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0章 千金翼方卷第四(二)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千金翼方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6FH3/ 章节无错乱精修!
 

生枣味甘辛,过量食用易引发寒热症状,身体瘦弱者不宜食用。

枣叶与麻黄同用可促进发汗,生长于河东平泽地区。

藕实茎味甘,性平寒无毒。主要功效为补益中焦、调养精神,增强气力,祛除百病。长期服用可轻身健体,延缓衰老,使人不觉饥饿而延年益寿。又名水芝丹、莲,生长于汝南池泽,八月采收。

鸡头实味甘,性平无毒。主治湿痹腰脊膝痛,能补益中焦,消除急症,增益精气,增强意志,使人耳聪目明。长期服用可轻身健体,不觉饥饿,延年益寿如神仙。又名雁喙实、芡,生长于雷泽池泽,八月采收。

芰实味甘,性平无毒。主要功效为安和中焦,补益五脏,使人不觉饥饿而身轻体健。又名菱。

梅实味酸,性平无毒。主要功效为降气除烦热,安神宁心,缓解肢体疼痛,治疗半身不遂麻木不仁,消除死肌及青黑痣等恶疾,止泻痢,改善口干多唾。生长于汉中川谷,五月采收后烘干。

枇杷叶味苦,性平无毒。主治突发呃逆不止,具有降气之效。

柿味甘,性寒无毒。主要功效为通利鼻耳气机,治疗肠澼虚弱之症。

木瓜实味酸,性温无毒。主治湿痹邪气、霍乱剧烈吐泻及转筋不止等症状,其枝条亦可煎煮使用。

甘蔗味甘,性平无毒。主要功效为降气和中,助益脾脏功能,通利大肠。

石蜜味甘,性寒无毒。主治心腹热胀、口干口渴,具有清凉通利之效。产自益州及西戎地区,由沙糖煎炼而成,可制成黄白色饼块状。

沙糖味甘,性寒无毒,功效与石蜜相似,但寒凉通利之性更强。由榨取甘蔗汁煎制而成,蜀地、西戎及江东地区均有出产。

芋味辛,性平有毒。主要功效为宽肠胃、充养肌肤、滑利中焦。又名土芝。

乌芋味苦甘,性微寒无毒。主治消渴、痹热,能温中益气。又名藉姑、水萍。二月生叶形似芋叶,三月三日采挖根部晒干。

杏核仁味甘苦,性温而寒利,有毒。主治咳嗽气逆、喘息如雷鸣、喉痹、降气、产后缺乳、金疮、心寒悸动、奔豚惊痫、心下烦热、游走性风邪、时行头痛,能解肌表、消心下急痛,并可解狗毒。五月采收,其中双仁者有毒可致人死亡,亦可用以毒杀狗只。

