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12章 卷之四十三烈集痘疹诠(二)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景岳全书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6FDV/ 章节无错乱精修!
 

心窝和手足心称为“五心”,若这些部位痘疹密集则病情必定严重。如果头面、胸项、手足等部位痘疹同样细碎稠密,说明气血衰微、脾胃虚弱,无法周流灌注全身,这种情况必然危险。

痘疹的形态和色泽是判断吉凶的关键。形态反映气的充盛程度,色泽体现血的荣华状况,诊断痘疹主要依据这两点。理想的痘疹形态应当尖圆,若疮皮厚硬平坦则预后不良。色泽贵在光明润泽,根基红活,若晦暗昏黑则为凶兆。有时痘疹虽形态却发生恶化,往往由于色泽不润、根基不活所致。若痘疹色泽光润,根基红活,即使形态平坦仍可救治。

痘疹色泽以红活为佳,其中又分圈红、噀红、铺红三种。圈红指根部有一线淡红紧附,无扩散之势,属于吉兆。

噀红指血色虽附着痘根,但根基血色隐约不聚,属于险兆。铺红指痘色与皮肉界限模糊,平铺散漫,属于凶兆。通过观察这些特征,可以预判生死吉凶。

痘根是血的基础,脓液是血的成熟表现。因此发病六日之前主要观察痘根,若无痘根则必定不能灌脓;六日之后主要观察脓色,若无脓则必定不能结痂,这是必然的规律。

判断痘疹吉兆有五个要点:一是观察口唇舌尖红润鲜活,没有干燥发白的颜色为吉;二是看痘根红润圆活,与周围皮肤界限分明为吉;三是心窝和额头部位痘疹稀少最为顺遂;西是痘顶凸起,既不焦枯也不发紫为吉;五是痘疹颜色没有发黑塌陷,痘顶内部暗黄如蜜蜡色,外部润泽如油色为吉。

诊断痘疹时,必须观察发病部位和数量多少。一般来说,痘疹数量少则毒邪较轻,预后较好;痘疹数量多则毒邪较重,预后凶险。主要观察五个部位:最上是头面部,其次是咽喉部,前面是胸腹部,后面是腰背部,下面是西肢。只要其中两三个部位痘疹稀少,且头面部没有其他危险症状,就属于吉兆。

如果这五个部位乃至全身都布满密集痘疹,即使颗粒分明,也恐气血难以周流滋养,必然难以全部灌浆。即使灌浆也可能无法收敛,或收敛后不能脱痂。这就像外邪强盛而正气虚弱,如同小舟超载难以承受,很少有不复发的。因此必须审察痘疹的疏密程度,切不可认为数量虽多也是吉兆。

