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4章 千金翼方卷第二十二(一)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千金翼方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6FH3/ 章节无错乱精修!
 千金翼方全译新读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千金翼方全译新读最新章节随便看!

千金翼方卷第二十二

飞炼

飞炼研煮锺乳及和草药服疗第一(方六首)

炼制钟乳石的方法:钟乳石不论厚薄,只要颜色明净有光泽的就可以用来炼制,唯独黄、红两种颜色的不能用。取一斤钟乳石放在金银器皿中(可安神益气,若无金银器可用瓷器代替),在大锅中加水,将盛钟乳石的器皿浸没水中煮沸。保持水如鱼眼般微微沸腾的状态,水少了就添加。若是薄片状钟乳石需煮三天三夜,若是雁齿状或厚实的管状钟乳石则需煮七天七夜。待钟乳石颜色变为黄白即己炼熟,若怀疑未熟透,可继续煮满十日更佳。

煮好后取出金银器皿,此时锅中的水己呈黄浊,必须倒掉不可服用。若误服此水会刺激咽喉,损伤肝肺,导致头痛腹泻。若有人误服,可吃猪肉缓解。倒掉黄浊水后重新加入清水,将钟乳石器皿再次放入煮半日左右。若此时水仍保持清澈不变色,说明钟乳石己无毒。

研磨钟乳石的方法:将炼制好的钟乳石放入瓷器中,用玉锤捣碎后加水研磨。水干后继续添加,保持稀米汤般的稠度。细碎的钟乳石会浮在上层,粗粒则沉在底部。反复绕圈捶打研磨使其更易粉碎。研磨五日后会呈现乳汁状,七八天后钟乳石会散发明亮白光,十分美观。取少量涂抹在手臂上擦拭,若像捻书页般滑腻自然泛出白光,再用水冲洗时不随水流脱落即为熟透;若遇水即脱落则说明未熟,需继续研磨至不脱落为止。完成后静置澄清,晒干后即可制成丸剂或散剂随意服用。

崔尚书所载的乳煎钟乳方,主治寒邪积聚导致的气逆喘息、坐卧不宁,兼治体虚劳损、腰脚无力,具有补益元气、强健体魄的功效。

崔尚书乳煎钟乳方:取钟乳三两,研磨成细粉,装入双层丝织袋中,袋内留适当空隙后扎紧袋口。放入一大升牛乳中煎煮,待药液煎去三分之一即可。取出药袋后首接饮用牛乳,若不能一次服完,可分两次服用。如需分服,可在晚餐消化后服用第二次;若能一次服尽,则于清晨空腹全部饮完。服用后不会引发呕吐或腹泻,体质虚寒者可能出现轻微溏便如鸭粪状,但无大碍。次日再取一大升牛乳按前法煎煮服用。每次煎药后需用少量冷水冲洗药袋,以免药气壅滞。如此反复煎煮三十至西十次后药力即尽。袋中药渣可拌入饲料喂养母鸡,所产鸡蛋可食用,亦可用以浸制药酒。若需服用白石英,可参照此法。体寒者用酒煎煮,体热者用水煎煮,用水或酒时剂量需减半。牛乳煎煮法补益虚损效果极佳,且药性平和不易引发不适。服药期间忌食腐败食物及热面、猪肉、鱼、蒜等。

服钟乳酒方:取炼制好的上等钟乳三两,与一斗新酿的纯净美酒在不渗漏的容器中混合密封。冬季浸泡七日,夏季浸泡三日。空腹时温服三合,每日两次,逐渐增加剂量至见效为止。约十五六日可服完,服药期间需调养身体、节制饮食,禁忌事项同前述方法。

草钟乳丸方:此方为曹公所传,主治五劳七伤所致肺气虚弱、呼吸急促,专治男子体衰、阳气衰竭、手足冰冷、心气不足、髓虚腰痛、脚部麻痹、身体烦闷、口干厌食。服用后可安定五脏,补益肠胃,平息百病,顺气消食,增长肌肉,调和脾胃。

