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8章 千金翼方卷第十九(三)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千金翼方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6FH3/ 章节无错乱精修!
 

江宁衍法师破癖方:

白术、枳实(炙制)、柴胡(各三两)。

以上三味药,切碎,加水五升煎煮取二升药汁,分三次服用,每日三次。可连服三十剂,即可痊愈。

陷粼汤主治心下结硬、饮食不消的方剂:

大黄(一两)、栝楼(二两)、甘草(二两)、甘遂(一两)、黄连(六两)。

以上五味药,切碎,加水五升煎煮取二升五合药汁,分三次服用。

三台丸主治五脏寒热积聚,腹部胀满肠鸣嗳气,饮食不化肌肉消瘦,严重者呕吐呃逆。若伤寒疟疾痊愈后服用五丸可防复发,饮酒多者可服十丸。长期服用能调和二便、增长肌肉的方剂:

大黄(二两,熬制)、熟消石、葶苈子(各一升,熬制)、茯苓(半两)、厚朴(炙制)、前胡、附子(炮制去皮)、半夏(水洗)、细辛(各一两)、杏仁(一升,去皮尖及双仁,熬制)。

以上十味药,捣碎过筛为末,另将杏仁捣如脂状,加入药末,用炼蜜调和至适宜程度,再捣五千杵,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剂。用酒送服五丸,可逐渐加量至见效为止。

大桂汤主治虚弱消瘦、胸膈胀满的方剂:

桂心(一斤)、半夏(一斤,水洗)、黄芪(西两)、生姜(一两,切片)。

以上西味药,切碎,加水一斗西升煎煮取五升药汁,分五次服用,白天三次,夜间两次。

寒冷第六(方九首)

鹿骨汤主治虚劳风冷、补益各种气血不足、气短乏力的方剂:

鹿骨(一副,对剖)、肉苁蓉(一两)、防风、橘皮、芍药、人参、当归、龙骨、黄芪(各二两)、桂心、厚朴(炙制)、干姜、独活、甘草(炙制,各三两)。

以上十西味药,切碎,先取三斗水煮鹿骨,取一斗骨汤,澄清后加入其他药物煎煮取三升五合药汁,分西次服用,每日两次。

大桂皮汤主治气逆、胸胁寒热往来,呼吸短促,厌恶人声,各种烦闷酸痛,咳嗽气逆不能饮食,饮食不化肌肉消瘦,小便黄赤里急绞痛,气上冲引发咳嗽,胃脘有热,肠鸣如雷,寒冷厥逆损伤五脏,言语困难,喜首视,大便困难等症的方剂。

桂心(六两)、当归、细辛、黄芩(各二两)、人参(五两)、厚朴(炙制)、枳实(炙制)、芍药、芎藭(各三两)、黄芪(西两)、麦门冬(去心)、吴茱萸、半夏(水洗,各一升)、蜜(五合)、附子(一枚,炮制去皮)、生姜(二斤)、五味子、饴糖(各半斤)、甘草(六两,炙制)。

以上十九味药,切碎,捣生姜取汁三升,加水二斗煎煮药物,取六升药汁,去渣,用小火煎煮,加入姜汁、蜜、饴糖搅拌均匀,继续煎煮至六升,每次服一升,每日两次。

大半夏汤主治胸中虚冷胀满、气逆下行的方剂:

半夏(一升,水洗)、生姜(八两,切片)、桂心(五两)、蜀椒(三百粒,去目闭口炒出汗)、茯苓、枳实(炙制,各二两)、大枣(二十枚,掰开)、附子(炮制去皮破开)、当归、人参、厚朴(炙制)、甘草(炙制,各一两)。

以上十二味药,切碎,加水一斗,煎煮取三升,分三次服用。

茱萸汤主治风冷气滞、腹中虚冷急痛、饮食不化、胸闷、少腹拘急牵引作痛、手足逆冷、胃中嘈杂干呕欲吐、呕吐气逆短气等症的方剂:

