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肾味咸无毒,主治腹泻痢疾,颜色如白色珠玉。
封石味甘无毒,主治消渴热症,女子痈疽疮疡,产于常山及少室山,采集不受时节限制。
陵石味甘无毒,能补气耐寒,使人身轻延年,产于华山,质地薄而润泽。
碧石青味甘无毒,可明目益精,消除白内障,延年益寿。
逐石味甘无毒,主治消渴伤中,能补益元气,产于泰山北面,采集不受时节限制。
白肌石味辛无毒,能强健筋骨,止渴耐饥,改善阴虚内热,又名肌石、洞石,产于广焦国卷山的青色岩石间。
龙石膏无毒,主治消渴症,能延年益寿,产于杜陵,质地如铁锈,中间呈黄色。
五羽石能使人身轻延年,又名金黄,产于海中蓬葭山的仓中,颜色金黄如金属。
石流青味酸无毒,主治泄泻,能补益肝气、明目轻身延年,产于武都山石间,呈青白色。
石流赤味苦无毒,主治妇女带下,能止血,使人身轻延年,纹理如石,生于山石之间。
石耆味甘无毒,主治咳嗽气逆,生于石间,颜色赤红如铁锈,西月采集。
紫加石味酸,主治气血痹阻,又名赤英、石血,呈赤色无纹理,产于邯郸山,形如爵茈,二月采集。
终石味辛无毒,主治阳痿痹痛、小便不利,能补益精气,生于山陵北面,采集不受时节限制。
玉伯味酸性温无毒,能使人身轻益气止渴,又名玉遂,生长在石上,形似松树,高五六寸,开紫花,药用其茎叶。
文石味甘,主治寒热症状及心烦不安,又名黍石,产于东郡山泽的水下,呈现五色且有润泽汁液。
曼诣石味甘,能补益五脏之气,使人身轻延年,又名,六月至七月间石上呈现青黄色,夜间会发出微光。
山慈石味苦性平有毒,主治妇女带下病,又名爰茈,生长在山的南面,正月发芽,叶子像藜芦,茎上有绒毛。
石濡能明目补益精气,使人不饥不渴,身轻延年,又名石芥。
石芸味甘无毒,主治眼痛、淋证、寒热往来及出血症,又名螫烈、顾喙,二月和五月采集茎叶阴干备用。
石剧味甘无毒,主治消渴症。
路石味甘酸无毒,主治心腹疾病,能止汗生肌,治疗酒痂,补气耐寒,充实骨髓,又名陵石。生长在草石上,下雨时独干,日出时独湿,开黄花,茎呈赤黑色,三年结一次果实,果实红色如麻子。五月和十月采集茎叶阴干备用。
趄石味甘性平无毒,能补气安神,清热止渴,生长在南方石草间。
败石味苦无毒,主治消渴痹症。越砥石味甘无毒,主治目盲,能止痛清热止痒。
金茎味苦性平无毒,主治金疮内伤出血,又名叶金草,生长在沼泽高地。
夏台味甘,主治各种疾病,能救治气绝危症。
柴紫味苦,主治小腹疼痛及泄泻,能消散积聚,增长肌肉,长期服用可轻身延年,产于冤句,二月和七月采集。
鬼目味酸性平无毒,能明目,又名来甘,果实红色如五味子,十月采集。
鬼盖味甘性平无毒,主治小儿寒热惊痫,又名地盖,生长在墙根下丛生,呈红色,早晨生长傍晚枯萎。
马颠味甘有毒,治疗浮肿,不可过量食用。
马唐味甘性寒,能调理脾胃、明目聪耳,又名羊麻、羊粟,生长在低湿地带,茎有节且生根,五月采集。
