步来。先让军校的学员们把基础打牢,下个月考核时,孤要亲自看他们练长枪阵。”
程处默立刻道:“殿下放心!末将回去就跟兄弟们说,保证把您编的教材背得滚瓜烂熟,练得比谁都好!”
李靖忍不住笑了:“你这莽小子,先把字认全了再说吧。殿下这教材里的字,你能认对一半就不错了。”
程处默脸一红,挠着头嘿嘿笑起来。书房里的气氛顿时轻松不少。
等程处默和李靖离开,李承乾重新拿起书稿,眼神沉了些。他知道,这教材不光是提升战斗力那么简单——一旦推广开来,军中将士都会记得,这新战术、新规矩是太子殿下编的,到时候,他在军中的根基只会更稳。那些想靠着老一套把持军权的世家,怕是要坐不住了。
他拿起炭笔,在书稿末尾添了一行字:“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然察之在人,练之在法,传之在教。”
烛火摇曳,映着他年轻却坚定的脸庞。窗外的月光洒进来,落在书稿上,仿佛为这即将改变大唐军威的典籍,镀上了一层银辉。
(http://www.220book.com/book/6F4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