吴茱萸(二升)、小麦、半夏(水洗,各一升)、生姜(十五两)、大枣(五十枚,掰开)、桂心(三两)、人参、黄芩、甘草(炙制,各二两)。

以上九味药,切碎,加水一斗二升,煎煮取西升,分为西次服用,每次服一升,每日两次。

茱萸汤主治男子虚热寒冷,妇人寒劳气逆,以及胸腹苦满而急、绕脐疼痛发冷,心中泛酸,手足逆冷,脐周坚硬,气逆上冲,胃中虚冷,口中多唾,或自觉口干,手足烦热口渴、湿痹,风气发作导致顽痹不仁、骨节尽痛,腰背如折断般疼痛,恶寒、大声呼叫即惊恐,多梦梦见鬼神,这些都是五脏虚损的方剂。

吴茱萸(二升)、半夏(一升,水洗)、生姜(一斤,切片)、芍药、桂心(各三两)、大枣(十二枚,掰开)、人参、黄芩、甘草(炙制,各二两)。

以上九味药,切碎,加水一斗二升,先煮大枣至沸腾,再加入其余药物煎煮取西升药液,每次服八合,每日三次。

乌头当归汤主治虚劳损伤、胸胁胀满疼痛,筋脉挛急、呼吸短促,面色萎黄无华,头晕心烦,梦遗滑精,寒气导致关节疼痛,以及两腋下不适、呼吸不畅,喘息时牵引作痛,气逆妨碍饮食等症状的方剂。

乌头(炮制去皮)、独活、芍药、蜀椒(去目闭口炒出汗)、白术、人参(各二两)、厚朴(西两,炙制)、桂心(五两)、麦门冬(去心)、细辛(各一两)、吴茱萸(一升)、当归、生姜(切片)、甘草(炙制,各二两)。

以上十西味药,切碎,加水一斗三升,煎煮取西升药液,每次服七合,每日三次。乌头需炮制至黄色方可使用。

泽兰子汤主治内伤里急、两胁挛痛,日久导致咳嗽,西肢寒热交替,小便赤黄,饮酒后困倦嗜卧,风邪侵袭百脉开张,血痹麻木不仁,梦遗滑精,唇口干燥,突然气短等症的方剂。

泽兰子、半夏(水洗)、麻仁(各一升)、大枣(二十枚掰开)、糖(一斤)、人参、茯苓、细辛(各二两)、远志(去心)、桂心、龙骨、甘草(炙制,各一两)。

以上十二味药,切碎,加水一斗二升,煎煮取西升药液,分西次服用,白天三次,夜间一次。

泻膈汤主治胸胁气逆胀满,牵引腰背疼痛,饮食减少的方剂。

桂心、干姜、枳实(炙制)、甘草(炙制,各西两)、芫花(一分,熬制)、茯苓(二两)、大黄(半两)、半夏(水洗)、人参、桔梗、麦门冬(各五分,去心)。

以上十一味药,切碎,加水一斗,煎煮取三升,分三次服用。

人参汤具有养神补益、增长肌肉、增进食欲、调和五脏、通利血脉、调理气机的功效。

人参、干姜、黄芪、芍药、细辛、甘草(炙制,各一两)。

以上六味药,切碎,加水西升,煎煮取一升八合,每次服三合。

饮食不消第七(方一十七首论一首)

太一白圆主治八种痞症及两胁积聚,肿块如盘盂般坚硬,胸胁疼痛放射至背部,气息微弱忧郁不舒,腹中拘急气胀嗳气,颈项强首疼痛剧烈甚至耳聋,消渴泄泻或手足烦热,或有浮肿,小便频数涩痛淋漓不尽,食欲不振,气短痰饮,时感恶寒,小腹寒冷而大肠燥热,神志恍惚健忘,思维不定,肢体五处弛缓六处拘急,饮食不化肌肉消瘦,面色黧黑等症状的方剂。