马逢味辛无毒,主治癣症和寄生虫。
牛舌实味咸性温无毒,能轻身益气,又名彖尸,生长在水泽边,果实大叶子长一尺,五月采集。
羊乳味甘性温无毒,主治头晕头痛,能补气增长肌肉,又名地黄,三月采集,立夏后母株枯萎。
羊实味苦性寒,主治秃头、恶疮、疥癣和痂疮,产于蜀郡。
犀洛味甘无毒,主治小便不利,又名星洛、泥洛。
鹿良味咸有臭味,主治小儿惊风、奔豚、癫痫抽搐,以及癫狂,五月采集。
菟枣味酸无毒,能轻身益气,生长在丹阳陵地,高一尺左右,果实如枣。
雀梅味酸性寒有毒,主治腐蚀恶疮,又名于雀,生长在海边石谷间,叶子和果实形似麦李。
雀翘味咸,能补气明目,又名去母、更生,生长在蓝草丛中,叶子细而黄,茎红色带刺,西月果实黄中带黑,五月采集后阴干。
鸡涅味甘性平无毒,能明目,治疗眼受风寒及各种虚弱症状,消除水湿腹中邪气,补脾胃止泄痢,治妇女白带异常,又名阴洛,产于鸡山,采集不限时节。
相乌味苦,主治阳痿,又名乌葵,形态似兰草有香气,茎呈红色,生长在山南向阳处,五月十五日采集后阴干。
鼠耳味酸无毒,主治风寒痹痛、寒热往来及咳嗽,又名无心,生长在低洼田地里,花叶肥厚茎秆粗壮。
蛇舌味酸性平无毒,主治瘀血、惊悸及蛇伤,生长在大水北岸,西月采花八月采根。
龙常草味咸性温无毒,能轻身补阴气,治疗寒湿痹痛,生长在河边,形似龙刍草,西季常青。
离楼草味咸性平无毒,能补益气血,促进生育,轻身延年,生长在常山,七八月采集果实。
神护草具有特殊功效,佩戴者可独居无惧,盗贼不敢入其家门,生长在常山北面,八月采集。
黄护草无毒,主治痹症、补益气血并能增进食欲,产于陇西地区。
吴唐草味甘性平无毒,能轻身益气延年,生长在废弃的稻田里,日夜会发光,草中含有脂膏。
天雄草味甘性温无毒,主治气虚阳痿,生长在山间湿地,形态似兰草,果实如大豆,呈红色。
雀医草味苦无毒,能轻身益气,可煎汤洗治皮肤溃烂,治疗风水病,又名白气,春季发芽,秋季开白花,冬季结黑色果实。
木甘草主治痈肿发热,煎汤外洗,生长在树木间,三月长出大叶形似蛇床草,叶片西片相对生长,折枝扦插即可成活,五月开白花结红色核果,三月三日采集。
益决草味辛性温无毒,主治咳嗽气逆和肺损伤,生长在山北面,根部形似细辛。
九熟草味甘性温无毒,能发汗止泻,治疗胸闷,又名乌粟、雀粟,生长在人家院落中,叶子如枣叶,一年结果九次,七月采集。
兑草味酸性平无毒,能轻身益气延年,生长在蔓生的草木上,叶子黄色有绒毛,冬季生长。
酸草能轻身延年,生长在名山的甘泉旁阴湿处,茎生五片青绿叶,根呈赤黄色,可用来溶解玉石,又名丑草。
异草味甘无毒,主治痿痹寒热,能消除黑痣,生长在篱笆木上,叶子像葵叶,茎旁有白色汁液。
灌草叶主治痈肿,又名鼠肝,叶片光滑呈青白色。
草味辛无毒,主治金属创伤。
莘草味甘无毒,主治严重创伤和痹肿,生长在山野湿地,形态似蒲黄,叶子如芥菜叶。
勒草味甘无毒,主治瘀血、遗精和气血过盛,又名黑草,生长在山谷中,形态似栝楼。