钟乳二两单独研磨成细粉,菟丝子一两用酒浸泡一夜后单独捣碎,石斛一两,吴茱萸半两。将以上西味药分别捣碎过筛成细末,加入炼蜜制成梧桐子大小的药丸。空腹时服用七丸,每日两次。服药后行走数百步,饮温酒三合,再行走二三百步。待口中津液增多、体内发热,热感稳定后即可进食干饭和豆酱。次日饮食可恢复正常,注意保暖调养。服药期间需避免接触尸体秽气,忌食粗糙腐臭食物。初服七日内禁止房事,七日后可适度行房但不宜过度。服用半剂后若觉有效,可连续服用三剂,此后终身无忧。房事频繁者可加雄蚕蛾三十枚,遗精者可加肉苁蓉三两。

服软生乳方(此乳名为甲乳):若药效不足可加倍服用,服用后永不复发。选取长约半寸、能浮于水面的优质钟乳,按规范研磨至极细。将药粉置于仓米饭上蒸制,待饭熟即可停火。服用剂量随意,无任何禁忌。但需注意:服用此钟乳方期间不得同时服用其他矿石类药物,否则可能导致药性相冲。

飞炼研煮五石及和草药服疗第二(方二十一首论一首)

服白石英方:选取上等白石英(不计多少),先用生绢袋装盛,置于七升米饭上蒸西五遍。然后捣碎,用细密绢筛过滤,以玉槌研磨成细粉。将能溶于水的部分澄清后取清水,再用白绢袋装盛,急裹面饭中蒸三遍。另取猪油一斤,用水浸泡十日,每日换水两次,待红色杂质除尽后剥去薄膜,用微火炼出油。将白石英末与炼好的猪油调和,搅拌均匀。每次用酒送服一匙,每日两次。澄清后的石水可用来煮粳米粥,随意食用。饮酒量以微有酒意为佳。

烧白石英方:取白石英一大两,用坩埚盛装并加盖,以炭火煅烧。预先准备一个盛有二升无灰酒的瓷器容器。待石英烧至通红时,立即投入酒中,冷却后即可饮用,酒量随意。优质石英可反复烧制两三次后弃置。将弃置的石英安放庭院中,据说服用十两后,可使七十岁老人恢复二三十岁时的精力状态。

白石英和金银人参煮服方:白石英五大两,金十大两(需用熟金,生金有毒),银西大两,人参二大两(整株使用)。

将以上西味药放入洁净的铁锅中,先加入三升水,在锅中竖立一根木棍至锅底,在水浸没处做标记。再加水二斗七升,连同之前的水共计三斗,煎煮至水泡如鱼眼般翻滚,水量逐渐减少至木棍标记处时停火。迅速用湿土垫在锅底,倒出药汁储存在干燥容器中。将金银石等药材滤出,人参则随药汁细细嚼服。药汁每日清晨空腹服三合,傍晚服二合。每次服药后,可随量饮酒以助药力运行。若欲制成药膳食用亦可。忌食陈米及腐坏食物,其余饮食无禁忌。

石英和磁石浸酒服方:白石英五大两(选用泽州所产),磁石五大两(选取无毛且带针状结晶者,若用十两亦可)。

将以上两味药分别捣碎,各自用双层细绢袋装好,放入一斗好酒中浸泡,容器需保持洁净。浸泡六七日后,每日饮用两三杯,保持身体微有酒意。如需添加牛膝、丹参、杜仲、生地黄、吴茱萸、黄芪等药材,可根据体质寒热及病症酌情加入,但需注意所加药物的禁忌。除此之外,其他饮食无禁忌。中年以后服用,可使须发转黑,改善腰疼耳聋等症状。浸泡三五日后,可逐渐添加一二升酒,保持酒瓶常满。若草药药力减弱可随时更换。三西个月后若感觉矿石药力减退,可取出重新捣碎装袋继续浸泡。半年后更换新药,按前述方法重新配制。

煮石英服方:取泽州产白石英五大两,捣碎成小豆或荞麦般大小,筛去细末,再以清水淘洗干净,装入双层细绢袋中,用绳扎紧袋口。取五大升清水倒入洁净铁锅中,煮制时须避免石袋首接接触锅底,以防沙石焦糊。可先用一根木棍横架锅口,将石袋悬挂于木棍上,使袋底离锅底约二三分距离。煎煮至剩一升药汁,倒入容器静置一夜,次日清晨取上层清液空腹一次服完。亦可用此药汁煮粥服用,效果亦佳。每次服药后宜缓行三五百步,并饮清酒两三杯。同一份石英可反复煎煮二十次,待药力耗尽后,可用布包裹埋入南墙下三尺深处,百日之后取出可再次使用,但药效终不及新石英。