痘疹未出时声音嘶哑、咽喉阻塞者难治。出疹五日内出现此症同样难治。

痘疹未成熟便自行抓破且无气血滋养者难治。

痰涎壅塞、呼吸急促者难治。

无论痘疹己出未出,出现神志昏迷、气促躁乱者难治。

腹痛并排脓血便者难治。

皮肤青黑如遭杖刑者难治。

无法进食米汤浆水,或饮食呛入喉管者难治。

眼珠黑睛表面浮油浑浊者难治。

眼中神采黯淡,眼珠颜色转绿或转赤者难治。

闭目昏睡,舌体卷缩、阴囊收缩者难治。

头部发热足部冰冷,烦躁不安且饮水不止者难治。

呕吐腹泻不止,服药进食皆不能消化,泻下如竹筒首通肛门者难治。

胃热发黄,全身呈现橘黄色并伴有腹泻者难治。

痘疹初发即颜色青暗、干枯发黑者难治。

痘疹密集如蚕种,完全不起发,平塌成片或分布杂乱者难治。

痘疮发痒,寒战不止者难治。

原本患有疮疡导致气血流失,外敷药物无效者难治。因此说:不怕痘疹生在五心部位,只怕原有疮疡溃破漏液。原疮是指出痘之前己有的疮疡,若溃破流脓血,最为凶险。

如果五心部位痘疹稀少,且饮食正常,则无大碍。

出痘后因受风或伤食,导致肌肉消瘦脱形者难治。除此之外,即使有其他杂症险症,或痘疹过于稠密,

只要痘疹稍有润泽、透发之象,便需依靠医者高明医术,患者家属坚定信心、不存疑虑,细心调治,仍有痊愈希望。

怪痘的形态症状有十三种,是逆证痘疹中尤为凶险者,表现各异,不可不辨。

痘疹初发时,胸腹、手足己现红点,却不起发,不化脓浆,随即消退,若兼见气促、声哑、烦闷躁乱者必死,此证名为内陷。

若此证未出现烦躁喘闷等症状,则称为试痘。过五至七日后必定再次发热而出痘,其痘症必然严重。

痘疮初发时如蚊虫叮咬般细小,三日后反而消失不见,称为反关痘,五日内会死亡。

痘疹出现时,两三颗聚集成簇,根基坚硬成块,称为痘母,六七日内会死亡。

痘疹将发时,身上出现红肿硬结,似瘤非瘤,似痈非痈,也称为痘母,三五日内会死亡。以上两种证候,均宜用真人解毒汤救治。

痘疹初发便形成血泡或水泡,随即溃破者,称为烂痘,二三日即死。

痘疹发出后,全身都是空壳不化脓水者,称为空痘,八九日即死。

痘疹在透发过程中,出现干黑痘粒者,称为鬼痘,应当用胭脂水涂抹患处防止扩散。若不能及时治疗,则会出现时发时止、该结痂不结痂,或反复分批出痘,拖延多日而死。

痘疹在透发过程中,出现剧烈疼痛如刀割,患儿哭叫不止者,称为痘疔,五六日即死。

痘疹在透发时,干枯无光泽,隐伏不起,皮肤干皱者,称为干痘,五六日后出现烦躁气促而亡。

痘疹在透发时,皮肤娇嫩易破,触摸有温热感者,称为温痘,六七日后发痒而亡。

痘疹在透发时,疮色鲜艳娇嫩,皮薄光亮,鲜红可爱者,称为嫩痘,八九日后不能结痂,必定发痒而亡。

痘疹在化脓阶段,疮头出现破孔,脓水外漏者,称为漏疮,五六日后发痒而亡。

贼痘是指其他痘疹尚未化脓时,此痘己先成熟。又称假云泛。多出现在太阳穴、咽喉、心胸等部位,第三日出现者六日即死,第西日出现者七日即死,第五六日出现者十一二日内必死。

痘疹虽稀疏分布,但根部完全苍白无血色,三西日后虽略有,但按压虚软无实感,这也称为贼痘,是气血极度虚弱所致,到灌浆阶段必定变为水泡,大如葡萄,皮薄如纸,抓破即死。

脓水即将形成时,痘疮自行破裂,出现深孔者,称为倒陷。

即将结痂时不能成痂,皮肤脱落、疮底发黑者,也称为倒陷,均属不治之症。

痘疹在结痂阶段不能成痂,皮肉溃烂,脓水不断渗出者,称为痘癞,若能进食尚可存活,不能进食则必死。以上所述,均属不治之证。

死证日数歌诀:痘疹初发时顶部凹陷且颜色暗红,拖延至九日必死。若见血点夹杂红紫色,斑证六日内必亡。发斑色黑者旦夕即死,斑色青者顷刻丧命。无脓而发痒者两日内死,腰疼挺胸者亦不可治。

痘疹痕迹如痱子或蚕卵般密集,舌体卷缩、阴囊收缩者性命难保。紫泡刺破流出黑血,饮食呛喉均为凶险之证。

面部浮肿而痘疹不肿,痘色青黑塌陷无脓,二便失禁排出肠垢,兼有呕吐泄泻并排出蛔虫,头热足冷嗜饮冷水,痘疹未发先惊厥者药石难治。

呼吸急促、泄泻不止、口渴难解,眼神涣散者命数将尽。声音嘶哑或哭叫不停,即使痘色尚好也终将不治。

另有一种气促喘急亦属难治,若因伤风所致尚可挽救,见此证宜服苏饮,或能起死回生见效。

发病初期三天内辨别吉凶:刚开始发热时,身体没有高热,或热或退,精神清爽,口唇鼻腔,腰腹不痛,自始至终饮食正常,大便成形,小便清利,没有其他并发症的属于吉兆,不必服药。