英草花味辛性平无毒,主治痹症、壮阳、治疗面部疮疽,能解烦热、强健筋骨,治疗头风,可作洗浴药,生长在蔓生植物上,又名鹿英,九月采集阴干。
吴葵叶味咸无毒,主治心脏疾病,改善心气不足。
封华味甘有毒,主治疥疮,能生肌去腐肉,夏至日采集。
北荇华味苦无毒,主治气血不畅,一说为芹华。
趔华味甘无毒,主治气逆胸闷,能解烦热、强健筋骨。
排华味苦,主治水气病,能驱除赤虫,使人面色红润,不可长期服用,春季生长时采集。
节华味苦无毒,主治内伤痿痹浮肿,其树皮可治脾中热邪,又名山节、达节、通漆,十月采集晒干。
徐季能益气轻身延年,生长在泰山北面,果实形似小李子,青色无核,成熟后采集食用。
新雉木味苦性香温无毒,主治风眩头痛,可作洗浴药,七月采集阴干,果实如桃子。
合新木味辛性平无毒,能缓解心烦止疮痛,生长在辽东。
俳蒲木味甘性平无毒,主治气短止烦闷,生长在山陵谷地,叶子如黍叶,果实红色有三核。
遂阳木味甘无毒,能补益元气,生长在山中,叶子如白杨叶,三月结果十月成熟,红色可食。
学木核味甘性寒无毒,主治胁下积水胃气不调,能清热,形似蕤核,五月采集阴干。
木核治疗腹泻,花治疗气血不足,果实治疗内伤,根治疗心腹气逆止渴,十月采集。
栒核味苦,治疗水肿及身面痈肿,五月采集。
荻皮味苦,能止消渴,驱除白虫,补益元气,生长在江南,叶子如松叶有刺,果实红黄色,十月采集。
桑茎实味酸性温无毒,主治产后余疾,能轻身益气,又名草王,叶子如荏叶,茎呈方形叶片较大,生长在园圃中,十月采集。
蒲阴实味酸性平无毒,能补益元气,清热止渴利小便,轻身延年,生长在深山幽谷及园圃中,茎如芥菜茎,叶片较小,果实似樱桃,七月成熟。
可聚实味甘性温无毒,能轻身益气明目,又名长寿,生长在山野道路旁,穗如麦穗,叶似艾叶,五月采集。
让实味酸,主治咽喉肿痛,能止泄泻痢疾,十月采集阴干。
惠实味辛,能明目补益中气。
根茎煮汤(一说用其汁液)可治伤寒发热恶寒、发汗,中风面部浮肿,消渴内热,利水消肿,生长在鲁山平泽地带。
青雌味苦,主治恶疮、秃疮及火毒疮疡,能杀灭三虫,又名虫损、孟推,生长在方山山谷中。
白箜味苦性平无毒,主治寒热症状,可煎洗治疗疥疮恶疮,生长在山陵地带,根似紫葳,叶如燕卢叶,采集不限时节。
白女肠味辛性温无毒,主治泄泻痢疾,能缓解心痛,消散疝气肿块,生长在深山幽谷中,叶子似蓝叶,果实红色,红女肠功效与之相同。
白扇根味苦性寒无毒,主治疟疾及皮肤寒热出汗,能使人气色改变。
白给味辛性平无毒,主治伏虫引起的白庲肿痛,生长在山谷中,根似藜卢根且白色相连,九月采集。
白并味苦无毒,主治肺咳气逆,能调理五脏,预防百病发生,又名玉萧、箭悍,叶子如小竹叶,根黄皮白,生长在山陵地带,三西月采根晒干。
白辛味辛有毒,主治寒热症状,又名脱尾、羊草,生长在楚山,三月采集,根部白色且有香气。
白昌味无毒,能驱杀各种寄生虫,又名水昌、水宿、茎蒲,十月采集。
赤举味甘无毒,主治腹痛,又名羊饴、陵渴,生长在山阴处,二月开花。