杏花味苦,无毒。主要功效为补益虚损,治疗女子伤中、寒热痹痛、西肢厥逆。

杏实味酸,不可多食,否则损伤筋骨。生长于晋地的山川谷地。

桃核仁味苦甘,性平无毒。主治瘀血闭经、癥瘕邪气,能杀灭小虫,缓解咳嗽气逆,消散心下痞硬,消除突发性瘀血,破除癥瘕,通调月经止痛。七月采收果仁,阴干备用。

桃花能驱除疰病恶鬼,使人容颜美好,味苦,性平无毒。主要功效为消除水气,化解石淋,通利大小便,驱除体内寄生虫,润泽面部肌肤。三月三日采摘,阴干使用。

桃枭味苦,性微温。主要功效为驱除各种鬼魅精怪,治疗中恶腹痛,消除邪祟五毒等不祥之气。又名桃奴、枭景,指挂在树上不落的干瘪桃子。正月采收。

桃毛主治血瘀癥瘕、寒热积聚、不孕、带下等症,能破除坚结闭阻。使用时刮取桃毛入药。

桃蠹能驱除鬼邪、避除不祥之气,指的是寄生在桃树上的蛀虫。

桃茎白皮味苦辛,无毒。主要功效为驱除邪祟鬼气,治疗中恶腹痛,清除胃中积热。

桃叶味苦,性平无毒。主要功效为杀灭尸虫,驱除疮疡中的寄生虫。

桃胶经炼制后,主要功效为保持中焦不胀满,增强抵御风寒的能力。

桃实味酸,多食易使人产生内热。生长于太山的川谷地带。

李核仁味苦,性平无毒。主治跌打损伤导致的瘀血肿痛和骨节疼痛。

李根皮性大寒,主治消渴症,能止心烦气逆及奔豚气。

李实味苦,能消除顽固内热,调理中焦。

梨味甘微酸,性寒,多食易致中焦虚寒,尤其金疮患者及哺乳期妇女不宜食用。

柰果味苦,性寒,多食易致腹部胀满,患病者尤其不宜多食。

石榴味甘酸,无毒,主治咽喉干燥口渴,但会损伤肺脏,不可多食。

酸石榴的果壳可治疗腹泻,止遗精。

石榴树向东生长的根可驱除蛔虫和绦虫。

菜部(三十七味)

白瓜子味甘,性平寒,无毒。主要功效是使人容光焕发,改善面色,补益元气,消除饥饿感。长期服用可使人身体轻健,延缓衰老,并能消除烦闷抑郁。但久服可能导致中焦虚寒。可制成面脂,使面部润泽光洁。又名水芝、白瓜。其子生于高平泽地的冬瓜植株上,八月采收。

白冬瓜味甘,性微寒,主治小腹水胀,能利小便、止消渴。

瓜蒂味苦,性寒有毒,主治严重水肿导致的身面西肢浮肿,能利水消肿、驱除蛊毒,治疗咳嗽气逆,以及因食用水果不当引起的胸腹不适,皆可催吐或导泻排出。还能消除鼻中息肉,治疗黄疸。

冬瓜花主治心痛和咳嗽气逆,生长于嵩高平泽地带,七月七日采收后阴干。

冬葵子味甘,性寒无毒,主治五脏六腑寒证,寒热交作导致的消瘦,五种癃闭,能通利小便,治疗妇女难产及胞衣不下。长期服用可强健骨骼、增长肌肉,使身体轻健、延年益寿。生长于少室山,十二月采收。

葵根味甘,性寒无毒,主治恶疮,治疗淋证,通利小便,并能解蜀椒之毒。

葵叶为百菜之主,但其菜心食用过量会伤人。

苋实味甘,性寒大寒,无毒。主治青盲、白翳,能明目祛邪,通利大小便,消除寒热症状,杀灭蛔虫。长期服用可增益气力,使人不易饥饿,身体轻健。又名马苋、莫实,细苋功效相同。生长于淮阳的川泽及田野中,叶子形似蓝草,十一月采收。

苦菜味苦,性寒无毒。主治五脏邪气,厌食胃痹,肠澼泄泻,消渴热中及恶疮。长期服用可安神益气,使人耳聪目明,减少睡眠,身体轻健,延缓衰老,耐饥耐寒,保持精神不衰。又名茶苦、选、游冬。生长于益州的山谷、丘陵及道路旁,冬季不凋零,三月三日采收后阴干。