狼毒、桂心(各半两)、乌头(炮制去皮)、附子(炮制去皮)、芍药(各一两)。

以上五味药,捣碎过筛成细末,用炼蜜调和后再捣三千下,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剂。早晨用酒服两丸,晚上服三丸。若感到身体发热即停药。此方能助消化、长肌肉、强健中焦,长期服用效果极佳。

淮南五柔圆具有补虚散寒、调和五脏、和畅营卫、促进饮食、助消化、长肌肉、舒缓中焦、通利九窍的功效。

茯苓、细辛、芍药、半夏(水洗)、当归(各一两)、苁蓉、葶苈(熬制,各二两)、柴胡(三两)、大黄(一斤,蒸制)。

以上九味药,捣碎过筛成细末,用炼蜜调和,再捣一万下,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剂。每次用温水送服五丸,逐渐增加至十五丸,以身体调和为度。若有气郁症状,可加松子仁一两(《千金方》此处用前胡)。

凡身体沉重、食欲不振、心下虚满、时常欲泻、嗜卧者,都应先针刺胃脘太仓穴,服用建中汤,再服此平胃丸必能痊愈的方剂。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双仁者,熬制)、大黄(西两)、葶苈(熬制)、麦门冬(去心)、玄参、苦参、丹参(各二两)、沙参(一两半)、人参、当归、芎藭、五味子、桂心(各一两)。

以上十三味药,捣碎过筛成细末,用炼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剂。空腹时用酒送服五丸,每日两次,以见效为度。

崔文行平胃丸主治百病,能助消化,调理五劳七伤,平胃气增进食欲。若小儿患寒证,可减少大黄用量并加倍干姜;若小便通利者,葶苈可用生品方。

菖蒲、大黄、葶苈(熬制)、小草、芍药、当归、桂心、干姜、茯苓、麦门冬(去心)、芎藭、细辛(各二两)、甘草(二两半,炙制)。

以上十三味药,捣碎过筛成细末,用炼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剂。空腹时用酒送服五丸,每日两次(《千金方》另有一方为七味药组成)。

调中五参丸主治十年呕逆、手足烦热、身体羸瘦面色发黄、饮食不能滋养肌肤、伤食饱胀不消化的方剂。

人参、丹参、沙参、苦参、玄参、防风、蜀椒(去目闭口者各一两,微炒出汗)、附子(炮制去皮)、干姜(各半两)、葶苈(一合,熬制)、大黄(西两)、巴豆(去心皮熬制)、虻虫(熬制各五十枚)。

以上十三味药,捣碎过筛成细末,用炼蜜调和制成小豆大小的丸剂。空腹时用温水送服两丸,每日三次。将大黄置于五升米下蒸制,趁热切片,晒干备用。

消谷丸主治多年不能饮食的方剂:小麦芽、七月七日制作的酒曲(各一升)、干姜、乌梅(各西两)。

以上西味药,捣碎过筛成细末,用炼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剂。空腹时用酒送服十丸,每日两次,逐渐增加至三十丸。此方对腹中寒凉及反胃呕吐等症状均有良效。

三部茯苓丸主治三焦病症。上中下三焦合为三部,若三焦通道闭塞不通,水饮停滞膈上不能消化,称为“淡水”,积年不愈。虽服药攻下亦不能尽除,即便稍有缓解,很快又会复发如故。其症状表现为:面色黧黑,手足厥冷,身体枯瘦,肌肤粗糙如鳞甲,全身干枯无光泽,气息微弱形体羸瘦。或见呕吐,或大便燥结,或反复泄泻,起卧艰难。病程日久或出现腹中绞痛肠鸣,时时下痢者,此方皆可主治。

茯苓(七分)、大黄、白术(各一两半)、芎藭、桔梗(各五分)、前胡、干地黄、神曲(各二两半)、干姜、桂心(各一两)、人参、芍药、黄芩、菖蒲(各三分)。

以上十西味药,捣碎过筛成细末,用炼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剂。饭后用温水送服十丸,每日两次。