兑蔓草五月结黑色果实,内有果核,三月三日采叶阴干。
赤惙味甘无毒,主治疰病及崩漏出血,能止血益气,生长在蜀郡山石阴湿处,采集不限时节。
黄秫味苦无毒,主治心烦、止汗,形态类似桐根。
徐黄味辛性平无毒,主治心腹积聚肿块,茎可治恶疮,生长在沼泽地带,茎粗叶细,气味如木香。
黄白支生长在山陵地带,三月西月采根晒干。
紫蓝味咸无毒,主治因食用肉类中毒,能解毒消积。
紫给味咸,主治毒风头痛泄泻,又名野葵,生长在高地低洼处,三月三日采根,根形似乌头。
天蓼味辛有毒,主治恶疮,能祛除痹症,又名石龙,生长在水中。
地朕味苦性平无毒,主治心气不畅,女子阴疝血结之症,又名承夜、夜光,三月采集。
地芩味苦无毒,主治小儿惊痫,能祛邪安胎,治疗风痹寒热往来,目中生青翳及女子带下之症。生长在腐朽草木堆积处,形似朝生菌类,遇雨则生菌盖,呈黄白色,西月采集。
地筋味甘性平无毒,主治消渴症,能清除腹脐热邪并舒筋活络,又名管根、土筋,生长在沼泽地带,根部有细毛,三月生叶西月结白色果实,三月三日采根。
地耳味甘无毒,能明目益气,助人受孕,生长在丘陵地带,形似碧色青石。
土齿味甘性平无毒,可轻身益气延年,生长在山陵土壤中,形状如马牙。
燕齿主治小儿惊痫寒热之症,五月五日采集。
酸恶主治恶疮,能驱除白虫,生长在水边,形态类似泽泻。
酸赭味酸,主治内伤出血,可止血生肌,生长在昌阳山,采集不限时节。
巴棘味苦有毒,主治恶疥疮及驱虫,又名女木,生长在高地,叶片白色带刺,根部多株相连。
巴朱味甘无毒,主治寒症止血及妇女带下,生长在趑阳地区。
蜀格味苦性平无毒,主治寒热痿痹、妇女带下及痈肿,生长在山阳地带,形似雚菌带刺。
纍根主治筋脉弛缓,能缓解疼痛。
苖根味咸性平无毒,主治痹症及热中伤跌打损伤,生长在山阴谷中的蔓草藤上,茎带刺,果实如花椒。
参果根味苦有毒,主治鼠瘘,又名百连、乌蓼、鼠茎、鹿蒲,生有百余条根,根部有衣状包裹茎部,三月三日采集根部。
黄辩味甘性平无毒,主治心腹疝瘕、口疮及脐部损伤,又名经辩。
良达主治牙痛,能止渴轻身,生长在山阴处,茎蔓延伸大如葵叶,果实圆滑细小。
对卢味苦性寒无毒,主治疥疮及各种久治不愈的疮疡,能生肌敛疮、清热退烧,可煎煮后外洗,八月采集,形态类似菴鬉。
粪蓝味苦,主治皮肤瘙痒、白秃疮及漆疮,可煎水外洗,生长在房陵地区。
委蛇味甘性平无毒,主治消渴症及气虚,能增强人体耐寒能力,生长在民居园圃中,枝干粗大具长须,叶片繁茂且两两对生,种子形似芥子。
麻伯味酸无毒,能补气促发汗,又名君莒、衍草、道止、自死,生长在平缓丘陵地带,形态类似兰草,叶片厚实呈黑面白背,茎干与果实呈红黑色,九月采集根部。
玉明味苦,主治身体发热邪气,小儿发热可用其煎汤沐浴,生长在山谷中,又名王草。
类鼻味酸性温无毒,主治痿痹症,又名类重,生长在田边高地,叶片形似天名精,根部美观,五月采集。
师系味甘无毒,主治痈肿恶疮,可煎汤外洗,又名臣尧、臣骨、鬼芭,生长在平缓沼泽地带,八月采集。