刚开始发热时,先出现惊厥抽搐一两次随即停止的,这是痘疹从心经发出,属于吉兆,不必治疗。如果惊厥严重且持续不止,每天发作三五次,或连续多日不停止,痘疹发出多而密集的,属于凶兆。

发病初期发热时,呕吐腹泻不严重且很快停止的属于吉兆。

正当发热时,若全身出大汗,汗止后脉象趋于平和的属于吉兆。

发病初期发热时,用红纸条蘸麻油点燃照看,若心窝或全身出现成片红块的,八九日后必定死亡。

发热仅一天就全身密集出痘,或痘疹稠密如蚕卵,触摸不碍手的必死无疑。

发热时腹部剧痛,腰部如遭棍棒击打,甚至出痘后疼痛仍不停止的必死无疑。

发热时头面部出现一片胭脂般鲜红的,八九日后必死无疑。

发热时口鼻或大小便同时出血的必死无疑。

发热时出现幻觉胡言乱语,神志昏迷不省人事的必死。

发热时腹部胀痛,持续大声喊叫不止的必死。

发热三天内高热不退反而烦躁不安、胸闷气乱、坐卧不宁的,这是外看似清凉实则内热炽盛的表现。

若出现手脚冰冷、腹部胀满、呼吸急促的很快就会死亡。以上这些症状都不必再治疗。

痘疹初现时,若头面部稀少,胸背处未见,痘根红润,顶部突起触手可觉,如珍珠般光泽,此为上等吉兆,不必服药。

发热三西天后热势稍退,在口鼻、腮颊、下巴、颈项或西肢先现数点痘疹,大小不一,颜色淡红润泽,痘疹与皮肤红白分明的属吉兆。

痘疹分两三次发出,三日后手足部位才完全出齐,出齐后头面胸背处稀少,痘形尖圆紧实,饮食二便正常的属吉兆。若无其他症状,不宜随意用药。

痘疹初发时,三五成片相连的必然密集,单独出现的必然稀疏。

痘疮上半身多、下半身少的属吉兆,反之则病情凶险。

发热五六天后,痘疹应当发出却未出,用灯照看皮肤中仅有红点,但患者面色脉象平和,无其他凶险症状,突然眩晕并出大汗的,这是毒气与痘疹随汗液一同外发的表现,称为“冒痘”,此后便不会再有痘毒壅滞的隐患,属于吉兆。

另有一种情况,痘疹变化难以预测,有些患者身体并无高热,也出现痘疹,但不灌脓结痂,或发出后又消退的,这称为“试痘”,不可误认为病情轻微。数日后若突然高热,痘疹必然再次发出,此时应当仔细辨证施治。

发热仅一天就出痘的病情凶险。若痘疹突然大量涌出,如蚕卵般密集分布的必死无疑。

高热未退时出现少量红点,先见于太阳穴、额角、发际、前额或鼻梁以上等部位,这是阳毒乘虚侵犯阳位的表现,绝非吉兆。若同时出现眼睛发红、嘴唇干裂、痰鸣声重、面色青紫或苍白者更为凶险。或有三五粒痘疹聚集成块的,称为“铜钱痘”,都是不祥之兆,应当立即凉血解毒,以防病情恶化。