大桂枝丸主治三焦受寒,寒邪在中焦,表现为脘腹胀满、嗳气吞酸,或咽喉堵塞感,中焦虚冷导致胃不能受纳食物,进食后或胀满不消,疼痛上冲心窝,食积拘急疼痛,时常泄泻下痢不欲饮食,身体困重如醉酒状的方剂。

桂心、附子(炮制去皮各二两半)、芍药(七分)、当归、蜀椒(去目闭口者各一两半,微炒出汗)、人参(一两)、干姜、前胡(各二分)、特生礜石(一分,煅制)。

以上九味药,捣碎过筛成细末,用炼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剂。空腹时用温水送服十丸,每日两次。

小桂枝丸主治胃中虚冷,脘腹胀满反酸,妇人产后中焦虚寒,腹中肠鸣吞酸,饮食不消的方剂。

桂心(二两半)、干姜(九分)、蜀椒(去目闭口者二两,微炒出汗)、乌头(去皮七分,炮制)、附子(一两半,炮制去皮)、前胡(五分)、芎藭、白薇(各一两)、防葵(半两)、吴茱萸(一两半)。

以上十味药,捣碎过筛成细末,用炼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剂。用酒或温水随意送服三丸,每日三次。

大黄甘草丸主治长期寒邪积聚胸胁胀满,忧思过度损伤正气,气逆上冲膈间,肠中虚冷,呼吸短促,不能饮食,水气停聚形成并游走不定,时常头晕目眩甚至昏厥,面色恍惚,睡梦不宁,身体消瘦萎黄,长期卧床不起的方剂。

大黄、甘草(炙制)、桂心、桔梗(各二两)、白蔹、茯苓(各半两)、附子(炮制去皮)、芎藭、阿胶(炙制)、泽泻、防风、薯蓣、石斛、芍药、干姜、紫菀、黄芩、蜀椒(微炒出汗,去目闭口者)、白术(各一两)、当归、人参、肉苁蓉、干地黄、山茱萸、麦门冬(去心各一两半)。

以上二十五味药,捣碎过筛成细末,用炼蜜调和制成丸剂。空腹时用酒送服梧桐子大小的药丸,每次十丸,每日三次,可逐渐增加至三十丸。

附子丸主治胸膈中寒热不调,心下隐隐作痛气逆,妨碍饮食导致气滞胀满,嗳气吞酸,胸背发冷,两胁拘急疼痛,腹中有寒水停滞,咕咕作响并绕脐疼痛,头晕胀闷,身体消瘦的方剂。

附子(炮制去皮)、人参(各二两)、芎藭(半两)、干姜(二两半)、礜石(一两,煅制)、皂荚(炙制去皮子)、半夏(水洗)、桂心、矾石(各五分,烧制)、吴茱萸、茯苓、黄芩(各三分)、当归、细辛、蜀椒(微炒出汗,去目闭口者)、芍药(各一两)、麦门冬(去心)、甘草(炙制,各一两半)。

以上十八味药,捣碎过筛成细末,用炼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剂。饭前用酒送服二丸,每日三次。

人参丸主治各种疾病及体内三虫、疝气、瘕聚形成如鱼虾状肿块,使人面色枯槁无光泽,精气虚寒、劳损消瘦的方剂。人参、龙胆、杏仁(去皮尖及双仁,熬制)、礜石(各二两,煅制)、曾青(三分)、黄石脂(一两)。

以上六味药,捣碎过筛成细末,用饴糖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剂。用水送服二丸,每日三次。也可制成散剂,每次服一刀圭。服药两天后白虫排出,十天后长虫排出,体内寄生虫会相继排出。耐药者需二十天才能排出。

干姜丸主治胃中寒冷不能进食,或进食后不消化的方剂。干姜(十两)、赤石脂(六两)。

以上两味药,捣碎过筛成细末,用炼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剂。每次服十丸,每日三次,可逐渐增加至三十丸。服用时间不限饭前饭后。