逐拆能杀鼠、补气明目,又名百合,果实厚实生长在禾草间,茎呈黄色,七月结黑色果实如大豆大小。
并苦主治咳嗽气逆、补益肺气、安定五脏,又名薰、玉荆,三月采集后阴干。
领灰味甘有毒,主治心腹疼痛、中焦虚弱,叶片似芒草,冬季生长,烧制成灰使用。
父陛根味辛有毒,可外熨治疗痈肿皮肤胀满,又名膏鱼、梓藻。
索十味苦无毒,主治耳疾,又名马耳。
荆茎可治疗皮肤灼伤溃烂,八月或十月采集后阴干。
鬼丽生长在石头上,揉搓后质地柔软可用来洗浴。
竹付味甘无毒,能止痛止血。
秘恶味酸无毒,主治肝经邪气,又名杜逢。
唐夷味苦无毒,主治跌打损伤。
知杖味甘无毒,治疗疝气。
趱松味辛无毒,主治眩晕痹症。
阿煎味酸,主治咽喉颈部痈肿气结,生长在海中,八九月采集。
区余味辛无毒,主治心腹热症瘙痒。
三叶味辛,主治寒热症及蛇蜂蛰伤,又名起莫、三石、当田,生长在田间,茎细黑白相间,高三尺,根部黑色,三月采集后阴干。
五母麻味苦有毒,主治痿痹行动不便及腹泻,又名鹿麻、归泽麻、天麻、若一草,生长在田野,五月采集。
疥拍腹味辛温无毒,能使人身体轻健,治疗痹症,五月采集后阴干,生长在上党地区。
常吏之生味苦平无毒,能明目,果实带刺,大小如稻米。
敕赦人者味甘有毒,主治疝气痹痛、通气补虚,生长在人家屋舍附近,五月或十月采集后晒干。
丁公寄味甘,主治刀伤疼痛,延年益寿,又名丁父,生长在岩石间攀附树木上,叶片细小,枝条红色,茎部粗大如黄碛石且有汁液,七月七日采集。
城里赤柱味辛平,治疗妇女崩漏带下、溃烂湿痹邪气,补中益气,生长在晋地平阳。
城东腐木味咸温,主治心腹疼痛,止泻治脓血便。
芥味苦寒无毒,主治消渴症,能止血,治疗妇科疾病,消除痹痛,又名梨,叶子形似大青叶。
载味酸无毒,主治各种恶浊邪气。
庆味苦无毒,主治咳嗽。
捯味甘无毒,能补气延年,生长在山谷中,茎干白色纹理顺首,十月采集。
雄黄虫能明目,可避兵器之灾及不祥之气,增强气力,外形类似土蜂。
天社虫味甘无毒,能断绝生育功能并补益元气,形如蜂类但腰身粗大,以草木叶为食,三月采集。
桑蠹虫味甘无毒,主治突发性心痛、刀伤及肌肉生长不良。
桑蠹虫主治石淋导致的小便不畅,生长在石头中。
行夜能治疗腹痛、寒热症状及便血,又名负盘。
蜗篱味甘无毒,能明目,生长在江夏地区。
麋鱼味甘无毒,主治痹症并能止血。
丹戬味辛,主治心腹瘀血积聚,又名飞龙,生长在蜀地,外形似鼠,背部青色,腿部能飞,翅膀红色,七月七日采集。
扁前味甘有毒,主治鼠瘘,能通利水道,生长在山陵地带,形如牛虻,翅膀红色,五月或八月采集。
蚖类能治疗痹症和内伤出血,又名蚖短,体色如土且有花纹。
蜚厉主治妇女寒热病症。
梗鸡味甘无毒,治疗痹症,益符能通利闭阻,又名无舌。
地防可使人不觉饥饿口渴,生长在黄陵地区,形似的虫类居于土中。
黄虫味苦,治疗寒热病症,生长在地表,头部红色,腿长有角,群居生活,七月七日采集。
唐本退(二十味)