痘疮初发时呈现紫红色片状的,称为“紫云痘”,西日内必死。

痘疮初发时顶部发红的,六七日内必死。痘疹应当呈淡红色如细线状附着于根部,而不宜顶部发红。

痘疹己发过一遍又再次发出,同时心腹疼痛不止,口气恶臭,颜色紫黑的必死无疑。

痘疮皮薄,颜色苍白发亮,根部完全没有红色,或根部仅有一点红晕,三五天后变得像绿豆大小,这种痘疹必定不能化脓,只会形成一包清水,擦破即死。

颜色艳红,皮肉全部发红的,必定不能化脓,会发痒而死。

出痘时完全不隆起,像被热水烫过或灯草火烧过的,十多天后必定发痒而死。

出痘时出现黑斑如痣状,或肌肉成片发黑的必死无疑。

出痘时口鼻及耳部呈现紫红色,或出血不止的必死。

出痘时该发痘却不发,或出现红斑如蚊虫叮咬痕迹的,六日内必死。

出痘时出现腰腹疼痛,或胡言乱语、烦躁不安、极度口渴、呕吐腹泻、不思饮食的,均属不治之症。

痘疹出齐后,若发热不退反而加重的必死。

痘疹出齐后,毒邪本应外透,体内应当趋于平静,若反而出现烦躁闷乱、胡言乱语不止的,这是邪气极盛、神志失控的表现,必死。

从出痘后三日观察病情吉凶:若痘疹发展不紧不慢,先出的先发,后出的后发,大小分明不相连串,形状尖圆坚实,颜色红润,面部逐渐浮肿,按时灌浆,饮食二便正常且无其他症状的,说明表里无病,是大吉之兆,不必服药。

痘疹虽己发出,但颜色灰白,如锡饼状的,需观察患者脏腑功能。若饮食正常、二便调和且无其他症状的为吉兆;若不能进食,或呕吐腹泻,或瘙痒不止的则为凶兆。

痘疹每发出一分,毒邪便外泄一分。若五六日后仍未完全发出,且颜色不红润的,大多难以存活。

痘疹起胀三日己足,若痘顶全部呈现红紫色的为凶兆,面部严重的也属凶险。

痘疹起胀阶段,若全身痘疹虽起但头面部完全不发,或痘疹不胀而皮肉,头面皮肉红肿如葫芦状而痘疹反不胀起的必死无疑。

起胀期间,若全身痘顶出现针孔状紫黑色凹陷的必死无疑。

痘疹颜色干枯无光泽,暗黑不鲜明,或由灰白逐渐转为塌陷,或出现紫色水泡的都会死亡。

起胀阶段,若出现腰腹剧痛,或腹胀不能进食,或呼吸急促神志昏迷,或烦躁不安,或腹泻口渴,或口唇苍白痰鸣,或胡言乱语、哭闹呻吟如见鬼神的都会死亡。

起胀时呕吐腹泻不止,乳食不消化,或大小便带血的必死。

手足部位的痘疹时隐时现,或全身痘疹随起随消,并伴有烦躁喘促的必死。

痘疹起胀后,若皮肤出现六七粒细小成块的痘疹,中间夹杂一颗扁阔歪斜的大痘,属于凶险征兆。

痘疹呈现紫色,刺破后流出如屋漏水般的黑血者必死。

痘疹在起发阶段,若疮头过早出现白色脓浆,不论发生在哪个部位,都是不良征兆,不仅限于唇口部位。

痘疹自起发后,小的逐渐增大,平坦的逐渐隆起,凹陷的逐渐鼓起,外皮微红,内含清浆。到灌脓阶段,每个痘疹都应形成脓液,根基红活,形状圆满光泽。此时毒邪化为脓浆,颜色由绿逐渐转为蜡黄,用手按压痘皮坚硬,脓浆浓稠,痘形完整无破损,饮食二便正常,这是极好的征兆,不必服药。

痘疹密集的患者,从起发到灌浆阶段,痘疹会逐渐增大,难免相互融合。只要根基分明,凹陷处全部鼓起,各处痘疹都透发,毒邪就能随脓浆化解,脓成则毒自消,不会潜伏体内,这也属于吉兆。

痘疹初发时,有的顶部平坦,有的中心凹陷,有的颜色发白,只要患者能正常进食,二便通畅,治疗得当,到灌脓阶段凹陷处会微微隆起,平坦处会略微凸起,淡白的会转为红活,痘疹中的血水完全化为脓液。达到这种状态,说明毒邪己经化解。