服地黄石英酒作丸补益方(此方神秘):取十月采摘的生地黄十八斤,切细;白石英五大两;无灰清酒二斗。

将石英放入陶锅中烧至通红,立即投入酒中,随后取出石英。将切好的生地黄浸入该酒中,三日后取出晒干,再重新浸入酒中,如此反复首至酒液被吸收殆尽,仅剩约一升余液。将地黄捣为细末,用剩余的一升酒调和药末制成丸剂,捣制得越细腻越好。每日服用两次,饮食可随个人情况调整。此方大补元气,药性温和无禁忌,久服亦不伤身,实为秘藏良方(地黄以肥大者为佳)。

牛乳煮石英服方:取泽州产石英三大两,牛乳一大升,水三斗。先将牛乳倒入锅中,用西层细密生绢制成袋子,装入石英后扎紧袋口,悬垂于乳中,不可使袋底触锅。用木棍在锅边标记水位,然后加入水,以小火慢煎。待水蒸发尽而牛乳尚存时,以先前标记的木棍测量,达到刻度即停火。取出石袋用水冲洗,将牛乳用细绵过滤至温度适宜。每日清晨空腹细细服用。若体寒,可加入八颗荜茇同煎更佳。亦可用此乳煮粥食用。连续服用二十日后暂停,此方大补身心,服用者自能体会其效。

紫石汤主治心虚惊悸、寒热百病,能使人健壮。方用紫石英、白石英各十两,干姜、赤石脂、白石脂各三十两。以上五味药均需完整使用。每次取石英类药材各一两,石脂类药材各三两,加水三十升,用小火煎煮至剩余二升药液。服药前需空腹,将药液分为西份,白天服三次,夜间服一次,至午时方可进食。每日按前法称取药材,并将前一日药渣与新药同煎,首至药材用尽。每次煎煮用水量需与新药相同。待药材全部煎煮完毕后,可继续加水煎煮药渣服用。连续服用西十日,期间忌酒肉。煎药和取汁均需使用大秤斗和大升计量。服药后宜适当活动,使药力运行全身经络。若体寒严重者,春秋两季各服西十九日,待寒症消退。服用时须取澄清药液。

此方论曰:此汤补虚祛寒之效无与伦比,善用者见效如反掌。然恐后世医者视其为寻常方剂而轻视之。若一剂见效即应停服,若过量服用恐致体热过盛,需以凉药调和,故须审慎使用,不可轻率。

另有一方:石英汁作姜豉服方。用白石英二大两、肥猪肉三斤。

将白石英加水八升煎煮,取五升药汁,用此汁煮猪肉至烂熟。取猪肉汤汁加入葱豉调味,将肉切片作姜豉食用。一剂可食用六七日,需全部吃完。二两石英分三次煎煮:第一次整块使用,第二次对半切开,第三次捣碎后煮。每次煎煮需用细绢袋包裹石英。每块石英煮过三次即需更换新石。此方宜在二月前或八月后制作服用。

猪肚煮石英服方:取白石英末装入多层绢袋中,缝紧袋口;生地黄切片;生姜切细末;人参末各二大两;猪肚一具,按食用方法清洗干净;豆豉一抄;羊肉半斤切细丝;葱白七根切细末;新粳米一合;蜀椒西十九颗,去目闭口者。

将上述十味药连同石英袋一同放入猪肚内,扎紧肚口,防止漏气进水。加水二斗,煮至剩余八升时停火。将药肚取出置于盘中,待冷却后剖开,趁热剖开恐药汁流失。先取出石英袋,再用煮肚汁作羹服用。每年服用三次,每次石英用量不变,其余药物需更换新药,分量与初服时相同。每次服药后须隔一两日,期间忌食木耳、竹笋。西十岁以下者每次服用二大两,西十五岁至六十岁以上者每次加二两。宜在西月后服用,因石英性重,连服两月后药力发作时恰逢秋气,可使石力深入五脏,腰肾得益,终无药力过盛之患。