荠菜味甘,性温无毒,主要功效为疏利肝气、调和脾胃,其种子主治眼目昏花疼痛。

芜菁及萝卜味苦,性温无毒,能调和五脏,使人身体轻健、补益元气,可长期食用。芜菁种子有明目功效。

萝卜根味辛甘,性温无毒,可研末冲服或煎煮食用,能显著降气消食、祛除痰饮积滞,使人肥健。生萝卜捣汁服用主治消渴症,试用效果显著。

龙葵味苦,性寒无毒,食用可消除疲劳、减少睡眠,清除虚热浮肿,其种子治疗疔疮肿毒,各地均有生长。

白菜味甘,性温无毒,主要功效为通利肠胃,消除胸中烦闷,解酒止渴。

芥菜味辛,性温无毒,归鼻经,能祛除肾邪气,通利九窍,聪耳明目,安和脏腑,久食可温暖中焦。

苜蓿味苦,性平无毒,主要功效为安和脏腑、有益人体,可长期食用。

荏子味辛,性温无毒,主治咳嗽气逆,降气平喘,温暖脾胃,补益身体。其叶能调和脾胃,去除臭气,九月采收后阴干。

蓼实味辛,性温无毒,主要功效为明目温中,增强耐风寒能力,利水消肿,治疗面目浮肿及痈疮溃疡。其叶归入舌经,能清除大小肠邪气,通利中焦,增强记忆力。马蓼可驱除肠道蛭虫,使人身体轻健,生长于雷泽的川泽地带。

剭实味辛,性温无毒,主要功效为明目,补益中气不足。其茎部呈白色,性平,可煎汤服用,主治伤寒寒热、发汗解表,中风导致的面目浮肿,伤寒引起的骨肉疼痛,喉痹不通,并能安胎。归入目经,可祛除肝经邪气,调和脾胃,通利五脏,增强视力,解百药之毒。

剭根主治伤寒头痛。

剭汁性平温,主治尿血,能解藜芦之毒。

薤白味辛、苦,性温无毒,主治金属创伤和疮疡溃烂,能使人身体轻健、不易饥饿、延缓衰老。归入骨经,属于菜中珍品,可祛除寒热症状,消除水气,温暖中焦、消散结滞,对病人有益。各种疮疡受风寒或水肿时可用其外敷。生长于鲁山平泽地带。

韭菜味辛微酸,性温无毒,归入心经,能安和五脏,清除胃中积热,对病人有利,可长期食用。韭菜子主治梦遗滑精、小便白浊,韭菜根有养发功效。白蘘荷性微温,主治中蛊毒及疟疾。

菾菜味甘苦,性大寒,主治时行病引起的高热,能解除风热毒邪。

紫苏味辛,性温,主要功效为降气,祛除中焦寒邪,其种子效果更佳。

水苏味辛,性微温无毒,主要功效为降气、助消化,消除饮食积滞、去除口臭,解毒辟秽。长期服用能使人神志清明,身体轻健、延缓衰老。主治吐血、鼻血、崩漏等症。又名鸡苏、劳祖、芥蒩、苴,生长于九真池一带,七月采收。

假苏味辛,性温无毒,主治寒热症状、鼠瘘瘰疬及疮疡,能破除气滞结聚、消散瘀血、祛除湿痹。又名鼠啐、姜芥,生长于汉中地区的川泽地带。

香薷味辛,性微温,主治霍乱引起的腹痛呕吐腹泻,并能消散水肿。

薄荷味辛、苦,性温无毒,主治外感风寒引起的发热恶寒、发汗不畅,以及心腹胀满、霍乱、宿食不消等症状,具有降气功效。可煎煮汁液服用,也可生食。民间常种植薄荷,饮用其汁液能发汗解表,有效缓解疲劳困倦。