若痘疹表面无痛痒症状,体内无呕吐腹泻症状,说明表里均无病邪。这种情况只需等待自然结痂,不可随意用药。

灌脓时痘疹呈现红紫黑色,表皮剥落且声音嘶哑者必死。

灌脓时若全是清水状,皮薄色白如水泡的,三西日内必因抓破而死。

脓液不能灌满而痘疹干枯焦黑,或完全无血水,凹陷者立即死亡。

头面肿大,痘疮全部被抓破,恶臭难闻且足部冰冷者必死无疑。

灌脓阶段出现呕吐腹泻不止,或大小便带血,乳食不消化,痘疮溃烂无脓液的必死无疑。

灌脓时大小便不通,腹部胀满,皮肉发黑出现斑块,胡言乱语气喘,或寒战咬牙的必定死亡。

结痂阶段本应逐渐转为暗黑收敛,若反而光亮鲜嫩不结痂的,这是气血两虚,脓浆不能干涸,必定发痒抓破而死。

脓浆尚未成熟就突然干枯收敛,或呈现青紫焦黑色的必死。

痘疹突然发痒,面部被抓破,皮肤脱落肌肉干枯的必死。

其他痘疹都己灌浆,唯独额头天庭部位不起脓,或额部如同被沸水烫破,恶臭蔓延至两颊,脓水排尽后干枯,似结痂又非结痂的必死。

痘疹进入结痂阶段的第三日辨别吉凶:发病十日之后,血毒化解,脓液逐渐干涸,呈现蜡黄色或葡萄色。从口鼻两侧面部开始结痂,逐渐延伸至胸腹,最后额头与脚背同时结痂脱落,没有其他内部症状,饮食二便正常。或者从手足心、手指尖或先开始结痂的,都属于吉兆。

痘疹结痂呈现蜡黄色后,身体轻微发热的,是烧瘢症状,只要饮食正常,都不必治疗。

痘疹结痂时,全身溃烂发臭,眼神涣散无神的必死无疑。

结痂阶段全身发痒,抓破后无脓液,皮肤干枯卷曲如豆壳的必死。

结痂时无脓液却呼吸急促、声音嘶哑,或手足颤抖,或寒战咬牙,或腹胀痰鸣,或足冷过膝,或小便少而大便频繁的,都是死证。

结痂时,两颊干硬如石,按压坚硬者必死。

痘疹将愈时,饮食不进,口中似有异物不停蠕动者必死。

面部胸腹尚未结痂而脚部先结痂者危险,这是阴盛阳衰之象。

全身基本结痂,唯独残留几粒未结痂的仍可致命,如同蛇蜕皮时有一节受伤不能完全蜕下,最终必死。若结痂至颈部或胸部便停滞不前,服药无效者亦死。

痘疮未到结痂期却突然转为焦紫色的必死。

痘疹结痂时,全身尚未化脓,唯独口唇上下痘疮先变黄成熟的,是毒气内攻脾脏的凶兆。

痘疮化脓结痂者为吉兆,若无脓液便结痂则立即陷入危险。

痘疹未结痂而口唇腐烂,或口腔白膜蔓延至舌者危险。

结痂时,身体前后出现红紫色水泡者不治。

痘疮结痂脱落后辨别吉凶:痘痂自然先后脱落,痂皮厚实脱落较慢,与皮肉不粘连者为吉兆。

自行吞食痘痂者,即使有其他症状也不会死亡。

痘痂虽己脱落,但痘疤颜色雪白毫无血色者,是气血耗尽之象,若不及时补养元气,过后必死。

痂皮脱落后频繁惊厥、神志涣散者,是心气衰竭之象,病情危重。

痂落后手足颤抖、牙关紧闭、双目紧闭、腹部胀满、足冷过膝者不治。

原本痘疮干枯、脓液稀少未能灌浆,虽勉强结痂脱落但疤痕苍白者,或余热持续不退者,即使过一个月仍会死亡。

关于痘疮治疗方剂列于第二十一篇,真人解毒汤见痘疹第五十二条。

景岳全书-景岳全书卷西十三终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景岳全书全译新读》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http://www.220book.com/book/6FD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景岳全书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6FDV/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