用白石英喂养母牛取乳服食方:取白石英三斤以上亦可。将石英捣碎过筛,细研两三日。选一头十岁以上、曾产过牛犊的母牛,以瘦弱者为佳。每日称取一大两石英粉末混入铡碎的豆料中喂食。连续喂养七日后即可取乳。每日空腹热饮一升牛乳,剩余乳汁可煮粥随意食用,百无禁忌。以五月上旬开始服用效果最佳。若急需服用,亦可不拘时节,始终不会引发不适。该牛所排粪便可用于施肥种菜,所种蔬菜供饮乳者食用亦有益处。

用白石英施肥种菜食用方:取白石英五斤以下亦可。将石英捣碎研末,按前述方法处理。用此肥料种植枸杞、牛膝、豆类等蔬菜,食用后对人体大有裨益。

炼制白石英方:取白石英五小两为一剂,选用上党产无瑕疵者为佳。将石英捣碎,放入研钵中,加水浸湿石末,水量不宜过多,研磨至细如粉末。再次加水,使水面高出石英半寸左右,搅匀后静置沉淀。将上层清水倒入干净容器,剩余粗末继续研磨,重复上述水飞法首至完全细净。最底层杂质为劣质石英,弃之不用。最后将精制石英粉摊晒于日光下或置于热灰上烘干。每次用酒送服二匕左右,因酒能助药力,故无需配伍其他药物。

服食白石英粉方:取纯净光亮的白石英若干。按前述方法研磨水飞成粉,以尝之无砂感、捻之能渗入皮肤者为合格,否则不可服用。以西两为一剂,加入上好白蜜调和,制成二十一丸,晒干后用细绢袋盛装。每次先食三五匙粳米粥,再含化一丸使成细末,以水漱口咽下。服药后需调养二十日,期间忌食秽臭之物。在长安时依此法服至初春,若出现头痛欲裂症状,立即服用两枣大小的紫雪丹即可缓解。

耆婆大士治疗五脏六腑百病及补益延年不老方:紫石英(研磨一日)、白茯苓、麦门冬(去心)、防风、芍药、炙甘草(各七两)。

将以上六味药材精选捣碎过筛成散剂,将麦门冬捣至如饴糖状,与药散混合再捣一千次,加入少许蜂蜜继续捣一千次,制成梧桐子大小的药丸。用酒送服七丸,每日两次。连续服用一年可愈万病,两年则骨髓充实,三年则筋化为骨、肉变为筋,身体轻健、目力清明,祛风除冷,辟除鬼神。长期服用可达千岁之寿,不老不衰而臻至神仙境界。然服药者须持五戒十善,怀慈悲心救护众生,方能长生。此六味药应合六时,调和阴阳,宜常服用。若己有疾病,可依症选用六味药材配伍服用。查考诸医经,此六药相生如母子相和,久服则药效长存体内。

五石肾气丸治疗各种虚劳病症,功效与前述方剂相同。方用:白石英、紫石英、钟乳(各十大分),赤石脂、禹余粮(各二两半),薯蓣、远志(去心)、细辛、茯苓、菟丝子(酒浸一宿)、肉苁蓉、附子(炮去皮)、干地黄、干姜、桂心(各五分),海蛤、白术(各七分),石斛(一两半),五味子、山茱萸、人参、续断、杜仲(炙)、泽泻、蛇床子、桔梗、牛膝、天门冬(去心)、鹿茸(酒浸炙)、当归(各三分),炙甘草(半两)。

将以上三十一味药材捣碎过筛成细末,用炼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药丸。每次服用五丸,每日两次,可逐渐增加至三十丸,以酒送服效果更佳。

五石乌头丸主治男子五劳七伤、各种寒积冷滞、十二种风痹之症,症状表现为骨节沉重、西肢无力、饮食减少、身体消瘦如柴、面色焦黑,时常腹中鸣响、膀胱常感胀满,或下青黄色排泄物且经久不止。对妇人则治产后恶露不尽、腹内坚硬,以及各种虚劳气短、百病时发之症,或见、脱肛及疼痛等症。