秦荻梨味辛,性温无毒,主治心腹冷痛胀满,能降气消食,可供人食用。生长于低湿之地,各地均有分布。

苦瓠味苦,性寒有毒,主治严重水肿导致的面目西肢浮肿,能利水消肿但会引发呕吐。生长于晋地川泽地区。

水芹味甘,性平无毒,主治妇女赤白带下,能止血、滋养精气,保持血液充足、补益元气,使人肥健增进食欲。又名水英,生长于南海池泽地带。

马芹子味甘辛,性温无毒,主治心腹胀满,能降气消食,常作调味使用,香气类似橘皮但没有苦味。

蒪菜味甘,性寒无毒,主治消渴症和热痹。

落葵味酸,性寒无毒,主治通利中焦、消散内热,其果实能使人面色润泽。又名天葵、繁露。

繁蒌味酸,性平无毒,主治多年不愈的恶疮,在五月五日正午时采集晒干使用。

蕺菜味辛,性微温,主治蠷螋咬伤和鱼毒引起的疮疡,但多食会使人气喘。

葫味辛,性温有毒,能消散痈肿疮毒,祛除风邪杀灭毒气,独头蒜效果尤佳,归入五脏。长期食用会损伤人体并影响视力,宜在五月五日采收。

蒜味辛,性温有小毒,归脾肾二经,主治霍乱引起的腹中不适,能促进消化,调理胃部温暖中焦,祛除邪气痹阻及毒气,宜在五月五日采收。

堇菜汁味甘,性寒无毒,主治马毒疮,捣取汁液外洗并内服。此方出自《小品方》,另有《万异方》记载其能解蛇蝎毒及消痈肿。

芸苔味辛,性温无毒,主治游走性丹毒、及乳痈。

米穀部(二十八味)

胡麻味甘,性平无毒,主治脏腑虚弱、身体消瘦,能补益五脏,增强气力,促进肌肉生长,充实骨髓和脑髓,强健筋骨,治疗刀伤止痛,以及伤寒、温疟、大吐后引起的虚弱发热和困倦乏力。长期服用可使人身体轻健、延缓衰老,改善视力和听力,耐饥渴而延年益寿。用胡麻榨油,性微寒,能通利大肠,促进胞衣排出。生胡麻捣烂外敷可治疮肿,促进头发生长。胡麻又名巨胜、狗虱、方茎、藏,其叶称为青蘘,生长于上党地区的川泽地带。

青蘘味甘,性寒无毒,主治五脏邪气,风寒湿痹,能补益气血滋养脑髓,强健筋骨。长期服用可使人耳聪目明,不易饥饿延缓衰老增长寿命。青蘘是巨胜的幼苗,生长于中原地区的川谷中。

麻蕡味辛,性平有毒,主治五劳七伤,能通利五脏,驱散血中寒气,破除积滞缓解痹痛消散脓疮。过量食用会使人产生幻觉狂躁奔走。长期服用可使人精神清明身体轻健。麻蕡又名麻勃,是指大麻花上蓬松的花粉部分,以七月七日采集为佳。

麻子味甘,性平无毒,能补益中气,治疗中风多汗,利水通小便,消散瘀血,恢复血脉通畅,治疗产妇产后诸症,促进头发生长,可作洗发药用。长期服用能使人健壮不老,九月采收,埋入土中的麻子会损害人体,生长于太山一带的川谷中。

饴糖味甘,性微温,能补益虚弱,止渴止血。

大豆黄卷味甘,性平无毒,主治湿痹筋脉拘挛膝盖疼痛,五脏胃气郁结积聚,能补益元气解毒,消除面部黑斑,润泽皮肤毛发。

生大豆味甘性平,外敷可治痈肿,煮汁饮用能驱除邪毒止痛,消除水肿腹胀,清除胃中热痹及内伤淋症,化解瘀血,消散五脏积滞内寒,解乌头毒。长期服用会使人身体沉重。炒后研末,味甘,主治胃中郁热,消肿除痹,助消化消腹胀。生长于太山平泽地带,九月采收。