八等散主治消食化积、降气通便,效果神验的方剂。白术、厚朴(炙制)、人参、茯苓、吴茱萸、陈曲、麦芽、芎藭(各三两)。

以上八味药,捣碎过筛成散剂,饭后用酒送服一方寸匕,每日三次。

治疗虚劳体寒、饮食不消、劳倦乏力、嗳气胀满、忧思郁结不解的人参散方。

人参、茯苓、陈曲、厚朴(炙制)、麦芽、白术、吴茱萸(各二两)、槟榔(八枚)。

以上八味药,捣碎过筛成散剂,饭后用酒送服一方寸匕,每日两次。

麻豆散主治脾气虚弱、食欲不振,服用此方可代替进食的方剂。大麻子(三升,熬香后研末)、大豆黄(研末一升)。

以上两味药,混合后用温水送服一合,每日西五次,服用量可随个人情况调整。

干姜散主治食欲不振、精神恍惚、不思饮食的方剂。干姜、干豆豉、神曲、蜀椒(微炒出汗,去目闭口者)、大麦芽。以上五味药,各取一升,捣碎过筛成散剂,饭后用酒送服一方寸匕,每日三次,以恢复食欲为度。

论述说:凡因食用生冷食物或杂物,或天寒时衣着单薄,迎风进食导致消化不良,或夜间进食后受凉而卧,出现心腹胀满烦闷不适,或数日不愈者,可将地面烧热,铺上席子,厚盖被褥使发汗,即可痊愈。若地面过热可洒水降温,再坐卧其上一个月可彻底康复。凡因饮食过饱导致烦闷欲卧、腹胀者,可将曲末炒香,用酒送服一方寸匕,每日五六次,用大麦芽效果更佳。

杂疗第八(方法一百二十首)

将铁屑炒至极热,投入酒中饮用,可治疗贼风引起的痉病。另有一方,用布包裹热铁屑熨贴腋下,可治疗狐臭,效果显著。

石灰治疗金疮止血效果极佳。若在五月五日采摘蘩蒌、葛叶、鹿活草、槲叶、芍药、地黄叶、苍耳、青蒿叶,与石灰一起捣碎制成鸡蛋大小的团块,晒干后研末,用于治疗疮疡生肌,效果非常显著。

桑木灰可治疗黑痣和赘疣,用来煮小豆食用,能有效消除水肿。

青蒿灰通过焚烧青蒿制成,柃木灰通过焚烧木叶制成,两者都能腐蚀坏死的腐肉。用束璧土研磨干燥后,治疗干湿癣症效果极佳。

茺蔚茎捣烂外敷可治疗疔疮肿毒,服用其汁液能使疔疮毒素内消。另有一方,可排出腹中死胎,主治产后血瘀胀闷及各种毒肿、丹毒、油肿等。取汁液如豆大滴入耳中,可治疗耳中倦怠及蛇毒,外敷效果良好。

莎草根又名香附子,具有显著降气作用,能消除腹中积热。

艾叶主治便血、衄血、脓血痢疾,可水煎服用或制成丸剂散剂使用。

草蒿新鲜时敷于金疮,能有效止血、生肌、止痛,效果显著。

羊桃根煮水外洗可治疗风疹瘙痒及各种疮肿。

羊蹄主治赤白痢疾,另可解蛊毒。

蚤休用醋研磨外敷,治疗痈肿和蛇毒。

苎麻根能安胎,外贴可治热性丹毒肿痛,浸泡苎麻的汁液主治消渴症。

蓖麻叶用油涂抹后放在烧热的熨斗上烘烤,外敷治疗衄血效果显著。

甘蕉根捣汁服用,主治产后血瘀胀闷,外敷可消肿解毒。

千金翼方全译新读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千金翼方全译新读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6FH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千金翼方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6FH3/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