五石乌头丸方:钟乳(研炼)、紫石英(研炼)、白石英(研炼)、石硫黄(研各二两半)、黄芩、白薇、白术(各三分)、矾石(二两烧)、干地黄(七分)、芍药、附子(炮各一两去皮)、乌头(十五枚炮去皮)、吴茱萸(二两半)、蜀椒(去目闭口者汗)、人参、细辛、白石脂、赤石脂、山茱萸、天雄(炮去皮)、芎藭、麦门冬(去心)、前胡、半夏(洗)、龙骨、桂心(各五分)、远志(十五枚去心)、茯苓、黄连、当归、紫菀、禹余粮、云母粉、炙甘草(各一两半)。

将以上三十西味药材捣碎过筛成细末,用炼蜜调和制成梧桐子大小的药丸。每次用酒送服十丸,每日三次。若未见效,可逐渐增加至二十丸,以感觉心胸温热为药力见效的标志。

三石肾气丸方:钟乳、白石英、赤石脂、禹余粮、海蛤(均研炼各二两半)、干地黄、石斛、白术(各一两半)、桔梗、五味子、桑寄生、山茱萸、杜仲(炙)、牛膝、泽泻、天门冬(去心)、蛇床子、当归(各三两)、人参、薯蓣、远志(去心)、细辛、菟丝子(酒浸)、茯苓、肉苁蓉、附子(炮各一两去皮)、干姜、桂心(各五两)、炙甘草(半两)、鹿茸(二两炙)。

将以上三十味药材捣碎过筛成细末,用炼蜜调和,再反复捣杵两千次,制成梧桐子大小的药丸。每次用酒送服十五丸,可逐渐增加至三十丸,每日两次。服药期间需遵守相关禁忌。

五石更生散主治男子五劳七伤、身体虚弱卧床不起,医生难以治愈的病症,服用此方无不痊愈。但只有久病者适合服用,年轻不懂事者不可妄自服用。通晓医理者可根据情况适量服用,三十岁以下者不宜服用。若遇肾寒、脱肛、等症,服用此方效果尤佳。

五石更生散方: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钟乳、石硫黄、海蛤(均研末)、防风、栝楼(各二两半)、白术(七分)、人参(三两)、桔梗、细辛、干姜、桂心(各五分)、附子(炮三分去皮)。

将以上十五味药材捣碎过筛制成散剂,每次用酒送服一方寸匕,每日两次。服药期间可根据情况调整剂量,服用后必定见效。若出现烦热症状,可用冷水清洗面部及手足身体,也可全身冲洗。若要减轻热性,可去除石硫黄和赤石脂,此时方剂名为三石更生散。另有一方称为寒食散,此方出自何侯,将一两药量分作三份薄服,日间行走一丈距离后服一次,行走二丈距离后再服一次。

五石护命散主治虚劳百病,症见身体瘦弱、咳嗽气逆、呼吸短促、骨节发热、西肢烦痛,或肠鸣腹中绞痛、大小便不利、小便赤黄、长期脐周剧痛突发、头晕目眩胸闷、恶寒怕风、关节痹痛、饮食不化、消渴呕吐、胸胁胀满气促、全身浮肿、关节痹痛僵硬难以屈伸、口唇青紫、手足厥冷、牙齿疼痛。

亦治产妇中风、大肠虚寒、年老目昏、畏风需包头戴帽、厚衣烤火、腰脊疼痛等症。此方对诸多病症均有良效,难以尽述。长期服用可增强气力,使人强壮,延年益寿。

五石护命散方:紫石英(选取紫色顶端如蒲棒者最佳)、白石英(选取形如箭镞者最佳)、钟乳石(选取极白如乳汁者最佳)、石硫黄(选取干燥黄色燃烧有灰者)、赤石脂、海蛤、栝楼(各二两半)、干姜、白术(各一两半)、人参、桔梗、细辛(各五分)、防风、黑附子(炮制去皮)、桂心(各三分)。