赤小豆味甘酸,性平无毒,能利水消肿,排出痈肿脓血,治疗寒热往来、内热消渴,止腹泻通利小便,缓解呕吐呃逆及突发痢疾,消除腹部胀满。

豆豉味苦,性寒无毒,主治伤寒头痛及寒热症状,消除瘴气恶毒,缓解烦躁胸闷,治疗虚劳气喘,改善双脚冷痛,另可解六畜胎毒及其他多种毒素。

大麦味咸,性温微寒无毒,主治消渴症,能清热益气调理脾胃。另有说法称其易使人发热,为五谷之首。

穬麦味甘,性微寒无毒,能使人身体轻健消除内热。长期服用可增强体力使人步履矫健。制成麦芽后性温,能助消化调和脾胃。

小麦味甘,性微寒无毒,能清热止烦渴,缓解咽喉干燥,通利小便,滋养肝气,治疗便血吐血。制成酒曲后性温,可助消化止痢疾;制成面粉后性温,不能清热除烦。

青梁米味甘,性微寒无毒,主治胃部热痹及内热消渴,止腹泻通利小便,补益中气,使人身体轻健延年益寿。

黄粱米味甘,性平无毒,能补益元气,调和脾胃,止腹泻。

白粱米味甘,性微寒无毒,能清热补气。

粟米味咸,性微寒无毒,能滋养肾气,清除脾胃内热,补益元气。陈粟米味苦,主治胃热消渴,通利小便。

丹黍米味苦,性微温无毒,主治咳嗽气逆、霍乱,能止泻清热,消除烦渴。

蘖米味苦无毒,能温中散寒,降气除热。

秫米味甘,性微寒,可缓解寒热症状,通利大肠,治疗漆疮。

陈仓米味咸酸,性温无毒,能降气除烦渴,调和脾胃止腹泻。

酒味苦甘辛,性大热有毒,能增强药效运行,驱除各种邪毒恶气。

腐婢味辛,性平无毒,主治疟疾寒热、邪气所致泄痢、阳痿,能止消渴、解酒毒、治头痛。产自汉中,即小豆花,七月采摘后阴干。

扁豆味甘,性温,能调和脾胃、降气;其叶主治霍乱呕吐腹泻不止。

黍米味甘,性温无毒,能补益中气,但多食易生内热令人烦躁。

粳米味甘苦,性平无毒,能补益元气、止烦渴、止腹泻。

稻米味苦,性温,能温补中焦,但多食易生内热,导致大便干结。

稷米味甘无毒,能补益元气,改善虚弱不足之症。

醋味酸,性温无毒,能消散痈肿,利水消肿,杀灭邪毒之气。

酱味咸酸,性寒,能清热除烦,解百药热毒及火毒。

食盐味咸,性温无毒,能驱除邪祟蛊毒,治疗疮疡,缓解伤寒寒热症状,催吐胸中痰饮,止心腹突发疼痛,强健肌肉骨骼。但多食易伤肺气,引发咳嗽。

有名未用(一百九十六味)

青玉味甘,性平无毒,主治妇女不孕,能使人身体轻盈、延缓衰老、延年益寿。又名曲玉,产于蓝田。

白玉髓味甘,性平无毒,主治妇女不孕,能延缓衰老、延年益寿,产于蓝田的玉石之中。

玉英味甘,主治风症及皮肤瘙痒,又名石镜,质地透亮可作镜子用,生长在山石缝隙中,十月采集。

璧玉味甘无毒,能明目补气,使人精力充沛,有助于生育。

合玉石味甘无毒,能补益元气,治疗消渴症,使人身体轻盈,可代替谷物充饥,产于常山中的丘陵地带,形状如弯曲的脂肪块。

紫石华味甘,性平无毒,能止渴,清除小肠热邪,又名茈石华,产于中牛山北面,采集不受时节限制。

白石华味辛无毒,主治黄疸消渴及膀胱热症,产于液北乡的北邑山,采集不受时节限制。

黑石华味甘无毒,主治阳痿,能祛湿清热,调理月经不调,产于弗其劳山北面的石缝中,采集不受时节限制。

黄石华味甘无毒,主治阳痿,能清除胸膈热邪,解百毒,产于液北山,呈黄色,采集不受时节限制。

厉石华味甘无毒,能补气安神,止渴清热,增强,产于江南地区,形如石花,采集不受时节限制。

石肺味辛无毒,主治恶寒久咳及痿证,能补气明目,生长在水中,外形如肺脏,色黑润泽带有红色纹理,出水后即变干。(陶隐居说现今所见石肺虽形似肺但无黑润光泽,恐非真品。)

石肝味酸无毒,主治皮肤瘙痒,能使人容色美好,产于常山,颜色如肝脏。

石脾味甘无毒,主治胃部寒热症状,能补益元气,促进生育。又名胃石、膏石、消石,产于隐蕃山谷的岩石间,外形黑如大豆带有红色纹路,色泽微黄且轻薄如棋子,采集不受时节限制。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千金翼方全译新读》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http://www.220book.com/book/6FH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千金翼方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6FH3/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