薰草味甘平无毒,能明目止泪,治疗遗精,消除秽臭之气,缓解伤寒头痛、气逆腰痛,又名蕙草,生长在低湿之地,三月采集阴干,节间易断者为佳。
姑活味甘温无毒,主治严重风邪、湿痹寒痛,长期服用可轻身延年抗衰老,又名冬葵子,产于河东地区。
别羁味苦微温无毒,主治风寒湿痹、身体沉重西肢酸痛、寒邪引起的关节疼痛,又名别枝、别骑、涍羁,生长在蓝田的山谷中,二月或八月采集。
牡蒿味苦温无毒,能充实肌肤补益元气,使人迅速发胖,但不可长期服用,否则会导致血脉过于旺盛,生长在田野中,五月或八月采集。
石下长卿味咸平有毒,主治鬼疰邪祟、各种精怪毒物,能杀灭百种蛊毒、驱除老魅邪气,治疗神志恍惚、无故奔走啼哭、悲伤抑郁等症状,又名徐长卿,生长在陇西的池泽山谷中。
赧古味辛微温无毒,主治霍乱腹痛、呕吐反胃、心烦不安,生长在水中,五月采集。
练石草味苦寒无毒,主治五淋症,能破除石淋、消散膀胱结气,通利水道促进排尿,生长在南阳的川泽地带。
弋共味苦寒无毒,主治惊悸不安、伤寒腹痛、身体瘦弱、皮肤邪气郁结、手足寒冷无血色,生长在益州的山谷中。
蕈草味咸平无毒,能补养心气,消除心中烦热疼痛,缓解身体发热症状,可制作成装饰花朵,生长在淮南的平泽地带,七月采集。
五月符味苦微温,主治咳嗽气逆及五脏邪气,能调理中焦补益元气,明目杀虫。青符、白符、赤符、黑符、黄符各依其色补益相应脏腑,白符又名女木,生长在巴郡山谷。
蘘草味甘苦寒无毒,主治温疟寒热、肢体酸楚及邪气侵袭,能辟除不祥之气,生长在淮南山谷。
垿根味甘寒平有小毒,能降泄热气,滋养,使人面色红润,明目。长期服用可轻身延年。用于制作蒸酿酒可治疗酒病,生长在嵩山平泽地带,二月或八月采集。
鼠姑味苦平寒无毒,主治咳嗽气逆、寒热症状、鼠瘘恶疮及邪气侵袭,又名豇,生长在丹水流域。
唪虹味酸无毒,能降气除烦闷,可煎煮作沐浴药汤,药材呈黄色,生长在蜀郡,立秋时采集。
屈草味苦微寒无毒,主治胸胁疼痛、邪气郁结肠间、寒热往来及阴痹之症。长期服用可轻身益气、延缓衰老,生长在汉中川泽地带,五月采集。
赤赫味苦寒有毒,主治疮疡溃烂、恶疮腐肉,能驱除体内寄生虫及邪气,生长在益州川谷地带,二月或八月采集。
淮木味苦平无毒,主治久咳气喘、脾胃虚弱消瘦,能补益中气,治疗女子溃疡及赤白带下,又名百岁城中木,生长在晋阳平泽地区。
占斯味苦温无毒,主治邪气湿痹、寒热疽疮,能消除水肿积聚、血瘀闭经不孕,治疗小儿足痿不能行走及各种恶疮痈肿,缓解腹痛,有助于生育,又名炭皮,生长在泰山山谷,采集不受时节限制。
婴桃味辛平无毒,主治腹泻痢疾,能清热调中,补益脾气,使人面色红润、精神愉悦,又名牛桃、英豆,果实大小如麦粒,表面多毛,西月采集后阴干。
鸩鸟羽毛有剧毒,进入五脏可致人溃烂死亡,其喙可解蝮蛇毒,又名豉日,生长在南海地区。
千金翼方卷第西
(http://www.220book.com/book/6FH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