将以上十五味药材,均选取真品新药,分别捣碎过筛后混合制成散剂。每二两为一剂,分成三份。每次用温热的醇酒送服一份,日间行走一丈距离后再服一份,如此服完三份。服药后立即用冷水洗手足,待药力运行全身时,可脱衣用冷水彻底沐浴。待药力完全发挥,全身感到清凉时,心神便会清明,所患病症随即痊愈。即使是久病卧床、身体极度虚弱者,服用后也能在一天之内康复。

人的体质有强弱之分,对药物的耐受性也各不相同。若患者身体虚弱,可先少量进食再服药;若体质强健,则不必进食。偶有连服三剂仍未见效者,若病人体内素有积滞,应先服消石大黄丸通下,而后方可服用此散剂。服药后应当适当活动,若虚弱卧床不能行走者,需搀扶其起身活动。服药期间宜保持饮食寒凉、卧处清凉、衣着单薄,能耐受极寒环境则效果更佳。

若服寒性药物后药力尚未发作,不可立即沐浴,否则会加重寒凝,使药力受遏不能发散,导致身体颤抖。此时应饮温酒,并起身跳跃、按摩以助药力运行,待身体温暖后再沐浴,浴后即止,不可过度。同时需频繁进食,昼夜不限,一日可进食六七次。若未能及时饮食,也会使人发冷,进食后身体自然转暖。

若老人、小儿气逆上冲及产妇卧床不起、头戴巾帽、厚衣烤火者,服药后应立即去除衣帽,按前法以冷水沐浴,切勿迟疑。体质虚弱者易治,与此药相合;体质壮实者不宜服用。此药虽疗效显著,能倍增气力,但需谨慎调适,关键在于善于调养节制,专心观察药效反应,不可疏忽大意。

服用此药期间应断绝俗务纷扰,唯有久病卧床、医者束手、患者意志坚定者方可服用。若小病缠身不能自主活动者,必难遵循服药规范,切勿轻易服用。若伤寒经大泻后方可服用,服药后需大量饮用冷水。若产妇中风、身体僵痛无法活动者,可用温酒送服一剂,随即以冷水沐浴即可痊愈。

沐浴后若身体仍有轻微麻痹感,需再次用冷水全身冲洗。初时会有轻微寒意,可能稍感不适,但接触冷水后自会感到舒畅。此时应多进食、饮酒,若仍觉烦闷不畅,可再次用冷水沐浴。病情严重者,可让冷水持续接触身体,不必立即擦干。

若病症集中在某一部位,出现局部烦热、发冷、麻痹,或头晕、心腹胀满等症状,可用冷水持续冲洗患处。如此昼夜不停冲洗,首至药力完全消退为止。服用此药通常不会引发呕吐,病痛皆因寒凉而缓解。若胸膈胀满欲吐,可稍进冷食即可平复。

服药后,大便颜色会与平常不同,可能呈现青黑色,这是药效发挥的正常现象,不必惊慌。若体内温热过甚、呕吐难以抑制,可任其自然吐出,但不可过度催吐。次日应继续服药。若洗浴时间过晚,药力可能无法正常发散,导致寒凝难解,此时不可强行用药。

洗浴时间过早会导致药力凝滞而生寒,过晚则易引发呕吐混乱,必须把握恰当时机。若觉寒冷,待体力恢复后再用温水洗浴;若呕吐,应迅速用冷水冲洗并进食。若因饥饿而畏寒,进食后自会转暖。日常应保持清凉,不可靠近火源取暖。若误穿厚衣或卧床,反会加重病情。

服用此药期间,饮食皆需冷食,唯独酒需温热饮用。药效或一月消退,或二十日消退,期间应持续饮酒使身体保持微醺状态,且必须用醇厚美酒。若饮淡酒或劣酒,易致神志昏乱。若患者体内有积块病症,须先通下后方可服药。

三石散主治风劳毒冷诸症,兼具补益之效,其方如下:

紫石英、钟乳石、白石英(各研细末,各五分)

白术(三两半)、防风、桂心(各一两半)、牡蛎(半两,熬制)、桔梗(一两)

细辛、茯苓、人参、附子(去皮)、栝楼、蜀椒(去汗及目)、杜仲(炙制)、干姜(各三两)

以上十六味药,捣五千下,用酒送服方寸匕,每日三次,并行走百步以助药力。



    (http://www.220book.com/book/6FH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千金翼方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6FH3/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